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組織韌性:如何穿越危機,持續增長?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11821059
曹仰鋒
中華
2021年11月01日
193.00  元
HK$ 164.05  






ISBN:9789811821059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7 x 23 x 1.5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 商業理財 > 管理與領導 > 管理學











      本書作者曹仰鋒在書中通過案例分析描述了西南航空、蘋果、微軟、星巴克、京瓷、樂高等6 家高韌性企業所遭遇的各種危機,以及它們的應對措施。他聚焦於兩個核心問題:第一,高韌性企業在穿越危機、實現逆勢增長時採取了哪些關鍵措施?第二,是什麼因素塑造了高韌性企業的韌性、能力?基於對這兩個問題的分析,曹仰鋒提出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他在書中提出:組織韌性是包括戰略韌性、資本韌性、關係韌性、領導力韌性和文化韌性在內的能力組合。每一項韌性能力的背後都有一個顯著的驅動因素:精一戰略,塑造了戰略韌性;穩健資本,塑造了資本韌性:互惠關係,塑造了關係韌性;堅韌領導,塑造了領導力韌性;至善文化,塑造了文化韌性。曹仰鋒在書中也對企業和企業領導者如何修煉這五項韌性能力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推薦序一中國企業需要強大的“組織韌性” VII

    推薦序二以變制變,剩者為王 XI

    推薦序三希望企業家們能早些讀到 XV

    前言 XXI



    第1 章 穿越危機

    六家高韌性企業

    什麼是高韌性企業? 003

    西南航空:在危機中持續贏利47 年 007

    蘋果:從瀕臨倒閉到“改變世界” 012

    微軟:在萬物互聯時代重回巔峰 014

    星巴克:巨輪駛出困境 020

    京瓷:在逆境中持續贏利 024

    樂高:從危機中浴火重生 026

    高韌性企業五項修煉 033



    第2 章 第一次危機(1979—1985)

    石油危機、經濟衰退與大罷工

    遭遇“價格絞殺戰” 045

    石油危機、經濟衰退和大罷工 049

    應對危機:十項戰略原則 053

    現金為王,持續優化資本結構 056

    極致的運營能力 060

    提高效率,而不是裁員 063

    競爭很殘酷,但我們需要快樂 067



    第3 章 第二次危機(1990—1997)

    海灣戰爭、經濟衰退和價格戰

    不騎牆,不模仿,堅持做最擅長的事情 076

    持續創新,改變競爭的遊戲規則 080

    我們是一個彼此關愛的大家庭 083

    讓顧客“自由飛翔” 085

    我們的精神只有三個字:贏、贏、贏 090



    第4 章 第三次危機(2001—2007)

    恐怖襲擊、經濟衰退與強勁競爭

    患難之中見真情:不裁員,不停航班 100

    低成本的“秘密武器” 104

    有備無患,不是每天都有燦爛的陽光 108

    “勇士精神” 113



    第5 章 第四次危機(2008—2015)

    金融風暴與經濟衰退

    堅守承諾與透明 122

    “降低成本”是戰勝危機最直接的方法 126

    通過創新服務專案增加收入 129

    飛出國門,開闢新市場 132

    成功永無止境 137



    第6 章 精一戰略

    專注最擅長的領域做到極致

    精一戰略的本質 143

    戰略韌性:一致性與動態平衡 145

    保持對成長速度的敬畏 149

    成長模式:平衡內生增長與外生增長 153

    在最擅長的領域做到極致 157

    對比案例:星巴克的戰略迷失與回歸 162



    第7 章 穩健資本

    提高企業的資本韌性

    戰略決定資本,資本影響戰略 171

    現金為王:危機中的“壓艙石” 173

    資本杠杆低是一項競爭優勢 178

    利潤最大化是績效精神的核心 185

    對比案例:樂高從資本危機中浴火重生 190



    第8 章 互惠關係

    戰勝生存危機的基石

    互惠關係塑造關係韌性 199

    “共同富裕”是互惠關係的本質 201

    為顧客創造獨特的價值組合 211

    創造價值與分享價值相得益彰 217

    對比案例:蘋果依靠互惠關係走出倒閉危機 221



    第9 章 堅韌領導

    從危機中快速復原

    “自以為非”:擁有良好的判斷能力 230

    領導力:平衡的智慧 232

    感召力:啟動組織智慧 237

    學習力:從危機中尋找規律 243

    對比案例:堅韌領導推動“微軟重生” 245



    第10 章 至善文化

    高韌性企業的核心資產

    士氣是戰勝危機的力量 257

    勇士精神是核心價值觀 260

    我們需要關愛與快樂 263

    對比案例:京瓷的“至善文化” 267

    至善文化健康且有韌性 272



    第11 章 百年基業

    打造高韌性企業的“五項修煉”

    打造高韌性企業 279

    修煉一:“精一戰略”與關鍵措施 282

    修煉二:“穩健資本”與關鍵措施 287

    修煉三:“互惠關係”與關鍵措施 290

    修煉四:“堅韌領導”與關鍵措施 292

    修煉五:“至善文化”與關鍵措施 295

    注釋與參考資料 299





    推薦序



    中國企業需要強大的“組織韌性”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 劉俏




      在研究者的話語體系裡,中國經濟有兩種呈現形式:一種是反映為GDP(國內生產總值)規模和增速的中國經濟,目前正經歷著增長速度、動能及模式的巨大變遷;另一種是反映在經濟社會結構層面上的中國經濟——呈現在全要素生產率增速,產業和就業結構,企業的投資資本收益率,收入在政府、企業和個人之間的分配,全球價值鏈定位,研發強度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在中國經濟的核心邏輯正發生變化的大背景下,反映在經濟社會結構層面上的經濟能更真實地反映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我一直認為,研究經濟的微觀基礎——企業,已經成為觀察中國經濟社會結構發展和變遷的一個重要視角。一個國家經濟的韌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組織的韌性。



      僅就規模而論,中國企業已經實現了快速崛起——2019 年按營業收入衡量的全球規模最大的500 家企業暨《財富》全球500 強企業中已經有129 家企業來自中國(包括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中國的全球500 強企業數量也首次超過美國。然而,在經歷了40 餘年高速發展後,支撐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諸多因素開始逐步弱化。多年高速增長積累的結構性痼疾、外部環境的變化和內生增長動能轉換使得繼續依靠要素投入的傳統增長邏輯受到挑戰。簡單地以要素投入為特點的規模導向型的企業經營模式不再適用於到來的新時代。我們的企業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將不得不面臨各式各樣的“黑天鵝”“灰犀牛”,企業領導者也將不得不持續地思考,他們所領導的企業怎樣才能穿越危機、保持成長。



      面對撲面而來的各種挑戰,什麼樣的企業才能交出“穿越危機持續增長”的合格答卷?企業怎樣培養價值創造的能力?我很高興地看到,曹仰鋒教授即將付梓的著作《組織韌性》對這個問題做出了極有價值的探索。



      曹仰鋒現在是光華管理學院的管理實踐教授,一直以來都專注於企業管理實踐和管理研究。他對各類企業的管理實踐,以及如何從中提煉出具有“一般性意義”的管理啟示有深度的思考和研究。透過對西南航空、蘋果、微軟、星巴克、京瓷、樂高等企業的分析,曹仰鋒強調“組織韌性”(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對於成就偉大企業的重要意義。他將組織韌性定義為“企業在危機中重構組織資源、流程和關係,從危機中快速復原,並利用危機實現逆勢增長的能力”,強調“(組織韌性)不但能夠?明企業走出困境,而且能夠推動企業在危機中實現增長”。



      曹仰鋒在書中通過案例分析描述了西南航空、蘋果、微軟、星巴克、京瓷、樂高等6 家高韌性企業所遭遇的各種危機,以及它們的應對措施。他聚焦於兩個核心問題:第一,高韌性企業在穿越危機、實現逆勢增長時採取了哪些關鍵措施?第二,是什麼因素塑造了高韌性企業的“韌性”能力?基於對這兩個問題的分析,曹仰鋒提出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他在書中提出,組織韌性是包括戰略韌性、資本韌性、關係韌性、領導力韌性和文化韌性在內的能力組合。每一項韌性能力的背後都有一個顯著的驅動因素:“精一戰略”塑造了戰略韌性,“穩健資本”塑造了資本韌性,“互惠關係”塑造了關係韌性,“堅韌領導”塑造了領導力韌性,“至善文化”塑造了文化韌性。曹仰鋒在書中也對企業和企業領導者如何修煉這五項韌性能力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這本書對正處於從規模上的“大”向價值創造能力上的“偉大”轉型的中國企業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儘管中國企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規模上的崛起,但是我們的企業在價值創造方面還沒有呈現出令人信服的表現,我們也鮮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而擁有一大批投資資本收益率高、能夠創造價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是高品質發展的核心要義。如果說中國企業實現規模上的崛起完成的是第一次長征,那麼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急需新的經濟增長邏輯和新的微觀基礎之際,有著更宏偉視野、更具創新精神的中國企業實現從大到偉大的飛躍,堪稱中國企業的第二次長征。



      如何打造一大批擁有差異化產品或服務及持續創新能力的中國企業?偉大的企業立意高遠,追求為最多人提供最大程度的福祉,堅持不懈地創造價值。在這裡,價值創造不僅僅是為股東創造價值,從而實現股東權益最大化。價值創造也包括為所有的利益相關方(stakeholders)包括雇員、客戶、供應商、社區等提供長久的福祉。偉大企業不僅展示出市場價值創造的能力,更多展現出的是定義美好的能力和實現美好的願望,是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需求的能力。“膽怯者從未出發,弱者死於路上,剩下我們獨自前行。”(耐克創始人奈特語)前行中的中國企業需要強大的“組織韌性”去應對各種能夠想像或是想像不到的來自需求端和供給端的挑戰,去成就偉大。曹仰鋒提出的五項韌性能力為新時代下中國企業順利完成“從大到偉大”的轉型提供了價值引領、問題診斷及解決方法。



      我也想借此機會談一些關於管理學研究的想法。我從來都認為好的管理學研究的物件,是具有一般意義的重要問題,目的是增進對基礎規律的認知,讓企業和企業領導者不至於在同一個地方反復跌倒。沒有什麼比一個好的理論更實用。一個毫無一般性的解釋能力,特殊得只能解釋個別現象而無法延伸到其他現象的“理論”,是不能被稱為理論的;而同樣一個能夠解釋一切現象,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能被證偽或者被更好的理論替代的“理論”,是典型的“套套邏輯”(tautology),同樣也不能被稱為理論。好的研究,好的理論,基於科學理性的研究範式,它一定發端於實踐,根植於實踐,也將服務於實踐。中國管理研究今天最大的問題,不是範式問題,而是研究“真問題”的極度稀缺。



      曹仰鋒教授的這本專著,用科學的研究範式,研究企業面臨的“真問題”,並得到具有一般性意義的管理學見解與啟示。我誠摯地向讀者推薦這本書。

    ?
    2020 年4 月21 日于北京頤和園路5 號




    其 他 著 作
    1. 從海爾轉型學什麼:人單合一打造白色家電王國,搶進網路經濟再造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