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找尋答案,我來到東京的「日本國會圖書館」蒐集資料,此時又榮幸認識了在西澳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lia)擔任研究員的Cecilia Leong-Salobir 教授,邀請我將日本河豚一文 “Enjoying a Dangerous Pleasure: The Evolution of Pufferfish Consumption in Modern Japan” 投稿至她主編的專書,經過正式審查後刊載於Routledge Handbook of Food in Asia。本書第三章〈危險的逸樂:近代日本河豚的解毒過程與消費文化〉即改寫自該書論文。
本書得以完成,我要感謝許多學術基金會的贊助,包括美國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The D. Kim Foundation、NATPA廖述宗紀念基金會、日本Sumitomo Foundation 以及臺灣的「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與「看見臺灣基金會」等,他們提供的研究獎助讓我有充分資源撰寫論文。當然,我也要特別感謝下列師長友人,包括允晨文化出版社的廖志峰先生,給與我足夠時間修改論文,以及黃進興院士為本書撰寫推薦序,還有臺北醫學大學提供我良好的研究資源。最後,我要特別感謝「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的專書出版補助。
郭忠豪在美國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取得歷史學博士,求學期間修課範圍涵蓋東西方歷史,因此他選擇的研究議題具有一定高度,也能洞悉我們日常生活中忽略的重要現象,他在本書透過翔實資料與精彩論述考察近代東亞不同地區的飲食文化,我閱讀起來相當精采,因此也鄭重推薦此書給喜愛東亞歷史與飲食文化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