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越愛越痛?我們的關係出了什麼錯?:重新檢視依附關係難題,打破惡性循環並重建親密感的伴侶諮商自助指南

越愛越痛?我們的關係出了什麼錯?:重新檢視依附關係難題,打破惡性循環並重建親密感的伴侶諮商自助指南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266229
石瀝新
今周刊
2023年7月27日
127.00  元
HK$ 101.6  






ISBN:9786267266229
  • 叢書系列:社會心理系列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5 x 21 x 1.6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社會心理系列


  • 心理勵志 > 兩性與家庭關係 > 婚姻











      ★國內第一本精彩詳述依附理論與伴侶諮商實務的專書★



      2種依附模式 × 4大關係衝突難題 × 7個擺脫惡性循環的方法

      面對關係的不愉快.修復感情的裂痕.看見互動背後的重要線索



      每段關係總是陷入分分合合的輪迴?

      每次談感情總是衝突、爭執、口角不斷?

      問題,可能就出在你們彼此的互動行為之中!



      諮商心理師石瀝新指出,每個人在愛裡的表現不盡相同:有人緊抓另一半不放,有人誰也不相信,卻也有人安全感爆棚。然而你我面對情感的態度與模式,其實都和「依附」大有關係!



      本書將深入探討兩大主要依附類型:「焦慮依附」與「逃避依附」,剖析其外在行為策略與表現特徵,以及內在的心理狀態。



      ●焦慮依附:渴望親密,卻不太信任關係,因此有時候會過度投入

      「你到底怎麼了?說出來很難嗎?如果你在乎我,怎麼會做不到?」

      「我只想要你陪陪我,哄哄我,這樣的要求很過分嗎?」

      「不管我怎麼做,你都不滿意,你是不是根本沒那麼喜歡我?」



      ●逃避依附:擔心失去自我,畏懼緊密關係,所以傾向避開衝突

      「把我的心情說出來,只會讓情況越來越糟而已??」

      「我不想跟你吵架!我需要自己消化一下情緒??」

      「我不覺得我們有什麼問題,我只是有時候不太想說話??」



      全書將以諮商室中的真實案例為基礎,透過關係中四個不同階段常見的衝突主題故事,說明關係會惡化的原因,揭露雙方不曾說出的心聲,更點出脫離惡性循環的關鍵。



      ●交往中的伴侶:「最難過的,是只剩我在努力!」

      ●準備進入婚姻的伴侶:「為什麼我講不出心裡的期待與擔憂?」

      ●面對婆媳和教養議題的夫妻:「我們真的走得下去嗎?」

      ●深受外遇衝擊的婚姻:「我們為什麼變得無話可說?」



      最後,跟著心理師學習伴侶諮商的專業技巧,透過七個可以具體實行的方法,為關係注入活水。打破舊有的互動模式減緩衝突,重建彼此的信賴、打造有品質的關係連結,深入體會真正的親密感和安全感。



      ●停止爭論細微末節,找出問題根源

      ●停下無效的行為模式

      ●停下會加深衝突的言語和行為

      ●撥開關係中的迷霧與誤解

      ●探索和覺察彼此的深層情緒

      ●嘗試分享深層情緒與內在需求

      ●釐清惡性循環中的痛苦與責任



      我們都在愛情中受傷、糾結,這本書能讓我們慢慢看見自己在愛裡的模樣,度過這些重要卻也不容易的時刻,打造全新的、緊密的情感羈絆。



    各界推薦



      專文推薦:

      High媽心理師(情緒取向伴侶治療認證心理師)

      洪詩婷(情緒取向伴侶治療督導)



      好評推薦(以首字筆畫排列):

      周慕姿(諮商心理師�心曦心理諮商所創辦人)

      柯萱如(律師、諮商心理師)

      陳品皓(米露谷心理治療所策略長)

      曹中瑋(諮商心理師)

      雷皓明(?律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楊貴智(法律白話文網站站長)

      劉婷(ICEEFT國際情緒取向伴侶治療認證訓練師與督導、亞太情緒取向伴侶與家庭治療協會理事長)

      蘇絢慧(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

      鐘穎(《故事裡的心理學》作者、諮商心理師)



      陳品皓,米露谷心理治療所策略長

      從心理學經典的視角出發,深入理解我們在關係中的種種議題與挑戰,再回到自我覺察與療癒的方法,內容寫實又貼近人心,幾乎涵蓋了我們在關係中都曾遇過的各種疑惑以及相應的觀點。這是一本我會強力推薦的精品著作。



      曹中瑋,諮商心理師

      條理清晰,文筆流暢,學理和實例、理性與感性兼顧。從依附關係的說明到關係中惡性循環的狀態,然後寫到翻轉惡性循環走向修復關係的路上。的確是本有效創造美好親密關係的自助指南。



      雷皓明,?律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我們的關係,出了什麼問題?」作為辦理離婚案件多年的律師,我深知太多伴侶都是因為誤解和溝通失敗導致關係的破裂。石諮商師的書可以協助我們更認識自己和理解對方的想法,藉此重新建構雙方的關係,學習如何好好的去愛與被愛,讓彼此都成為更好的另一半。



      楊貴智,法律白話文網站站長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我們終其一生不能離群索居,然令人驚訝的是,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卻不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技能。難怪星座、血型、各類人格分析如此熱門,然而直到認識瀝新後,我才知道,原來在趣味的命理玄學之外,透過嚴謹條理的分析,人際關係早已是門科學化的學問,讓我們能夠有系統地檢視我們與他人之間的問題。瀝新的這本書,將心理學的知識以淺白的方式介紹給讀者,為大眾打開認識思考關係的大門,不僅推薦給希望改善關係的人們,也推薦給所有想要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的人。



      劉婷,ICEEFT國際情緒取向伴侶治療認證訓練師與督導、亞太情緒取向伴侶與家庭治療協會理事長

      寫給在婚姻中痛苦掙扎的人,《越愛越痛?我們的關係出了什麼錯?》這本書提供了一個以依附理論為基礎的思考角度,來審視關係間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善意的溝通會演變為刀刀見血的廝殺!讀者可以從生動清晰的故事中瞭解自己的互動模式,識別和應對惡性循環對夫妻關係的破壞。作者以其豐富的伴侶治療經驗,提供打破惡性循環的七個方法,來幫助讀者改善與伴侶間的溝通和關係,並更有效地增進了婚姻中的信任和親密。



      鐘穎,《故事裡的心理學》作者、諮商心理師

      這是國內第一本精彩詳述依附理論與伴侶諮商實務的專書。從追到逃,本書告訴你關係中的彼此如何組建成互相傷害的惡性循環,以及眼前伴侶的真正需求。所有在關係裡受困、痛苦的讀者都能在此書理解自己怎麼了。每個助人工作者也都能在本書中學到伴侶諮商的知識,精進個人的專業。你的關係沒有錯,但作者會教你怎麼讓它變更好!



    ?


     





    各界推薦

    ?

    推薦序:理解愛,找回愛,見證修復的美好�洪詩婷

    推薦序:誰說要愛得撕心裂肺,才能走進愛情的解憂書店�High媽心理師

    ?

    前言:現在的你們,只是需要一點幫助

    ?

    第一章 辨識你的依附狀態——關係中的互動如何形成?

    1-1那些成長的種種,打造現在的關係互動

    1-2當愛即逝,我的焦慮如何安放?——探索追逐抗議者的內在狀態

    1-3我快要窒息,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成為壓力——探索逃避退縮者的內在狀態

    ?

    第二章? 惡性循環如何逐漸侵蝕我們的關係?

    2-1關係中的惡性循環

    2-2我最難過的,是只剩我在努力——我們的關係變了

    2-3為什麼我講不出心裡的期待與擔憂——我們真的走得下去嗎?

    2-4我們為什麼變得無話可說?——當你站在我的對立面

    2-5為什麼我不再是你的最愛?——你我之間出現第三者

    2-6如何看見關係改善的曙光?——重新檢視這段關係的惡性循環

    ?

    第三章 七個擺脫關係惡性循環的方法

    3-1停止爭論細微末節,找出問題根源

    3-2停下無效的行為模式

    3-3停下會加深衝突的言語和行為

    3-4撥開關係中的迷霧與誤解

    3-5探索和覺察彼此的深層情緒

    3-6嘗試分享深層情緒與內在需求

    3-7釐清惡性循環中的痛苦與責任

    ?

    第四章 看見為關係努力的成果

    4-1改變惡性循環的挑戰

    4-2我們不一樣,卻也又一樣

    4-3難以捉摸的另一半

    4-4恭喜!踏出改善關係的第一步

    ?

    後記:未來的你們,一定還可以更好

    ?





    推薦序



    誰說要愛得撕心裂肺,才能走進愛情的解憂書店�High媽心理師




      瀝新的書,很像瀝新的人。



      那裡頭有一雙專注的眼睛,靜靜地觀看。觀看張牙舞爪底下的受傷,觀看漠不在乎底下的傷心。你閱讀的時候,就覺得那一部分在愛裡的自己,也被看見了。



      那裡頭有一顆快速運轉的腦袋,像一張網,用一種貼近脆弱的邏輯,理解了那些沒說出口的需要。你閱讀的時候,就突然發現:「喔,原來是這樣啊,原來我想說的,是這個,原來對方想說的,是這個。」



      那裡頭有一個溫柔的聲音,它不苛責你的失控,但它也沒有迴避你的責任。在愛裡是這樣的,我們受苦,但受苦的時候,我們也不自覺地讓人受罪。在閱讀的時候,你會不自覺地接納了,那都是我們,都是我們可以選擇看見、選擇承認,也還能選擇做出不同行動的地方。



      那裡頭,也有堅定的邀請,它在說,來吧,我們可以做到的,我們可以勇敢,為關係創造新的篇章,閱讀的時候,你會在心裡有一種比較清晰的圖像,告訴自己,願景在那裡!是在那裡的!



      理性分析,感性拆解你們的愛情

      瀝新是嚴謹而邏輯清晰的,這本書也是。



      你可以在書裡,看到這個目前擁有最多成效實證研究的伴侶治療學派,是如何理解親密關係,透過他所提供的表格、概念圖,你不只是讀一本親密關係的雞湯,你的某一個視窗會被打開,你會開始不只是從個別的角度來理解愛情裡的困境。不再只是「我怎麼了?」或「對方怎麼了?」而是「我們是怎麼一搭一唱走到這裡的?」從一個更全面的角度,懂自己,也懂你的另一半。



      瀝新是細膩而貼近的,這本書也是。



      你可以在書裡,不只是讀硬梆梆、難以消化的理論,而是在不同的案例裡面看見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愛情。甚至你可能就這樣貼近地看見了一部分的自己,或者一部分的另一半。你的經驗就這樣被安放在一個地方,但這本書卻不歸類你,不是速食地餵給你一種大家都知道卻又做不到的解方,餵給你一種放諸四海皆準的飄渺原則,它很細膩地提供你一些拆解自己、量身訂製的調整方向。



      瀝新有一種不把事情做到完整會很難受的堅持,這本書也是。



      你可以把這本書看做一間愛情的解憂書店,不一定要在愛情裡很痛苦的時候才拿來看,而是有時間、有心情想思考一下愛情的時候,就可以拿起來翻一翻。有那麼一點小煩惱,或者有些不確定的時候,晃進這家愛情的解憂書店來轉一轉,你會發現這裡有完整又豐富的知識和對話,關於愛和經營親密關係,你可以挖寶和探險。每次閱讀,吸收你能吸收的,嘗試你當下能做得到的。



      愛和痛本來就是一體的兩面,你縱身向愛,就有受傷的可能,也有失去的風險。但受傷與疼痛不是愛的全部,因為也會有修復、也會有照顧、也會有療傷和保護。生命本身就是這樣,光亮與黑暗共存,溫暖與冷冽都在,各有時候。



      這本書可以幫助你,在愛裡看懂疼痛的背後,脆弱何在。在疼痛裡讀懂幸福的那把鑰匙在哪裡,為你指明那扇門。讓你練習和另一半一起,推開門,向滿足的光亮處,前進??(本文作者為情緒取向伴侶治療認證心理師)



    理解愛,找回愛,見證修復的美好�洪詩婷



      我是在情緒取向伴侶治療訓練的課程中認識瀝新,最初的印象就是他打筆記的手從沒停過,每一個鍵盤聲都能傳達他的認真。



      擔任他的督導、與他討論如何協助伴侶改變時,體會到認真學習的他吸收了許多知識,在實務中運用、反思、再調整、再應用。近幾年的累積,使瀝新在伴侶治療專業上逐漸成熟,成為值得個案信任的治療師。



      看到瀝新願意寫書將專業分享給大眾,我很欣賞與敬佩,也很榮幸能收到瀝新的邀請,為本書寫推薦序,分享我喜歡本書的原因。



      讀這樣一本書,收穫滿滿



      我喜歡本書的第一個原因,是有許多生活的實例與對話,幫助讀者理解自己與伴侶,更清楚地知道在互動中自己是傾向追逐抗議者,還是逃避退縮者。不只是分辨自己的狀態,還幫助讀者更深入地理解伴侶的內心。因為誤解造成的傷害往往比意見、價值觀以及解決方式的歧見,具有更大的殺傷力,當誤解被解開、傷害減少,修復才能開始。



      第二是,本書帶給讀者的不只是自我理解與省思,還在「我怎麼和對方相處」「我怎麼調整」的段落,以及「七個擺脫惡性循環的方式」,提供一些方向讓讀者嘗試改變,進一步為關係互動帶來改變。畢竟理解與調整必須相輔相成,改變才會持久。



      第三是,本書呈現伴侶雙方在衝突中都是難過的、敏感的、覺得自己不被理解的。給予伴侶一些安慰,讓伴侶在改善衝突的過程中不那麼孤單,覺得只有自己一個人在受苦。



      第四是,本書提供某些治療師和伴侶的對話,為讀者揭開伴侶治療神祕的面紗。看到情緒取向伴侶治療師如何帶領伴侶降低對彼此的抱怨與憤怒,以及幫助伴侶分享生氣下難過、傷心以及對關係的渴望,讓伴侶重新看到彼此的內心、善意與愛。藉此了解治療師不是判斷誰對誰錯,也不是仲裁誰應該多改變一點的權威,而是幫助伴侶看到自己與對方真心的專家。



      簡而言之,瀝新帶領讀者不只是認識自己、理解伴侶與看到問題的核心、指引改變的方向,還讓讀者窺見諮商室中難以被外人看見的伴侶治療歷程。對我來說,讀一本書能有這麼多的收穫,十分難得!



      無論是書中所分享的,還是我自己的臨床經驗,情緒取向伴侶治療都在協助伴侶重新靠近彼此,在信任與具有安全感的前提下,一起面對生活的難題。因為能參與伴侶放下防衛,以柔軟地一面接觸彼此、擁抱彼此,以及合作面對生活的過程,讓我常常有機會見證關係修復的美好時刻,也常常為此而感動。



      祝福本書的讀者再次理解愛,正在關係中痛苦與掙扎的伴侶能重新找回愛!(本文作者為情緒取向伴侶治療之認證治療師、督導)



    前言



    現在的你們,只是需要一點幫助




      這些年來我大量地進行伴侶諮商工作,衝突爭執、疏遠冷淡、價值觀不同、外遇、劈腿、婆媳問題、親職教養、分手、復合、離婚、性關係、同性伴侶相處??種種和伴侶關係有關的問題,不僅是我在諮商中經常處理的議題,也是個別諮商當事人來商談的大宗困境。



      在觀察和陪伴諮商室中的伴侶後,我體會到有許多人都在關係裡辛苦著,也痛苦著。有時候很感慨,因伴侶議題需要進到諮商階段之前,往往沒有一個好方法,可以透過自己或雙方的努力,嘗試調整關係的互動。如果大家對於關係經營和衝突解決的概念有所瞭解的話,便可以減少很多痛苦、糾結、失落、憤慨與無奈。



      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關係變成如今的狀態,好像做與不做點什麼都無濟於事,甚至讓關係變得更糟,都會使我們對於關係逐漸失去信心,也對伴侶逐漸感到失望。有些人由於不知道如何處理關係的問題,得過且過著,一擺就是好幾年;有些人為了一個家的完整,忍氣吞聲,壓抑自己的需求和痛苦度過一輩子;有些人不願關係這樣,嘗試爭取抗議,卻在一次次的挫敗中不再懷抱希望。



      你能為關係做的事



      二?二二年,我順利成為國際情緒取向治療中心認證伴侶治療師(ICEEFT Certified EFT Couple Therapist),就是想要藉由專業的進修,協助陷在困境裡的伴侶們。



      看著尋求協助的當事人來了一波又一波,也走了一波又一波。我堅信自己能做的, 是穩穩地在這邊,陪伴前來的當事人面對生活困境,幫助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角度,去重新審視那些過往帶來的種種。看著眼前的當事人,從剛開始談的低落無助,到離開時的自在坦然,真的覺得這份陪伴很有意義,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受益於這些相處經驗。



      有些人因各種考量,不見得有機會走進諮商室中。因此,我希望能藉由這本書,幫助讀者獲得另一種管道,瞭解自己的關係發生什麼事情,並且能試著自己為關係做點什麼。



      本書的案例皆是以這幾年我在諮商室中遇到的真實案例為基礎,進行多個案例的整合及改編,以保護個案隱私,並同時更貼合書中的主題和脈絡。希望這樣的設計能幫助讀者藉由案例的呈現連結自身經驗,協助自己從治療對話中,體會自身在關係中卡住的狀態,找到適合的方法來面對和調整關係的問題。



      另一個想要透過本書傳遞給讀者們的是,各種與關係互動和衝突有關的議題,除了可以藉由閱讀和自助的方式嘗試解決,也可以尋求專業助人工作者的協助,一起找到衝突的關鍵核心,擁有一段自在、舒適的關係。因此在書中,我會透過案例對話的方式呈現,讓大家有機會一窺伴侶諮商的樣貌。



      我與許多在生活中遇到困境的當事人在諮商室相遇,陪伴他們走過人生或長或短的一段旅程,但每趟都是這麼地刻骨銘心。我們一起整理了當下遇到的困境,也探索和挖掘了過往內心的傷痕;我們緩下腳步修養生息,最後重新拾起曾經失落的信心與勇氣,繼續往前邁進。



      若你也準備好了,不妨讓我透過這本書,陪伴你踏上這段認識自己的旅程,重建與伴侶的關係羈絆。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