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百年情書:文協時代的啟蒙告白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8019966
前衛
2022年1月05日
150.00 元
HK$ 120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8019966
叢書系列:
自然人文系列
規格:平裝 / 256頁 / 17 x 23 x 1.2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自然人文系列
分
類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其他
同
類
書
推
薦
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30幅地圖裡的真實與想像【隨書贈〈十九世紀臺灣輿圖〉&〈五十萬分一臺灣蕃地圖〉經典復刻】
福爾摩沙時尚圖鑑:大襟衫、馬面裙、三把頭、剪鉸眉、燈籠褲、瑪莉珍鞋……三百年的台灣潮服誌【獨家特贈穿越福爾摩沙吸水杯墊組(乙組三個)】
福爾摩沙時尚圖鑑:大襟衫、馬面裙、三把頭、剪鉸眉、燈籠褲、瑪莉珍鞋……三百年的台灣潮服誌
霹靂盛典:風起雲湧40年(限量典藏盒)(作者親簽版)
霹靂盛典:風起雲湧40年(悅讀版)
內
容
簡
介
文協百年,從一開始。
國立臺灣文學館文協百年鉅獻
「百年情書.文協百年特展」展覽專輯,珍藏推出
臺灣文化協會成立於1921年10月17日,其組成以知識階級青年為主,並以設置讀報社、講習會,舉辦文化演講,提倡文化演劇,巡迴放映教育電影等方式,在臺灣社會各階層推展啟蒙運動。1927年1月,因政治路線分歧,文協左、右分裂,其形態由原先的民族主義啟蒙文化團體,變換成為無產階級啟蒙文化團體。至1931年底,總督府加強取締島內左派組織,新文協因此終止活動,但文學運動持續進行。
適逢文協百年紀念,國立臺灣文學館以「百年情書.文協百年特展」向大眾敘述百年來不曾中斷的文化活動,以「情感面」的詮釋角度,將文協的啟蒙運動,轉譯為文化人追求大眾的情史,並藉由賴和、蔡培火、盧丙丁、陳澄波、李?璋、林氏好、楊逵等文協參與者的視角,重述百年前文協的精神與理想。
此次特展曾入圍2021年金點設計獎(空間設計類)並榮獲「2021 Muse Design Awards」競賽金獎,本展覽專輯保留了展場內的文物、影像資料,也邀請音樂、繪畫、歷史、文學、社會運動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藉由多元、開放的研究視角,展現不同學科的敘事風格,期望能呈現百年前文協洋溢青春色彩、追求啟蒙革新的繽紛樣貌。
本書特色
1.國立臺灣文學館「百年情書.文協百年特展」圖錄,收錄本展覽文物與相關影像資料,透過紙上策展、故事再現、文協小知識,全面展現以「情書」轉譯文協百年的概念與體驗。
2.邀請不同領域之研究者、工作者,透過音樂、繪畫、歷史、文學、社運等面向全面探討文協,結合策展子題,收錄數篇深度專文延伸解析。
3.精美設計印刷,完整典藏特展內容。
目
錄
【前言】
文協的啟蒙,如一代接一代的情史�蘇碩斌
一??是從一開始的──「百年情書.文協百年特展」之初及其後�林佩蓉
為展覽現身的六位說書人�黃小蛋
【第一章 邀請】
●這帖藥能不能帶來幸福●──一九二?年代的又冷又熱、狂飆寂寥
(情書與說書人介紹)
吹奏激勵民眾的進行曲:賴和與臺灣文化協會�蔡明諺
文物故事──說書人:賴和
文協動知識──竹林事件
●學問是人人都攏著ai有●──一起來認字,知曉天下事
不為誰而做的歌──蔡培火戰前活動及其〈臺灣自治歌〉�林佩蓉
文物故事──說書人:蔡培火
文協動知識──台南教會報
●情意更澎湃,路線卻岔開●──文協的分進合擊
(情書與說書人介紹)
臺灣工運「頭兄」盧丙丁�黃信彰
文物故事──說書人:盧丙丁
文協動知識──張深切〈徒步旅行之名人題字錄〉
【第二章 相視】
●線條與色塊裡有你的模樣●──臺灣文藝聯盟接棒的繪畫活動
(情書與說書人介紹)
陳澄波與一九二?年代的臺灣民族運動�邱函妮
文物故事──說書人:陳澄波
文協動知識──文學與美術的交會
【第三章 起身】
●同心,向民間跑去●──一九三?年代的民間文學文化運動
(情書與說書人介紹)
由詩的空想開出可愛的美麗花朵:李?璋與《臺灣民間文學集》�陳淑容
文物故事──說書人:李?璋
文協動知識──消失的〈壽至公堂〉
●情感有速度,我們的耳朵靠在一起●──一九三?年代的聲音展演場
(情書與說書人介紹)
遇見林氏好──一個奇女子的音樂漫遊�陳婉菱
文物故事──說書人:林氏好
文協動知識──一九三?年代音樂界的四大天后
●舞臺上下,戲棚內外,以戲劇貫穿●──戰爭前後的文化運動
(情書與說書人介紹)
燃燒的熱情:臺灣文化協會與演劇�石婉舜、張晏菖
文物故事──說書人:楊逵
文協動知識──歌仔冊是什麼?
【第四章 回望】
一些老掉牙的話:臺灣文化協會對今日臺灣的意義�陳佳琦
文協地圖
你我相遇之初──《午後的懸崖》�李家驊、鄭有傑訪談;黃小蛋整理
未停歇的文化運動──一九四五終戰之後的文學精神「文化協會年表」
展場導覽──走入啟蒙的現場,打開文協的情書�王嘉玲
參考書目展品清單
撰文者簡介?策展團隊及感謝名單
?
序
序
文協的啟蒙,如一代接一代的情史
蘇碩斌(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臺灣文化協會,成立於一九二一年十月十七日,距離日本統治臺灣的一八九五年,以及結束殖民的一九四五年,恰恰位在正中間,真的好像命運的轉折點。
略數文協的大事紀,一九二一年在臺北靜修女子學校成立,一九二三年本部遷至臺南,一九二五年左派成員在彰化組織二林蔗農組合,一九二七年臺中公會堂發生左右二派分裂,同年右派另組臺灣民眾黨,一九三一年左派文協和右派民眾黨同年遭到取締,實質的文協,十年就此告終。
從組織存活來看文協,確實只有十年;但臺灣並不從此不再思考啟蒙。幾年之後的一九三四年,「臺灣文藝聯盟」再度匯集臺灣的文化人,一樣熱切想要啟蒙民眾。他們更加廣泛地體察民眾,在文學、美術、音樂、戲劇、電影、甚至舞蹈都開出驚人花朵。文協十年過去,文藝聯盟承繼的「文協精神」,推著臺灣人在殖民土地上打下一塊一塊的思想陣地。可惜在一九三六年八月,臺灣文藝聯盟還是解散。
即使是一九四五年終戰之後,臺灣人對文化的期許一度再點燃。可惜歷史又開了臺灣文化人一次玩笑,新政權的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迅即澆滅等候許久的熱情。
文協的各種事情,從一九四九年之後日趨沉寂,數十年間罕為人知。但是文協的精神並不枯竭。一九七?年代臺灣知識分子重述殖民地時期政治社會運動史,關於文協的研究考察也重新開啟,一百年後的現在,才發現文化人後來做的許多事情,只是文協精神的新足跡。因此,當更多資料重見天日,也能更加細緻去回看歷史, 更能提出新的詮釋觀點。
國立臺灣文學館(以下簡稱臺文館)「百年情書.文協百年特展」,是我們在大量文協歷史研究中,刻意由「情感面」提出的詮釋角度。臺灣文協的啟蒙,在我們看來,就是文化人追求大眾的情史。因此,我們深入一九二?至一九三?年代散落各個領域的人物,挑選出六位落實「啟蒙精神」、渴望「追求大眾」的文化人典型, 並化為六封情書展開策展。
呈現在各位眼前的這本書,就是展覽圖錄的延伸作品。書中除了展場的實錄,也特別邀請蔡明諺教授約集多篇文稿,增補因為展場有限時空而未能表達的知識材料,再由文化銀行與前衛出版社共同合作,完成這一本極具紀念性的圖錄專書。
一百年前成立的文協,組織雖只有不算長久的十年,文化人追愛大眾的啟蒙確已開啟。因為這個起點,文協的啟蒙精神,一代一代的流傳,彷如一封一封追愛的情書,奮不顧身,前仆後繼,才有我們今天政治社會的自由、情感奔放的自在。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