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中華文化生態論綱

中華文化生態論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118976
馮天瑜
元照出版
2022年12月01日
300.00  元
HK$ 270  






ISBN:9789575118976
  • 規格:精裝 / 360頁 / 17 x 23 x 5.0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人文社科 > 歷史 > 中國歷史 >











      文化生態學是以人類在創造文化的過程中與天然環境及人造環境的相互關係為對象的一門學科。本書從地理環境、經濟土壤、社會制度等方面分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生成機制。作者借用生態學的相關範疇,將文化分為物態文化層、制度文化層、行為文化層、心態文化層四個層面,意在以此範疇表達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並將中華文化史置於文化生態學的視野之下,加以梳理、追溯。該書邏輯嚴謹、視野宏闊,前承文化之精神,後啟生態之致思,實為文化生態學之綱要性著作。


     





    作者簡介



    引 言� 1



    關鍵詞

    一、中華�8

    二、文化�11

    三、文化結構�14

    四、生態�18

    五、文化生態學�22

    六、生態綜述�24



    第一章 究天人之際

    第一節 探「人地」,究「天人」�27

    一、蔚藍色的地球�27

    二、太陽系內高級生命體的唯一家園�29

    三、天人合一•天人相分�31

    第二節 人生天地間�36

    一、東西方人類中心主義的同與異�36

    二、「弱人類中心主義」•「綠色文明」�39

    三、地理、經濟、社會共構文化生態�41



    第二章 地理環境

    第一節 文化生成的自然基礎�43

    一、「地理環境」界說�43

    二、地理唯物論辨析�44

    三、「地理環境決定論」何處失足�49

    四、重視地望考察�50

    五、生產勞動是地理環境影響文化生成的中介�52

    六、文化:地理環境提供可能,人類活動使之轉變為現實�54

    第二節 中國地理(一):疆域廣大�56

    一、文化發展的遼闊基地�56

    二、氣候、地形、地貌、流域繁富�60

    三、地理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61

    四、「儒學普被」並非中國文化地理的完整概括�64

    五、都城屢遷:依憑縱深腹地�65

    六、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的離與合�67

    七、大運河開鑿:以南濟北�72

    第三節 中國地理(二):負陸面海�74

    一、陸向為主,海向為輔�74

    二、東亞與西歐陸海條件的差異�76

    三、中西海洋文化比較�79

    四、中國古代海洋事業的成就與侷限�84

    五、城址的內陸性�87

    第四節 東亞地理與文化傳播�88

    一、文化傳播功能�88

    二、中國的地理獨立性與文化自生性�93

    三、突破封閉(一):「海禁」及其近代開通�104

    四、突破封閉(二):西北內陸障壁及其「鑿空」�106



    第三章 經濟土壤

    第一節 農耕與遊牧�112

    一、胡煥庸線�113

    二、東亞農耕區�115

    三、中亞遊牧區�122

    四、農耕與遊牧對壘�125

    五、長城:農耕區的防禦屏障�130

    六、農耕—遊牧互補與融匯�135

    第二節 農耕區經濟形態�137

    一、殷商西周:土地國有及公社所有、集體勞作的領主經濟�138

    二、東周秦漢以降:土地私有、個體勞作的地主經濟�141

    三、編戶齊民•豪族地主與庶族地主�151

    四、城鄉經濟同一性,工商業官營民營之辯�157

    五、生活資料生產與人口再生產比例週期性失調�160

    六、前近代農業發展水準�165

    七、前近代手工業發展水準�169

    第三節 農業文明的生態理念�178

    一、經驗理性�179

    二、循環論�180

    三、恆久意識•變易觀�183

    四、中庸之道•天然節奏�184

    五、尚農重本�186

    六、安土樂天•耕讀傳家�189

    七、和平主義與世界主義�193

    第四節 農耕文明優勢終結及循環經濟遺產�195

    一、小農業裹足不前,商品經濟發展迂緩�195

    二、十六世紀以降文明創發源地西移�197

    三、近人對東亞農耕文明的評述�199

    四、弘揚農耕生態智慧:順應自然、節能生產、循環經濟�203



    第四章 社會制度

    第一節 宗法封建的「周制」�205

    一、宗法:氏族血緣紐帶遺存�206

    二、封建:宗法原則下的天子—貴族分權制�212

    三、周制確立中國傳統社會初基�216

    四、「家國同構」�222

    五、宗法範式下的社會心理�225

    六、宗法倫常的雙重功能�231

    第二節 君主集權的「秦制」�234

    一、中國—西歐前近代政體比較�234

    二、秦制:君主集權、重本抑末、文化一統�236

    三、宦官干政與外戚專權�239

    四、君權與相權博弈�242

    五、監控臣民:禦史制•廠衛制•戶籍地籍合一制�245

    六、秦漢以下政制主體非「封建」�249

    〔附〕與谷川道雄議「封建」�251

    七、清末民初新封建論:地方自治、聯省自治�256

    第三節 周秦二制:博弈間共存�259

    一、從中外比較透視中國政制生態大勢�260

    二、西周「禮樂征伐自天子出」�264

    三、後世對周制的承襲�267

    四、王權郡縣制對封建制的更革�271

    五、封建—郡縣優劣激辯•何以秦統一中國�277

    六、綜匯周秦二制的皇權政治:霸王道雜之•內聖外王�282

    七、近代轉型視野下的周制與秦制(一):二制與憲政的距離�292

    八、近代轉型視野下的周制與秦制(二):二制與民主的關係�293



    第五章 文化生態的歷史回顧與現實觀照

    第一節 生態學觀照下的文化史分期�302

    一、前文明:智人到大禹傳子�302

    二、文明奠基:夏商二代�303

    三、殷周變革:巫覡文化轉向人文文化�304

    四、秦漢:君權大一統�305

    五、魏晉南北朝至唐中葉:胡漢、中印文化融匯�307

    六、唐宋變革�308

    七、元明坎陷�309

    八、明末迄今:中西文化交會•近代轉型�310

    九、當代:三大變革交叉互疊�311

    第二節 世紀之交的文化生態�312

    一、異彩紛呈的20世紀�313

    二、「俱分進化」:善惡並舉、苦樂同行�315

    三、「盛世危言」�316

    四、傳統生態智慧的現代啟示�321



    結語 文化生態前瞻

    一、中國生態實況鳥瞰�329

    二、「中國世紀說」提出�330

    三、「中國世紀說」反論�334

    四、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336

    五、逾越「中等收入陷阱」�338

    六、超克人口—資源失衡瓶頸�342

    七、阿拉善的啟示�344

    八、舊邦新命�346




    其 他 著 作
    1. 長江文明
    2. 中華元典精神
    3. 朝讀經典7:君子風度
    4. 朝讀經典8:格物致知
    5. 朝讀經典9:修齊治平
    6. 朝讀經典10:民惟邦本
    7. 朝讀經典5:學思並重
    8. 朝讀經典6:力行近仁
    9. 朝讀經典1:愛惜光陰
    10. 朝讀經典2:好學三喻
    11. 朝讀經典3:誠實守信
    12. 朝讀經典4:敬業樂群
    13. 一本書讀懂中華五千年
    14. 辛亥首義圖志
    15. “千歲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國觀察
    16. 中華文化的奧秘 (縱橫五千年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