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為何三歲開始說謊?:探究心智起源,解開0-15歲孩子的大腦與行為之謎

為何三歲開始說謊?:探究心智起源,解開0-15歲孩子的大腦與行為之謎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055438
謝伯讓
親子天下
2023年7月26日
150.00  元
HK$ 127.5  






ISBN:9786263055438
  • 叢書系列:學習與教育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4.8 x 21 x 1.5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學習與教育


  • 自然科普 > 大腦科學











    跟著腦科學權威科普作家謝伯讓

    探究從人際情緒、認知、語言到社會互動

    在意想不到的實驗發現中

    一窺孩子大腦與心智的不可思議

    ?

      身為台灣認知神經科學、腦科學家,並不斷致力於科學普及教育的謝伯讓,在2014年誕育孩子的七年之後,以「育兒教養挫敗專家」之姿,再度寫下此腦科學科普書,以記錄撰寫科學故事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教養體悟,以及對腦科學研究學習心得,同時配合觀察孩童並對照發展心理學文獻,希望以「知識引路人」的角色,幫助讀者透過理解人類心智起源與大腦發展歷程,更懂孩子的內心世界,擁有足夠知識選擇合宜的教養方法,以期把握學習與發展的關鍵期,提升孩子心理更健康發展。

    ?

      這本書適合誰?

      1. 對腦科學科普知識有興趣的青少年、成人

      2. 對0-15歲孩子的大腦與行為感到好奇的親師

      3. 研習大腦與心智發展的教育工作者

    ?

      關於人類的心智起源,本書帶你深入探索以下重要問題:

      ★ 零歲的人腦,如何逐步萌發出複雜的心智?

      ★ 嬰兒如何習得語言?

      ★ 知識與概念,是先天帶來,或是後天習得?

      ★ 孩童能否推敲人心,進行道德判斷?

      ★ 孩子的本性,是善或惡?

      ★ 關鍵期與神經細胞新生,如何影響人類學習?

      ★ 青少年的大腦與心智如何變化?

      ★ 人類的意識本質是什麼?

    ?

      你知道嗎?————

    ?

      ▍十八個月大的孩童雖然還不會說話,卻已經會主動幫助別人。

      但可別因此以為嬰兒就是「性本善」,因為他們的善惡偏好是有但書的,研究發現,嬰兒不僅是功利主義者(喜歡對自己有利的人),還是種族主義者(喜歡和自己同類的人)。

    ?

      ▍嬰兒喜歡父母逗他玩,因為他們已有能力想主動參與社交互動。

      日常親子互動不僅會影響孩子當下的壓力反應,也會決定他們未來如何面對壓力。幼年時期擁有足夠安全感與良好社交經歷,有助心理健康發展。

    ?

      ▍對三歲的孩子而言,說謊是常態

      說謊是孩子正常的認知發展,不妨正向看待,引導成為孩子適應複雜社會的正面能力。強調說實話的正向好處,是減少孩子說謊行為的最佳策略。

    ?

      ▍青少年的叛逆冒險行為,其實目的是為了降低社交風險。

      引領孩子透過同儕力量去認同正面的態度和行為,取代過去對抗式的「高壓管教」與被動式的「理解疏導」。

    ?

    本書特色

    ?

      ? 匯聚綜整50+腦科學實驗,探究大腦與心智的研究趨勢

      ? 透過簡短有趣的科學故事,為想像力與創造力帶來啟發

      ? 深度認識兒童腦科學,建立教養自信,幫助孩子健康發展

    ?
    各界好評

    ?

      謝哲青 / 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葉丙成 / 台大教授、PaGamO創辦人

      蔡宇哲 / 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黃榮村 / 考試院長

      黃瑽寧 /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張淑玲 / 昶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負責人

      張輝誠 / 學思達教育基金會創辦人

      楊斯棓 / 醫師、《人生路引》作者

      周育如 / 清華大學幼教系特聘教授

      洪裕宏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所榮譽教授

      何翩翩 / 牧村親子共學教室負責人

      朱家安 / 哲學作家

      (依姓氏筆畫排序)

    ?

    好評推薦

      

      透過腦科學的研究,人類真的可以,更了解自己嗎?腦科學研究已知已經拓展至認知行為神經科學領域,甚至涉入社會、心理與文化研究的範疇。透過伯讓的文字,除了讓我們更深入淺出於腦科學對「發展」與「認知」的新發現,也進一步領悟王爾德說過的:「對我而言,生命的任何理論,都無法與生命本身相比擬。」 —— ——謝哲青 / 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

      不少人對教養書的看法多是:「要教我具體方法來幫助孩子。」這種應用類型的書固然好,但其實我也很愛看科普書。謝伯讓老師的文筆洗鍊,將與發展相關的腦科學娓娓道來,就像看一本故事書一樣吸引人。 —— ——蔡宇哲 / 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作者序? 赤子初心



    Chapter 1. 天生就有數感?

    ────基礎認知能力




    皮亞傑的孩童認知發展四階段

    嬰兒也會「習以為常」

    五個月大的嬰兒明白物體不會憑空消失

    嬰幼兒的核心知識

    十二個月大的嬰兒可進行邏輯推論



    Chapter 2. 為何嬰兒喜歡盯著人臉看?

    ────心智理論能力




    探討心智理論能力的聰明豆測試

    rTPJ 腦區──負責人類的心智理論能力

    刺激 rTPJ 腦區,會改變人類心智理論能力判斷結果

    五歲孩童可以臆測他人心思

    為什麼五歲才能展現心智理論能力

    心智理論能力隨年齡增長逐步發展出來

    心智理論能力是天生帶來或後天習得

    猴子天生愛看臉

    人類也是天生愛看臉

    兒腦造影研究的醫學展望與應用價值



    Chapter 3. 當你需要幫忙時,為何幼兒總會伸出援手?

    ────道德判斷與利他行為能力




    人類在權威下的「平庸之惡」

    孩童喜歡自己的隊友

    眼珠顏色實驗的種族歧視反思

    六個月大的嬰兒能分辨善惡且喜歡好人

    嬰兒喜歡和自己「同一國」的同類

    十八個月大的孩童會主動幫忙不求回報

    黑猩猩也會展現無私的利他行為



    Chapter 4. 為何嬰兒喜歡你逗他玩?

    ────行為理解推論與社交互動能力




    十八個月大的幼兒知道你喜歡吃什麼

    三個月大的寶寶會主動想參與人際互動

    幼年時的安全感與良好社交經歷,有益心理健康發展

    一歲的幼兒會引導你的注意力,並分享自己的關注與興趣

    催產素會促進雌鼠的親子互動行為

    你可以「選擇」親子關係,全心全力照顧寶寶

    基因和生理,也可以主宰人類行?嗎



    Chapter 5. 孩子感到害怕,是先天帶來或後天習得?

    ────行為反應與學習能力




    先天論淪為政治操弄,負向優生學衍生許多爭議

    因為錯誤科學認知被強制絕育

    行為主義崛起成為主流,制約學習名留千史

    恐懼可經由後天制約習得

    操作制約常運用於育兒、教學,以及動物行為訓練

    建議用「正向強化」與「負向處罰」管教孩子

    正向處罰的重點在於「立即」且「確定」



    Chapter 6. 把孩子送進明星學校,為何不能保證升學順利?

    ────基因對人類生理、心理與認知的影響




    單一基因就能主宰人類生理

    基因對生物特徵具高影響力

    全基因體關聯性研究的重要價值

    基因對人類的影響遠大於後天因素

    尊重個體差異,順著孩子的天生個性教養

    人類的氣質會隨時間與親子互動等環境因素而變化

    表觀遺傳會將某些「記憶」傳給下一代



    Chapter 7. 語言是先天帶來的能力?

    ────語法與認知能力




    認知學派主張語言發展是天生的認知能力

    語言學習的第一步:找出語音中的重要音素和單字

    語言學習的第二步:學會斷句與語音分割

    孩童可以推論語詞中的對象和意義



    Chapter 8. 為何學習語言愈早愈好?

    ────關鍵期神經可塑性對學習力的影響




    學習語言必須把握最佳時機

    支持學習關鍵期存在的重要證據

    神經細胞用進廢退,會造成不可逆結果

    神經可塑性隨年齡出現不同變化

    神經的連結修剪與細胞新生

    重啟關鍵期,讓大腦有機會重新學習

    重啟關鍵期利弊得失,該如何選擇?



    Chapter 9. 視覺發育也有學習關鍵期?

    ────視覺與跨感官認知能力




    人類天生可以連結視覺與觸覺經驗

    「光明」計劃

    視覺科學大儒──海爾德

    天生盲人恢復視力後無法轉換視覺與觸覺



    Chapter 10. 為何三歲開始說謊?

    ────關於說謊的心智理論與執行控制能力




    對三歲的孩子而言,說謊是常態

    「心智理論」與「執行控制」能力

    強化道德理解能力

    強調誠實正向結果

    觀察社會學習

    正向看待孩子說謊,引導成為適應複雜社會的能力



    Chapter 11. 青少年的衝動叛逆,其實是為了降低社交風險?

    ────「追求風險」與「感覺追尋」




    「不畏風險」的背後是「感覺追尋」

    多巴胺開啟人類尋找愉悅的便利途徑

    DRD4 基因與 MAO 基因影響人類的感覺追尋人格

    感覺追尋在十九歲達到顛峰後漸緩

    同儕影響與社交排擠焦慮讓青少年選擇冒險

    青春期的的前額葉大腦可塑性高

    建議利用同儕力量引領青少年正面認同

    用智慧化解人際衝突與憾事



    Chapter 12. 女孩的數理能力一定比男孩差嗎?

    ────男女大腦結構差異與行為表現大不同




    刻板印象讓你以為哲學家都是男性

    從小就能看出行為和語言表現差異

    男女的大腦結構與運作方式不同

    不同社會經驗形塑大腦神經結構

    每個人都擁有男女人格特質

    人類的腦與心智可能不是「非男即女」

    社會文化偏見與刻板印象影響男女行為表現

    「訓練效應」能消弭男女差異誤解



    後記? 人類的意識之謎

    ──腦科學對人腦與心智探索的意義




    關於失去意識

    關於改變意識

    無意識的刺激可以改變人類行為

    意識能預測人類知覺與行為

    透過意識研究,預判醫療效果與學習表現

    應用意識研究開發腦機介面,並預測語言內容

    意識研究與測謊

    「意識測量儀」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附錄? 居家互動實驗練習

    練習一:概念發展測驗

    練習二:海盜測驗

    練習三:莎莉與安測驗

    練習四:公平的概念





    作者序




    其 他 著 作
    1. 解鎖大腦套書(大腦簡史+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電腦與人腦)
    2. 大腦簡史:生物經過四十億年的演化,大腦是否已經超脫自私基因的掌控?(二○二一年版)
    3. 大腦簡史:生物經過四十億年的演化,大腦是否已經超脫自私基因的掌控?
    4. 都是大腦搞的鬼:KO生活大騙局,揭露行銷詭計、掌握社交秘技、搶得職場勝利。
    5. 波士頓:附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最新版)
    6. 指指點點玩美國
    7. 哲學是什麼? What is Philosophy?
    8. 波士頓
    9. 瞎吃-最好的節食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節食
    10. 用心法則:改變你一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