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案例土地利用法(三版)

案例土地利用法(三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118303
王珍玲
元照出版
2022年9月01日
150.00  元
HK$ 135  






ISBN:9789575118303
  • 叢書系列:公法.行政法各論
  • 規格:平裝 / 264頁 / 17 x 23 x 1.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三版
  • 出版地:台灣
    公法.行政法各論


  • 人文社科 > 法律 > 民事�刑事�行政法











      土地問題橫跨計畫、地政、景觀等專業,除計畫法規及地政法規外,尚與憲法、行政法及民法有關,甚為龐雜,又因其財產價值較高且具獨特性,不僅攸關公共利益,亦與人民之財產權及居住權相關,故建築師、都市計畫技師、地政士、不動產經紀人、不動產估價師,甚至國營事業約僱人員等考試,皆將土地相關法規列為必考科目之一,足見其於實務應用之重要性。本書檢擇實務上相關爭議案例,依土地規劃法制體例編排,共六編,分別為:計畫法編、都市更新編、建築管理編、地籍編、重劃編及土地徵收編,期能裨利相關領域學生及實務工作者之理解與應用。


     





    推薦序�林錫堯

    推薦序�陳立夫

    推薦序案例土地利用法制研究的拓荒者�李念祖

    三版序

    自 序



    計畫法編

    ◆都市計畫之法律性質�1

    壹、都市計畫之內容�2

    貳、都市計畫之種類�2

    參、主要計畫與細部計畫�3

    肆、通盤檢討與個案變更�4

    伍、都市計畫之性質�5



    ◆都市計畫與授權明確性原則�13

    壹、都市計畫法之立法目的與適用範圍�14

    貳、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之立法目的與都市計畫法第79條之關係�15

    參、授權明確性原則之意義及其適用�17



    ◆計畫原理及非都市土地分區與用地變更編定�21

    壹、非都市土地分區使用管制之意義及目的�22

    貳、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及用地變更編定途徑�24

    參、國土計畫法下之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29



    ◆更正編定與法律保留原則�35

    壹、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及用地編定原則�36

    貳、更正編定與變更編定�38

    參、計畫形成自由與法律保留原則�40



    ◆「禁止容積移入」之法律性質�45

    壹、容積率之意義及目的�47

    貳、容積移轉與禁止容積移入或移出�47

    參、通盤檢討或個案變更�49

    肆、「禁止容積移入」之法律性質�51

    伍、不當聯結禁止、比例與平等原則�52



    ◆共有土地違規使用之裁罰�55

    壹、公共設施保留地未辦理徵收補償前,土地所有權人有哪些合法使用權利?�56

    貳、行為責任或狀態責任?�57

    參、何謂共同侵權行為人?應如何裁罰始為合理?�58



    都市更新編

    ◆你家被都更了!你知道嗎?�63

    壹、都市更新之意義及目的�64

    貳、都市更新所需之同意比例�68

    參、財產權保障與正當法律程序原則�72



    ◆都市更新地區範圍與更新單元之劃定�81

    壹、都市更新地區範圍或更新單元之劃定與公益目的�82

    貳、都市更新地區範圍或更新單元劃定之主體�86

    參、都市更新單元劃定評估標準與行政法一般適用原則�91



    ◆自行劃定更新單元內重建區段之建築物及地區環境狀況評估標準與從新從優原則�99

    壹、新、舊法之適用與從新從優原則�101

    貳、都市更新地區範圍或更新單元之劃定及公益目的與人民財產權保障�104

    參、申請自行劃定更新單元之同意比例�105



    建築管理編

    ◆建造執照開工日期之起算時點�109

    壹、何謂開工?�110

    貳、開工之日應如何起算?�110

    參、地方制度法第19條規定建築管理事項為縣自治事項,地方政府可否自為與建築法第53條規定「開工日」不同之解釋及認定?�112



    ◆現有巷道與指定建築線�115

    壹、何謂現有巷道?�117

    貳、現有巷道認定之目的�118

    參、現有巷道與指定建築線�118

    肆、現有巷道之認定標準�120

    伍、現有巷道與既成道路�125



    ◆論私設通路�129

    壹、何謂私設通路�131

    貳、私設通路、現有巷道、計畫道路與既成道路�132

    參、私設通路與法定空地�133

    肆、私設通路可否因市地重劃而改變其土地使用之性質?�134

    伍、私設通路上可否建築圍牆?�135



    ◆私設通路與現有巷道�139

    壹、現有巷道之意義及目的�141

    貳、私設通路之意義及目的�142

    參、現有巷道與私設通路之異同及關聯性�142



    ◆再論私設通路�147

    壹、私設通路之意義及目的�148

    貳、私設通路不等同現有巷道或既成道路�148

    參、不同建築執照中留設之私設通路,可否通用�150

    肆、程序違建與實質違建之區別�151



    地籍編

    ◆地籍圖重測�155

    壹、地籍圖重測之法律性質為何?�155

    貳、複丈之法律依據及申請條件為何?�156

    參、更正登記之法律依據及要件為何?�158



    重劃編

    ◆土地重劃差額地價請求權時效之計算�161

    壹、公法上請求權時效之意義及時效完成之效力�162

    貳、公法上請求權時效期間及時效起算之時點�163

    參、行政程序法施行前發生之公法上請求權時效期間之計算方式�164

    肆、行政程序法施行後,行政程序法第131條規定能否作為公行政主體與人民公法上請求權消滅時效之共通規定�165



    土地徵收編

    ◆徵收請求權�173

    壹、人民有否向國家申請徵收土地之公法上請求權?�175

    貳、具公用地役關係之道路得否請求徵收?�176



    ◆從區段徵收本質論抵價地之申領�181

    壹、土地徵收之本質、意義及目的�183

    貳、區段徵收之意義及目的�186

    參、區段徵收抵價地之申領�193



    ◆公共設施保留地補償費之計算�199

    壹、土地徵收條例第30條第1項、都市計畫法第49條及平均地權條例第10條規定,以毗鄰「非公共設施保留地」之平均公告土地現值,作為徵收補償之標準,其所謂「非公共設施保留地」是否應包括「公共設施用地」在內?�202

    貳、所謂「毗鄰非公共設施保留地」之平均公告土地現值,應指毗鄰之非公共設施保留地之平均公告土地現值?抑或是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第31條第1項所稱之毗鄰各非公共設施保留地區段地價之平均數?�203



    ◆農作改良物補償範圍之認定�211

    壹、不確定法律概念之意義�212

    貳、不確定法律概念與判斷餘地�213

    參、不確定法律概念之司法審查密度�214



    ◆農作改良物補償標準與補償相當性原則�219

    壹、土地徵收之特性�220

    貳、補償相當性原則�221

    參、農作物補償標準�222



    ◆撤銷徵收�227

    壹、土地徵收之意義及效力�229

    貳、撤銷徵收之意義及效力�230

    參、市地重劃之意義及效力�232

    肆、抵費地之意義及效力�233

    伍、行政處分送達之方式及效力�234





    推薦序



      珍玲是我任職於法務部時,經當時的青年輔導委員會推薦面試任用之海外學人,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當時,她雖缺乏工作經驗,但能積極認事,努力學習,且整體法感強、理解力佳、反應迅速,故能勝任當時法務部參事室(即現在的法規委員會)的法制作業工作,負責法務部主管部分的法案研擬,並參與行政院所屬各部會的法案研擬,適時提供適當之法制見解,尤其能發揮其留學德國之學術知識,視需要提供德國相關法制與文獻資料,表現甚為傑出,曾獲不少記功嘉獎。法務部的工作,除擴展其法律視野外,也增進其法制實務之經驗與能力。



      珍玲素有志於學,不斷進修充實自己,於通過律師考試之同年,亦考取教育部公費留學,嗣於理律法律事務所服務後,隨即負笈至德國福萊堡大學公法研究所攻讀計畫法。回國後任教於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由於她生性淳良,為人誠摯,樂於教職,以培養更多優秀學子為職志,故能勝任愉快,且能於其所好之土地及計畫法領域內繼續從事學術研究,並受邀參與相關行政實務之法律諮商,使其理論與實務得以相互印證。



      土地行政法屬特別行政法之領域,土地問題又關乎計畫、地政、乃至景觀等專業,實證經驗特別重要。珍玲本於其上述種種歷練,發為諸多文章,甚具參考價值。本書所檢擇之土地法規相關爭議案件實例,橫跨都計、區計、重劃、徵收等計畫及地政法規,十分龐雜,然其從法規範的本質出發,將其歷年所遇之爭議性、代表性案件,以淺顯易懂文字,依法規為明確之解析,並以民眾觀點,對相關土地政策提出專業之針貶,吾人相信本書當有助於學生之學習與實務之應用,故樂為之序。


    林錫堯 大法官

    2019年8月6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