擷取臺灣歷史文化
橫跨虛實奇幻情境?
打造「倒風內海」奇談
?
「鈴鈴鈴──鈴鈴鈴──」銅鈴規律的搖動。
禱聲念完,狂風四起,五道霧氣隨狂風朝五個方位而去……
?
黑曜提著一袋地土,移動步伐,將土沿線撒落形成五芒星圖案,再將油燈放置在五芒星的尖角上,並貼上道符。
?
「土環陣!」黑曜起了術式,五盞油燈瞬間亮起。被霧氣附身的差役,困在五芒星內,他露出疫鬼的猙獰相,向外撲捉,但一碰到環陣的邊緣,手就冒起煙來。
?
莊裡被附身的人數越來越多,疫鬼的力量逐漸變大,連遠處的火葬場,也傳來了騷動聲……
?
※登場人物
?墨兒:外貌約十歲大的神祕女孩,實際年齡不詳,以操控文字筆墨之力,收妖降怪,身邊跟隨三小物。
?黑曜:十五歲男孩,武藝高超的咒術師,與蒲老師一行人結伴同行。
?蒲老師:來臺授課之教員,個性膽小但良善。文史知識豐富,深受周大人青睞,派遣至各地了解人文現況。
?文良:十二歲男孩,富有正義感,協助蒲老師大小事務。
?張善:行醫濟世多年的藥鋪大夫。
?
※故事主線
蒲老師受周大人的託付,前往臺灣各地了解當地人文現況。首站,來到了臺灣南部僅次於府城的鹽水港。沒想到,蒲老師一行人來到這裡後,碰到不明之病,病症擴展的速度讓人心慌,好不容易抑制該區病情的擴散,但鄰近港區卻紛紛傳出疫情。幸好,文良一行人受到五隻小妖的幫助,逐一化解各港口危機。並以小妖視角,發覺「妖」不再處於人類的敵對面……
?
?事件一、鹽水港之疫:訴說「貪婪」。疫鬼因官兵的貪婪而蔓延,疫情因見義勇為的商賈而抑止。環境的正負消長,在人的一念之間。
?
?事件二、汫水港之疫:訴說「爭鬥」。在清代,械鬥是常見之事。械鬥的怒氣,變成相互刺激的觸媒,疫鬼依此增長。
?
?事件三、鐵線橋之疫:訴說「悲傷」。過往貧苦女性的社會地位低下,金魅的傳說來自悲怨的特化,間接說明在父權的高度制約下,女性內部產生的相互壓迫之感。
?
?事件四、茅港尾之疫:訴說「猜忌」。在邊緣地帶,被看為底層的社會邊緣人,有各自不得不的處境。因當時特殊環境,人在欲望需求與小奸小惡中浮沉拉扯,一個私心的決定,影響著事態發展。
?
?事件五、麻豆港之疫:訴說「共生」。稱為熟番的平埔族有自己的文化,卻不得不因外來影響逐漸改變。其中,哪些被吸納,哪些被排斥,這些思想的拉扯最值得探究。
?
本書特色
?
瘟疫之日的跨時共感
兒童文學新生代鄭若珣 × 新銳插畫家Ila Tsou
聯手打造「倒風內海」奇談,營造新臺式奇幻小說。
★文壇新秀──鄭若珣首部在地奇幻俠義原創小說
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雙料得主──鄭若珣,精心打造臺灣兒童奇幻俠義經典文學,重構文字新魅力。
?
★運用五行,御字伏妖,展現東方文字新魅力
運用「字」和「五行(金木水火土)」概念,降伏「五大疫鬼」。讓孩子從中了解文字意義,也間接了解五行的相生相剋,以及和東方醫學、五色結合的奧祕。
?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剋: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
•五行五臟:金對肺、木對肝、水對腎、火對心、土對脾。
•五行五色:金對白色、木對綠色、水對黑色、火對紅色、土對黃色。
?
★在地取材,刻劃臺灣原味風貌
以「類清朝」時期為時空背景,呈現出各種勢力交錯的民間社會,透過五通小妖當引線,引讀者在每個故事中看見不同處境的人們,觀察不同族群如何在生存中奮鬥的過程。
?
★妖怪奇談,省思人心價值
妖的出現反映著人民對社會的冤屈與不滿。透過除妖的過程,引導孩子反思社會不公不義,並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
★除妖破案,解鎖成就、同步歷練成長
在解決一連串妖異事件的任務中,孩子將跟著主角們一同解謎、推理、冒險與成長,逐漸開闊眼界、明白事理,體會世情冷暖。
?
?
名家推荐
?
以臺灣早期的移民處境為經,民俗信仰為輔,乘著歷史遙想之船,在懸疑與推理的海上航行,加上武俠的氣勢、奇幻的筆法與視角,編織出瑰麗、發人深省的臺灣妖異誌。插圖的質地、氛圍與文字故事相互輝映。大推。──游珮芸(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
*適讀年齡:10歲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