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DK孩子,你在想什麼:100堂情境化育兒心理課,寫給父母的2∼7歲兒童心理學指南

DK孩子,你在想什麼:100堂情境化育兒心理課,寫給父母的2∼7歲兒童心理學指南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712992
塔妮思.凱莉
漢優翻譯團隊
和平國際
2021年12月01日
193.00  元
HK$ 164.05  






ISBN:9789863712992
  • 叢書系列:Knowledge
  • 規格:軟精裝 / 224頁 / 19.7 x 23.3 x 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Knowledge


  • 親子教養 > 生活教養

















      ★全球讀者肯定,亞馬遜最高榮譽五顆星好評,英國DK出版社獨家授權

      ★史上第一本融合兒童心理學與大腦發展論,生活化與實用性並重的權威教養書

      ★打造100多個經典育兒場景,提供最佳解決方案,成就親子雙贏的教育環境



      日常生活中,面對孩子的這些反應,

      你心中是否也充滿了疑惑和無奈?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像以前那麼乖巧,總愛跟我唱反調?

      ?可不可以不要再問奇怪的問題了,專心寫作業?! 

      ?費心炒了青菜不要,煎蛋也不要,那你到底想吃什麼?

      ?孩子經常吵著要一部手機,我該滿足他嗎?

      ?家裡已經一堆玩具和故事書了,孩子怎麼還會說「無聊」呢?



      2∼7歲正是孩子開始探索更廣闊的世界、掌握語言、結交朋友和形成獨立性格的時期。



      隨著孩子的智力發展和大腦變化,身為家長的你,能hold住孩子的情緒嗎?能妥善面對孩子各種天馬行空的問題嗎?或是已經受夠了每天這種「疲勞轟炸」呢?



      本書的目的就是要給與家長最即時有效的解決方案,將最具相關性的兒童心理學、神經科學知識和最佳做法濃縮到可以即看即用的章節中,使家長們能夠立即獲取所需的訊息。在100多個實境場景中,除了給予建議,還提供長遠的解決方案,讓孩子在你的回應中成長,變得更加明理、懂事。



      用同理心看見孩子的需求,聽懂孩子的想法,

      讓親子溝通更暖心




      身為父母的你,或許透過閱讀和平時接收到的訊息,知道教養方式要「溫和而堅定」、「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等,但是,當生活中真正遇到孩子的問題,處理方式又充滿變化,似乎難以將理論付諸實現,理想與現實總是有一段距離。



      這本書在理論與實務之間架起一座橋樑,幫助父母學會順應孩子的性格差異和環境區別,做出最正確的應對。



      針對2∼7歲孩子經常會詢問的各種問題,本書中提出情境化育兒指南,列舉100多個生活中發生機率最高的親子對談和衝突,包括孩子不願意分享、愛發脾氣、分離焦慮、過度依賴3C產品、不肯睡覺、不愛寫作業、挑食、凡事唱反調、異性交友、身體變化等,提供當下最佳處理辦法,更進一步給出長遠的解決方案,透過書中指引,讓孩子能從中學習與成長。



      本書可以幫助父母們更加有信心去應對孩子隨時提出的問題和各種狀況,發揮正向教育目的,創造和諧又溫暖的親子關係。



    本書特色



      情緒同理,理智在線,

      孩子願意說,父母聽得懂,

      這樣教出快樂自主的好孩子




      1.以100多個日常生活場景為例,方便父母找到孩子所說、所想的背後原因,並能夠從書中解說,對於孩子的想法感同身受。



      2.每個場景範例都提供最佳的處理方案,讓父母們更瞭解孩子的心智發展歷程,且能夠舉一反三,套用到其他類似的對話、環境中。



      3.強調正向教育的力量,透過鼓勵、反思、多向思考的角度,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4.針對某些特殊情況,例如發脾氣、與兄弟姐妹吵架或交男(女)朋友、對於性教育的好奇等,除了探討背後存在的不同原因,還分析其中的微妙之處,並提供兩種解決方法,方便家長按照實際情況對應、採用。



    各界名人溫暖推薦



      ★金曲歌后、時尚俏媽咪�朱海君

      ★故事媽咪�林利霏



      ★「還在矇懂階段的孩子,到底在想什麼呢?理解孩子的想法,也能幫助孩子理性思考、決策、形塑個性。」--新聞主播、資深記者�陳乃瑜(美人瑜媽媽)



      ★「生活與理論的結合,透過圖像呈現,父母可以快速為每個困難的情境找到好點子。」--親子作家、講師 �陳其正(醜爸)



      ★「總是拿孩子沒辦法嗎?父母先別急著投降,看看這本育兒寶典,就可以找到最好的教養祕方!」--《鏞鏞甫甫親子部落格》版主�陳瑜(Tiffany)



      ★親職、繪本作家�張美蘭(小熊媽)



      ★「當親子之間發生衝突的當下,我們往往只看見火山爆發冒出來的灰,結果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卻無法解決孩子真正的需求,本書不僅提供許多場景讓家長能立即參照應用,更一步步提供方法達成親子有效溝通和讓孩子知道合宜的反應方式。」--美國蒙特梭利學會(AMS)附屬國際蒙特梭利教育中心IMEI主任、台中丘尼兒&長憶蒙特梭利幼兒園教務長、蒙特梭利小學、幼兒教師�張加勳



      ★「孩子問題真的好難懂,本書有百種情景育兒指南,還有給父母的指導方針,真的是所有親子教養福音。」美力媽咪、歌手、模特兒�黃莉



      ★「這本結合兒童發展、大腦科學與實用解方的教養好書,愛孩子的父母絕對不容錯過!」--親職教育專家、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 創會理事長�楊俐容



      ★「從醫學的知識切入,帶領父母認識神奇的大腦發展,結合實例讓父母有更棒的引導,幫助孩子的心智正向成長。」--兒科女醫艾蜜莉�歐淑娟



      ★《兒科三百首》粉專版主、中醫師�賴韋圳



      ★粉紅豬 鍾欣凌



      ★「家中兩個孩子剛好一個3歲,一個6歲,覺得這本書實在是再適合我們不過了!本書打造100多個經典育兒場景,提供最佳解決方案,成就親子雙贏的教育環境,讓我們親子之間的相處更加得心應手,讓育兒成為一件快樂的事。」--《小手芊大手?彤話世界》粉專版主、國中教師�簡涵芸



      ★親職教育講師�魏瑋志(澤爸)



      (照姓氏筆畫排序)


     





    導語



    第1章? 你對孩子抱有怎樣的期望

    你個人的童年經歷

    你的價值觀

    將孩子放在中心位置

    「差不多」家長

    孩子的腦部發展

    孩子的大腦結構



    第2章? 2?3歲的孩子

    「這是我的!」

    「我要自己做!」

    「不!不!不!」

    「不要綠花椰!」

    外出吃飯 ?

    「藍色的杯子。不,黃色的杯子。不,還是藍色的。」

    「爸爸,坐那裡!」

    「不要穿外套!」

    「媽媽,不要走!」

    孩子打人、咬人怎麼辦?

    「我要你的手機!」

    「再吃一個,好不好?」

    「我不喜歡她。」

    害羞

    「我現在就要!」

    「我還沒玩好。」

    「拜託,求求你了。」

    「不要媽媽,要爸爸。」

    睡覺難題

    「我要聽這個故事。」

    「我喜歡這根樹枝。」

    「一個給你,一個給我。」

    「明天是什麼時候?」



    第3章? 4∼5歲的孩子

    「我想要抱抱。」

    「看看我做了什麼!」

    「媽媽,你是傷心了嗎?」

    「我氣到快要爆炸了。」

    「我馬上要動手了。」

    「長頸鹿先生也可以坐下來嗎?」

    搬家

    「我喜歡和你在一起。」

    「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我沒有聽見啊!」

    「在我還小的時候……」

    「我放棄了。」

    「我怕黑。」

    「我要告狀。」

    乘車出遊

    「你更愛她。」

    「我把泰迪熊弄丟了。」

    「你總是那麼忙。」

    「我討厭她。」

    「我感到很傷心。」

    「我從沒想要個弟弟。」 ?

    怎麼照顧生病的孩子?

    「他們說我是愛哭鬼。」

    「我做了一個不好的夢。」

    「我沒做過。」

    「我尿褲子了。」

    「她太討厭了。」

    「我不想收拾。」

    「你必須要這樣。」

    「你不能來我家玩。」

    生日派對

    「我不要!」

    「我尿床了。」

    「壞人會傷害我們嗎?」 ?

    「這感覺很好。」

    「剛才做得還好嗎?」

    「你也會死嗎?」

    「你答應過的。」

    分居和離婚

    「我希望這是完美無缺的。」

    「不要在牆上畫畫。」



    第4章? 6∼7歲的孩子

    「我想告訴你一些事情。」

    「這不公平!」

    「我恨你!」

    「但媽媽說我可以這樣做。」

    良好的舉止 ?

    「他們對我很不好。」

    「我想有個不同的家。」

    「我不想去上學。」

    「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學校的壓力

    「家庭作業真煩人。」

    「我是最棒的。」

    「你會讓我丟臉的。」

    「但我所有的朋友都有一個。」

    錢的問題

    「不要爭了!」

    「但我不累。」

    「我好無聊喔!」

    「我不如他們好。」 ?

    「我有男朋友了。」 ?

    「我再也不玩了!」?

    數位世界

    「我是從哪裡來的?」

    「我一定要學音樂嗎?」

    「什麼是陌生人?」

    「這是我的日記,你不准看!」

    「你為什麼必須去工作?」

    「你從不讓我做任何事情。」 ?

    「我想要一部手機。」

    「我不夠漂亮。」



    參考書目

    致謝



    ?





    導語



      當你身為家長,正在考慮自己想法的同時,必須兼顧到「我的孩子在想什麼?」



      練習從孩子的視角觀察世界,這是一種新的方法,能夠幫助你快速、準確地解釋孩子的行為。



      在育兒路上,總是不斷出現一觸即發的親子衝突。本書的目的是將最具相關性的兒童心理學、神經科學知識和最佳做法濃縮到可以即看即用的章節中,使你能夠立即獲取所需的資訊。除了這些建議,還需要長期的解決方案。所以,每個場景都包含更長遠的做法建議。



      進入不同的發育階段



      2?7歲正是孩子開始探索更廣闊的世界、掌握語言、結交朋友和形成獨立性格的時期。



      所以,為了方便你感應孩子內心深處的想法,本書以清晰明瞭的方式按以下3個年齡階段編排章節,方便你對應關鍵的發育階段:



      2?3歲

      4?5歲

      6?7歲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雖然這些發育歷程大致上會依次出現,但是每個孩子都按自己的節奏來經歷這些階段。



      現代新觀念



      2?7歲的男孩與女孩,大腦發育差不多。所以,雖然在全書中交替使用「他」和「她」,但彼此可以互換。而且,由於性別角色已變得不那麼固定,照顧孩子不再被視為是媽媽的主要責任,所以每個場景都適用於想更瞭解孩子的所有對象,除了最基本的爸爸、媽媽,還包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老師或是托育人員,都能在本節中找到幫助與啟發。



      運用心理學



      本書以100多個日常生活場景為主線進行編排,方便父母們快速找到孩子所說、所想的背後原因,並能夠感同身受孩子的情緒。



      不僅是孩子每天不斷用各種問題「轟炸」家長,很多時候家長自身也有無數問題需要解答,例如:我應該如何面對孩子的抱怨?所有的電子產品都不好嗎?為什麼他就不能照著我的吩咐做呢?本書將為這些問題以及更多其他問題提供答案。



      本書恰當安排各種場景,使你能夠快速找到所需的資訊來解決面臨到的問題。應用書中這些最佳的處理方案,你將更加瞭解孩子的發育階段,以及在類似場景中該如何行事,並增強養育孩子的信心。



      有時候,孩子的特定行為,如發脾氣或和兄弟姐妹吵架等,背後存在不同的原因,家長們需要區分其中的微妙之處。對於這些場景,書中提供兩種(以上)解決方法,都可以妥善解決問題。書中還附上圖片,可以幫助你發現差異所在,有多類方案可供你做出最好的應對。



      整本書還穿插提供一些「一看即知」的實用指南,針對最常見的育兒問題,例如外出吃飯、睡覺難題和開車出遊等,列出實際操作過後所得到的最佳做法,並按年齡階段提出具體又有效的建議。



      更好的親子關係



      透過解釋孩子的行為,希望你能更駕輕就熟地處理育兒中碰到的混亂時刻,並與孩子建立更深層的連接。



      “對於年幼的孩子而言,父母就是他的整個世界。

      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對孩子的自我認識有直接的影響。”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