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銀雀山漢簡數術類文獻整理與研究(精裝)

銀雀山漢簡數術類文獻整理與研究(精裝)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788019
?壯城
萬卷樓
2022年12月01日
267.00  元
HK$ 226.95  






ISBN:9789864788019
  • 叢書系列:文獻研究叢書.出土文獻譯注研析叢刊
  • 規格:精裝 / 268頁 / 19 x 26 x 3.7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文獻研究叢書.出土文獻譯注研析叢刊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華文文學研究











      過去學界對於數術類文獻的研究,多集中在日書、式占一類的「選擇術」,而銀雀山漢簡收錄了數量豐富的相關文獻,如《曹氏陰陽》、《禁》、《三十時》、《迎四時》、《五令》、《不時之應》、《為政不善之應》、《人君不善之應》、《占書》等十二篇,內容涉及陰陽、五行、天文,呈現西漢初年數術文化之獨特性與複雜性。本書吸收學界前沿成果,參照傳世、出土文獻,針對各篇之簡序排列、文字隸定、詞語訓釋及思想概述等面向進行補苴與考證,藉此廓清銀雀山漢簡之學術特色,並建構以往難以企及之先秦兩漢數術文化。



     





    推薦序 I

    推薦序二 III

    凡例 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銀雀山漢墓竹簡》之再整理 1

    第二節、研究目的及回顧 2

    一、研究目的 2

    二、研究回顧 3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進程 7

    一、研究方法 7

    二、研究進程 9



    第二章、陰陽、五行類出土文獻分類──基於《漢書.藝文志》之考察 13

    第一節、數術類出土文獻之分類問題 13

    第二節、《漢書.藝文志》之成書時間 14

    第三節、《漢書.藝文志》數術體系之模糊問題 16

    一、〈諸子略.陰陽〉與〈數術略.五行〉之爭議 17

    二、〈諸子略.陰陽〉與〈數術略.五行〉之差異 20

    第四節、《漢書.藝文志》與數術類出土文獻分類 27



    第三章、銀雀山漢簡陰陽類出土文獻考證 29

    第一節、《曹氏陰陽》考證 29

    一、解題與編聯 29

    二、簡文語譯 38

    三、字詞考釋 48

    第二節、《三十時》考證 72

    一、解題與編聯 72

    二、簡文語譯 85

    三、字詞考釋 107

    第三節、《迎四時》考證 124

    一、解題與編聯 124

    二、簡文語譯 127

    三、字詞考釋 128

    第四節、《四時令》考證 131

    一、解題與編聯 131

    二、簡文語譯 133

    三、字詞考釋 135



    第四章、銀雀山漢簡五行類出土文獻考證 137

    第一節、《禁》考證 137

    一、解題 137

    二、簡文語譯 138

    三、字詞考釋 144

    第二節、《五令》考證 158

    一、解題 158

    二、簡文語譯 159

    三、字詞考釋 162

    第三節、《不時之應》考證 166

    一、解題 166

    二、簡文語譯 167

    三、字詞考釋 168

    第四節、《為政不善之應》考證 170

    一、解題 170

    二、簡文語譯 172

    三、字詞考釋 174

    第五節、《人君不善之應》考證 178

    一、解題 178

    二、簡文語譯 179

    三、字詞考釋 181



    第五章、銀雀山漢簡天文類出土獻考證 185

    第一節、《占書》考證 185

    一、解題與編聯 185

    二、簡文語譯 188

    三、字詞考釋 197

    第二節、《天地八風五行客主五音之居》考證 215

    一、解題 215

    二、簡文語譯 216

    三、字詞考釋 224



    第六章、結語 239

    一、《漢書.藝文志》之陰陽、五行觀念 239

    二、銀雀山漢簡之解讀 239

    三、特殊的陰陽、五行觀念 239

    四、研究困境 240

    五、未來展望 240



    徵引書目 243

    後記 253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