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補白,異彩紛呈之宋前小說史:先秦古韻、魏晉幽彩、盛唐風華……文學空缺的拼圖,傳奇於歷史之外的獨步

補白,異彩紛呈之宋前小說史:先秦古韻、魏晉幽彩、盛唐風華……文學空缺的拼圖,傳奇於歷史之外的獨步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329249
郎生
崧燁文化
2023年1月03日
150.00  元
HK$ 135  






ISBN:9786263329249
  • 規格:平裝 / 310頁 / 17 x 23 x 1.5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文學史











    「唐人小說,不可不熟,小小情事,淒婉欲絕,

    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與詩律可稱一代之奇」

    ──南宋•洪邁《容齋隨筆》



    若說唐詩是在格律的腳鐐中起舞,是克制冷靜又豐滿充沛的告白;

    那麼唐傳奇就是宴會結束前的狂歡,是惆悵又滿懷感悟的奇想。



    從先秦至宋前,小說的誕生到輝煌,

    妙趣橫生與充滿創意的古人幻想,

    「傳奇」,就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傳奇!



      ▎先秦兩漢:穿鑿附會的浪漫,小說發展的濫觴

      盤古開天闢地,日月山川河海是他亡去的血肉;

      氣急敗壞的共工將天柱撞倒,導致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

      炎帝少女銜石填海、蠶是馬與女人所化身……

      在沒有科學可以解釋世間萬象之前,古人只能窮盡幻想之力,

      將自己的浪漫賦予萬物,天地化人,人化天地。

      神仙精怪充斥的奇幻年代,為小說的蓬勃發展埋下伏筆……



      ▎兩晉:搜神記見鬼道不誣,神仙傳知信仰不滅

      鬼神傳奇筆記的彙整,奠定小說發展的堅實基礎:

      干寶《搜神記》集志怪之大成,

      雖要「證神道之不誣」,卻以鬼道風靡至今;

      而葛洪《神仙傳》薈萃眾仙之所出,

      以其各異風華,展現時代下人們所求的自由瀟灑!



      ▎初唐:哀樂的隱喻,黑暗情節與荒誕現實

      進入唐代,由猴精的故事打響傳奇的第一炮,

      張鷟以〈遊仙窟〉名動文學史,更有《朝野僉載》傳世,

      歷史上言此書搞笑荒誕、支離瑣碎且輕浮,評價糟到不能再糟!

      昏庸的將軍帶隊送死,禿鷹皆知軍隊將覆沒而隨行百里;

      鬥富的豪族以人為食,當場烹調自己的愛妾還吃掉她的乳房……

      最荒誕古怪的故事,來自最原汁原味的現實。

      試問昏庸上位者誰不禍害萬千人?豪門奢華何嘗不是吃人?

      對人性的初探,為傳奇注入來自現實的觀察與豐富的想像!



      ▎盛唐:全方位的藝術巔峰時代,詩與小說堪為歷代一絕

      盛唐人天性中有著多少豪情,端看筆下人物便可略知一二,

      在嚴謹的格律中尚不能減損分毫,何況是自由奔放的小說!

      崔鶯鶯突破禮教為求所愛,竟被指稱為妖孽;

      李娃仙人跳後大徹大悟,自甘為妾終獲幸福;

      虯髯客知天命不可違,拿得起放得下另闢天地;

      杜子春三散家財知世道,求仙終難破情障。

      ──情從來不是障,那是熱烈活過的證明,不浪漫,毋寧死!



      ▎宋:小說的斷軌,窒息的禮教與被禁錮的靈魂

      經過唐代的輝煌,到五代十國仍餘韻不止,

      生命的熱烈在進入宋代後,終被嚴格的禮教牢牢束縛,

      小說向下階層移動,平民接力創作,卻難有佳績。

      反映現實固然佳,卻再無雋永,士大夫的文情並茂成為絕響。

      直到明清對禮教的反動與解構,推出了蒲松齡、曹雪芹等人,

      不懼從志怪小語開始,不諱自閨閣女子言事,

      數百年的斷層被重新接上,小說再度綻放光芒!



    本書特色



      從先秦到唐五代,中國文言小說的脈絡有別於經史,它在自身的傳統中演進,並持續展現出自身的熱烈奔放;然而卻逐漸被宋代禮教的框架所束縛、遮蔽,讓人淡忘了它在那藝術狂熱的時代裡曾有的璀璨。本書以「真實」、「直覺」探討文學的「內部」,帶領讀者一睹這沉澱了千百年的風采!

    ?


     





    引言



    卷一 先秦漢魏

    神話山海

    遊戲的開端

    附會的鼻祖

    不同於歷史的紀事

    洞徹幽奧的金燈火炬

    天才的品味與格局

    寓教於樂



    卷二 兩晉

    音樂本事

    野人,女鬼

    志怪集成

    理想和信仰

    巫方與小說的時空

    三部《志怪》

    名士風範

    嵇康、印度故事及其他



    卷三 南北朝

    魏晉風度

    靈界幽明

    天帝的質問

    化虎、鬼魅及無用之用

    冥界穿行

    改寫和杜撰

    新價值與新方式



    卷四 初、盛唐

    來自底層

    大師張鷟

    志人與寫實

    卓異的鮮卑族作家

    殘文中的傑作

    盛唐史詩



    卷五 中唐

    狐精傳奇

    辛辣的諷刺

    靈怪通幽

    韓、柳的小說

    傳奇之夢

    單篇作品與作家

    奇怪的元稹和〈鶯鶯傳〉

    小說專題或系列

    窮極幻想

    小說的節奏

    小說的自覺



    卷六 晚唐

    知己為鬼而行人事

    解構經史,悲悼人生

    平等

    民間、市井與江湖

    日思夜夢

    兩大才子

    自由、孤獨和感動

    世界級經典

    心理、驚悚和懸疑

    傳奇命名者

    文藝小說

    驚豔絕倫

    迷樓之謎

    唐韻

    一個不完全統計



    卷七 五代

    隱逸與決絕

    何謂神仙

    變態、犯罪及人猿之情

    變文



    結語



    引用、參考書目



    ?





    引言



      幾年前,我開始發貼文,評點不時在讀的唐人小說。朋友看了說好,為文學史補一大白,要我每天都寫。寫沒有問題,能否成書是個問題,直到好友阿莎萊為我網購到《全唐五代筆記》、《唐五代傳奇集》和《全唐五代小說》。半年後,我在手機上一字一句地戳出了唐五代部分的初稿,同時與諸兄交流。完了再回頭寫先秦漢魏兩晉和南北朝部分,並補充引文,又用了大半年時間,完成了全稿。出版則全靠好友幫助。



      寫這本書完全在我的意料之外,倘若沒有近六七年來出版的全唐五代筆記和小說,我根本無從著手。先唐部分就很麻煩,除了上海古籍社的《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魯迅的《古小說鉤沉》、李劍國的《唐前志怪小說輯釋》等,有的作品只能在網路上閱讀。但還是得感謝網路,如果沒有網路上發布的作品,先唐部分肯定殘缺。不過如此一來,引文肯定問題不少,只能留待先唐筆記和小說全集出版了。在抄錄引文的過程中,我參照了上述版本和能買到的所有專集、輯本,改動了少許文題及標點,並盡量保留異體字。漢字數量有限,可仍然有字典裡查不到,電腦上也打不出來的字詞。



      此前,我已經很久沒有出版過新作,有兩本寫了十幾年的書也無人問津。你可能會想,管它的,寫就是了。但如果太久沒有讀者,你會懷疑自己是否還能夠表達?這樣一來,現實感就消失了,你不會覺得寫作還有什麼意義。虛無中,我讀起了上古的神話和小說,一直讀到唐宋,竟然看到了被遮蔽著的先唐中國小說傳統,和唐五代那些燦若星辰、如今卻幾乎是無人知曉的小說家,那個輝煌無比卻無聞的時代。



      這種閱讀,以及在貼文裡的即時評說與交流,讓我又感受到了自己與他人,與那種我所欣賞的文學的聯繫。對先唐中國小說傳統的發現,對瑰麗多彩且具有新異思想的唐五代小說的發現,讓我在虛無的現實中,又找到了某種人生和文學的現實感。宋前的中國小說都是文言的,那時白話小說尚未出現,所以這個文言小說傳統,即是中國宋前的小說傳統。但它與宋元話本和明清白話小說的源流,卻迥然不同。



      我不想強調我發現了另外一種文學傳統,更不想為唐代的小說家鳴冤叫屈。他們不需要我這樣做,他們當時便名震東亞乃至中亞,矗立在那個時代人類文明的巔峰。他們只是在感受、思考並表達著真實的自我,描繪且認識著生命與世界。儘管遠隔千年,他們仍然擁有了我這個熱切的讀者,並給予了我身為讀者的幸運。



      對年輕人談到文學,談到文學傳統。我說,如果從外部來談論文學,談論文學的傳統,那種談論本身就是可疑的。強調文學反映了什麼思想,代表了誰的利益,那說來說去肯定都在文學之外。談論文學,探討文學的傳統,無論中國外國、東方西方,首先得知道文學是什麼,文學的傳統又是什麼。比如小說,比如中國小說,那首先是我們讀過的作品,寫的是什麼,好不好看,有什麼心得?我們不能離開閱讀去談論文學。看文學作品是因為我們喜歡、感興趣,這樣才能進入文學的內部,發現它到底是什麼。



      簡單地說,就是要回到直覺、回到真實去看待、討論文學。這時,沉睡的人性才得以甦醒,哪怕每個人都是如此的特別而孤獨。在這種特別與孤獨中,我們就與所有人相遇了。直覺到的看法很重要,它不僅僅是一種新異的視點,還是一種體驗還原,對讀懂小說很有幫助。宋前的文言小說是極有意趣的,是可以直接閱讀的。而閱讀像生活,你必須在場。我的這部作品,便源於對閱讀的直接反應。



      梁宗岱論屈原的「走內線」一說,正好與我的文學鑑賞觀和批評觀吻合,不僅如此,我還能說出他未曾說出的原理。這牽涉到文學的特點,並與其前身巫方之術有關。所謂走內線,即我所說的,文學作品的閱讀和批評,只能在文學的內部進行。文學來自巫方之術,其主要方式不是寫實的、紀實的,而是預言的、虛擬的、幻想的,同時又是直覺的、人性的、遊戲的。



      對文學寫作和批評來說,如果你的趣味純正,那你所厭惡的,就是應該被省略或者被改造的。你所有生活與閱讀的真實體驗,就是你的文學史,就是你的批評觀。在課堂上,只講歷史的文學,不講文學的歷史。我們只知道用文學去說明歷史,或者用歷史來說明文學,不知道文學的歷史與歷史的文學關係無太大關係。文學的歷史是可以獨立講述的,不一定非要用社會的歷史來說明,更不是為了去說明社會的歷史。



      唐代的小說家最懂得這一點,范攄的《雲溪友議》、孟啟的《本事詩》等,講述的便是詩歌史。這種文藝小說後來發展成詩話、詞話。詩話和詞話即是詩詞的歷史。同樣,要講中國小說,就得在中國的小說裡來講述,因為小說是在自身的傳統中演進的,這才是文學最重要的象徵和特質。所以我的這部札記,也是中國宋前的小說史。



      從戰國記述的上古神話到兩漢的仿神話,再到魏晉南北朝的志怪,中國的小說傳統一直是獨立演進的,小說家的身分也由巫師方士轉化成了史家文士。但他們並非不務正業,而是將小說視為與經史同樣重要的創造,絕非史家之餘事、子集的附庸。所謂的文化正統,也是歷代儒生們虛構出來的。



      中國小說最早的時空,那種方位、排列,應該來自陰陽八卦、洛書河圖等巫方數術,比如《山海經》裡的時空。而中國小說人物的變化,即從人到鬼神到動植物乃至到世間萬物的變化,均來自與圖騰有關的陰陽五行,後來又加入了佛教的輪迴轉世及果報觀念。



      漢晉,有兩個與小說相關的重要人物:一位是西漢的東方朔,人們將漢代兩部中國最早的幻想小說集《神異經》和《十洲記》都附會在他名下;另一位是東晉的干寶,作為志怪的集大成者和史學家,他是以撰史般嚴肅的態度,去對待志怪(即他所記寫的鬼神故事)的。當時的小說家多好巫卜方術,像他們的前輩巫師方士那樣會念咒語,能夠溝通鬼神、預測未來,並深諳人性與人情。



      魏晉南北朝,志怪作家不僅有文豪,還有帝王大臣,連陶淵明也續寫了《搜神記》,他的〈桃花源〉和〈五柳先生傳〉,可視為最早的作家幻想小說與自傳體小說。到了唐代,完全成熟的作家小說出現了,每個文士都可以書寫自己的傳奇。中國文言小說的傳統,在魏晉即已完全形成,到唐朝迎來一個最為輝煌燦爛的時代。有關唐五代小說的成就,我在本書結語裡再敘。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的文學史研究方式是對的,他有小說家和詩人的直覺,品讀的是作品和作家的意欲,儘管更多談論的還是版本。相形之下,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未脫陳規,胡適的《白話文學史》則貽害百年。這就是真假內行的區別。對文學作品最中肯的批評與評價,也應該來自於內部,來自於作家、詩人等文學作品的創造者。如魯迅談《神異經》,說《十洲記》,評六朝志怪,論《笑林》和《世說新語》等等,都很精彩。



      但我更關注的,是魯迅及所有論者沒有看到的部分。比如他說《笑林》和《世說新語》「後來都沒有什麼發達」,是因為「只有模仿,沒有發展」。《世說新語》的方式確實沒有發展,但《笑林》之後,諷刺到了唐代的《辨疑志》變得極為辛辣,直至清代的《諧鐸》等仍有建樹。又說六朝志怪發達的原因之一,是由於「印度思想之輸入」,這自然沒有錯,但如果從文學本身來講,則是一種時空的擴展。除魯迅所舉的例子之外,更有冥府地獄和輪迴轉世的引入,刺激了作家的想像力。



      魯迅看重現實,所以重《世說新語》而輕《幽明錄》,未就文學——尤其是小說——的虛擬性,即其所言之「幻設為文」的方向著力探討,倒認為《世說新語》等「叢殘小語」是「俱為人間言動,遂脫志怪之牢籠也」。將志怪視為「牢籠」而讚賞重視寫實,正是現當代中國文學和小說的方向,直至它們完全被現實支配,失去了獨立性。



      錢鍾書在《談藝錄》中說,王國維以叔本華的哲學去評析《紅樓夢》,乃誤入歧途、作法自斃。原因在於他不知道文學的特性,不理解文學與哲學、歷史和現實的關係,故「窮氣盡力,欲使小說、詩、戲劇,與哲學、歷史、社會學等為一家。參禪貴活,為學知止,要能捨筏登岸,毋如抱梁溺水也。」錢鍾書聲稱自己視野狹窄,僅限於文學,那不是他的謙虛,而是他的驕傲。



      徐復觀認為,在文學上胡適就是個假內行,他的《白話文學史》即為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肇始。其實不僅是胡適,他們那一代人,包括王國維都以哲學為核心分析文學作品,魯迅也受影響,不把文學當作獨立的學科來看。錢鍾書對文學倒是真西方觀點,覺得前輩迂腐,頗自得。



      朋友來信,說我發現的先唐小說傳統,是中國文學的一條「隱線」:「中國小說的敘述方式,似乎古來就存在一條看不見的隱線,它是沿著這條看不見的隱線行進發展過來的,有不少隱蔽的、尚未被我們發現或重視的作者。」又誇說:「我覺得你這本書,帶我們了解先唐及唐代小說天才作家們的面貌,提供生動形象的版本;是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之後,又一部真正新穎獨到的中國小說史著、文學論著。」



      昨晚又在夢中寫作。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說人的靈魂在夢裡是自由的,仍在感受和思考,故創作的速度飛快,且比現實生動得多。我們在夢中所看之書、所寫之文,其實是在夢裡自己創作的,但我們還以為是出自他人之手或者是神靈之作。誰說人在夢中沒有意識呢,只不過那種意識沒有被抑制,所以我們才意識不到。



      就我個人的經歷而言,十八歲的我和現在的我,完全是兩個人。他們之所以能夠認出對方,是因為十八歲時候的我有個獨一無二的作家夢。說它是夢,是我根本不知道要怎樣才能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作家。如此說來,佛教的轉世也可能是真實的,因為我們在此生就有可能成為兩個,甚或是更多個毫不相干的人,轉世又有什麼奇怪的呢?



      如果是你的夢想而非現實的念頭,在多年之後才是事實,才是你唯一可以辨認的真實的話,那你的生命就不是由現實支配的。所以,波赫士甚至認為,考慮到我們在夢魘中的體驗,地獄的存在也是有可能的。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後期小說的完全鑿空,極有可能與他認為人類是虛構的存在有關。那麼,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是你所是,才是真實的,至少在我閱讀的唐五代與先唐小說中,是這樣的。



      中國目前所知最早的小說《瑣語》,便多為卜筮占夢,一直到晉唐的志怪傳奇作家,都在寫夢、造夢,包括在夢中寫作。我至少有兩個短篇是在夢裡完成的,沒有夢境提供的情節和細節,甚或是思考,我根本寫不出來。夢中之人常常是我們所熟悉的,可他們的行為又是全然陌生的,這也是夢境的誘人之處。有人在夢裡就見到了自己在現實中的未來,這是被我筆錄下來的夢境證實過的。



      最羨慕睡醒之後還能再續美夢的人,我想續夢就極少成功過。今天早晨終於續夢成功,也許要歸功於那床剛買的鵝絨大被,溫暖、舒適。先夢到一位學者化身為老鼠,在我廚房牆邊的紙袋裡做研究,窸窸窣窣弄出些聲響來,也不知道他在研究些什麼。紙袋外的地磚上有兩個花生大的小鼠,跳蚤一樣跳得很高,根本打踩不到,便想用殺蟲劑去噴灑。



      醒來又睡著,在夢中記夢,就是上面的那段文字。想發貼文卻不成功,老是缺字句,根本看不明白。居然還有人按讚!醒來忙看手機,確實沒有發上去,代表我會做夢,但不會夢遊。想起沿怒江徒步旅行,聽怒族人說他們夢遊能在夜間翻山越嶺,根本不會摔跤,又很羨慕。



      予欲觀天人之際,變化之兆,吉凶之源,聖有不知,神有不測。

      ——顧況《廣異記•序》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