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零基礎!看故事,懂中醫:研究《傷寒論》超過50年的權威中醫,讓你從好玄改口「原來如此」。

零基礎!看故事,懂中醫:研究《傷寒論》超過50年的權威中醫,讓你從好玄改口「原來如此」。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182055
郝萬山
任性出版
2023年1月30日
166.00  元
HK$ 141.1  






ISBN:9786267182055
  • 叢書系列:issue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7 x 23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issue


  • 醫療保健 > 中醫醫學 > 總論/典籍

















      ◎在中醫眼中,人有兩個器官會思考,一是腦,一是心,所以養身要先養心。

      ◎眼睛有問題,竟是肝出毛病?《黃帝內經》:人的五臟其實和五官連一起。

      ◎四個病人都說自己頭痛,中醫卻開不同的藥,這就是中醫獨有的「同病異治」。

      ◎你聽過五音療法嗎?這可是中醫界有名的靈丹妙藥。



      作者郝萬山在北京中醫藥大學任教行醫超過50年,

      更是中國《傷寒論》示範教學主講人,

      經常到世界各地講授中醫,深受中外學生推崇。



      這次他用說故事的方式,比較傳統中醫和現代西醫的差異,

      再搭配中醫聖典《黃帝內經》、臨床科學《傷寒論》的精髓,

      讓你看故事,就理解了看不見的陰陽、五行、氣、經絡的運作奧祕,

      讓你從好玄改口「原來如此」。

    ?? ?

      ◎有些中藥,用錯了是毒,用對了就是藥

      用來治療關節炎的生附子,其實有毒,但煮過後就變成藥。

      毒物為何會變良藥?原來中醫的治療就是「以偏糾偏」,

      當健康出現偏差,就用「毒」(古文是偏性的意思)來治療。

      所以很多中藥都來自原始生藥,甚至是藥食同源。

    ?

      ◎《傷寒論》很早就講,對抗病毒,關7天就會好

      遇上病毒性感冒,即使不治療,只要沒有併發症,7天就會好;

      這就是現代人至今弄不懂、古人早有答案的7日節律:

      女人經期28天一個循環、懷孕280天就會生出小孩,

      人類最好的養身之道,名中醫說,得順應自然節律來調養。



      ◎養身先養肺、養心,病痛遠離你

      .呼吸要順,從養肺開始,偏偏肺很嬌,不耐寒、熱、燥、溼


      怎麼養肺,學學老中醫的腹式呼吸法:細、靜、勻,就會長壽。

      不只肺,皮膚、鼻腔,都有呼吸的功能,這兩個器官要如何保養?



      .情緒失調會損害內臟,所以養身要先養心?? ?

      《黃帝內經》認為,不良情緒會導致氣機紊亂,

      目前最多人患的7大類疾病,都跟「心」有關,

      因為心掌管神智,心理要先健康,其他器官的運作才會正常。

      老中醫傳授「7大養心法」,幫你擺脫情緒病。



      還有,肝藏魂,如果你很容易分心,可能是肝血不足,怎麼判斷?

      別小看「吞口水」,常常練習就能健脾養胃又長壽,

      作者獨創的「吞津養生法」,只要3個動作,面色紅潤又健康。



      研究《傷寒論》超過50年的權威中醫,

      從陰陽、五行、經絡的運作原理,讓你從好玄改口「原來如此」。



    本書特色



      研究《傷寒論》超過50年的權威中醫,
      讓你從好玄改口「原來如此」。



    名人推薦



      中國醫藥大學教授、中華民國聯合中醫醫學會理事長�孫茂峰

      「Ovi’s中醫日常」社群經營版主�吳奕璇中醫師


     





    推薦序 連臨床中醫師也受用的中醫入門書�吳奕璇中醫師

    前言 從五行、陰陽到養生,原來如此



    第一章? 中醫,是菜餚,也是處方

    1.?? ?中國「咖啡」的神奇療效

    2.?? ?複方就像多味食物組成的菜餚

    3.?? ?中藥是原始生藥,西藥是合成的單品

    4.?? ?抗生素vs.細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第二章? 推開中醫之門──從理論走向臨床

    1.?? ?初學者的通病: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2.?? ?證驗之路,抗生素失靈了

    3.?? ?治同一種病,用方、用藥都不相同



    第三章? 致命毒物,也是治病良藥

    1.?? ?生附子,是毒,煮過就是藥

    2.?? ?神農氏試百草──藥食同源

    3.?? ?野生動物的神奇自療

    4.?? ?誰說食療迷信?這些都是試驗出來的

    5.?? ?是藥三分毒,毒物如何變良藥?



    第四章? 古方、經方、驗方,形成最強大處方

    1.?? ?方劑就像炒菜,用料要搭配、用量要適宜

    2.?? ?藥物與藥物如何配伍?用藥的最高藝術

    3.?? ?換一味藥,從致命變救命

    4.?? ?排泄毒熱:給邪氣一條路

    5.?? ?《傷寒論》中的抵當湯:海陸空聯合作戰



    第五章? 脾胃不單是器官,更是循環系統

    1.?? ?胃,圍也;腸,暢也;脾,就是輔助

    2.?? ?中醫的臟和解剖學的臟,不一樣

    3.?? ?嘴脣發炎還冒水泡,要補脾

    4.?? ?長壽之道:吞津養生法

    5.?? ?人體的最強免疫力,自我調節機能

    6.?? ?吃冰淇淋,有人傷胃,有人傷脾

    7.?? ?相思病真的會讓人茶不思飯不想



    第六章? 腎,主管生長與生殖

    1.? 腎,引也,泌尿系統最主要的器官

    2.? 長不高、頭髮少,都和腎有關

    3.? 只有一顆腎的人,比較短命?

    4.? 恐傷腎,90%的病都是「驚」出來的



    第七章? 《傷寒論》很早就寫,對抗病毒7天就會好

    1.?? ?《黃帝內經》裡的生命起源

    2.?? ?晝夜節律與7日節律

    3.?? ?天地萬物皆由氣構成,包括人

    4.?? ?「天人合一」是現代中醫才有的說法



    第八章? 陰陽是化育生命的本源

    1.?? ?沒有陰陽,就沒有生命

    2.?? ?任何自然科學,都擺脫不了哲學

    3.?? ?中醫,得從文字、自然現象說起

    4.?? ?陰陽的特性:陰靜陽躁

    5.?? ?陰陽有時對立,有時依存

    6.?? ?重陰必陽,重陽必陰──陰陽會互相轉化

    7.?? ?陰陽失衡,疾病就產生

    8.?? ?哪個時段陽氣最弱、陰氣最強?

    9.?? ?最好的養生之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第九章? 五行就是自然的規律

    1.?? ?金木水火土,這是五材不是五行

    2.?? ?五行,就是氣的升降出入運動

    3.?? ?氣的運動,看不見摸不著,怎麼驗證?

    4.?? ?金木水火土,按季節相生、相剋

    5.?? ?五行也是化育生命的本源

    6.?? ?方位是相對,而非絕對

    7.?? ?顏色會影響心理,帶動氣的運行

    8.?? ?五味:生什麼病,就忌什麼口

    9.?? ?五音療法是靈丹妙藥

    10.?? ?五行在中醫的臨床應用



    第十章? 養生先養心,病痛遠離你

    1.?? ?心和大腦一樣,都會思考

    2.?? ?古今中外,養生都是從養心入手

    3.?? ?4個健康標準,只有一條是生理的

    4.?? ?情緒失調會損害內臟

    5.?? ?7大類疾病,都和心身症有關

    6.?? ?心主神智,就像一個國家的總統

    7.?? ?面部,是心功能的外部表現

    8.?? ?7大養心方法,擺脫情緒病



    第十一章 呼吸要順,從養肺開始

    1.?? ?肺很嬌,不耐寒、熱、燥、溼

    2.?? ?只有肺,是人的意念可控制的

    3.?? ?我的養生功夫:腹式呼吸

    4.?? ?心肺的疾病常常互相影響

    5.?? ?皮膚、鼻腔,都有呼吸的功能



    第十二章? 肝臟好,人生從黑白變彩色

    1.?? ?肝藏魂,注意力就是歸肝臟管理

    2.?? ?肝血不足,容易分心、手麻、憂鬱

    3.?? ?肝好不好,看指甲、眼睛就知道



    第十三章? 亞健康的自我調理

    1.?? ?亞健康不是病,只是不健康

    2.?? ?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3.?? ?拍打、搓揉、拔罐,自我調理法

    4.?? ?哪裡痛就按哪裡,氣血通了就不痛



    第十四章? 看不見的經絡真的存在嗎?



    結語





    前言?? ?



    從五行、陰陽到養生,原來如此




      在中華傳統文化的長河中,有一條源遠流長的支流,它不僅對中華民族以及世界人民的防病治病、養生保健發揮重要作用,也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各方面交融滲透,成為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就是中醫學。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原本沒有「中醫學」這個名稱,就叫做「醫學」,比如以下幾本中醫書名:《醫學發明》、《醫學啟源》、《醫學入門》、《醫學心悟》、《醫學真傳》、《醫學集成》……只是到了現代,伴隨著現代自然科學而誕生的現代醫學,在中國發展起來以後,為了和中國原有的傳統醫學相區別,於是才有了「中醫學」和「西醫學」這兩個相對的名詞。



      在日本、韓國,人們把中醫學叫做「漢醫」或「漢方醫學」,因為這是發源於以漢民族為主體的醫學。而在一些西方國家,人們發現中醫藥學和針灸學在很多方面能夠 彌補現代醫學(西醫學)的不足,於是又把中醫學(包含針灸學、中藥學等),歸屬於互補醫學(complementary medicine)或者是替代醫學(alternative medicine)的範圍,不過仍然叫「中醫學」。



      中醫學是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醫學,而西醫學則是在現代自然科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醫學。兩者在研究方法、認識思路、治療方法、語言表達等各方面都不同。由於近百年來,在世界各地推行的是現代自然科學教育,所以人們容易理解和接受西醫的理念和術語,但對中醫的理念和術語,卻不太容易理解、接受。這就為中醫的傳承、弘揚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我謹以我的學習體會和認知,以說故事的方式,把中醫學中的一小部分理念,以及中醫學與中華傳統文化相互滲透的影響、在中醫理論指導下衍生出來的一些養生保健思想和方法,奉獻給讀者。其中的內容,有我學習中醫由困惑、思考到理解的心路歷程、在亞洲、歐洲、美洲、澳洲講授中醫的經歷和感悟,和多年臨床診療的歷練和體會,更多則是我應對中外學生問答的回憶。希望藉此讓大家了解中醫、理解中醫、熱愛中醫和應用中醫。



      這不是一本中醫的教材或講義,但能幫助你理解中醫的理論,讀懂中醫的著作。這不是一本專門的養生書籍,但你可以從中了解養生的理念,學到養生的方法。這更不是一本講述中華傳統文化的專門著作,但你可以從中看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思維方法和一個小小的角落。



    推薦序



    連臨床中醫師也受用的中醫入門書

    「Ovi’s中醫日常」社群經營版主�吳奕璇中醫師




      在我得知郝萬山老師的著作《零基礎!看故事,懂中醫》即將在臺發行,並且有機會為這本書撰寫推薦序時,我內心激動了好多天,因為郝老師之於中醫學習者來說,就如同巨人般偉岸的存在。即便我還未能親自瞻仰大師風采,但拜網路發達所賜,我也曾透過線上資源向郝老師學習《傷寒論》,所以對郝老師一直有很親切、可愛,講課內容很引人入勝的印象。



      郝老師過去的著作大多偏向中醫學理或是臨床經驗的分享,這次則是從中醫最基礎的理論開始談起,帶領讀者了解看似艱深的中醫名詞。



      我們都知道,中醫聖典──《黃帝內經》是以黃帝與岐伯(按:古時醫學家,是黃帝的臣子及老師)一問一答的對話形式,所匯集而成的經典之作。而這本書也是由從小在美國長大、主修西藥藥理學,對中醫毫不了解的青年李超與郝老師的對話所寫成,讀起來可說是十分流暢。



      李超就代表著對中醫不熟悉、從小受現代醫學教育長大的大眾,而他在書中提出的許多疑問,其實也是許多人在學習中醫,甚至成為一名中醫師仍常會有的困惑。但郝老師的講解非常淺白易懂,而且善用許多比喻,與現代醫學的理論互相結合,讓中醫名詞一下子與生活有了連結。



      對於從事臨床工作的我來說,不僅重新複習了中醫基礎,也重新梳理了我對中醫的邏輯,並且從中獲得一番新體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禁頻頻拍案叫絕!因此,我認為,這本書不僅限於中醫小白、新手,對臨床中醫師也能有不少啟發。



      尤其是書中郝老師初學中醫的歷程,令我很有共鳴。因為,我從小除了看過中醫之外,對中醫的了解幾乎等於零,也曾有許多的懷疑與不確定,直到真的浸淫其中──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觀察中醫理論與實際的應用,才見識到它的博大且完全臣服於它之下。作為中醫的實踐者,郝老師除了耕耘華語圈,同時也致力於把中醫帶到世界各地,因此在書中,我們也能看到他在各地交流的特殊經驗。此外,郝老師也提出了不少養生調理方法,如果你只是對中醫有興趣,或是想吸收養生知識,一定也相當受用。



      我認為,中醫是古人不斷透過觀察與歸納,所得出的一套世界萬物運行的道理,而這項真理永遠都不會過時,隨著時間只會淬鍊、純化,因此我真心推薦這本書,希望透過郝老師淺白又幽默的筆調,能讓各位讀者更了解中醫──這位我們都很喜歡的好朋友。




    其 他 著 作
    1. 解放心念:徹底轉變心念,才能恢復健康【調和怒、喜、思、悲、恐等情緒,啟動身體自癒力】
    2. 解身體的鬱
    3. 病由心生:情緒致病也治病,脾氣來了病氣也來了
    4. 郝萬山傷寒論講稿
    5. 全息經絡刮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