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病有所醫?新加坡醫療體系之理想與現實

病有所醫?新加坡醫療體系之理想與現實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672233
林方源(Jeremy Lim)
季風帶文化有限公司
2023年6月01日
197.00  元
HK$ 167.45  






ISBN:9786269672233
  • 叢書系列:亞細安系列
  • 規格:平裝 / 512頁 / 14 x 21 x 2.5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亞細安系列


  • 醫療保健 > 醫學/醫療史 > 醫學科學











      ★ 新加坡學者剖析新加坡醫療體系之力作

      ★ 附:繁體版作者新序〈十年之後——新加坡醫療體系之演變概覽〉

      ★ 極具效率的新加坡醫療體系,對世界有何啟示?

    ?

      何謂最理想醫療體系?這是從政者、學者乃至民眾都會感興趣的問題。新加坡醫療體系國際排名優異,在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全球醫療體系排名(Ranking of Health Systems)」中名列第六 (二零零零)、被彭博 (Bloomberg)「醫療效率指數 (Health-Efficiency Index)」評為全球醫療效率最高的國家或地區 (二零二零)、獲「全球健康指數 (Global Health Index)」評為亞洲最健康國家 (二零一七),自然成為研究焦點。

    ?

      在《病有所醫?新加坡醫療體系之理想與現實》一書之中,新加坡學者林方源 (Jeremy Lim)以本土視野剖析新加坡醫療體系各個面向,闡述其融資模式、監管架構、服務類型、人才管理、醫病關係乃至醫療旅遊之細節與得失。這是學習新加坡醫療體系運作與成效的最佳入門著作。

    ?

      應當如何分擔醫療開支壓力,一直是備受爭議的政治議題。亦因為此,林方源認為,不從政治哲學角度切入分析,便難以透徹評估新加坡醫療體系之成效。這個體系假設,公共資源有限,故此醫療開支亦是個人重要責任,新加坡醫療融資模式由此理念構建,「公義」與「效率」之辯由此而起。

    ?

      有學者指,醫療體系之建構,取決於一地政治歷史脈絡,何謂最理想醫療體系之問題因而更形複雜。貧富者或無一致利益立場,但他們皆不能否認,「病有所醫」與否,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

    ?

    專文推薦

    ?

      張鴻仁(台灣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首任局長〔1999-2000〕)

      周穎政(台灣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暨醫學人文學科教授)

      楊駿(美國哈佛醫學院訪問學人)

      林韋地(新加坡執業醫生)



     





    推薦序(一) 新加坡醫療體系之政治經濟學 14

    張鴻仁(台灣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首任局長〔1999-2000〕)

    推薦序(二) 新加坡醫療體系作為他山之石 21

    周穎政(台灣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暨醫學人文學科教授)

    推薦序(三) 何謂理想醫療體系? 25

    楊駿(美國哈佛醫學院訪問學人)

    推薦序(四) 新加坡醫療體系與管治模式 32

    林韋地(新加坡執業醫生)

    導讀 從政治與歷史角度解構新加坡醫療體系 39

    鄺健銘(台灣季風帶文化總編輯)

    繁體中文版作者新序十年之後——新加坡醫療體系之演變概覽 47

    林方源 (Jeremy Lim)

    新加坡醫療體系概念圖 82



    第一部分 醫療體系背後之政治經濟學

    第一章新加坡醫療概覽 85


    1.1. 新加坡醫療體系之基本特點 87

    1.2. 從公眾角度看新加坡醫療體系 89



    第二章何謂最佳醫療體系? 91

    2.1. 何謂醫療體系? 92

    2.2. 誰在守護健康? 94

    2.3. 病有所醫? 95

    2.4. 關於「醫療護理鐵三角」框架 96



    第三章新加坡醫療體系之政治哲學 99

    3.1. 何謂政治哲學? 101

    3.2. 政治哲學在新加坡 102

    3.3. 李光耀、福利國家與「新加坡故事」 105

    3.4. 新加坡公共政策之政治經濟學 112

    3.5. 市場與政府之分工 118



    第二部分 病有所醫?新加坡醫療體系之融資模式

    第四章新加坡醫療融資模式概覽 123


    4.1. 新加坡醫療融資模式發展簡史 125

    4.2. 新加坡醫療體系之主要開支 128



    第五章新加坡病者之醫療費用壓力 131

    5.1. 從政府角度看政府補貼之價值 132

    5.2. 新加坡病者面對的醫藥費壓力 135

    5.3. 關於病者支付能力調查 139

    5.4. 關於政府補貼之再思 143



    第六章「用者自付」——論新加坡醫療模式之哲學 147

    6.1. 新加坡保健儲蓄發展簡史 148

    6.2. 官員對「免費醫療」之批判 154

    6.3. 李光耀與保健儲蓄之構思 156

    6.4. 新加坡保健儲蓄模式之演化 157

    6.5. 從經濟學角度看保健儲蓄 161

    6.6. 保健儲蓄之現實與病有所醫之理想 163



    第七章新加坡醫療體系之醫療保險 167

    7.1. 關於健保雙全(MediShield) 168

    7.2. 解構健保雙全 170

    7.3. 健保雙全之成敗得失 174



    第八章新加坡醫療體系之安全網 185

    8.1. 關於保健基金(Medifund) 186

    8.2. 保健基金背後之政治哲學 190

    8.3. 保健基金之執行狀況 192

    8.4. 保健基金之成敗得失 195



    第三部分 新加坡醫療體系之發展史

    第九章 新加坡醫療體系之服務 199

    9.1 新加坡醫療服務之成就 199

    9.2 新加坡醫療服務湧現之問題 200



    第十章新加坡醫療服務簡史 203

    10.1. 英殖時代之醫療服務 204

    10.2. 自治時代乃至立國後之醫療服務 205

    10.3. 全國專科中心(National Specialty Centre) 209

    10.4. 新加坡醫院之銳變 211

    10.5. 醫療服務體系公司化 212



    第十一章新加坡醫療體系之管理結構 225

    11.1. 管理模式之特點 226

    11.2. 管理模式之挑戰 231

    11.3. 區域醫療系統(Regional Health System) 231

    11.4. 區域醫療系統之難題 237

    11.5. 「多方援手」(Many Helping Hands)理念之利弊 241

    11.6. 新加坡醫療服務管理之表現 243



    第十二章新加坡醫療體系之決策生態 245

    12.1. 研究案例 246



    第十三章新加坡醫療體系之藥物成本管理 249

    13.1. 新加坡藥物管理之財政學 251

    13.2. 關於「標準藥物名單」(Standard Drug List, SDL) 253

    13.3. 關於藥物援助基金 256

    13.4. 保健儲蓄與藥物費用 259

    13.5. 新加坡之藥費補助 260



    第十四章醫療旅遊與新加坡醫療體系 265

    14.1. 新加坡醫療旅遊發展簡史 266

    14.2. 醫療旅遊對新加坡醫療體系之影響 271

    14.3. 新加坡醫療旅遊之未來 279



    第四部分 新加坡醫療體系之人才管理

    第十五章新加坡醫護人員之薪酬287

    15.1. 新加坡醫生薪酬288

    15.2. 醫治與報酬 290

    15.3. 固定薪酬模式 293

    15.4. 公營醫生薪酬之演變 296

    15.5. 專業與金錢 304



    第十六章新加坡醫療體系之培訓機制 309

    16.1. 《丹頓報告》(Dainton Report) 310

    16.2. 第二所醫學院之誕生 312

    16.3. 關於第三所醫學院 314

    16.4. 新加坡醫生之供應 316

    16.5. 從公共政策角度看新加坡三間醫學院 321



    第十七章新加坡醫療體系之規管 329

    17.1. 規管之取捨 329

    17.2. 新加坡之規管模式 332

    17.3. 關於權力 336

    17.4. 新加坡對抽脂手術之監管 339

    17.5. 新加坡政府之治理哲學 343



    第十八章新加坡醫療體系之醫護人員供應 347

    18.1. 規劃之難 349

    18.2. 新加坡醫護人員短缺之五大成因 351

    18.3. 人員短缺之解方 357

    18.4. 挽留公營醫生人才 362



    第十九章新加坡作為世界最健康之國家 371

    19.1. 何謂最健康國家 373

    19.2. 預防勝於治療之神話 375

    19.3. 新加坡之「健康生活」 377

    19.4. 新加坡「健康生活」之不足 386



    第五部分 從世界視野回望新加坡醫療體系

    第二十章新加坡醫療體系之未來 395


    20.1. 新加坡醫療體系之世界評級 397

    20.2. 改革想像 398

    20.3. 人口壓力 404

    20.4. 醫療費用之分擔 405



    第二十一章新加坡醫療體系改革之路 409

    21.1. 令人「安心」之醫療服務 411

    21.2. 合理之醫療費用 416

    21.3. 醫療服務模式 419

    21.4. 醫療記錄 423



    第二十二章新加坡醫療體系對世界之啟示 431

    22.1. 健康與醫療服務 432

    22.2. 新加坡獨特醫療融資模式 435

    22.3. 市場與國家干預 438

    22.4. 跨國經驗交流 441



    第二十三章結語 443

    章節附注 447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