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氣資深幼教園長實戰經驗再進化
走入同村共養,最真實的親子關係實況紀事
看翩翩老師如何從容的接招、拆招
讓大人不累、小孩不鬧!
?
  寫給不知如何拿捏管教尺度,以及為親子關係感到受挫的爸媽────────
  你可以溫柔,但孩子需要你堅定的管教!
?
  誰適合看這本書?
?
  ● 正要帶孩子建立生活常規的1-3歲家長
  →勇於立下界線,一開始就從容教養不心累
  ● 苦於孩子無法學好規矩的3-12歲家長
  →找到你無法立下界線的教養誤區,堅定的爸媽才能養出獨立的孩子
?
  一個五歲個性內斂的孩子,不常在大家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很怕犯錯,總是步步為營地生活著。玩桌遊時,明明自己是對的,卻不夠有自信,看到身旁的人的答案和自己的不一樣,就改了答案,最後因此答錯了。媽媽問,這到底該怎麼教呢?
?
  「寶貝,你自己決定你要留下來練習獨立,還是現在就要回家?」
  孩子馬上回答:「我要回家!」
  「小寶,你自己決定要趴在地上哭多久,哭完自己站起來!」
  孩子繼續狂哭,停不下來??
?
  「你看!你把所有玩具都倒出來了,搞得到處都是,現在請你自己全部收完才可以出來吃飯!」結果,孩子趁機溜走,完全沒有想要好好收拾的樣子。
?
  以上這些場景,爸媽是否覺得很熟悉呢?
?
  蒙特梭利博士告訴我們要「跟隨孩子」(follow the child),但為什麼有時候我們已經順著孩子、同理孩子了,結果卻是愈來愈難管教他們?到底該如何做,才是真正的跟隨孩子呢?
?
  本書三大主軸,你可以不犧牲、不動氣、不心軟,幫助孩子邁向獨立:
?
  ★主軸一:用心付出不等於要犧牲自我
  父母有一起扮演核心的角色嗎?
  是否不小心讓家庭生活都繞著孩子轉?
  父母才是應該要牽著手一起經營家庭的關鍵人物,
  不要因為孩子的出現而忘了另一半的重要性。
?
  照顧者的身心需求有被滿足嗎?
  爸媽有沒有因為照顧孩子犧牲了自己?
  過度的犧牲一定會從其他部分尋求彌補來平衡,
  「我是為你好」的背後,藏著的訊息是不是「所以你一切都要聽我的」呢?
  ★主軸二:不動氣也能教出好孩子
  如何避免衝突?請求孩子「幫忙」,而不是要求孩子「聽話」。
  當衝突發生時,要提醒自己:「他只是個孩子」,
  他需要一位理性的大人引導他,而不是壓制他。
  幫忙孩子說出他當下的情緒,不代表我們就輸了,
  這對孩子來說反而是一種解脫。
  教養沒有輸贏,放下權力之爭,答案自然浮現,
  情緒連結永遠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
  ★主軸三:請收起無止盡的包容
  管教的界線,絕對是學齡前孩子重要的行為規範,
  身為成人的我們,要讓孩子明白我們的紀律堅定且清楚,
  但也不是故意要為難他,大人的角色,是會幫助孩子學習適應界線,
  讓他回到該走的道路,把能量用在對的地方。 
?
?
各界好評
?
  羅寶鴻 ? ?蒙特梭利親職教育專家
  羅怡君 ? ?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劉安婷 ? ?為台灣而教(TFT)創辦人暨董事長
  鄭玉英 ? ?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諮商心理師
  蘇雪玉 ?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退休副教授
  黃瑽寧? ?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
  黃琬茹 ? ?芳和實驗中學校長
  黃彥鈞? ? 職能治療師
  翁菁菁 ? ? 台北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兒童心智科醫師
  澤爸(魏瑋志)? ? ?親職教育講師
  陳志恆 ? ?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陳品皓 ? ? 臨床心理師
  陳雪如 ? ?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藍偉瑩 ? ? 財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
  黃之盈 ? ? 諮商心理師
  彭瑜亮(阿亮老師)? ?亮語夫妻?
  張輝誠 ? ? 學思達教育基金會創辦人
  洪仲清 ? ? 臨床心理師
  林怡辰 ? ? 國小教師�閱讀推廣人
  沈雅琪 ? ? 資深國小教師神老師
  吳孔琪 ? ? 諮商心理師
  吳佑佑 ? ? 宇寧身心診所院長
  呂冠緯 ? ? 均一教育平台董事長兼執行長
  王宏哲? ? ?天才領袖感覺統合情緒教育中心執行長
  大樹老師? ? ? 育兒顧問
  Jack游騰鑑? ? AMI蒙特梭利國際培訓師
  OT莉莉? ? 職能治療師
   (依姓氏筆畫排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