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從生命書寫到藝術越界

從生命書寫到藝術越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956239
簡瑛瑛
典藏文創
2022年3月02日
160.00  元
HK$ 136  






ISBN:9789869956239
  • 叢書系列:典藏文創叢書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4.8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典藏文創叢書


  • 社會科學 > 性別研究











      本書以「性別」、「族裔」及「移民」的生命書寫及藝術越界為主旨,關注當前台灣在比較文學及跨文化研究中,多重語境交錯之下邊緣族群的形象與自我再現議題。作者彙集並修訂近年來相關研究成果,分別從離散研究、跨國族裔流動、影像藝術與再現、華語語系女性書寫、性別科技等不同觀點視角切入,探討性別、族群及移民在文本書寫、影像藝術及數位科技等領域所呈現之多元面向。


     





    自序 阿嬤的故事與母親的舌頭 5



    輯一|跨文化書寫與歷史記憶

    1 華語語系女性歷史書寫與跨文化再現 13

    2 生命書寫與藝術再現:台灣原住民女性藝術創作 31

    3 亞裔離散藝術家之歷史記憶與身體書寫 55

    4 尋找台灣阿嬤的故事 79



    輯二|性別�族裔與移民再現

    5 環太平洋女性藝術的性別階級與族裔政治 97

    6 越界與認同:東亞跨國新移民女性影像 111

    7 從台墨到墨美的跨國女性視覺藝術 131

    8 性別與族裔:台灣原住民女性藝術再現 151



    輯三|生態�科技與數位藝術

    9 台灣女性心靈與生態政治藝術 175

    10 她者的凝視與自我再現 191

    11 觀看的鏡頭:當代原住民攝影及影像藝術 213

    12 流動的身份與身體:華人數位女性藝術家 233



    附錄

    台灣女性新媒體藝術論壇 255

    論文出處 272

    推薦書目 275

    附圖 289件

    作者後記



    ?





    作者自序



    阿嬤的故事與母親的舌頭




      我們的話,自然而然,說起來多麼美

      我們的話,習以為常,說起來多麼美…

      即便你不曾聽聞於我

      但我的信念與你同在

      聽著吧…專注地…聽著吧…



      —— 阿爆�阿仍仍與母親共同創作,“Kinakaian”,2019



      本專書的緣起始於2019 年底新冠疫情(Covid 19)在台灣即將開始蔓延之際∼至今已近2 年,疫情時而起伏,全球陷入疾病死亡,邊境關閉,及疫苗缺乏之恐慌中! 而台灣也多次在驚滔駭浪中暫時安度危機。這似乎又重蹈作者千禧年編寫《女性心靈之旅》的覆轍,時值台灣南投921 大地震,峇里島爆炸案,及美國紐約世貿恐怖攻擊之際,女族傷痕與邊界書寫遂成為當時創作之主旨焦點。而這一回,在疫情與後疫情時代,我們在創傷與療癒,性別與心靈議題外加入族裔與階級,移民與新住民及科技與生態政治等相關錯綜議題。



      《從生命書寫到藝術越界》之方法論涉及比較文化研究,華語語系論述,性別�族群與階級,後現代與後殖民,文學與電影及視覺藝術等跨文化�跨領域研究。全書共分三輯12 篇文章暨附錄,彩圖與參考書目等。輯一包括第1-4 篇文章:〈華語語系女性歷史書寫〉、〈生命書寫與藝術再現〉、〈亞裔離散藝術家身體書寫〉及〈台灣阿嬤的故事〉。輯二包括第5-8 篇文章:〈環太平洋女性藝術〉、〈東亞新移民影像〉、〈跨國女性視覺藝術〉、〈性別與族裔〉。輯三第9-12 篇文章:〈心靈與生態政治藝術〉、〈她者的凝視〉、〈當代原住民攝影及影像藝術〉及〈華人數位藝術家〉。附錄則聚焦台灣女性新媒體藝術對話!



      本研究以「性別」、「族裔」及「移民」的生命書寫及藝術越界為主旨,關注當前台灣在比較文學及跨文化研究中,多重語境交錯之下邊緣族群的形象與自我再現議題。當學界逐漸意識到「邊緣」或「少數」潛伏著對陽具理知中心霸權重新檢視的省思與批判能量時,跨國台灣研究便順勢為當前知識生產帶來變革的潛力。是以,作者長期關注「女性」、「原住民」、「新住民」以及近期對數位科技與新媒體趨勢下的性別族群與生態自然研究等議題,應可為當前華語語系及台灣研究有所啟發。



      無論是性別政治、族裔認同及離散關懷等研究論述,或近年北美研究學界所掀起的華語語系研究,這些研究視角交錯之下的象徵性意義符碼,都隨著時代的演進,而有新的意涵,這些變遷亦可視為台灣在當前全球政治角力下不斷被重新編碼的象徵。本專書擬彙集並修訂近年來作者相關研究成果,分別從離散研究、跨國族裔流動、影像藝術與再現、華語語系女性書寫、性別科技等不同觀點視角切入,探討性別、族群及移民在文本書寫、影像藝術及數位科技等領域所呈現之多元面向。本研究擬透過跨文化、跨藝術、及跨文類整合下所進行的比較途徑,企圖帶領讀者從各種差異角度去發覺並體悟「少數」的力量。



      本專書及相關論文的完成首先要感謝台灣及國內外傑出學者專家及前輩和朋友們如:Francoise Lionnet、李歐梵、鍾玲、廖炳惠、史書美、Margaret Hillenbrand、Briankle Chang、Pei-te Lien、單德興、賴瑛瑛、劉亮雅、邱貴芬、黃心雅、林芳玫等;及跨國知名作家、導演與藝術家如:Judy Chicago、施叔青、陳珠櫻、洪少瑛、李昂、平路、賴純純、阿女烏、Ebu 依布、胡台麗、黃玉珊、徐洵蔚、謝鴻均等人,感謝他們的傾力支持參與及真誠對話交流,使得跨越地域疆界與文化藝術越界成為可能!當然,還有典藏文創發行人江復正、總監Irene 趙瑜玲,及其美編等編輯團隊,沒有他們的耐心、細心與用心,這本書不可能問世。



      感謝科技部及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台師大研發處及國際交流處提供相關研究及論文撰寫等經費贊助,輔大及台師大研究生和學者們鼎力相助蒐集資料,訪談紀錄研討發表,腦力激盪乃至眾志成城∼尤其是林慧雅、陳淑娟、吳桂枝、游婷敬、賴孟君、謝慧青、林昱辰、廖詩文、彭佳慧等優秀研究團隊,及歷屆研究生助理羅文嘉、陳文麗、蔣力勻、柯沛吟、周芊妤、郭珂兒、李瑄、翁詩寒、莊珮榆、張志恒、蔡月蓉、張修瑜、愛麗莎(Alexa Welch)、趙帝凱、鄭曼君、田書誠等國內外優質碩博生的熱情協助。



      不能忘記的是台大外文系Golden Girls 黃金女郎及北一女line 群組在疫情中仍不斷地傳來加油打氣!最後,當然要感謝我親愛的家人,感恩他們的包容與傾聽!特別是外子友賢David,他無私的付出及一直以來的幽默與貼心。愛女安安Ana Jade 可說是本書的繆思與原動力,她為尋找女性藝術家相關資料圖片貢獻不少心力∼而日本雪繪阿姨及加州大姊美美,在母親離開家人分崩離析之際,適時提供心靈暫時庇護之所在。這本書要獻給在天上親愛的媽媽和阿姨,希望她們在自由翱翔之時,在月眠與天光之際,仍能信手拈花微笑作畫,隨口吟唱台日英語兒歌給地上的孫�女兒們觀賞、聆聽∼




    其 他 著 作
    1. 跨國華人書寫•文化藝術再現:施叔青研究論文集
    2. 華裔學生與華語教學:從理論、應用到文化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