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定價117.00元
8
折優惠:
HK$9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執行力的修練(增訂更新版):達成極重要目標,與成功有約的4個紀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988656
麥切斯尼,柯維,霍林,泰利,華克
李芳齡,王怡棻
天下雜誌
2023年3月03日
160.00 元
HK$ 136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3988656
叢書系列:
天下財經
規格:平裝 / 336頁 / 14.8 x 21 x 1.6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天下財經
分
類
商業理財
>
管理與領導
>
經營策略
同
類
書
推
薦
你想到,我做到:小林製藥從「小池大魚」出發,讓創意熱賣的經營祕訣
百年企業的關鍵(1版1刷)
amazon絕對思考
佛法與社會企業:以佛法談企業的本質與實踐
新競爭策略:從idea到創業×複利成長經營×品牌轉型突破,一本書網羅創業人必學的觀念法則!
內
容
簡
介
每天忙得團團轉,你如何落實最重要的目標?
執行不到位,是不效率忙碌的大黑洞!
☆ 長銷十年,累銷超過50萬冊
☆《華爾街日報》暢銷書排行榜Top 1 ?
☆ Amazon 4.7顆星!長踞領導、商管暢銷排行榜
☆名人重磅推薦:當代最具影響力商業思想家 克里斯汀生、《與成功有約》作者 柯維、玉山金控董事長 黃永仁、聯強國際集團總裁 杜書伍 ?
目標實踐的成果,為什麼總是不如預期?
專案目標清楚、資源足夠,為什麼最後卻仍是不了了之?
做正事所需的時間與精力,為什麼總被每日的急迫事務吞噬?
?
目標訂得再好,總是失敗收場
全都是因為執行不力!
目標很重要,但我們卻時常搞不清楚什麼是真正的目標,不僅想做的目標羅列一大堆,也沒有全心投入,不知道為了達成目標必須採取哪些行動,也不承諾為目標的進展與達成負責,這是欠缺執行力的結果!
了解「該做什麼」與採取行動「如何做到」兩端之間有著巨大落差,需要大力修補!
以暢銷書《與成功有約》影響全球一千五百萬人的富蘭克林柯維顧問公司,將焦點落在「如何做到」的實際執行面,投入15年的時間、從全球超過一千五百個各領域組織中高階主管的執行經驗,淬煉出「執行力四紀律」的修練之道,告訴讀者「如何才能貫徹執行力?」
?
紀律1? 鎖定極重要目標
在日常工作瑣事的分心干擾中,聚焦處理第一要事
?
紀律2? 從領先指標下手
全神貫注在最能造就目標成功的指標行動上 ?
?
紀律3? 設置醒目計分板
記錄具體進展,隨時掌握狀況與提升投入程度
?
紀律4? 落實當責
打造對彼此負責的團隊與文化,促成突破性成果
?
執行力四紀律不是理論,而是一套實證有效的實踐方法。它代表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在今天日益競爭的環境中,個人若想蓬勃發展,執行力四紀律不可或缺,身為組織領導者更不能錯過《執行力的修練》的增訂更新版,其修訂的內容超過30%,包括具體的實務指引與對管理議題的最新洞見:
*身為高階領導者如何貫徹執行力四紀律
*長期維持執行力成果的績效評分指標
*策略承諾必須仰賴的三種領導心態
*創造執行力文化的路線圖
?
執行力四紀律是
實現你最重要優先目標的革命性作業系統
針對全球十七個產業、一萬三千名員工進行問卷調查,並完成五百家公司的內部評量,訪查近三十萬名領導者和團隊成員,為本書奠定實務基礎與指引。全球企業、政府與教育組織中,超過十萬個團隊採用執行力四紀律,徹底改變了團隊與組織推動計畫或策略目標的方式。
《執行力的修練》提供明確的執行步驟、輔助案例、設計實用的查核與練習表,不論組織各層級人員都可以依循落實執行力。並且舉出在飯店業、製造業、銷售團隊、政府機構的實例,對各行各業都極具參考價值。
執行力四紀律不僅教你做得少還做得更好,無論組織、團隊或個人,都能全面提升行動效能,在達成日常營運任務之外,年復一年地保持或超越最重要的目標成果!
來自各界的讚語
「《執行力的修練》是所有領導人都應該閱讀的書。」——破壞式創新大師、《創新的兩難》系列書籍作者?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
「在由上而下、控管導向管理方法掛帥的工商時代,執行力四紀律為目標與策略的執行提供了一個釋放導向、知識工作者時代的方法,這個方法引導人員把心智投入於同一個目標。方法簡單,但意義與影響深遠!」——管理學大師、《與成功有約》作者? 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
「各產業的生態系統與商業模式不斷創新,企業面臨的挑戰也持續變化,然而,真正影響成敗的關鍵卻依然不變,那就是:如何打造精準的策略與超強的執行力。」——玉山金控董事長? 黃永仁
「知識本身沒有價值,而是被運用後的『結果』才有價值。創意也好,雄才大略也好,沒有執行、執行不好或無法執行,都是沒有價值的。」——聯強國際集團總裁? 杜書伍
?
目
錄
增訂更新版推薦序
落實執行的力量? 華克
第一版推薦序
贏在執行力? 克里斯汀生?
執行力,贏得未來的力量? 黃永仁?
空有策略,只會光說不練? 杜書伍?
前言? 執行紀律造就卓越成果
?
Part 1? 學習執行力四紀律 4DX
第1章 策略失敗的真正原因
第2章 紀律一:鎖定極重要目標
第3章 紀律二:從領先指標下手
第4章 紀律三:設置醒目計分板
第5章 紀律四:落實當責
?
Part 2? 高階領導者應用 4DX
第6章 選擇聚焦點
第7章 把組織的焦點轉為可執行目標
第8章 邀請各層級領導者參與
第9章 運用4DX執行專案
第10章 維持4DX的成果與投入程度
?
Part 3? 前線團隊領導者應用4DX
第11章 不同階段的挑戰
第12章 實行紀律一:鎖定極重要目標
第13章 實行紀律二:從領先指標下手
第14章 實行紀律三:設置醒目計分板
第15章 實行紀律四:落實當責
?
後記? 成功執行不可或缺的要素
?
附錄? 讀書會主持人教戰守則:讀通《執行力的修練》
序
推薦序
贏在執行力
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
創辦英特爾(Intel)、擔任執行長及董事會主席多年的葛洛夫(Andy Grove)教會了我許多非常珍貴的東西。其中之一便是發生在「賽揚」(Celeron)微處理器會議上的一段插曲。
「賽揚」是葛洛夫和幾位同事一起研發出來的。當時,我還是英特爾的顧問。根據破壞式創新理論,我察覺到英特爾正面臨一個威脅:超微半導體(AMD)和新瑞仕(Cyrix)兩家公司開始進攻微處理器低階市場,銷售更廉價的晶片給那些製造入門款電腦的廠商,而且取得了相當的市場占有率,並開始進攻更高階市場。面對這樣的挑戰,英特爾必須迎擊。
會議中場休息時,葛洛夫問我:「我該怎麼做?」我立刻回答他:「必須設立一個獨立自主的事業單位,有自己的間接成本結構與銷售團隊。」
葛洛夫以他特有的低沉嗓音說:「你真是個天真的學者!我是問你,我該怎麼做,你卻告訴我,我要做什麼。」接著又說:「我知道我必須做什麼,只是不知道要怎麼做。」當下,我簡直無地自容。葛洛夫說的沒錯,我的確是個天真的學者,竟然讓他看出我不懂「做什麼」(what)與「怎麼做」(how)的區別。
在飛回波士頓的途中,我不斷思忖是否應該改變自己的研究重心,嘗試發展出一個有關「如何做」的理論。後來,我放棄了這個想法,因為我實在想不出來要如何發展這樣的理論。於是,我的研究工作繼續聚焦於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什麼」部分,也就是所謂的「策略」,後來收穫頗為豐富。
「方法」可以預測、重複
許多策略研究者、顧問及商管書作者都提供了不少靜態的觀點——關於技術、公司和市場的「快照」(snapshot)。也就是在某個時間點上,呈現成功的公司和困頓掙扎的公司存在哪些差異,或是表現較佳的企業主管具備哪些特徵。這些定格的照片總在明示或暗示我們:如果你也想和這些「模範生」做得一樣好,那你最好就照著他們的方法做。
然而,我和我的同事沒有選擇「照相」這門專業,而是選了「電影」製作。我說的並不是你在電影院裡看的那種由製作人、編劇構思情節後所拍出來的影片。我們在哈佛製作的電影是「理論」,敘述什麼原因導致什麼情況的發生,以及為什麼。而這些理論也就成了影片的「情節」。
不同於戲院裡放映的電影充滿懸疑與驚訝,我們的影片情節具有十足的可預測性:你可以把影片裡的主角換成不同的人、公司及產業,然後再重看影片;也可以選擇這些演員在影片中的行動。由於影片的情節有其因果理論,因此你完全可以預測這些行動的結果。
「那不是很乏味嗎?」你可能會這麼問。對於那些追求娛樂效果的人來說,或許是吧;但對於必須知道自己採行的策略(也就是「方法」)是否正確的經理人而言,確定性當然是愈高愈好。
由於理論就是這些影片的情節,所以你可以不斷倒帶重看,以了解在某個時點上,什麼原因導致了什麼結果,以及為什麼。這些影片的另一個特色是:它可以讓你預見未來。你可以根據身處的不同狀況,改變計畫,並且看到改變後的結果。
不是我個人自誇:我們在策略、創新與成長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經對那些花時間去閱讀、了解策略理論的經理人產生了相當大的助益,使他們比以往更常成功、更容易維持成功。
用實例演繹「做法」
如今,尚待努力發掘的部分是:在變革期間該「如何」(how,做法)管理公司?直到本書問市前,這個部分的相關研究還是很少。
原因就在於,策略的因果理論(即「what」的部分)通常來自於深入研究一家公司,例如我對磁碟機製造公司的研究。反觀策略變革的「如何」部分,每家公司都隨時在發生,因此你不能只研究一家公司的這種現象一次,就發展出相關的理論,而是要花很多年時間,並一再研究許多細節,才可能成功。
由於策略變革的「如何」部分的規模太大,我和其他學者不得不略過這個部分,因為我們根本無法從事這種規模的研究,這需要洞察力與規模深廣如富蘭克林柯維顧問公司(FranklinCovey)這樣的機構,才可能辦得到。
這也是我對本書問市深感振奮的原因。本書不只敘述那些成功過的公司的經歷,還提出了「如何」做到有效執行的因果理論;這些理論並非有效執行的定格照片,而是可以一再倒帶研究的影片。
身為領導者的你,只要把公司和人員放進影片中當演員,就能看到公司尚未發生的未來。本書深入研究了許多企業「如何」漸進式地成功執行公司策略,相信你也會跟我一樣喜愛它。
(作者為已故哈佛商學院教授、《創新的兩難》系列書籍作者)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