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最在地的訓練教材
SFBT學派心理諮商與治療,在國內多位諮商學者、教育訓練與實務工作者的推動下,已經在臺灣成為一個重要的心理治療取向,絕大多數諮商者與助人工作者,無論是否會直接應用這個學派在個案工作中,但是對於SFBT的重要理念與技術都有一些認識,SFBT能夠在諮商與助人工作領域產生這麼大影響力,也成為國內諮商界的顯學,與SFBT充分從正向觀點來看人、相信人的改變隨處都在發生、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找到改變的資源與力量這些重要的工作信念有關,這些信念幫助諮商工作者能夠在與生活中面對許多困難的案主工作時,不是要耗費時日找出病因重新根治,而且還要忍受在諮商過程中不斷看到問題與困難的膠著與挫敗感,影響求助者甚至諮商工作者對於問題改善的信心。SFBT取向的工作者,充分尊重案主對改變的想法與設定的目標,也非常積極引導、鼓勵案主看到任何小的改變是如何產生,而可以繼續應用在下一個改變的行動中,這樣的工作方式,激勵案主看重成功的改變而不去追究失敗。我對SFBT的工作理念與方法非常認同,因此也鼓勵諮商工作者能夠學習與使用這個學派,對於有心持續做SFBT教育訓練與實務工作的夥伴,我也非常支持,而本書作者洪莉竹博士就是其中一位重要的夥伴。
莉竹博士從二十八年前就讀師大心輔所博士班期間,在我所開設的SFBT短期心理治療課程中,與大家一起透過研讀書籍、角色扮演、實務練習、案例討論等,開始了她對於SFBT學派的學習歷程。之後,她不斷在這學派上透過實務操作熟練SFBT,也持續參加多位受邀來臺的國際知名SFBT學派實務與工作訓練者舉辦的研習活動,進深她的專業知能與經驗,而成為目前在臺灣最精熟SFBT學派的心理諮商專家之一。身為諮商實務工作者,莉竹博士也是一位相當資深的教師,她的口語表達清晰,能夠使用清楚、有系統、有組織的語言幫助學習者很快掌握學習的內容。她運用過去於教學方面的專長,投入在SFBT的教學與訓練工作上,至今二十多年,她在各種短期或中長期的輔導課程、研習訓練與工作坊擔任SFBT的講師,經驗非常豐富,深得學員們喜愛。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莉竹博士在張老師基金會的支持下,與一群夥伴們發展出一個四階段的SFBT模式訓練課程,而她是其中的重要講師,長時間提供學員們對SFBT實務操作與督導的訓練。她結合教學與實務訓練,對於有心的SFBT學習者,能夠有計畫地以較長時間逐步接受這樣一套訓練課程,真是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在長期帶領SFBT教學與訓練之後,莉竹博士著手撰寫了這本訓練教材,本書彙集她在SFBT領域的豐富實務及訓練心得,除了闡述SFBT的理念、介紹諮商流程與重要技巧的使用,並輔以非常多的範例與案例說明,可用於SFBT的教學練習與討論,是一本兼具理論又相當實務導向的學習教材;而且不同於過去臺灣所出版的許多SFBT中譯書籍,本書全都出自莉竹博士之手,所舉案例都出於作者在地的教學與實務素材,閱讀起來格外貼近我們自身的語言與經驗,是本書最難能可貴之處。
我衷心期盼本書的出版,能對更多SFBT學習者有幫助,本書也能夠成為SFBT訓練者的重要教學訓練參考書,使未來臺灣在SFBT的訓練工作繼續更上一層樓,而對於莉竹博士把她過去二十多年來的豐富教學訓練經驗撰寫成書,我深感佩服,能夠為她推薦本書也是我的榮幸。
陳秉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