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文版原序? 這是一份給眾人的禮物?? 伯爾納德.沛護神父(Fr. Bernard Peyrous)
中文版序? 新興團體是教會的希望???? 伯爾納德.沛護神父
推薦語???? 天主教榮休洪山川總主教
推薦序? 我們需要平信徒的教會運動?? 已故天主教總主教狄剛
推薦序? 願我們就像陶工手中的泥土……???? 厄瑪奴耳團體鮑立仁神父
推薦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輔仁聖博敏神學院蔣祖華老師
作者前言? 現代生活中的成聖之路
第一部分? 在世界中朝拜上主的平信徒
第一章? 從皈依到創立一個團體
第二章? 對耶穌保持忠誠
第三章? 聖神使一切成為新的
第四章? 厄瑪奴耳團體是什麼?
第五章? 人們眼中的皮爾•高山
專欄一:皮爾•高山生平大事紀
專欄二:皮爾•高山關於天主教神恩復興運動的一些談話
第二部分? 談祈禱與朝拜
第六章? 上主在祈禱中給予一切
第七章? 朝拜聖體:與耶穌談心
第八章? 忠誠而規律的祈禱生活,可能嗎?
第九章? 關於祈禱的實用原則
第十章? 神枯時,怎麼辦?
第十一章? 與耶穌合一的生活
專欄三:皮爾•高山喜愛的例子:與耶穌合一的瑪麗閏雅修女
第三部分? 談聖神充滿與讚美
第十二章? 領受聖神充滿
專欄四:九世紀天主教會頌歌:懇求聖神降臨頌
第十三章? 在聖神內生活
專欄五:一個讓天主做工的小故事
第十四章? 請你們全心讚美
第十五章? 用舌音祈禱
第十六章? 聖神的恩賜--成為兄弟姐妹
專欄六:皮爾•高山對厄瑪奴耳團體成員的教導:成為兄弟姐妹的恩寵
第四部分? 談愛德與福傳
第十七章? 以「愛的小徑」實踐生活中的愛德
第十八章? 福傳,在各地傳播天主的愛火
專欄七:聖神的愛火燃燒瑪麗閏雅修女:跨越修道院的圍牆,擁抱世人
第十九章? 同情,讓天主的愛火增長
第廿章? 向瑪利亞學習同情
第五部分:談謙卑與信德
第廿一章? 沒有謙卑,怎能靠近耶穌?
第廿二章? 用信德的眼光看待一切
第廿三章? 我們在教會中
專欄八:法國耶穌聖心朝聖地:巴萊毛尼亞
跋
?
序
作者前言
現代生活中的成聖之路
二十世紀後期,教會經歷了嚴重的危機。世界遺失了基督徒的表率,面臨重大危險。天主藉一項屬於聖神、特別的歷史性恩賜予以救援:「神恩復興運動」,或者更準確地講,是「五旬節復興」(Renewal of Pentecost)。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閉幕後,首先於一九六七年出現在美國的天主教會,然後於一九七一年蔓延到法國,隨後如同森林之火一般,在各地傳播開來。
一九七○年,一個巴黎人,皮爾•高山,從法國天主教電影辦公室(Catholic Office for French Cinema)祕書長的職位退休下來。他對教會和世界的情況有著強烈的意識,也為此甚感失望。當時到處都在談論教會的冬天。在法國,朝拜聖體和祈禱消失了,許多神父放棄了聖職,基督宗教被簡化為單純的社會活動和道德化的人文主義。
只消提及幾個人名就可印證:比如歐洲中世紀(十三世紀)的聖方濟各.亞西西(Francesco dAssisi,1182-1226),其個人曾親自與基督相遇,之後他漸漸了解,即將有重大事件發生;天主要藉著他完成一項計畫,他必須積極投身其中,因此隨後誕生了方濟各會,該修會散播「天主因愛造萬物,吾人應愛受造物」的靈修精神,並對教會改革做出貢獻,發展至世界各地。方濟各會的會士立時希望能跨過歐洲邊界。當時的教宗所派遣的方濟各會士若望•柏朗嘉賓(Giovanni da Pian del Carpine,1180-1252)甚至毫不猶豫地穿越整個西伯利亞,來到現今屬於外蒙古的喀拉昆侖城,覲見韃靼國王大汗。其他方濟各會士亦長征伊斯蘭教國家;聖方濟各•亞西西本人還遠赴埃及探訪。
到了十六世紀,出現了另一位大聖人依納爵•羅耀拉(Ignacio de Loyola, 1491-1556),創立了耶穌會。耶穌會革新了西歐的福傳,並派遣無數的傳教士抵達南美。此外,依納爵也派遣聖方濟各.薩威前往亞洲,直到日本,最後死於澳門,未能進入距離僅一線之隔的中國。然不久後,耶穌會士利瑪竇即成為首位深入了解並愛慕中華文化的歐籍神父,不只如此,他還要向中國人介紹基督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