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定價64.00元
8
折優惠:
HK$51.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人文與理性的中國(二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67176
余英時
聯經出版公司
2023年2月09日
233.00 元
HK$ 198.0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0867176
叢書系列:
余英時文集
規格:平裝 / 708頁 / 14.8 x 21 x 4.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出版地:台灣
余英時文集
分
類
人文社科
>
歷史
>
中國歷史
>
同
類
書
推
薦
中國古代文化漫談:百種調香×異域歌舞×相馬游獵,古人其實比你更懂生活!
流轉,大地永不失約的節氣更迭:不要只會每年過生日,質感生活從懂得二十四節氣開始!
共和國火車頭:新中國70年見證
史官不提的中國文明史:正史不記載,但決定人怎麼活的大事!文獻搜尋、出土文物佐證,最有感的歷史是生活。
香港鐵路百年蛻變(增訂版)
內
容
簡
介
《人文與理性的中國》由余英時先生的25篇論文組成,討論主題集中在從先秦到當代的中國思想史,釋證中國文化中的人文情懷和理性精神。
書中體裁有專論、書評、條目和序跋,先後發表於1980-2006年。內容包括〈魏晉時期的個人主義和新道家運動〉、〈清代儒家智識主義的興起初論〉、〈孫逸仙的學說與中國傳統文化〉、〈20世紀中國國史概念的變遷〉等。
?
目
錄
余英時文集編輯序言
編者序言�何俊
1. 天人之際
2. 魏晉時期的個人主義和新道家運動
3. 唐宋轉型中的思想突破
4. 朱熹哲學體系中的道德與知識
5. 田浩《儒家論說和朱熹的優勢》序
6. 重訪焦竑的思想世界
7. 清代儒家智識主義的興起初論
8. 對17世紀中國思想轉變的闡釋
9. 戴震與朱熹傳統
10. 戴震的選擇:考證與義理之間
11. 章學誠對抗戴震:18世紀中國智識挑戰與回應的研究
12. 黃進興《18世紀中國的哲學、考據學和政治:李紱和清代陸王學派》序
13. 桐城派
14. 商業文化與中國傳統:中國歷史上商人文化演變研究
15. 孫逸仙的學說與中國傳統文化
16. 民主、人權與儒家文化
17. 歷史視野中的儒家與中西相遇
18. 民主觀念和現代中國精英文化的式微
19. 文藝復興乎?啟蒙運動乎?:一個史學家對五四運動的反思
20. 20世紀中國現代化與革命崇拜之爭
21. 20世紀中國的激進化
22. 20世紀中國國史概念的變遷
23. 中國史學思想反思
24. 歷史學的新文化轉向與亞洲傳統的再發現
25. 在2006年克魯格獎頒獎儀式上的演講
索引
?
?
序
余英時文集編輯序言
余英時先生是當代最重要的中國史學者,也是對於華人世界思想與文化影響深遠的知識人。
余先生一生著作無數,研究範圍縱橫三千年中國思想與文化史,對中國史學研究有極為開創性的貢獻,作品每每別開生面,引發廣泛的迴響與討論。除了學術論著外,他更撰寫大量文章,針對當代政治、社會與文化議題發表意見。
一九七六年九月,聯經出版了余先生的《歷史與思想》,這是余先生在台灣出版的第一本著作,也開啟了余先生與聯經此後深厚的關係。往後四十多年間,從《歷史與思想》到他的最後一本學術專書《論天人之際》,余先生在聯經一共出版了十二部作品。
余先生過世之後,聯經開始著手規劃「余英時文集」出版事宜,將余先生過去在台灣尚未集結出版的文章,編成十六種書目,再加上原本的十二部作品,總計共二十八種,總字數超過四百五十萬字。這個數字展現了余先生旺盛的創作力,從中也可看見余先生一生思想發展的軌跡,以及他開闊的視野、精深的學問,與多面向的關懷。
文集中的書目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余先生的學術論著,除了過去在聯經出版的十二部作品外,此次新增兩冊《中國歷史研究的反思》古代史篇與現代史篇,收錄了余先生尚未集結出版之單篇論文,包括不同時期發表之中英文文章,以及應邀為辛亥革命、戊戌變法、五四運動等重要歷史議題撰寫的反思或訪談。《我的治學經驗》則是余先生畢生讀書、治學的經驗談。
其次,則是余先生的社會關懷,包括他多年來撰寫的時事評論(《時論集》),以及他擔任自由亞洲電台評論員期間,對於華人世界政治局勢所做的評析(《政論集》)。其中,他針對當代中國的政治及其領導人多有鍼砭,對於香港與台灣的情勢以及民主政治的未來,也提出其觀察與見解。
余先生除了是位知識淵博的學者,同時也是位溫暖而慷慨的友人和長者。文集中也反映余先生生活交遊的一面。如《書信選》與《詩存》呈現余先生與師長、友朋的魚雁往返、詩文唱和,從中既展現了他的人格本色,也可看出其思想脈絡。《序文集》是他應各方請託而完成的作品,《雜文集》則蒐羅不少余先生為同輩學人撰寫的追憶文章,也記錄他與文化和出版界的交往。
文集的另一重點,是收錄了余先生二十多歲,居住於香港期間的著作,包括六冊專書,以及發表於報章雜誌上的各類文章(《香港時代文集》)。這七冊文集的寫作年代集中於一九五○年代前半,見證了一位自由主義者的青年時代,也是余先生一生澎湃思想的起點。
本次文集的編輯過程,獲得許多專家學者的協助,其中,中央研究院王汎森院士與中央警察大學李顯裕教授,分別提供手中蒐集的大量相關資料,為文集的成形奠定重要基礎。
最後,本次文集的出版,要特別感謝余夫人陳淑平女士的支持,她並慨然捐出余先生所有在聯經出版著作的版稅,委由聯經成立「余英時人文著作出版獎助基金」,用於獎助出版人文領域之學術論著,代表了余英時、陳淑平夫婦期勉下一代學人的美意,也期待能夠延續余先生對於人文學術研究的偉大貢獻。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余英時文集【精裝典藏套書】(全套共28種29冊,限量300套,附特製紀念編號木座、余英時格言卡)
2.
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四版)
3.
歷史與思想(三版)
4.
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三版)
5.
未盡的才情:從《顧頡剛日記》看顧頡剛的內心世界(三版)
6.
十字路口的中國史學(二版)
7.
東漢生死觀(二版)
8.
漢代貿易與擴張:漢胡經濟關係的研究(二版)
9.
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三版)
10.
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二版)
11.
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二版)
12.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三版)
13.
會友集(上):余英時序文集(二版)
14.
會友集(下):余英時序文集(二版)
15.
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四版)
16.
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四版)
17.
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三版)
18.
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四版)
19.
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四版)
20.
余英時典藏套書:史學巨擘的全方位人文書寫,劇變時代下不變的社會關懷
21.
余英時文集【典藏套書Ⅱ】:治學經驗、社會評論與詩文交誼,再探史學泰斗的生命歷程
22.
余英時政論集(上、下)
23.
我的治學經驗
24.
余英時雜文集
25.
余英時序文集
26.
余英時時論集
27.
余英時詩存
28.
余英時文集【博客來獨家套組】:治學經驗+雜文集+序文集+詩存,知識人的養成、思考與交遊
29.
余英時經典套書(共四冊)(三版)
30.
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人文與民主(余英時經典作品套書,絕版再現,全新編輯校對)
31.
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總論(余英時經典作品絕版再現,全新編輯校對)
32.
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余英時經典作品絕版再現,全新編輯校對)
33.
人文與民主(余英時經典作品再現,全新編輯校對)
34.
余英時文集【套書Ⅰ】:香港時代學術論著與書信選集(加贈博客來限定獨家別冊)
35.
余英時文集【典藏套書Ⅰ】:香港時代、學術論著與書信選集,重訪史學泰斗的思想軌跡
36.
近代文明的新趨勢:十九世紀以來的民主發展
37.
民主革命論:社會重建新觀
38.
到思維之路
39.
余英時書信選
40.
文明論衡
41.
中國歷史研究的反思:古代史篇
42.
香港時代文集
43.
民主制度之發展
44.
自由與平等之間
45.
中國歷史研究的反思:現代史篇
46.
余英時評政治現實(限量珍藏印章版)
47.
余英時評政治現實
48.
余英時談話錄
49.
中國文化史通釋(平裝)
50.
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三版)
51.
史學與傳統
52.
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三版)
53.
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三版)
54.
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三版)
55.
「五四」一百週年(思想37)
56.
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二版)
57.
余英時回憶錄
58.
余英時回憶錄(平裝版)
59.
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三版)
60.
陳寅恪研究:反思與展望
61.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二版)
62.
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二版)
63.
未盡的才情:從《顧頡剛日記》看顧頡剛的內心世界(二版)
64.
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修訂二版)
65.
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二版)
66.
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二版)
67.
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增訂版)
68.
歷史與思想(二版)
69.
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
70.
思想史1
71.
士與中國文化 (簡體)
72.
蠹餘集:汴梁陳穎士先生遺詩稿
73.
方以智晚節考
74.
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增訂一版)
75.
會友集(上):余英時序文集(增訂版)
76.
會友集(下):余英時序文集(增訂版)
77.
中國通史
78.
會友集:余英時序文集
79.
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
80.
未盡的才情:從顧頡剛日記看顧頡剛的內心世界
81.
歷史與思想
82.
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
83.
重尋胡適歷程
84.
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增訂版)
85.
中國通史
86.
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下冊)
87.
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冊)
88.
五四新論
89.
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增訂新版)
90.
史學與傳統
91.
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精)
92.
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平)
93.
現代儒學論
94.
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精)
95.
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
96.
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
97.
會友集 ── 余英時序文集
98.
中國哲學思想論集﹝五﹞清代篇
99.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
100.
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