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生命全程發展是個體由發展至死亡的生命時段的持續及有次序性的改變。全人發展的重要領域:生理、認知與社會情緒,經由成熟、成長及學習歷程而產生改變。生命全程發展橫跨人生歷程(life-span)發展,有別於過去的發展心理學所指的特定發展階段,例如兒童發展、青少年發展和老人發展。成人發展研究重點放在生理、認知及心理社會的發展。
發展心理學於1882年成為一門以科學方法求證的、有系統的學科理論迄今,已有了一百多年的歷史。發展心理學的研究主題是個體行為發展的過程,尤其是個體隨著年齡改變而產生的變化,發展心理學家主要即是探討發展變化的因素、過程及發展的時間表。
本書共分十一個章節,以Erik Erikson的心理社會理論為一整合性架構,探討個體由受孕至死亡期間,有關生理、智力、社會及情緒各領域的發展,並強調人類實為個體基因、社會及文化等因素的產物。
本書共有三大特色:
1.延伸了 Erikson 八大危機理論,將人生發展週期分為「懷孕及胎兒期」、「嬰兒期」、「幼兒期」、「學齡兒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與「老年期」等九期,分別探討個體在各發展階段期間,融合身體、自我及社會系統因素所衍生的發展任務與危機。除列舉遺傳與環境因素對母體及胎兒的影響外,尚探討特定社會文化因素對個體之影響。此外,由於醫藥科技的發達,人的壽命延長了、平均餘命增加了,本書於是將老年期分為兩章進行探討:一是心理及社會發展;一是成功老化,以貼近社會變遷的時勢發展。
2.針對發展心理學的研究過程與方法做概述性的說明,並以專章評估心理社會理論。此外,尚引述了研究人類發展的相關理論,如演化論、文化差異論、性心理論、認知論、學習論、社會角色論及系統論等,以分析人類成長與變化的相關論點。
3.書中所列的「專欄」,特別指出不同發展階段中的重要問題,以提醒讀者正視此類現象,並預做調適。
綜觀本書的特色,實兼具學術性與實用性,讀者可由書中各發展階段的深入探討中,一覽整個人類發展的連續性與獨特性,不僅可對個人發展現況有多一分的瞭解與體認,更可藉此回顧過去,驗證個人早期發展並前瞻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而對自己一生的發展做整體性的規劃。
由於發展心理學偏重個體行為發展的探討,且本書以社會因素的認知來闡述個體之發展,因此建議學子們先熟悉有關社會學及普通心理學的書籍,相信在閱讀此書時必能得心應手,並對此學科有更精確的瞭解。
近年來,各個社會皆要面臨1950年代的嬰兒潮所形成的高齡化社會現象,臺灣當然也不例外。老年人長壽已是一社會事實,如何「成功老化」更是社會另一個重要課題,本書因此另列一章談論老年的養生文化及老年社會參與的觀點,來幫助老年人成功老化。
本書因揚智文化公司葉忠賢先生的支持與鼓勵,得以順利出版,在此特申謝意。期望本書的出版,能對修習此科目的學子們有所助益,唯筆者才疏學淺,恐有疏誤之處,尚祈諸學者先進不吝指正。
郭靜晃? 謹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