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

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772326
臺北市立美術館
2021年10月01日
133.00  元
HK$ 113.05  






ISBN:9789860772326
  • 叢書系列:文化藝術
  • 規格:平裝 / 94頁 / 14.9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文化藝術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文化/藝術 > 藝術欣賞











      感性與機器看似是對立的概念,我們從對立出發來療癒自我:後資本主義時代的各個領域都面臨過度製造,資訊爆炸使得時間破碎,我們懸置主體的感受,失去自我與外界連結,甚至在危機來臨以前,就因為各種奇觀而焦慮,本展首先試圖回應這種日常化的主體危機。此外,我們的身體與機器的界線越來越模糊,這不只是工業製造以及社會規訓的結果,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身體與數位環境已經演化出共生的狀態。感性與機器在幾位藝術家的作品中共存:霍恩的行為裝置以及繪畫機器仿效著人類各種感性活動,綠橘的文字詩則顯現生物基因和資訊社會中的編碼互相指涉的關係,陳呈毓的冥想機器在奇觀以及主體之間搖擺,而陳慧嶠,埃利亞松,亞康法,朱浩培與李長明的裝置作品,試圖在感性的沈浸式環境以及理性的敘事間取得平衡。在本展中,身體與機器感性之間的類比與對話,或許可以作為後疫情時代藝術與社會的互動的一註腳。透過體驗式的作品展出,我們回顧1970年代以來感性(a?ect)從身體藝術到多媒體裝置的藝術史路徑,延展到當代人類學式的環境探究,以及劇場及宗教常民文化。這八件行為以及數位科技的創作透過各種通道探索感性,其中七件是第一次在台北展出,兩件是全新製作。



     




    其 他 著 作
    1. 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