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飄零之島

飄零之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358009
秀霖
要有光
2023年8月30日
197.00  元
HK$ 167.45  






ISBN:9786267358009
  • 叢書系列:要推理
  • 規格:平裝 / 472頁 / 14.8 x 21 x 2.4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要推理


  • 文學小說 > 歷史/武俠小說 > 華文歷史小說











      ★邏輯周密,體大思精,作品榮獲釜山影展臺灣IP十大代表的小說家秀霖,再度提筆鉤沉史料,以祖孫之情,穿行於二戰南洋的烽火硝煙與當代藍綠選舉衝突之間,重現二戰倖存日本軍人稱之為「人間煉獄」的南洋戰場,娓娓道來臺灣不同族群數十年來的世代流轉、矛盾、掙扎與融合!



      ★取材自真人真事,書末首度詳實公開一段封存八十年的臺籍日本兵珍貴史料



      1941 年12 月,臺灣,被大日本帝國捲入太平洋戰爭,前後動員超過二十萬名臺灣人參戰。送往南洋戰場者,多半有去無回,超過三萬名臺籍日本兵戰死,至少兩萬人下落不明。他們飽受戰火與瘴癘威脅,即便倖存歸來者,因戰後政權轉移以及政治敏感,多數也被迫消音,成為臺灣史上空白的一頁。



      戰後臺灣族群間因各自擁有不同的「記憶」而嚴重對立,從南洋戰場歸來的陳繼敘,對其參戰經歷絕口不提,與其孫女陳雅薈因世代經歷不同,想法上有著極大差異。適逢臺灣步入民主轉型,每逢選舉,全臺屢屢為此瘋狂。見到大人們常因選舉紛擾爭吵,陳雅薈從小就與來自「外省」家庭的摯友約定,一同找尋未來解決各種「衝突」的可能「答案」,更立志未來走上從政之路。然而卻在阿公臨終前,陳雅薈卻意外地墜入了一個不屬於她的世界,從此踏上了尋找「答案」的旅程……。



    本書特色



      ★一趟穿梭近百年的時空之旅,看見大時代島民的生死悲歡!



      ★邏輯周密,體大思精,作品榮獲釜山影展臺灣IP十大代表的小說家秀霖,再度提筆鉤沉史料,以祖孫之情,穿行於二戰的煙硝與當代之間,娓娓道來臺灣不同族群數十年來的世代流轉、矛盾、掙扎與融合!



      ★取材自真人真事,書末首度詳實公開一段封存八十年的臺籍日本兵珍貴史料,揭示一段你我家族長輩都可能親歷其中,卻未必能道出的二戰經歷



    一致推薦



      ★希巨.蘇飛∣祁立峰∣李旺台∣宋澤萊∣林孟寰∣施百俊∣柳書琴∣既晴∣高蘇貞瑋∣張也海.夏曼∣陳力航∣陳芳明∣陳耀昌∣楓雨∣廖振富∣蔡政良── 一致推薦★



      「很高興終於有以戰時及戰後臺籍日本兵家族為主角的臺灣史小說了。如果能再有一部戲劇,來慰藉去南洋征戰,死在異鄉的臺灣人日本兵之靈,那就更完美了。」──陳耀昌(臺灣歷史大河小說名作家/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得主/《傀儡花》作者)



      「《飄零之島》書寫二戰時臺灣人與日本人在南洋戰場上的血淚故事,讀來感人肺腑。小說也預示著,未來在不同時空、在各個場域,臺灣仍會為守護自由民主與世界和平,攜手全世界的朋友一同邁進前行。」──李旺台(《播磨丸》系列小說作者/新臺灣和平基金會第一、三、四屆歷史小說獎得主 )



      「從事創作生涯開始,就一直想寫一本紀錄臺灣歷史的大河小說,可惜一直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看到秀霖老師的這本《飄零之島》,內心的激動實在難以言喻。秀霖再次展現在《阿罩霧戰記》中的歷史考據功力,更重要的是將這些龐雜的資訊轉化為引人入勝的小說,更是需要深厚的創作基底。在本書中看到秀霖展現嫻熟的敘事技巧,從容跳躍在不同時間軸的同時,還能信手拈來不同時空的歷史事件,頗有臺版《阿甘正傳》的架勢,最後還能來個讓人回味無窮的結局,堪稱大師級的作品。」──楓雨(臺灣推理推廣部版主/金車奇幻小說獎優選得主/推理小說家)



      希巨.蘇飛(都蘭部落知名阿美族藝術家)

      祁立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李旺台(《播磨丸》系列小說作者/新臺灣和平基金會第一、三、四屆歷史小說獎得主)

      宋澤萊(國家文藝獎得主/名作家)

      林孟寰(陳千武文學協會理事長/名編導)

      施百俊(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教授兼副校長 / 溫世仁武俠小說大獎首獎得主)

      柳書琴(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所教授)

      既 晴(臺灣犯罪作家聯會執行主席)

      高蘇貞瑋(金峰卡拉達蘭部落吉靈家族成員)

      張也海.夏曼(達悟族紀錄片導演與航海家)

      陳力航(日治台灣史研究者/《零下六十八度: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作者)

      陳芳明(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陳耀昌(臺灣歷史大河小說名作家/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得主/《傀儡花》作者)

      楓 雨(臺灣推理推廣部版主/金車奇幻小說獎優選得主/推理小說家)

      廖振富(國立臺灣文學館前館長、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兼任特聘教授)

      蔡政良(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教授兼南島文化中心主任)


     





    自 序



    序 章 民國九十九年(二○一○年)十二月 • 臺灣 • 臺北市

    第一章 昭和十七年(一九四二年)十二月 • 臺灣 • 臺北州

    第二章 民國九十七年(二○○八年)十二月 • 帛琉 • 柯羅

    第三章 昭和十八年(一九四三年)十一月 • ???•????

    第四章 民國九十三年(二○○四年)二月 • 臺灣 • 臺北市

    第五章 昭和十八年(一九四三年)十二月 • ??????•????

    第六章 民國八十九年(二○○○年)三月 • 臺灣 • 臺北市

    第七章 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四年)四月 • ??????•??????

    第八章 民國八十七年(一九九八年)六月 • 臺灣 • 臺北市

    第九章 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四年)五月 • ??????

    第十章 民國八十四年(一九九五年)八月 • 臺灣 • 臺北市

    第十一章 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四年)六月 • ??????

    第十二章 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年)十一月 • 臺灣 • 臺北市

    第十三章 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四年)七月 • ??????

    終 章 民國七十五年(一九八六年)• 臺灣 • 臺北市



    和平得來不易,人類必須好好珍惜

    飄洋零島惜福緣



    ?





    自序



      謹將此書獻給所有曾走過日本時代的臺灣前輩們──



      這本發想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飄零之島》能夠完成,真的感慨萬千,因為確實是經過了非常漫長的歷程及歲月。



      翻開臺灣的日本殖民歷史,臺籍日本兵的相關口述歷史資料,當初確實蒐羅不易,尤其是臺灣曾在結束日本殖民以後,又接二連三歷經了許多慘痛事件,使得不少曾走過兩個時代的老前輩們,未必願意開口講述過去那段歷史。這真的需要感謝許多臺灣歷史學者前輩們,當初不畏一些無形壓力的辛苦投入,將諸多珍貴的口述資料留存下來。



      而隨著民主開放後,這段過去國民教育鮮少著墨的部分,也有愈來愈多相關史料及珍貴書籍問世,逐步填補這段曾經幾近空白的臺灣史。甚至近年來,本土歷史也逐漸成為小說創作及影視題材的熱潮,這都是以往有些難以想像的進程,也非常樂見這樣的蓬勃發展。



      臺灣自古以來,除了原本就生於斯、長於斯,屬於真正臺灣人的原住民外,多半都是移民而來,只是時間先後的差別。但這樣的先來後到,卻也造成臺灣諸多族群的極大衝突,從原漢衝突、明清衝突、閩客衝突、清日衝突、日臺衝突、省籍衝突,甚至是後來政治選舉的藍綠衝突,整個臺灣延續下來的「記憶」,相當迥異及分歧。



      只要有人說誰比較好,就會有人出來抗議;若有人說誰比較差,也是會有人出來反對。其實我們每個人對於所有事物的印象,都來自「親身經歷」及「記憶傳承」,不過因為恩恩怨怨的複雜糾結,再加上每個人本來就很難親眼看見同一件事物的所有面貌,也因此必然會讓每個人的「記憶」都不相同。



      光是日本殖民時期的臺灣人「記憶」,就歷史事件及研究資料而言,日本人在臺灣曾有不亞於同期日本本島的工業及交通建設,但為了消弭臺灣漢人及原住民層出不窮的抗日行動,也有多次大量的血腥屠殺,如暴虐殘忍的「雲林大屠殺」,更還有「內臺不平」的統治狀況,故臺灣對於日本殖民時期的記憶,就會有相當不同的面貌。有人說日本人好,有人說日本人不好;有人希望當日本人,有人根本不想當日本人;有人一出生就是日本殖民時期,尤其是出生於「皇民化時期」,甚至是前往日本讀書或發展的前輩,理所當然認為自己是日本人;有人出生於清國,成長於日本殖民時期,自我認同因家庭環境及思想不同,可能會歷經諸多掙扎與矛盾,更不用說是突然變成被日本人統治的清國遺民。



      這樣的不同面貌,到了臺灣脫離日本殖民以後,又再大大反轉一次。然而即便「記憶」位於天平最極端的雙方,往往也都能列舉出諸多充分證據,來證明自己的想法及觀感。其實這原本就很難單純以對錯認定,因為這就是大家發自內心的不同感受。



      在研究相關資料之時,有時總是會想,其實這樣的意見分歧,恐怕並非臺灣獨有。相信世界歷史中,只要經過改朝換代都是如此,有的人曾經受惠,有的人曾經受害,更多的損益之間,就是殘酷的「零和遊戲」,因此更會加深兩者之間的落差與矛盾。



      但歷史一直都是勝利者所撰寫,或許每個朝代理應都有不同的分歧「記憶」,只是隨著時間流逝、長者凋零,若又歷經「隔代」以後,更難有證人、證詞去捍衛歧異或錯誤,甚至是一些被官方壓抑所不能說出的「真相」,若是子孫輩也未必在意,不同的分歧就會漸漸被官方「正史」逐步消滅。



      臺灣對於日本殖民時期,會有如此不同的「記憶」,或許也是因為我們都還曾經親耳聽過阿公、阿嬤輩的講古、傳承,無論是好的「記憶」或壞的「記憶」,都是極為真實的經歷。在臺灣,也有許多來自中國各省的爺爺、奶奶們,當初親眼目睹親友們如何飽受日本軍隊欺凌的殘酷暴行,甚至是親身經歷,都是刻骨銘心的悲痛。



      每個人接收的「記憶傳承」都不盡相同,而來自親人的「記憶傳承」,可信度極高。因為這種並非公開於外,僅留存於家人間的「記憶傳承」,有時可能都比正式訪談的對外說法還要真實,故也會在無形之間,深深影響子孫輩的「傳承記憶」。



      而臺灣自從進入民主選舉以後,或許是民主制度得來不易,也或許因為大家「記憶」不同,以及不同族群間的恩怨糾葛,逐漸形成了激烈對立。這也讓臺灣早期地方首長及總統剛開放民選時,臺灣民眾對於政治選舉的參與程度極度熱衷,甚至如此看似全民瘋狂的熱潮,還曾經被不少國際媒體嘖嘖稱奇。



      然而因為政黨藍綠支持者大約各半,對於真實的臺灣選舉議題,往往會讓創作者有所顧忌及卻步,因為若是書寫了某一邊,就會馬上被另一邊砲轟、痛批,這確實會讓創作者望而生畏。



      不過二○○八年的臺灣政治選舉,距今至少十五年,而一九九八年的選舉,更是二十五年前的一段往事。至少對個人來說,這些二十多年前,幾近全民瘋狂的政治選舉,已經是一段過往的「臺灣歷史」。



      《飄零之島》這本書的創作,透過真人真事的發想改編,旨在希望透過文學作品,傳達及分享一些歷經二次世界大戰殘酷戰場的臺灣老前輩們,那些叮囑晚輩們「反戰」、「反侵略」及珍惜「和平」的重要精神及反思。因為臺灣不同族群的想法極為錯綜複雜,故個人也花了不少時間研讀臺灣史、政治史,儘量不帶預設立場,多方傾聽、觀察及搜尋藍綠支持者的觀點及看法,希望能夠稍微拆解已經緊緊糾結的各種情節。



      正如前頭所述,因為在這片土地上,民主選舉是一股極為重要的熱潮及旋風,故若要拆解臺灣不同族群的情感,也必須直接將這段重要的臺灣歷史帶入創作之中。不過儘管如此還原,小說中還是僅挑選了在當時尚無投票權的學生族群,呈現較為溫和的對立觀點,並重現事後看來,當年真的很像「頂尖對決」的幾次政治選舉歷史事件,作為故事的陪襯背景。



      這些故事片段,很多都是架構在臺灣社會及校園中曾經真實發生的點點滴滴,加以改編、揉合、修砌成為一段段的內容。不過在本書中只是做為歷史事件的背景回顧,政治選舉事件並非本書重點。本書中設計了來自藍綠不同原生家庭的故事人物,依循各自立場及觀點,還原當年部分藍綠支持者的部分看法。若有讀者朋友覺得書中那幾段不同立場的人物對話,因為和自己政黨傾向不同,閱讀起來會覺得不舒服,還請包涵並一笑置之。



      因為這些觀點及對話,確實是個人曾經親眼看見、親耳聽聞或搜尋查閱到的不同聲音與看法,以及當時的相關報導、評論及研究,作為一小部分市井小民的「歷史」觀點,整理、還原及記載於小說創作之中。如今看來都已經是一段二十多年前的「臺灣史」,或許不同立場的朋友,都更能心平氣和看待、尊重及包容這些角度不同的「歷史」想法,甚至當作笑話輕鬆看待也無妨。



      畢竟我們這些來自「未來」的人,對於書中那些過往時期的人物想法,若會覺得不可思議或諷刺,是因為我們這些「未來人」,知道後來發生了哪些大事,因而對於同一件事物的想法與觀感也會截然不同。當時的人,在當時的環境、條件及氛圍下,確實因為不知道後來發生什麼事,而會在當下擁有屬於那個時期的想法。同樣的道理,套用在日本殖民時期的臺灣人亦是如此,當時沒有任何一個臺灣人知道,臺灣會有因為日本戰敗而脫離日本殖民的一天,在國籍屬於大日本帝國下,多次血腥抗日無效後,遂衍生出「絕對派」、「超然派」及「妥協派」三種類型,故自然而然也會有專屬於那時那刻的不同思維及行為。甚至換作是「現在」的我們也是一樣,「未來」的我們,如果已經忘記此刻的感覺,可能也會訝異看待「現在」的我們。



      因此每個人雖然原生家庭會賦予獨特的「記憶傳承」,但隨著環境或經歷差異,同一個人的想法都會改變,更遑論每一世代的想法一定不盡相同。歷史可以原諒,但歷史不能遺忘,這本《飄零之島》以真人真事經歷發想改編,還原二戰時期的部分臺灣史面貌,以及那段日本人也不大願意提及的南洋戰役真實慘況,輔以臺灣選舉史回顧,書中所有人物的不同觀點及看法,讀者完全不必認同,只希望能藉由文學創作,帶來不同的思考及觸發。



      「和平得來不易,人類必須好好珍惜。」



      這幾乎是每一位,無論是同盟國或軸心國陣營,在二戰血腥戰場中活著回來的老兵們,在不同的人物訪談之中,同樣想帶給晚輩們的重要訊息。曾經看過一些紀錄訪談影片,歷經二戰後,滿頭白髮、行動不便的美國老兵與同樣凋零的日本老兵,即便互不認識,但那發自內心的感慨萬千,以及最後相互擁抱哭泣的動人畫面,至今印象深刻,真的會讓所有人都鼻酸落淚。



      這世上只有好人與壞人之分,沒有哪一人種是絕對好人,或絕對壞人。歷史上廣大的平民百姓,往往都是少數權謀者政治操弄下的受害及犧牲者。



      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恩怨可以分明,但是否要擴及無辜的關聯族群及毫無恩怨的下一代,形成壁壘分明的仇恨敵對陣營,攪進了永無止境的仇恨螺旋,確實是必須好好思考的議題。然而戰爭往往就是這樣發生,歷史上很多侵略國,動員到最後,一批又一批直接送往戰場的年輕人,往往只是一片茫然,完全不知為何而戰,進而產生極為強烈的厭戰、反戰情緒,以及往後難以擺脫的良心苛責。這些敵我雙方,很多都是本可以成為跨越國界、跨越文化,相互欣賞、相互交往的知心密友。但當被侵略國長居久安的家園無故遭受敵人入侵,基於天性一定會奮起抵抗。然而雙方一旦互相積仇結怨以後,一切的苦難、悲慟,卻又牽連彼此廣大的無辜者共同承受,形成了難以解開的仇恨死結。



      從小就在臺灣不同族群間的紛紛擾擾之中長大,看著大人們常常如此激動吵成一片,內心總是有所感嘆,希望未來換成我們這一代,社會族群能更和諧一點。但隨著時間過去,自己也成為大人,有些矛盾已有所改善、前進,但大家吵吵鬧鬧的情況,看起來好像只是換成我們這一代,開始加入不同立場的激烈紛爭,情況似乎沒有太多不同。



      也許這就是民主社會自由言論、多元開放的最佳體現吧?



      但看著看著,偶爾在無奈之中也會不覺苦笑,或許大家每次大吵大鬧完之後,即便有人因此互不喜歡,即便族群矛盾暫難改善,我們應該始終還是一家人吧?




    其 他 著 作
    1. 人性的試煉
    2. 陰陽判官生死簿(貳):西風蕭颯
    3. 台灣好「棒」!
    4. 國球的眼淚
    5. 阿罩霧戰記
    6. 桃花源之謎
    7. 陰陽判官生死簿
    8. 考場現形記
    9. 國球的眼淚
    10. 謊言
    11. 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