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熱情面具下的義大利人:從羅馬帝國到文藝復興,從尖端時尚到黑手黨,揭開你所不知道的義大利人真實面貌

熱情面具下的義大利人:從羅馬帝國到文藝復興,從尖端時尚到黑手黨,揭開你所不知道的義大利人真實面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045633
約翰.胡伯
蔡宗翰
如果出版社
2022年10月26日
183.00  元
HK$ 155.55  






ISBN:9786267045633
  • 叢書系列:博物誌
  • 規格:平裝 / 416頁 / 14.8 x 21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博物誌


  • 人文社科 > 歷史 > 世界歷史 >











    認識義大利必讀著作!

    讓你了解義大利這個混亂卻又令人著迷的國度



      為什麼義大利如此矛盾卻又如此迷人?

      承襲羅馬帝國的傳統歷史,也創造出最流行的尖端時尚品牌;

      孕育了文藝復興的藝術大師,也誕生了惡名遠播的黑手黨;

      給人慵懶、缺乏效率的印象,卻生產出酷炫飆速的法拉利跑車……



      長駐義大利《經濟學人》特派員、《衛報》特約編輯,

      以生動而令人驚訝的描繪,讓你了解義大利人內心深處以及這個國家的前世今生



      •擁有眾多尖端流行時尚品牌,卻對各種新事物充滿抗拒感

      •法律條文數量意外的多,守法的人卻驚人的少

      •帶給人陽剛氣息印象的義大利男子,卻是依賴母親的十足「媽寶」?•極度注重外表,卻又渴望探究表象下隱藏的意涵

      •義大利人彷彿最接近幸福,卻都認為自己活得不快樂

      •說起話來表情生動,熱情洋溢,其實隱藏著本能的戒心



      自豪�脆弱、外放�保守、幻想�欺騙、迷人�混亂……

      正是一個充滿反差和衝突感的民族,創造了魅力十足的義大利!



      •對美食的堅持,不是創新,而是守舊

      對任何一種烹飪創新,義大利人都抱有很深的懷疑。大城市的豪華餐廳和五星級飯店的廚師也許會即興創作和嘗試,但在家裡、在街角的酒吧、鄰近的小餐館,食物要獲得認可的方法,就是和上個星期、上個月、去年,做完全一樣的東西。在義大利,三明治裡會包什麼料,完全可以想見,它們很好吃,但總是完全相同。



      •義大利人熱愛母親的程度已經達到「媽寶」的境界……

      義大利人對母親的崇拜非常堅定。對女性來說,擁有和享受孩子似乎比什麼都還重要,相較之下,沒有孩子的女人則成為被可憐的對象。小孩長大後,在星期天回家吃母親煮的午餐是社會常規。這也是為什麼在都市裡,星期天午餐前總是會塞車,因為大家都在回家吃飯的路上。



      •生活熱衷追求美

      義大利店員在包裝禮物上花的時間和精力相當驚人。花多少錢並不是重點,就算買一本在打折的書,他們也會像是在包一對鑽石耳環那樣精心包裝,無視你身後愈來愈長的隊伍,很有耐心地把每個角摺成等腰三角形;選用不同顏色但精心搭配的包裝紙,在包裹上摺出對角條紋,然後用一段絲帶繫好,絲帶末端會是精緻的螺旋,再穩重地將完成的包裹交給你。



      •天主教潛移默化地融入生活中

      當義大利人想要說沒有人是無可取代的時候,他們會說「當一位教宗去世時,你再選一個」。而過得像個有錢人,在義大利是「活得像個教宗」。如果你中了彩券,朋友不會說「你真好運!」而是「受神祝禱的你」;如果沒中,你得到的回應不是「真可惜!」,而是「罪!」。



      •義大利人厭惡戰爭,任何關於戰爭的話題,都是社交場合上的地雷

      不同於我們的刻板印象,義大利人在近代以前,有長達1500年的時間,被外國人統治,或者只能擁有狹小的領土,國勢積弱,永遠要擔心著下一個入侵者是誰。充滿外來者暴力的漫長歷史,讓義大利人充滿宿命感,連帶也厭惡戰爭。



      第一手的社會觀察,讓你全方面理解義大利

      從義大利人對生活和美麗的熱愛,到令人困惑的義大利政局,以及足球、黑手黨、食物、家庭,本書從生活、政治、文化共十九個面相,透過作者敏銳的觀察,審視外界對義大利人刻板印象背後的事實。



      如果你對義大利文化有興趣、考慮未來前往義大利旅行,或是想要了義大利的各種樣貌,本書深刻的描繪和精彩的內容,將會讓你愛不釋手!



      讓你徹底理解義大利人獨特的性格和這個充滿魅力的國家!



    國外好評推薦



      「可貴、易讀,對一個民族清晰又優雅的描述。」──約翰.洛伊德(John Lloyd),《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一本引人入勝的指南,帶領讀者來到美好生活的國度。扒掉我們對這個深受許多人喜愛的國家,太過簡單的了解。」──瑞貝卡.莫里森(Rebecca K. Morrison),《獨立報》 (Independent)



      「義大利仍然是最迷人的國家,讓人困惑,又總是這麼吸引人。胡伯給了這個國家應有的欣賞。不了解義大利的人,會發現這本書帶來精彩的介紹。那些了解和熱愛這個國家的人,會同時發現新穎和熟悉,有很多會讓他們點頭稱是的段落,也有細節可能會讓人說:『我不覺得。』這本書值得在書架上,放在巴齊尼的巨作旁;這是非常大的讚美。」──艾倫.馬西(Allan Massie),《蘇格蘭人報》(Scotsman)



      「令人愉快,大開眼界。巧妙又讓人享受地處理了這個從來不會讓人無聊的題目。」──約翰.加拉格爾(John Gallagher),《衛報》(Guardian)



      「如此可讀。約翰.胡伯直指義大利國家性格,又完全沒有陳腔濫調。將有趣的花絮與大局相結合,他為偶爾來訪義大利的遊客,常感困惑的問題,提供了背景:為什麼這個國家既有貝魯斯科尼、淫亂派對、黑手黨和可怕的行政體系,又如此有吸引力?」──約翰.坎普夫納(John Kampfner),《觀察家報》(Observer)



      「對一個完全不負責任的國家有趣而引人入勝的描述。」──布萊恩.西威爾(Brian Sewell),《獨立報週日版》(Independent on Sunday)



      「多虧他極大的好奇心,出色的比較和分析的角度,以及對細節的敏銳觀察,約翰.胡伯以一種有趣的方式深入探討一個迷人的民族。」──比爾.埃默特(Bill Emmott),《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對於今年夏天要去托斯卡尼別墅或普利亞海灘的任何人來說,這本書必讀。」──湯姆.羅賓斯(Tom Robbins),《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有哪裡不精彩嗎?關於一個吸引人的民族,這本書研究徹底、文筆優美、永不過時。」──《柯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s)


     





    國外好評推薦

    地圖

    臺灣版新序




    第一章?? ?美麗的國度

    庇亞門�榮耀與悲慘�「義大利問題的關鍵」�島嶼、高地和平原



    第二章?? ?充滿暴力的過往

    教宗利奧三世的影響�東哥德人、倫巴底人、拜占庭王國�神聖的贗品�市鎮�與眾不同的威尼斯�中古世紀的義大利南部�義大利戰爭和羅馬之劫�外國統治



    第三章?? ?歷史的殘響和餘波

    兩個義大利,還是三個?�社會責任�語言學家的遊樂園�優越和敏感�來自外部的約束�furbi和fessi�忠誠等於零�被大家遺忘的總理�整變



    第四章?? ?虛實交錯的鏡廳

    簡化部長�一堆法律與執法單位�行政體系�真相與版本�無解和「迷霧之港」�皮蘭德婁



    第五章?? ?幻想與事實

    神話和傳說�一支不存在的軍隊�《木偶奇遇記》�「抄」�面具和意義�歌劇�帕達尼亞宣布獨立�陰謀論



    第六章?? ?面子值多少

    新法西斯分子露出來的手臂�風格和外表�象徵�外貌協會�媒體帝國�好印象和壞印象



    第七章?? ?人生即藝術

    珍惜生命�厚厚的一層魔法星粉�工作與休閒�用餐�地中海飲食�慢食和速食�義大利麵簡史�外國的食物能吃嗎?



    第八章?? ?每星期四吃麵疙瘩:保守與冒險

    被槍殺的德安東納和比亞吉�喜愛熟悉�「上帝之手」與人為�向右靠攏�保守主義、畏懼科技、老人當權�「BOT一族」�從十字聯防到賭博熱



    第九章?? ?宗教、神職與政治

    政教間的模糊界線�義大利穆斯林的血腥終結�猶太人和聚集區�瓦勒度派�共濟會�褻瀆�拉特蘭協約�基督教民主黨�比較不天主教的義大利�共融與釋放組織�聖艾智德團體�聖畢奧神父�「尊者的睪丸」



    第十章?? ?義大利女人:態度的轉變

    克洛琳達姑婆�從莫佐尼到《女性反抗宣言》�性別和語言�花瓶�絕望的家庭主婦�性脅迫�貝魯斯科尼的影響�如果不是現在,何時?�氣氛的變化�媽媽:神聖但勞累



    第十一章? 戀人和兒子

    你無法控制你的心�(有限度的)性革命�性感小野貓和義大利種馬�外遇�避孕和意外懷孕的謎團�「媽寶」�性別刻板印象�同性戀



    第十二章? 家庭事務

    一個受尊重但正在變化的體制�離婚�結婚率降低�義大利家族企業:神話和真相�看護的出現�賴在家的孩子:寵壞了?�「無道德的家庭主義」�漠然



    第十三章? 不跳舞的人:充滿戒心與不信任

    從太陽眼鏡後面�戒心�狐狸和貓�可不可以說ciao�熱愛頭銜�不信任�酒精和滴酒不沾�毒品



    第十四章? 選邊站:群體生活與足球

    「在一起,很開心」�圭爾夫派和吉伯林派�從熱那亞板球和體育俱樂部到貝魯斯科尼的AC米蘭�專業和戰術犯規�詹尼.布雷拉和足球媒體�「星期一審判」�專給球迷的廣播電台�比死忠球迷更瘋狂的激進球迷�裁判 �義大利足球醜聞



    第十五章? 執業限制:保護主義與排外

    本能的占有欲�天主教與自由主義�政治分贓�沒有競爭的資本主義�保護主義�股東協議�恩里科.庫恰和一間精美的客廳� 搞不完的外籍外語講師事件



    第十六章? 黑手黨

    犯罪事件其實並不多?�什麼叫黑手黨�群龍無首的西西里黑手黨�卡莫拉和光榮會的崛起�夏夏的棕櫚樹線:漸漸北移的組織犯罪�缺乏信任和統一的影響



    第十七章? 誘惑與賄賂

    義大利有多貪?�所謂的供養�對貪腐的容忍�好多種貪�靠關係�「羅馬的一切都是有代價的。」�「推薦」的文化�貪汙的代價�「貪腐的復興」



    第十八章? 赦免與正義

    義大利的中心�違章建築�法律和社會習慣�赦免和正義�索弗里一案�好慢的法庭�一九八九年法律改革�「擔保人」和「劊子手」�司法官系統

    ?

    第十九章 身分認同

    義大利國慶�本位主義和微弱的分離主義�觀念上的「義大利」�多元與分裂�方言式微�南北差距�數據與感覺�「義大利性」�移民�種族歧視�辛提人和羅姆人



    結語

    藍天,大海,但不幸福�義大利經濟衰退�規定和改變�夢想的必要�傑普的微笑



    謝辭

    附註






    臺灣版新序



      我一直覺得,每個文化裡,都有一些沒辦法對應到其他語言的字。用這些字,就可以寫成一本書,或者是一篇長一點的文章。就算是要把它們鑲嵌到別的語言內,也常常無法翻譯,只能保留原形。



      這些字詞暗示了這些語言的獨特,就算這些語言不是整個國家的人都在用。要用其他語言來解釋這些字詞,往往需要一整句話或一句短語。在西歐,葡萄牙人說saudade,這是指一種強烈而持久的渴望,尤其是對無法企及的東西。法文的chic,則是一種既吸睛又低調的優雅。德文在壞的方面,有schadenfreude,大概類似幸災樂禍;在好的方面,有gemutlich,這個詞讓人腦中浮現在一個下雪的夜晚,從窗外看到壁爐已經把家裡燒得暖呼呼的。西班牙語中的duende,包含了激情、靈感和巧思,這些概念如果置於西班牙文化背景之外,幾乎無法理解,尤其講到佛朗明哥舞蹈的時候。



      至於義大利,也有一個獨特的詞在義大利以外很少人用。這個詞是gattopardismo,字面的意思是「豹子主義」。這個字源於朱塞佩.迪.蘭佩杜薩(Giuseppe di Lampedusa)的名著《豹》,故事的背景是義大利統一運動時期。小說裡,年輕的貴族譚克萊迪•法科納利(Tancredi Falconeri)說:「如果我們希望事情保持現狀,那一切都必須改變。」



      這句話之所以變成義大利文學中的名句,是因為義大利人自己和外國人都意識到,這句話蘊涵了一個義大利社會中很根本的現象:在表面的變動和內裡的不變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反差。



      來到義大利的外國人,尤其是來自東亞的人們,常被這裡的混亂嚇了一跳。無論到哪裡,大家都大聲嚷嚷,揮舞著手臂,用各式各樣的手勢表達各式各樣的意思。車子公然非法地亂停;機車在狹窄的小巷中飆速穿梭;酒吧和餐館一派炫目喧囂。然而,當外國人愈來愈熟悉這樣子的義大利時,同時也會了解到,在表面的熱鬧底下,隱藏著本能的戒心和保守。我在本書中,尤其是在第八章,詳細討論了這一點。



      自從這本書的英文版在二○一五年問世後,這七年來,義大利已經有五任政府。然而,義大利經濟的基本面和義大利的社會,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假如這本書有哪裡需要調整,我會更新一些引用的數據,來支持我的論點和解釋。但幾乎在所有情況下,新的數據都不會影響或改變這些論點和解釋。



      我可能也需要加一些新的例子。第十章裡,我討論了義大利的女性地位。值得一提的是,自二○一五年來,女性一直擔任議會兩院的議長(儘管義大利仍然是已開發國家中,少數幾個從未有過女性負責組閣或擔任國家元首的國家)。二○一七年,義大利通過了一項嚴格的新法律,大大限制了在第十八章提到的竊聽器的使用和竊聽內容的公開。二○一八年,星巴克終於在義大利開設了第一家分店(不過,第七章說到的義大利人如何抗拒外國連鎖飲食這一點,仍然不變。二○二一年,義大利仍然只有十七家星巴克,比葡萄牙和希臘都少,而這兩個國家的人口都只有義大利的六分之一左右)。



      不過,也有幾個真的重要的改變。其中之一就是數位化,尤其在民政系統上。這給未來帶來了很大的希望。畢竟,這讓義大利龜速的行政體系,在處理民眾事務上稍微快了一些,應該會對國內生產力有長遠的影響。



      然而,最大的轉變無庸置疑是因為新冠肺炎的疫情。義大利是歐洲第一個受到重擊的國家,最初一波疫情尤其嚴重。但就像第十四章說的,雖然義大利人好像討厭規則,但他們在第一波疫情之後的反應,真的就是:一旦確信這些限制有道理,義大利人會用讓外國人(也讓自己)驚訝的方式遵守。與德國、英國和荷蘭等西歐國家相比,義大利對於接下來的封鎖或各式各樣的限制,並沒有太多抗議或規避。儘管有少數義大利人不打疫苗,但在撰寫本文的時候,義大利施打疫苗的比例在歐盟是第三高。



      最近,gattopardismo 這個詞,最常出現在有關於二○二二年總統大選的評論中。經過各黨黨魁之間曲折的談判,六天中八次投票,一個由國家立法代表和地區代表組成的選舉團,決定讓現任總統塞吉歐.馬塔雷拉(Sergio Mattarella)連任,縱使在第二次任期結束時,他就八十七歲了。低調公正的馬塔雷拉,廣受尊重。接下來,他會需要運用自己在過去七年建立的威望,來引領義大利人度過不確定的日子。



      在專為各成員國經濟受疫情影響而設置的歐盟復甦基金中,義大利有權利獲得最大的分配款,大約兩千億歐元的補助和低利率貸款。部分是因為義大利經濟在一開始疫情流行時,受到沉重的打擊,但一方面也是歐盟計畫要縮小各成員國間的貧富差距,讓普遍較富裕的北部和相對貧窮的南部,財富平均一些。在這種情況下,義大利變成一個特例。自二○○○年以來,義大利的經濟表現一直是災難一場。日本在上個世紀末經歷了失落的十年;義大利在這個世紀初經歷了兩次。在新冠肺炎席捲之前,如果我們考慮通貨膨脹,義大利人實質上比二十年前還要窮。



      歐盟的復甦基金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馬歇爾計畫(Marshall Plan)以來,義大利最好的機會,讓這個長久被認為是「歐洲病夫」的國家,得以重振。但最關鍵的是,義大利要能獲得全部的份額,並且有效地運用資金。二○二一年,歐洲央行前行長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被任命為總理。德拉吉被公認是讓歐洲在二○一○年到二○一二年的主權債務危機期間,讓歐元免於崩潰的人。除了一個主要政黨,德拉吉獲得義大利所有政黨的支持,得以組成一個跨黨派的聯合政府,目的就是要好好運用這筆復甦基金。



      但在上任不過十七個月,德拉吉無法忍受聯盟中各方的明爭暗奪,宣布辭職。他的下臺讓義大利在二○二二年九月舉行大選,選舉結果是出現西歐最大的右派政府,由四個偏右政黨聯合組成。



      主導義大利下一任政府的政黨,是從新法西斯主義萌芽的義大利兄弟黨(Fdl),也是唯一一個反對德拉吉的主要政黨。其他會與兄弟黨同盟的政黨,包括偏右民粹的北方聯盟,以及由已經八十多歲的貝魯斯柯尼領導的義大利前進黨(Forza Italia,又譯義大利力量黨)。儘管貝魯斯柯尼在政壇呼風喚雨的時候,經常被看作是浮誇的民粹分子,但他的政黨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比其他兩個政黨溫和。不過,因為貝魯斯柯尼也參與了讓德拉吉政府垮臺的勢力,黨內自由派人士不滿,退黨以示抗議,讓前進黨也變得右傾。



      這一切會對義大利社會產生什麼影響,尚不清楚。有人或許會說,歐盟復甦基金的承諾,會讓義大利右派不那麼激進。如今以兄弟黨為首的聯盟贏得國會的絕對多數,將一直執政到二○二七年,屆時我想本書會需要徹底的改寫。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