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火箭老媽,烏龜老爸:我家,或許也是你家的故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374130
街頭故事 李白
究竟
2023年9月01日
137.00 元
HK$ 116.4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1374130
叢書系列:
第一本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0.8 x 1.2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第一本
分
類
心理勵志
>
勵志故事/散文
>
真實人生故事
同
類
書
推
薦
真心追夢:黃政傑回憶錄
人生順利需要設計,偶爾也要靠演技:黃小柔女人柔性覺醒的20堂課(限量親簽版)
帶著愛與療癒的香氣行者:一個芳療照護師,以香草給予14個傷痛心靈
人生順利需要設計,偶爾也要靠演技:黃小柔女人柔性覺醒的20堂課
微笑天使
內
容
簡
介
★20萬粉絲引頸期盼,「街頭故事 李白」最坦誠相見的圖文創作!
★沒有一個家庭是全然理想的。透過30篇與家人的互動故事,除了挖掘培育自己成長的這塊土壤,也陪伴讀者坦然接納我們與家人身上的種種不完美。
★熊媽(親子插畫家)、莎拉媽媽育兒.生活.那點事──邀你一起回家
家中每個人的步伐各有快慢,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成為彼此的守望者,
或前或後,看顧所愛的人。
在名為「家庭」的隊伍裡,
儘管都是隊友,卻不一定都能彼此了解。
雖然有時覺得很煩,抱怨說也說不完;
一旦描繪出來,卻仍是滿滿的愛。
在街頭聆聽數千人的故事後,這次將眼光轉回自己的家。
家裡有個喜歡Try Everything的熱血老媽,總是走在最前面,無時無刻不在學習新技能、嘗試新玩意。因為使命必達,也讓她常常把「家人是否完成一件事」放在「家人的心情好壞」之前……
每次出門都走在最後面的老爸,與人為善、博學開明,總是相信孩子的抉擇;在急切地把自信分給孩子之後,卻常常說出「這個我肯定做不到」「那是年輕人的權利」之類的話……
家人,有時是焦慮的源頭,有時也是最好的解藥。
家人到底是什麼?
你是否真正了解跟自己相處了一輩子的家人?
你是否曾以足夠的耐心與家人們坦誠相對?
讓我們從這本書開始,懂得更靠近自己的家人!
各界推薦
熊媽(親子插畫家)、
莎拉媽媽育兒.生活.那點事
──邀你一起回家
?
目
錄
前言 是家人,還是室友?
第1章 家人的腳步──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其實並不理所當然。
家人的腳步
番外篇1:上大學
給予
我與媽媽的祕密
簡單拉一首小提琴就好
不用讓弟弟
番外篇2:西裝
永遠要幫心愛的人準備食物
炫耀
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
番外篇3:電影
第2章 父親的腳步──最令人懷念的,都是以前那些無聊的日常。
現在我來了
番外篇4:阿公
安心一點的機會
番外篇5:週三夜晚
早知道就買下來了
必須走過的路?
番外篇6:大力士
不被放棄的孩子
第3章 伴侶的腳步──雖然是剩菜剩飯,但兩個人都吃得很香。
我們回家吧
番外篇7:十字路口
一千日圓的故事
在國外不要亂按按鈕
不可思議的相遇
感謝傷害你的人
番外篇8:童謠
想把對方掐死的念頭
第4章 母親的腳步──只有你能告訴自己:「你不是沒用的人。」
念故事給全世界聽的媽媽
我要得到金鐘獎
在精神病院的日子
精神病院的日常,其實是……
誰才是正常人?
番外篇9:教小孩
難道我能視而不見嗎?
祝你們幸福快樂
陽光下的彩虹,是什麼顏色?
垃圾桶裡的畫作
番外篇10:咖啡
那些說你沒用的人
結語 走在你的背後──雖然大部分的時間,看到你就覺得煩。
紙包不住火
?
序
前言
是家人,還是室友?
無論你和家人之間的感情好不好,都有可能想過這個問題吧?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戲劇化地得知,你和家人彼此之間沒有任何血緣關係,
那麼你們還會像以往一樣相處嗎?
我的原生家庭裡有四名成員……
第一個是我媽,她是一名咖啡杯測師,但是這項職業無法定義她的生活方式。
她是咖啡杯測師、插花老師、桌球教練、日語老師、廣播主持人……
幾年前還得過一座金鐘獎,她永遠都在嘗試新事物。
我媽很酷,但我很少好好坐下來和她說一句話。
接下來是我爸,他以前是名作家,現在當牙醫,
休假時還兼職當陽明山的解說志工。
他童心未泯卻博學多聞,能說出山上每種花與鳥的名字;
但隨著我的年齡增長,我們之間的共同話題越來越少。
最後是我和哥哥,我們從小到大都相處融洽,
公平地分享每件玩具和食物,
記憶中,我們倆從未吵過架。
但兩人從未產生衝突的結果,
也讓我和哥哥的關係就像大學宿舍裡,
那個和你相處一整年卻不太熟的「隔壁系的室友」。
我升上國中後, 手機與社群媒體全面成為人們的日常,
手機裡的人總比身邊的人有趣。
由於家人們多出了很多低品質的相處時間,
讓我產生了一個想法:
如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回到家只是為了睡覺吃飯,
那麼家和旅館有什麼不一樣?
和我一起吃飯、生活數十年的,是家人還是室友?
我們是因為血緣、習慣,
還是需要彼此而聚在一起?
為了找到問題的答案,
我決定透過回憶、照片和各種網路足跡,
找出我與家人們相處的點滴。
過去為了寫書,我收集了上千名陌生人的故事。
現在,我決定記錄下與自己同住的這群「陌生人」的故事……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