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版序
本書在初版即將售罄之時,特別查閱目前國際犯罪學學理的發展趨勢,發現在理論建構面向上,仍然延續既有的犯罪學理論觀點,對各種犯罪類型進行驗證的發展模式;少部分則在進行理論解釋面的擴張研究,例如在犯罪機會理論的基礎上,擴張其解釋面向所發展出的「一般化多元機會理論(general multilevel opportunity theory)」。該理論認為犯罪機會有多種層次來源,並且存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當中,進而成為潛在犯罪者建構其犯罪思維模式的重要依據,其中包括微觀層次的生活方式暴露理論、日常活動理論、犯罪熱點等;巨觀層次的社會解組理論、破窗理論、以環境設計預防犯罪、防衛空間等。從該理論內涵可知,影響犯罪事件發生的元素跨及個人、住宅、街道、社區鄰里、都市環境等特徵上,讓犯罪事件產生獨立或共同的機會效應。
諸如上述發展中的新型理論,因都還在進行驗證研究當中,尚未成熟到可以進入本書加以介紹,所以未在本版次的理論介紹之列,待他日該等新型理論經驗證成熟後,再將增列於本書之中。因此,本版次較初版內容除新增標籤理論於第十五章外,餘仍延續初版的內容,相信這些內容已足以供吸取犯罪學總論與理論層面知識的讀者所需。
本書名用「析釋」犯罪學一詞,自有同音於「稀釋」犯罪學的用意,主要蒐集犯罪學總論與理論面向的知識(狹義犯罪學),對於想了解犯罪學而不需要去理解犯罪類型及操作犯罪預防實務的讀者來說,本書是相當適用的犯罪學專書;而對不僅需要理解犯罪學總論與理論面向知識,更需要理解犯罪類型及操作犯罪預防實務的讀者來說,作者另著有《犯罪學與犯罪預防》一書,該書集合犯罪學總論、理論、類型論與犯罪預防等知識(廣義犯罪學),相信一定可以滿足對犯罪學全般領域知識的需求。
感謝恩師黃富源教授(現職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前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對我創建人生價值及犯罪學專業建立的啟蒙教誨,感恩前警大莊副校長德森與夫人對我及家人的呵護,另有幸於現任新北市侯市長任職警大校長期間擔任秘書工作,貼身領悟侯市長大器視野、決斷細緻與正派厚道的領袖特質,儼然上了一門人生哲學課。另現任中央警察大學學生總隊陳總隊長惠堂待滄崧如父如兄,關心之至,銘感於心;國內知名書畫家張子文先生不僅是滄崧從警價值引領者,更為本書名題字,增添本書質感,敬表感謝。
感謝我的犯罪學啟蒙老師蔡德輝教授、許春金教授、范國勇教授、張平吾教授,聽您們講課有如徜徉在活躍學海當中,不但讓我奠定犯罪學知識的基礎,更持續保持對犯罪學知識發展的興趣;另在求學及工作路途上諸多老師、長官、同事與好友們的指導、鼓勵與陪伴,因篇幅限制關係,在此致上滄崧最深忱感恩之意。
?
林滄崧 謹誌於 臺中.太平
202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