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非浪漫的暗戀:張?十二年精選詩集2009-2021

非浪漫的暗戀:張?十二年精選詩集2009-2021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911616
張?
遠景
2023年3月24日
107.00  元
HK$ 85.6  






ISBN:9789573911616
  • 叢書系列:遠景文學叢書
  • 規格:平裝 / 280頁 / 14.8 x 21 x 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遠景文學叢書


  • 文學小說 > > 華文現代詩











      張?起初和沙穗,連水淼、鄧育昆等辦過《暴風雨詩刊》,後加入《創世紀詩刊》為同仁,至今詩的經歷,幾乎已達半世紀之久。但其中年舉家移民美國,並延續在臺灣從事的國際貿易行業,一直奔波在世界各地,因之在臺灣詩壇只能像候鳥一樣偶爾短暫回來一棲,他的聲名不特?響亮,也就不足為奇了,但是他的詩和用來充作詩的材料,也就特別與守在這個島上的詩人不太一樣,因為他有遊歷四方,眼觀萬象所獲得的豐富詩材,和不同的感觸。因之讀他的詩就有不同的況味。



      最近張?整理近年來在各詩刊媒體發表的精選詩作,出版《非浪漫的暗戀》的精選詩集,以作為對自己和對臺灣詩文學追求的一個旅程交待,也為未來繼續的詩文學前程另譜新章,認真的詩人對詩的追求總是這樣步步為營,永不倦怠的。



      張?一生熱愛旅行,在旅行中工作,有空就寫詩,詩是他行旅的軸線,生活的動能。全書計分九卷,卷一:青花瓷,卷二:廣場,卷三:與羅丹一起沉思,卷四:七里香,卷五:旋轉木馬,卷六:紐約地下鐵,卷七:空了的戲台,卷八:非浪漫的暗戀,卷九:金閣寺倒影,每卷的卷目都是該卷中心篇名,只有非浪漫的暗戀放在卷八最後一篇,也成為全書書名。



      張?除了擅寫親情,勾勒那時代父母親背影外,另一出發點便是從生活出發,觀察人事物,詩歌出入各生活場景,飯店的椅子,客廳裡的萬年青,池塘裡的睡蓮、半空中的風箏、春去秋來的季節、三伏天氣、一旁久立的青花瓷,都是他詠物興懷即時即景素描對象。



      整體而言,張?在記憶、時空場景、旅次中,觀察人事物,從生活化主題著手,兼及人生不同階段所經,加以觀察。即使老病死等主題,也不給讀者巨大的內容負擔,也不設曖昧不明語言障礙。總以繪畫素描之筆,付諸清簡輪廓,給讀者以明晰質感印象。



      而張?在敘事過程中,有時以故事方式處理,即使小景小詩,也賦予變化。適時取材故事的一些點,來安排情節。安排故事的方法叫情節,情節使事件發生有先後順序的安排,營造內心與外境,使之有連貫性。



      對於不同的人來說,世界具有不同的意義:非詩人所面對的世界與自己的關係基本上是淡漠的,他們只能在世界的外面徘徊;而世界在真正的詩人面前則是敞開的,同時詩人也向世界敞開了自己。於是,詩人不是簡單地面對世界,而是由於世界與自己的相互敞開而彼此進入,當張?的新詩選集《非浪漫的暗戀》呈現在我們的面前,感覺他一直是在敞開的世界裡踽踽而行。


     





    推薦序

    向明 詩寫平常經驗,卻顯處處新招

    陳素英 行旅軸線



    卷一? 青花瓷

    •缺席者

    •萬年青

    •睡蓮

    •風箏

    •青花瓷

    •健忘症

    •春去,秋來

    •三伏天

    •俳句五帖

    •小詩四首

    •.素顏與幻想



    卷二? 廣場

    •卡斯楚街

    •再臨雅典

    •夏威夷二題

    -?? ?珍珠港夕照

    -?? ?獨木舟

    •普林斯頓印象

    -?? ?卡內基湖一瞥

    -?? ?布萊爾拱門

    -?? ?拿索街的夏日午後

    •野山櫻

    •透視

    •郵筒

    •廣場

    •我擁抱過辛波斯卡

    •失憶症



    卷三? 與羅丹一起沉思

    •在梵谷自畫像旁小立

    •與羅丹一起沉思

    •古藝今詩

    -?? ?煎餅磨坊的舞會

    -?? ?藍騎士

    -?? ?裸婦

    -?? ?馬背上的兩個小丑

    -?? ?戀人

    •漢俑

    •化石



    卷四? 七里香

    •告?

    •夕陽已冷

    •繡花鞋

    •錦緞旗袍

    •媽媽,對不起

    •七里香

    •懷念父親的詩

    ?? ?- 那年雨季

    ?? ?- ?椅

    ??? - 老花眼鏡

    •清明前夕



    卷五? 旋轉木馬

    •散步小集

    •舊址

    •旋轉木馬

    •獨居老人十四行

    •某部電影散場

    •老人院二帖

    •街景

    •在逝去的鐘點裡

    -舊相簿

    -33又1/3轉黑膠唱片

    -黑白電影



    卷六? 紐約地下鐵

    •聽潮

    •船影

    •夜經八里左岸

    •一個老婦的側影

    •紐約地下鐵

    •元宵燈會

    •墓園一角

    .風景四題

    - 窗景

    - 霧景

    - 雨景

    - 雪景



    卷七? 空了的戲台

    •門環

    •在預感中相遇

    •咖啡館偶遇巴哈

    •風景線上

    •紅綠燈號誌

    •龍山寺的下午

    •空了的戲台

    •街角

    •舞者

    •三水街

    •鳶尾花

    •清水斷崖

    •雨中

    •小站旅次



    卷八? 非浪漫的暗戀

    •車過虎門大橋

    •江南詩抄三首

    ? -?? ?陽澄湖畔吃蟹記

    ? -?? ?古鎮同里

    ? -?? ?夜宿蘇州

    •夜搭港澳渡輪

    •第三類接觸

    •赴約

    •舊金山幻想曲

    •滿月與潮汐

    •非浪漫的暗戀

    •白色五月



    卷九? 金閣寺倒影

    •澳門詩帖

    -不一樣的咖啡

    -走在澳門的巷弄中

    •芭蕾舞鞋

    •普羅旺斯的某年夏天

    •金閣寺倒影

    •車站

    •青銅器時期小記

    •梧桐步道回音

    •鋼鐵的輓歌

    •竹圍紅樹林

    •菜市場聽海頓

    •巴比倫

    •伊洛瓦底江為誰哭泣



    附錄一:孫德喜在敞開的世界踽踽而行

    附錄二:名家推介

    後記





    ?





    作者後記



    另一個角度

    張?




      出了幾本詩集,本來不?備說幾句話當作跋文,結果卻洋洋灑灑寫了何止千字;事後重新審視那些文字,除了把自己出書的過程向有興趣的讀者報告之外,也許更能在賞析詩文的同時,亦可一窺作者創作心路歷程的另一蹊徑。我不知道這樣的說法是否有自圓其說之嫌,但是由詩人本人現身說法詮釋自己的詩作,誇誇其談,實在不太高明,蓋詩是獨立的世界,它的存在已經完整記錄了想像與現實重疊的進程,無論抒情或?事,回歸詩的本身,應該才是閱讀詩的正途。



      而今正值新集《非浪漫的暗戀》即將付梓之際,我又面臨了是否添一後記的猶豫考量。原先我已決定不再撰文為跋,突然改弦易轍,實乃事出有因。去年夏天在沒有出書規劃下,詩集《第三類接觸》在新冠病毒疫情仍然肆虐蔓延中悄悄問世,而計劃經年擬於中國大陸出書的詩集,早在若干年前與出版社簽訂了書本出版合約,卻不明原故地拖延至今。為了不使小書胎死腹中,打算換一個方式在台灣出版,豈料踫上百年不遇的疫情,我寓居海外,愛莫能助,只有指望疫情結束,《非浪漫的暗戀》一書能夠儘快排上編輯日程,早日出版面世。在出書之前特別向慨允賜撰序文的老牌詩人向明前輩〈詩寫平常經驗,卻顯處處新招 — 讀張?詩選集《非浪漫的暗戀》〉、女詩人詩評家陳素英教授〈行旅軸線 — 讀張?《非浪漫的暗戀》〉,以及收錄在書中附錄的詩人評論家孫德喜教授〈在敞開的世界踽踽而行〉,致以最誠摯的謝意。他們功力深厚從不同視角抒發鋪陳的序文與詩評,不論學術的還是感悟的,都以「抬愛繆讚」的方式力薦,令人感動,銘刻在心。另外,我想要說的是,沒有遠景出版社發行人兼總編輯葉麗晴女士與執行主編吳建衛君對文學和藝術的熱情、執著以及魄力,這本小書斷斷乎無法以如此典雅大度的面貌傲立書林。在此也一併向替詩選集惠撰推介文的方家名士道謝,朋友的隆情高誼可感,我不會忘記。



      《非浪漫的暗戀》是我的第六本詩集,嚴格地說是一本選自2009年至2021年前後十二載的詩選集。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如今我竟年逾七旬而不自知;但確定自己不敢信口說只爭朝夕。不過,對於「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這?的勵志之詞,雖覺時不我予,還是抱著勉力一試的心情,奮力再博吧。至於「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千萬不可太在意;但求風騷任我,月旦由人而已。



      謹以這本詩選集《非浪漫的暗戀》紀念自己走過萬水千山、浮生若夢的懸車之齡。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