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活的佛陀,活的基督(2021年版)
庫存=5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3601777
一行禪師
薛絢
立緒
2021年9月08日
93.00 元
HK$ 74.4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3601777
叢書系列:
新世紀叢書.宗教
規格:平裝 / 224頁 / 15 x 21 x 1.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六版
出版地:台灣
新世紀叢書.宗教
分
類
宗教命理
>
佛教
>
生活佛法
同
類
書
推
薦
宗門屑語:四十年習佛錄影之一
參禪與念佛修法:月溪法師文集(4)
快樂自在: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
自我的幻滅與重生:一個人的修行筆記
福慧自在:修福修慧,大家平安健康;六度萬行,人人身心自在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跟一行禪師過日常2022年【8冊合售】
解鎖:創傷療癒地圖
遭撞翻的哲學家:哲學評論集
內
容
簡
介
※本書重點:
.經典著作,出版逾二十年暢銷不輟。
.國際最受敬愛的精神導師一行禪師,傳達親身對佛教與基督教兩大宗教的深刻體會。
.人類歷史上影響最鉅的佛陀與基督,兩個偉大傳統之間長達幾十年對話的一部分。禪師敏睿洞悉東西二大宗教所蘊涵的相同性,提點兩者信仰實踐與終極關懷的一致性,為宗教間的對立與排斥畫下休止符。
當佛陀與基督相遇
人類歷史上影響最鉅的佛陀與基督,留給後世的教誨與行誼,是兩千年來數十億人生命生活的楷模。假如佛陀與基督現在相遇了,會對彼此的宗教見解與修行作何感想呢?
本書作者一行禪師被世人尊為「活的佛」,參與這兩大宗教的對話已有二十年以上,以教外人士才可能有的眼光,理解了基督教之美好。禪師說:「我在法國的道場裡,聖壇上供著佛陀和耶穌的像。每一回點香,我便探觸這兩位我心靈上的先祖。」
一行禪師敏銳地洞悉東、西方不同宗教所蘊涵的相同性,為宗教與宗教之間的排斥畫下了休止符。他以清澈而深思的文句探索兩大宗教的慈悲情懷與靈修境界的交會點,讓我們對這兩大宗教有了新的領會。
推薦
一行禪師是一位聖者,他謙虛而誠懇。……他的和平理念對於宗教團結,對於全世界的博愛與人道精神,都是重要里程碑。——馬丁路德.金恩博士
一行禪師教我們看見個人內在和平與世界和平的關係。——達賴喇嘛聖座
一行禪師是用佛陀的語聲在寫述。——索吉亞仁波切
我讀一行禪師的這本書時,很想知道他是否念過《多馬福音》和其他諾斯替教派的經典,抑或是憑某種心靈上的直覺選了「活著的基督」這個用語——此語在諾斯替經卷中比《新約聖經》中常見。不論如何,比我熟知佛經的人,尤其是較有靜坐禪定經驗的人,能從這些基督教古經卷中體會的共鳴,一定比我在此提出得多。佛教與早期(諾斯替派)基督教的比較研究,至今尚未建立。本書正好給我們一個由此深省的時刻。——伊蓮.佩哲斯
比起許多種族上、國籍上與我更近的人,一行禪師卻更像我的兄弟。因為他和我看事的態度是一模一樣的。——湯瑪斯.莫頓
一行禪師以敏睿的眼睛洞悉這兩個東、西方不同宗教所涵蘊的相同性,他有力地結束了千年來的宗教之爭,為宗教與宗教之間的排斥畫下了休止符。——釋善山(一行禪師弟子)
在《活的佛陀,活的基督》(舊版書名:生生基督世世佛)這本書中,他以個人的慈悲與智見,分析了基督教的原始教義,也會通了佛教的基本義理,惟其對於生命與宇宙實相的洞見,可以如此包容無私的看待一切宗教,也敢對於一些人所抱持的宗教排他性與偏執性提出批評,這種見識,在當前宗教中可說是絕無僅有。——陳琴富
?
目
錄
〈本書相關評論〉
〈本書內容摘要〉
〈簡介一行禪師〉1安祥自在的身影 ◎陳琴富
〈簡介一行禪師〉2真正的信仰是活的 ◎釋善山
〈原版序〉1活起來,真正地活起來 ◎大衛.史坦德.拉斯特修士
〈原版序〉2從比較宗教學讀本書 ◎伊蓮.佩哲斯
?
1
∣
止觀?
宗教生活即是生活、對話:啟開和平之鑰、與耶穌接觸、真正的溝通、相即:互相依存的生命
?
2
∣
念力與聖靈
?
聖靈的種子、當下此刻、和平自在、我在那兒等你、啟示之光、真正的依歸處
?
3
∣
最初的晚餐
感恩、觀照食物、當著上帝面前、我們吃的麵包即是全宇宙、真實的身體、一切都是全新的
?
4
∣
活的佛陀,活的基督
祂的生命即是祂的教誨、正念即是佛、為未來世代開啟更多的門、諸佛之母、上帝之女、我們繼續再生、接觸我們的先祖、煩惱與解脫、我就是道路、我總是在那兒等你、看見道路即是看見我、我是諒解,我是愛、擺脫概念、見道向道、你的身體就是基督的身體、安享生命
?
5
∣
同修的團契
工作中的正念、修院薰陶、依止於僧團、團契一體、聖靈是教會的靈魂、聖靈是慈悲與智慧的能量、做真正的鹽、我們有實踐真正的教誨嗎?耶穌需要基督徒
?
6
∣
和平安定的心
集體覺心、深入而觀、最高的祈禱形式、解脫因智慧而生、慈悲因智慧而生、智慧轉化人心、智慧從了解自身開始、寬恕因智慧而生
?
7
∣
為未來著想
重新札根、傳統之寶、培養憐憫心、培養仁厚心、身心一如、不只一個依歸處、喪失正念的言語可以殺人、消費觀心、真愛永不止息、實踐與分享
?
8
∣
歸依
安全之島、正念即是歸依、安穩與平靜的基礎、不是戰鬥,是包容、接觸活的基督、迷你淨土、崇信與轉化的修行
?
9
∣
彼岸
生命之繼續、識與色相、真信仰是活的、每一刻的新生、覺悟之成長、涅槃就在眼前、滅除意念、多花一點時間喝茶、彼岸即此岸、事事皆可屬靈、接觸活的佛陀、樹木鳥兒都在說法、漱口洗耳、聖靈可以被認證、接觸終極境界、波浪中的水
?
10
∣
信心與修持
透析真實之心、只有聖子和聖靈知道、信心的本質、歸止依靠、自念心、煩惱障礙、疑惑的深淵、本心、愛的表達、如何保持修行生活、以正念過活是可能的、我們本來的目的、井泉就在我們的心裡、宗教經驗是人的經驗、愛上帝就是愛眾生、是什麼的空?相即的意義、經驗的基礎、具體的祈禱、全心交給上帝、因果關係的兩個類型、誰不是獨一無二的?異中求同、真誠的對話帶來包容
詞釋
?
序
序
真正的信仰是活的╱釋善山(一行禪師弟子)
偉人的內心總是虛懷若谷。讀了這本書以後,更增加這種信念,書中文字在在顯露一行禪師寬大包容的胸襟,這實非常人所能及,但我們若經由不斷地學習與實踐,有朝一日,也許會有禪師這般慈愛的體現。讓我們見賢思齊,一起努力吧!
佛陀在人世間說法四十九載,這當中曾為了教化眾生而奔波辛苦;基督降臨世間為眾人說教三年,最後也為了眾生被釘死於十字架上。這二位聖人流有相同鮮紅的血,他們同樣體悟到人生之苦與無常,也同樣懷有一顆慈悲的心,使他們致力於尋覓解脫人類痛苦的根源。但由於生長在不同的環境,以致在解決方法上有若干的差異。儘管如此、其精神及目的是相同的。他們二人皆述說著人與人之間的寬恕、包容、了解與體諒,並且皆為人類尋求喜樂、自在的淨土,開啟和來樂之窗。
《聖經》裡,有一則故事,描述一個女子因為外遇被大眾在廣場審判,當人們正要向她投擲石頭時,基督向在場的人說:「如果您們有誰不會犯錯,那麼就扔石頭吧!」
在場的人,慢慢垂下了手,丟棄了石頭,因受基督慈悲寬恕的心所感化,使他們的內心昇起一朵朵的蓮花。同樣在佛教經典中,也處處可見佛陀以慈愛的心教化眾生,二人的願望,就是盡自己之力為人類創造安祥和平的淨土!
一行禪師以敏睿的眼睛洞悉這兩個東、西方不同宗教所涵蘊的相同性,他有力地結束了千年來的宗教之爭,為宗教與宗教之間的排斥畫下了休止符。這完全是由於禪師能夠體現佛陀教誨眾生的慈悲與智慧。禪師用心地體現活的佛和活的基督的精神。渺小的我只有讚歎,再讚歎!但是,我不喪志,各位也不要放棄,我們每一個人本身都有佛性,只要依循佛陀的教法或基督的教義躬行實踐,我們一樣可以在自身體現活的佛和活的基督。
佛沒有遠在天邊、佛就近在我們的心中,我們不須向外馳求。因此,禪師總是教誨我們,時時刻刻提起正念,覺知當下每一個念頭、每一件行為。清晰明瞭念頭的來與去;清晰明暸每一件行為的前因後果,如此,你便不會去造作惡業,不會去傷害別人,當人與人彼此不再相互傷害,彼此不再造作惡業,社會將呈現 一片安詳和喜樂。這是禪師所努力追求的。
禪師一生經歷了許多苦難,了解到唯有和平,才能帶給人類美好的未來,因此,到今天仍高舉和平的旗幟,四處宣說,期盼引起更多人的共鳴!禪師這份對人類的摯愛、實令我們這些弟子肅然起敬!
小時候由母親帶著逃亡海外,轉眼十幾個年頭,有幸來到台灣學習中文,進而有機會再踏上祖國越南的土地,一解思鄉之情。可是在回程的途中,內心卻十分沈重,此時的越南,不但仍停留在十多年前的樣子,而且,更甚的是四周可見貧窮、落後,還有滿街無家可歸的孩童,實令人不忍卒睹。尤其,在順化所見到的一幕情景,令我至今難以忘懷,一個母親抱著死去的孩子厲聲哀號,那個孩子只是感染小小的感冒、卻因為沒錢買藥醫治,就這樣死去。貧窮人的生命,居然如此卑賤!佛陀曾教導我們「眾生平等」的道理。這激起我內心非常強烈的力量,我不自主地跪下,深心祈求佛陀賜我力量,讓我從今而後能為那些苦難的眾生盡我一份微薄的力量!那怕只能減少他們一絲絲的痛苦,我也願意全力以赴。
於是回到台灣,開始著手籌劃慈善救濟的工作。許多朋友,甚至在學的學生,也都和我一起投入。其間雖然我們面臨許多的挫折與困難,但我們一點也不灰心。而且我們一直走到了今天,明天也還是要繼續下去。
有人問我:「這條路這麼困難,是什麼力量支持你走下去的?」我告訴他們:「只要秉持佛陀的慈悲精神,禪師的愛、了解與接納,任何別人眼中艱難的路,實在不算什麼。」因為「愛」可以使你走向寬坦大道;「愛」可以使我們開啟和平之窗,這是我在修行時的一點感想,願與大家分享。
在本書中,禪師提到「真的信仰是活的」,信仰應該能帶給我們歡喜、平靜、自在、慈悲。並且信仰蘊含著實踐,出家並非避居深山或只是整日在禪堂中誦經打坐,而是要師法佛陀或基督的精神,身體力行。如此,我們內心生命的力量才會源源不絕。這個時候,我們才可以說,我們真的有信仰。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