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芳喵的自律神經失調康復全攻略:百萬人氣部落客親身經驗,陪你一起學會照顧自己,走出身心失衡的幽谷【限量作者親簽版】

芳喵的自律神經失調康復全攻略:百萬人氣部落客親身經驗,陪你一起學會照顧自己,走出身心失衡的幽谷【限量作者親簽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0010964319
賴聖芳(芳喵)
方舟文化
2023年8月09日
153.00  元
HK$ 153  






叢書系列:醫藥新知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7 x 23 x 1.9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醫藥新知


  • 醫療保健 > 疾病百科 > 腦神經/神經科











    想要好起來,你比醫師更重要!

    從病人角度出發,集結中西醫專業建議的康復指南



    治療、日常維護、心理狀態調整,打造「康復鐵三角」

    不只恢復健康,更要把人生焦點拉回自己身上!



      購書即可下載:

      人氣插畫家Dinner Illustration獨家繪製療癒貓咪手機桌布!(共兩款)

      點開手機,讓可愛毛孩與你相伴,提醒自己慢下來,傾聽身體給你的聲音∼



      自律神經失調表面上是壓力造成,內裡卻源自你苛待或忽略了自己。

      請將自律神經失調當成是一個警訊、一個轉機,

      那是你的內在或上天在告訴你:從現在起,該為自己做點什麼了吧!



      ◤從罹病到康復,她把親身經驗,變成病友的專業寶庫

      儘管自律神經失調往往不被視作是疾病,但它帶來的困擾卻不比其他健康問題來得少。歷經多年病痛折磨,芳喵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情,開啟一段新的治療旅程,架設了部落格「芳喵隨筆」,寫下這段時間以來的治療經過與心路歷程。起初只是為了記錄與分享,卻意外獲得病友們熱烈迴響,部落格瀏覽人次迅速突破百萬(現已超過470萬次點閱),更贏得社群網友們的極力推薦。



      ◤用溫柔文字與你同行,打造康復鐵三角,找回痊癒信心

      如今已痊癒的芳喵,彙集自身及3000多位讀者的經驗、身心科醫師與中醫師們的專業支援、科學研究整理等知識與資訊,以「病人的角度」詮釋這些資訊與知識,告訴你如何將之應用在康復路上的每一個決定。不僅告訴你是否該看醫生、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醫師與療法等醫病知識,更從運動、睡眠、飲食、紓壓等日常調理方法入手,溫暖地提供撐過治療期的方法,全方位照顧你的身心。



      【如果你也為以下問題困擾,不妨現在翻開本書】

      *面對自律神經失調,該看中醫好還是西醫好?

      *想求助名醫總得千里迢迢,真的有助於我的病情嗎?

      *為什麼我看了這麼久的醫生,卻依然好不起來?

      *有哪些運動是自律神經失調的人可以做的?又有哪些飲食禁忌該避免?

      *面臨酷暑寒冬或季節轉換,有能讓自己不急性發作的訣竅嗎?

      *覺得自己生病之後拖累家人,該如何是好?

      *常常覺得全身上下都好不舒服,我可以做些什麼?

      *面對病中的孤獨感,該怎麼調適?



      【我們都想趕快好,但有些事,沒人能為你代勞】

      面對急於康復的心,有3大步驟不可少:



      1.正確的認知

      儘管有遵照醫囑、好好休息調養,治療的過程依然急不來。 

      想讓自律神經系統恢復強健,所需要的時間並不短。

      參考本書PART 2,你會看到芳喵與更多病友們的經驗,

      必要時隨手拿來複習一下,讓自己更安心!



      2.正確的作為

      既然知道康復的過程需要較長時間,

      那就更需要做好「日常維護」與「心理調整」的環節。

      參考本書PART 3,建立自己的日常檢核表吧!



      3.練習放下

      即使有正確的認知與作為,

      也不見得能讓自己完全放下急於康復的心,

      試著找一句來安慰自己,打斷焦急的念頭吧!

      參考本書PART 4,你會收穫更多調適心態的有效方法。



    專文推薦



      施養賢 醫師|養心診所院長



    暖心好評



      卓玉敏|中醫學博士、生理學博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張 璇|諮商心理師、橘世代網站專欄作家

      陳建銘 醫師|中醫師.自律神FB主持人

      楊月娥|健康節目主持人、作家

      盧美妏|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 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推薦序 希望,總在前方(養心診所院長�施養賢醫師)

    作者序 親愛的,你不孤單,至少有我懂你



    PART 1 芳喵從棺材裡爬出來的故事

    1-1 恐怖的耶誕節前夕──自律神經大崩潰

    1-2 嚇壞人的藥物不良反應

    1-3 期待落空的治療

    1-4 活著不如死的好

    1-5 重新找回彩色人生

    1-6 九個月就能完全康復?

    1-7 七年不復發的祕訣



    PART 2 關於治療,你需要知道的是……

    2-1 自律神經失調一定要治療嗎?

    2-2 中醫?西醫?非藥物治療?

    2-3 尋找遠方名醫還是就近治療?

    2-4 治療幾次不滿意就換醫師?

    2-5 治療過程跟你想像的不一樣

    2-6 如何評估是否要換醫師?

    2-7 治療多久才會康復?

    2-8 真正康復的定義?

    2-9 很難痊癒的七種人



    PART 3自律神經的日常維護

    3-1 別等身體抗議才正視問題──觀念篇

    3-2 深度呼吸,活化副交感神經──運動篇

    3-3 睡前儀式,讓身體做好入睡準備──睡眠篇

    3-4 不該吃的,真的別吃──飲食篇

    3-5 排解壓力,從小事著手──紓壓篇

    3-6 慢慢來,比較快──小撇步篇



    PART 4該怎麼熬過漫長的治療期

    4-1 調整心理狀態很重要

    4-2 處理當初引發生病的原因

    4-3 感覺自己好廢、拖累家人,怎麼辦?

    4-4 如何處理失控的焦慮

    4-5 你也有「獨處困難症」嗎?

    4-6 不知何時會康復?請先這麼想

    4-7 緩解日常病痛的小技巧

    4-8 不定時的急性發作,怎麼應對?

    4-9 面對經濟壓力,你可以這麼做

    4-10 急於康復的心,如何調整?



    結語 芳喵寫給讀者的話

    參考資料



    ?

    ?





    推薦序



    希望,總在前方

    養心診所院長�施養賢醫師




      在我服務的門診裡,每一扇推開的門背後都有一個獨特的故事,每個故事都充滿了挑戰與希望。而其中,芳喵的故事深深觸動了我。



      多年前,芳喵第一次踏進我的診室。她消瘦的身影與憔悴的臉龐,瞬間讓我切身感受到她絕望與無助的心情。然而,在她堅定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種從內心深處洋溢出來的堅毅。我與芳喵一起踏上了治療的旅程,她在我的理解與接納中找到了支持,那份對生命的執著,像一顆種子在她的內心深處發芽,點燃了新的希望。



      經過九個月的治療與不懈努力,芳喵終於康復了。芳喵的康復並非依賴於華佗再世的神醫,也不是倚靠匪夷所思的奇蹟。她的康復來自於嚴格遵守她書中的「康復鐵三角」基礎:正確的醫療治療、積極的心理調適以及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堅持適度運動和均衡飲食。



      自律神經失調和其他疾病一樣,有著多樣化的臨床病程,每個人的康復旅程並不一定一帆風順。我們常常遭遇困難和挫折,有些人甚至失去信念、自我懷疑。然而,正如古人所言,「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我們堅定信念、秉持決心,就能克服困難、走出黑暗,找回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



      儘管身處不同的領域,許多人都曾經歷過與疾病的搏鬥,並成功地克服了困難。例如前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他遭遇小兒麻痺的折磨後,仍然以堅韌不屈的精神,成功帶領國家度過了大蕭條與二戰的困境;旅美棒球選手郭泓志屢遭傷病,卻一次次以堅毅的精神努力康復,不只取得優異戰績,更獲得「不死鳥」的美譽。



      這些例子正好印證了芳喵的故事。她在疾病的折磨中找到了希望,在挫折中找到了方向。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已經七年未復發。那顆曾在她內心深處發芽的希望種子,經過幾年的孕育,現在不僅發芽,還開花結果。芳喵用文字編織出她的治療歷程,詮釋了生命的顛簸與堅韌。這本書如同一朵在黑暗中綻放的美麗花朵,散發著希望的香氣,彰顯她對生活的詮釋和對未來的自我期許。



      馬丁.路德.金曾說過:「我們可以接受失望,因為它是有限的;但我們永遠不能放棄希望,因為它是無窮的。」這句話提醒著我們,即使在最困難的康復旅程中,只要我們堅持擁抱希望,就能找到前進的力量。自律神經失調的痛苦不容忽視,但透過擁抱希望、放慢生活步調,我們可以享受每一頓美食,深呼吸新鮮空氣,或靜坐尋找內心的平靜。這就是所謂的「慢活人生」。你會發現,世界依然美好,地球依然轉動,明天的曙光將照耀著我們的前方。



      對於那些正在尋求自律神經失調康復之路的人來說,這本書將作為一個寶貴的指南。我深信,每位讀者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自己的體驗,發現屬於自己的康復藍圖。每一頁都充滿了深刻的見解和策略,不僅為讀者在對抗自律神經失調的過程中提供指引,還有助於他們更深入理解並接納自己的情況,從而改善生活品質。



      正在經歷自律神經失調引發痛苦症狀的人們,我要你們知道,無論現在的困境有多麼艱難,你並不孤單。讓我們一起懷抱正確的信念,並與醫學專業的治療結合,堅定地相信自己。康復的旅程雖然充滿挑戰,但每一步的進步都是一種蛻變。我期待我們都能找到自己的康復之路,不只克服病痛,更能感受生活之美。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總會在前方。



    作者序



      二○一一年底,我的自律神經突然全面性崩盤,一場讓我生不如死的風暴,毫無預警地席捲而來。當年,自律神經失調還是個連多數醫師都沒想到的東西,網路上的資訊更是貧乏。因此,當我在承受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時,卻是呼救無門。



      幾番掙扎,熬到了二○一五年,在最後一次準備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下,開啟了一段新的治療旅程;與此同時,我用過往的網站設計技能,為自己架設了一個部落格,「芳喵隨筆」,將心中的苦悶化作文字。如同我在苦海中隻身飄蕩般,這些文字,也在網路上飄散開來。



      隨著讀者越來越多,大家提出的問題也五花八門、千奇百怪,我的身心科主治醫師施養賢為了讓我協助宣導衛教觀念,並幫助我的讀者們,近八年來總是刻意撥出時間,讓我問到飽。他回答問題的時候,也考量到我要寫成文章給讀者們閱讀,解釋得像教課一樣,特別詳盡周延,並且涵蓋到大多數病患適用的範圍。二○一九年,在網路上擁有眾多粉絲的「自律神」─陳建銘中醫師也加入了愛心行列,讓我幫讀者們詢問中醫方面的問題。他們兩位無私的愛心,使得「芳喵隨筆」漸漸成了一座「自律神經寶庫」。



      本書的催生來自「芳喵隨筆」的讀者們,由於在部落格中的回憶錄非常簡短,讀者們想更瞭解我當時的心境,以及如何走過來的;同時,大家也希望能有更細節的過程,好讓他們的家人朋友能理解他們。此外,他們也希望在因自律神經失調而難以使用螢幕閱讀時,手邊還能有一本康復手冊可看。



      自律神經失調是相當折磨人心智的疾病,在身與心互相影響、連動的情況下,心理狀態、情緒的調適就顯得相當重要。因此,我期望這是一本理性與感性兼具的書,能將冷冰冰的知識,轉換成溫暖的話語,深入安撫你的心。



      為什麼需要用一本書來講解「如何康復」?為何不像其他疾病,吞幾顆藥就能痊癒?因為醫師說了,自律神經失調這個病,藥物治療最多只能幫助身體五至七成,剩下的部分,必須要由病人自己負責。若是自己該負責的部分沒做好,那麼藥物效果再怎麼強力也不會強過身心被破壞、消耗的速度。



      所以,我極盡所能地將「病人自己該負責的事情」,在本書中詳盡說明,好讓大家有個明確遵循的方向,將治療效果最大化,盡早恢復健康,重新拿回彩色的人生。



      本書的第一部是以說故事的方式來描寫,希望能帶大家身歷其境地感受我一路以來的整個故事,讓患者可以感受到「你不孤單、有人懂你」,甚至能從其中幾個重要的轉折點,找到自己可以應對病痛的心態與想法。也希望能藉此讓患者的家人從我的視角,來理解與感受自律神經失調是怎麼回事,我們真的不是「無病呻吟」呀!



      後面三部是根據我常跟讀者宣導的「自律神經失調康復鐵三角」而來,「治療+日常維護+心理狀態調整」,缺一不可。



      本書的第二部「治療須知」、第三部「日常維護」,匯集了這近八年時間中,數千位讀者與我交流的集體經驗,以及醫師傳授的知識、兩位醫師的訪談、文獻的彙整等,將康復路上需要瞭解及注意的事項做完整說明。這兩個部分,相當於是醫病協力完成的,其中更有讀者們貢獻的獨家妙方。



      本書的第四部「心理狀態調整」,我針對最容易拖垮病情和康復進展的幾個經典問題做說明,希望能作為一個引子,幫助大家思考出屬於自己的調適方向。



      本書中所提出的論點、方法,都是以多數人為考慮準則,選擇最無風險、最安全、最有效的方式。但如果你覺得有些情況與你不相符,那也不奇怪,自律神經掌管全身所有「不歸你管」的系統、器官運作,症狀千變萬化,極其複雜。儘管如此,你還是可以透過本書,對這個疾病更加瞭解。



      如果你不是自律神經失調患者,我希望你能因本書而瞭解你的家人或朋友正在經歷些什麼?他們有多痛苦、多孤獨、多無助。你的理解、你給予的支持,能讓他們在掙扎、浮沉之間獲得一絲溫暖、一點安慰,以及繼續走下去的力量。



      有多少人因為社會、家人、朋友的歧視眼光而不敢走進身心科就醫?病情一拖再拖,進而惡化至不可收拾的地步。又有多少人因為怕被視為神經病、瘋子而難以啟齒說出自己生了什麼病,咬牙硬撐,裝作無事,直到再也裝不下去為止?



      希望這本書能稍稍在世界上的幾個小角落造成改變,給予自律神經失調病患一個能夠安心容身的地方,安穩地緩緩調養自己,直到他們能再度生龍活虎地回到這個精彩的世界。



    結語



    芳喵寫給讀者的話




      二○一五年我開始寫部落格的時候,天真的以為「自律神經失調」的部分很快就會沒有東西可寫,所以,部落格名稱才會是「芳喵隨筆」,一個沒有特定主題的名稱,讓我可以寫些別的東西也不會違和。結果,人算不如天算,到了如今二○二三年,這個主題也沒有結束。



      當我想把這本書變成讓讀者在無法看螢幕時能使用的康復手冊時,發現了一件事,實在不太可能把整個部落格的內容都放進來,那可能會變成一套書而不是一本書,而且,因應讀者新的需求所寫的文章、治療方面新的醫藥資訊,也還一直在增加中。所以,我將最重要、最有架構的部分放進書裡,其餘的內容,就還是要請你們到「芳喵隨筆」去補充新知了。



      雖然說這是一本「關於恢復健康」的書,但我實際上想做的是「幫助你將人生的焦點拉回自己的身上」,自律神經失調明面上主要是壓力造成的疾病,但內裡是你苛待自己或忽略自己所造成的疾病。



      多年來看著許多讀者「對自己要求過高」、「深怕自己是失敗者」、「做著一堆『應該做』的事,而不是『想做』的事」、「忙著把別人的人生擔在自己的肩上」、「把自己的不快樂都歸責在別人身上,只有別人符合他的期待,他才能開心」、「被人錯待了,沒有勇氣為自己挺身而出」等等如果能把人生的焦點轉回自己身上,好好的觀察你如何對待自己,你有沒有為自己創造一個你想要的人生?還是你製造了一堆框框架架限制自己?你有沒有做著你想做、你熱愛的事?還是你都做著別人想要你做的事?你有沒有為自己創造快樂?還是等著別人給你快樂?你有沒有建立一個不容許他人干涉、錯待的界線?你有沒有容許自己休息、脆弱?你有沒有給予自己享受的時光……等等。



      看清楚這些,想清楚要怎麼對待自己,要為自己做什麼,那麼你的人生會變得很不一樣,你的健康自然也會很不一樣。許多讀者不但康復了,也在這過程中翻轉了他們的人生,跟我報喜時,我都彷彿可以看到他們閃閃發亮的眼神,跟當初死氣沉沉的樣子截然不同。



      比爾蓋茲的基金會所秉持的使命是「人人都值得過健康而豐富的生活」,所以他們努力的方向是全世界跟健康有關的資源、建設。而我認為「人人都值得擁有健康且活出熱情的喜悅人生」,但我做不了比爾蓋茲基金會那麼大的事業,所以我努力在我的文章中,明講暗喻地鼓勵大家採用能讓自己活出喜悅人生的想法、做法。



      我希望,你能跟我一樣,將自律神經失調當作一個警訊、一個轉機、一個禮物,這是你的內在,或是你要想成是老天在告訴你也行,你的人生或許有個地方出了問題,你可能是哪裡沒有善待自己,自律神經才會被壓垮,現在,你打算為自己做些什麼呢?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