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謙法師從圖表解讀般若智慧
罕見《大般若經》572卷,全經文詳解、白話翻譯
佛陀與弟子問答,一覽鷲峰山講經論法之盛況
成就一切因緣,調伏自性,圓滿渡到彼岸的智慧之書。
顯德品、現化品、陀羅尼品、勸誡品,
佛陀對大眾宣說般若與修行之法的對話錄。
罕見《大般若經》572卷,全經文詳解、白話翻譯
佛陀與弟子問答,一覽鷲峰山講經論法之盛況
成就一切因緣,調伏自性,圓滿渡到彼岸的智慧之書。
顯德品、現化品、陀羅尼品、勸誡品,
佛陀對大眾宣說般若與修行之法的對話錄。
「般若波羅蜜」,意即「通過智慧到達彼岸」。
般若系重視法性空慧的因緣法則,如同宇宙人生的遊戲規則,有了規則便會通徹一切,放下自性妄執,在生活實踐中道不二。更能了解前往彼岸之路是四通八達的,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菩薩道。
寬謙法師以圖表和生動的語言講解般若系的特色,從何謂「般若智慧」著手,分別透過聖者與凡夫的角度,展現緣起性空看人生的境界。
第五百七十二卷是佛陀與曼殊室利菩薩、善思菩薩、最勝天王、有賢德天子、珊?史多天王的問答和討論,以修行者的願力、德性和修行法門為主題。佛陀對弟子宣說菩薩事蹟和功德,也開放互相討論。全經文特別提出佛教名相予以註釋,並白話翻譯全文。
關於《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簡稱《大般若經》,由十六部經典組成,分成十六會,為諸部般若經之集大成者。為宣說「諸法空相」之義的般若類經典彙編,並廣述菩薩道的甚深見和廣大行。
「般若」,意譯為慧、智慧、明,是明見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智慧;「波羅蜜多」,又作波羅蜜,意譯為彼岸、度無極、度、事究竟,即自生死迷界的此岸而至涅槃解脫的彼岸;「般若波羅蜜多」,意譯為「智慧到彼岸」。經中說菩薩為到達彼岸,必須修六種行(或十種行),亦即六波羅蜜(或十波羅蜜)。其中般若波羅蜜(智慧波羅蜜),為「諸佛之母」,是其他五波羅蜜的根本,居於最重要的地位。此經主旨在闡明萬事萬物都出於「因緣和合」,故其「自性本空」,因而後世也稱「空經」。
般若系列的經典於印度貴霜王朝時在南印度廣為流行,現存尚有梵文本與吉爾吉特寫本。後來經典由南印度向北印度傳播,於北印度開始普及,經由西域而傳入中國。
《大般若經》中的多部經典在中國歷經多次翻譯,但當時佛教界對般若系仍所知未深,直至唐朝玄奘大師晚年譯出完整的版本。這一工作是譯經史上的偉業,玄奘集眾重譯,校合三種梵文原本,從唐朝顯慶五年(660)開展,至龍朔三年(663)完成,譯成全部《大般若經》十六會共六百卷,不僅重譯了多部經典,還譯出未曾在中國出現的經典,大大超越當時佛教界有關般若部類的知見範圍。
關於「第五百七十二卷」
第五百七十二卷屬第六會,此會共十七品,本卷為第十一品至第十四品——顯德品、現化品、陀羅尼品、勸誡品。
「顯德品第十一」為佛陀答覆曼殊室利菩薩,過去久遠劫前多聞如來答覆精進力菩薩,也就是現在在座的最勝天王的提問來回答,並說明何謂護持正法,以及如何調伏心等問題。
「現化品第十二」為最勝天王答覆善思菩薩的提問,解答佛的化身,能化作無數無量的化佛,是因為諸佛在成佛前所發的願力清淨之故。也答覆何人能護持正法,有賢德天子也在此加入討論。
「陀羅尼品第十三」為曼殊室利菩薩及寂靜慧菩薩共同討論,菩薩得到如是眾法不入陀羅尼門,則成就無量無邊功德,致使大地諸山皆振動,天上下起了花雨。佛陀也說了過去寶月佛的時候,有一位寶功德菩薩,擁有大辯才,這位菩薩也就是現在的寂靜慧菩薩。
「勸誡品第十四」為曼殊室利菩薩請問佛陀,聽聞如是甚深般若經典,能啟信受持而不毀謗,可成就何等功德?佛陀答覆所致功德不可稱計,諸多殊勝善法皆從般若生,並以四大部洲的眾生為例說明。
本書特色
1.?? ?內容為佛陀與弟子對話,闡述佛之哲學,蘊含的思想溫柔致遠,讀之可洞察人情、開拓思想。
2.?? ?寬謙法師獨創圖解佛學法,從淺明易懂的圖表,找到自己的修行方向。
3.?? ?全經文白話翻譯,如同閱讀散文,可作為佛學基礎讀物,不起煩惱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