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變化是,透過2013年當選的教宗方濟各的邀請,在一切事上找到天主,已登上舞台的中心。方濟各是第一位耶穌會士教宗,意思就是,他是聖依納爵•羅耀拉(St. Ignatius of Loyola)及其同伴於1540年創立的耶穌會的會士。我們之後會談更多有關依納爵的部分,此處,只需提到依納爵將他對天主、我們的世界,以及我們在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等豐富的遠見,交織成為一種靈修,便足夠了。依納爵靈修為許多人,提供了極具吸引力,且令人振奮的方式,以活出基督徒的信仰。
教宗方濟各人氣爆棚的原因,至少有部分是出於此靈修方式的培育。教宗方濟各所接觸的一切,都有天主的印記。教會,甚至是世界本身,正開始明白此靈修所要表達的意涵。方濟各教宗秉持著這靈修的「腳踏實地」,他強調,人能在任何地方與天主相遇;在美好的生活中,也在過得亂七八糟的日子裡。天主不是隱蔽的,也不會受到組織的限制;相反的,在受造物和人類歷史中,天主常富有生機且充滿活力。前面提到的「我們的世界」,事實上,是天主的世界;對此,我們不該感到驚訝。而且,天主喜愛在這世界中工作,改善世界,甚至悠遊其中。大部分的時候,天主與我們一同工作,而非獨來獨往,這樣我們至少有時候能找到祂。霍普金斯﹙Gerard Manley Hopkins, 1844-1889﹚在《德意志人的沈船》 (The Wreck of the Deutschland)中說得好:「在我遇見祂的日子裡,我向祂請安;在我懂悟時,我感謝讚美祂。」
方濟各教宗的教會圖象,是入世的野戰醫院、母親、疲累又滿身汙泥的旅行者等等。正是在這變化無常的俗世生活中,我們能找到天主。但是,天主似乎偏愛喬裝、隱藏和靜默。所以,方濟各教宗試著指出幾個能找到天主的辦法。教宗在2013年發布的《福音的喜樂》勸諭(The Joy of the Gospel)中,要求教會應該透過投身於分辨,以面對諸多的挑戰。基督徒的分辨,是努力在選擇中尋找並找到天主。分辨是將神性的目標,排在人性目的之前。在所做的一切事中,我們都應受天主引導。當有關實踐信仰和教會規條等相關議題,出現原則性的歧異時,都該受到福音的檢驗。因此,立場對立的雙方能站在共同的信仰基礎上探討議題,並通力合作,看看天主在哪一個方向,向我們招手示意。依納爵曾說「他受到另一位引導」。如果說,古老的教會明顯即將死去,倘若方濟各教宗能按著他的意願去做,新的教會正緩慢地崛起,這個教會將同樣「受到另一位引導」—天主必會在天主之人的生活中,位居中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