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開始投入立體創作,以透明壓克力板、木材及顏料等媒介,進行低限、構成、材質等觀念的探討,「存在與變化」系列尤為其要。在這個時期,她參與春之藝廊「超度空間」的展覽,其創作觀將空間視為一種反應時間變化的實體,自此亦成為1980年代臺灣現代藝術發展的健將。1986年獲得第2屆中華民國現代雕塑展首獎,抽象造型的裝置作品敘說其關於時間與空間的省思,同年成立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Studio of Contemporary Art),聚焦於「空間、色彩、結構、自然」等創作理念的深化探究,以活動、教學、觀念研習為方法,促進國內藝術拓展及國際藝術交流,是臺灣「替代空間」的先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