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意識探索:內在規則的思索與調校》

《意識探索:內在規則的思索與調校》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0116385
李國榮,「意識/心靈/靈性結構」LINE社群
李國榮
2023年10月01日
150.00  元
HK$ 127.5  






ISBN:9786260116385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4.8 x 21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宗教命理 > 新時代 > 靈性療癒/成長

















    透過脈絡化地梳理,重新認識你的內在規則,讓「重返內在」的路變得更加清晰、透明。



      ◎不識科學無以明意識,不思意識無以論科學。無論如何,不管發生甚麼事,宇宙只會幫助我們意識演進。



      ◎用「意識結構」描述顯隱雙態性及能量原理,以整合科學與靈性。之後進入實作,不斷在生活中自我察覺、思考運用,進而修改內在規則,便能認識宇宙的祕密。



      ◎以匯集LINE社群之「共創文體」方式撰寫描述,透過共同討論,由更多觀點與角度切入思考,建構完善心智功能的可行方案。



      其實人生是一場「事與願違」的過程,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之後,建構起一個比較符合萬事萬物運作規則的心智功能(系統),也就是逐步修改內在規則與標準的過程。



      「事與願違」如何發生?就是我們熟知的「心結(執念)」,一開始認為一件事一定要「那樣才行」,然後就會在生活的周遭發生一些「並不是那樣」的事情,而且這種「並不是那樣」的事情會一直不斷的發生,直到我們開始了解「這樣也可以」以後,那件事情才會停止發生。



      有時自己會是「旁觀者」、有時自己是「關係人」,若再無法讓自己解「這樣也可以」的話,最後我們自己就會變成「當事人」,來體驗「那件你認為不可以的事情」。這種旁觀者、關係人、當事者都是交錯進行的,目的在「催化」修改自己所認定的,那些不符合諸多群體內心現實的,內心規則。



      這個不斷對每一個人進行的「催化過程」,才是所謂的「吸引力法則」,你吸引了阻礙自己達成願望(事與願違)的事件,也同時吸引了協助自己修改內心規則的人事物。

    ?


     





    作者群序

    參閱事項



    第一章 察覺機制

    1.1 聯覺妄念

    1.2 睡眠機制

    1.3 飲食機制

    1.4 何謂真實

    1.5 察覺過程

    1.6 語言模型

    1.7 意識焦點



    第二章 心智理解

    2.1 設定議題

    2.2 輕鬆聊知識

    2.3 內容辨識

    2.4 角色定位

    2.5 意義探索

    2.6 療癒碎形

    2.7 何謂極性

    2.8 占星記憶

    2.9 何謂需求

    2.10 何謂幸福

    2.11 業之因果──內在平衡+業力因果



    第三章 解除心結

    3.1 何謂思考

    3.2 關聯運作

    3.3 轉念效應──轉念有用嗎?

    3.4 名稱原因

    3.5 再談心結

    3.6 極性平衡

    3.7 意識追尋

    3.8 解析忍辱

    3.9 二元對立

    3.10 思維架接──關於皈依三寶

    3.11 調整生理



    第四章 層次運作

    4.1 座標錯置

    4.2 質量真偽

    4.3 頻率結構

    4.4 何謂時間

    4.5 時空規則

    4.6 解譯能力──如何理解高密度訊息?

    4.7 無根規則

    4.8 無限合一

    4.9 意識結構立論基礎

    4.10 參考介紹──意識結構參考內容

    4.11 時空結構──時輪金剛

    4.12 結構形成──結構化過程

    4.13 再談曆法



    第五章 群體過程

    5.1 同理群體

    5.2 群體秩序──家庭與婚姻

    5.3 意識提升

    5.4 察覺發展

    5.5 利己利他

    5.6 宗教崇拜

    5.7 崇拜實例──宗教崇拜和知識分子

    5.8 群體進程──社會複合體

    5.9 心電感應



    ?









    〈 李國榮(Vidya Lee) 序 〉




      本書以匯集網路社群(LINE社群應用程式)之「共創文體」的撰寫描述方式,將「意識相關議題」以探討、討論、對話的內容,呈現出所要表達的內涵。現代的「共創文體」比起之前的對談文獻來說,則具有更多的特色。特色如下:



      1. 去中心化的多方會談



      雖然說「對話」的陳述方式,並不新穎,從古至今諸多的文獻也都有以對話的方式來記錄,不過「共創」並非一對一的對話,而是「多方會談」,因為「多方會談」雖然不容易聚焦內容,不過也可以更開拓對話範圍,減少侷限。



      一般文獻內容都是具有作者個人的強烈色彩,下一個明顯的結論是需要的,因為那是作者提出個人觀點,以尋求閱讀者認同的過程。此與「共創文體」可大幅增加多人的觀點,而非僅局限於作者的個人觀點,也能達成「去中心化」的效果。



      2. 通訊方式的工具拓展



      由於現代網路科技的發達與普及,本書內容均來自於網路(LINE)社群的內容彙整而成。所以具有「網路無時間與空間限制」的會談對象,也就是說參與對談討論的社友們,在任何時間地點,只要能連上網際網路,就能進行對談。



      3. 共同創作的內容共享



      既然是「多方」探討的內容記錄,其紀錄內容的所有權,當然是屬於社群所有,將其內容應用於「公益之用」,更能彰顯「內容共享」的核心價值。



      其實我個人對於「意識議題」上的核心觀念與《意識結構:重新設定生命源頭,開啟最高自我的終極進化程式》一書中所載的是一樣內涵,差別只在於與大家討論,可由更多觀點與角度切入來思考彙整。在此狀況下,可以促進對於「意識結構的理解架構」與自己原本的內在規則,產生更多的關聯,也能產生更高與更協調穩定的心智複雜度。而「與自己原本的內在規則,產生更多的關聯」就所謂「加強理解能力」,也是建構完善心智功能的可行方案。



      在本書內文中,我個人主要以《意識結構:重新設定生命源頭,開啟最高自我的終極進化程式》的基本架構觀來分析與彙整各種議題,其中涉及到較多的觀念,則來自於《一的法則》這部通靈訊息,目前已有網路免費電子版,並由熱情團隊來義務維護與更新、註解。當然推廣《意識結構:重新設定生命源頭,開啟最高自我的終極進化程式》一書的內涵,也是我個人多年來的目標與期望,但是以「多方會談」的方式來進行「議題探討」,或許能從更多角度來讓自己藉此調整一些之前誤謬與偏差的觀念(內在規則),也同樣感謝社友們的熱情參與,共同集思廣益與多方指教。



      本書以社友們熱情捐獻的方式(每人樂捐最多以新台幣二千元為上限),來籌得相關出版費用成本,目的也是實踐「共有共享」的精神。未來意識提升至第四密度(星光層次的意識狀態),亦是以提升至「群體化」的意識狀態為目標的,這也符合「意識演進」的過程。



    〈 Eternity 序 〉



      覺得自己與外界格格不入?知道世界變化卻無所適從?來看這本書就對了!你的意識在提升,你的大腦還無法知道意識在想什麼,這時需要的是更深入、有秩序地認識宇宙的祕密,讀過之後,就可以在宇宙中游刃有餘。



    〈 小花 序 〉



      重新學習認識自己:要發現自己的內在規則十分不容易,從觀察自己的情緒入手,比較直觀容易判斷,學習思考、辨認察覺屬於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和想法,大腦想要的,和自己真實想要的,不一定是同樣的東西。



    〈 H小 序 〉



      本書邀請所有讀者參與,探究萬物運作的原理、內心運作的規則,想要知道「我是誰?從何而來?意欲何去?」無論過去、現在、未來,你都是我們邀請的對象。



    〈 Archi 序 〉



      在資訊海量的時代,我們聽見一些「關注自己」的聲音。但當你隨之重新回歸到自己的內心時,你不得不被意識、維度、靈性等名詞搞得暈頭轉向。這本著作將透過脈絡化地梳理、重新認識你的內在規則,讓這條「重返內在」的路變得更加清晰、透明。



    〈 HENRY 序 〉



      意識結構在科學、人文及生活中都是可以運用的,不神祕的變成神祕的,神祕的也變成不神祕的了。藉由自我覺察及不同意見討論來認識自己,過程不容易卻也覺得非常值得。



    〈 實相的愛人 序 〉



      一個徹底探究過自己的人,終將會了解內在與外在的實相。



    〈 Janis 序 〉



      老是對神鬼有疑問、好奇甚至有受到困擾!?來讀讀這本書。當你懂得什麼是「意識結構」,所有事情不再神祕,神鬼也不再神鬼。



    〈 Pearl明珠 序 〉



      「意識結構」並不艱深難懂,數理公式、物質科學,僅是Vidya用來描述顯隱雙態性及能量原理的工具,目的在於整合科學與靈性。接觸「意識結構」之後,須進入實作階段,不斷在生活中自我察覺、思考運用,進而修改內在規則,方能有所獲得。



      而個體的進步,亦猶如涓滴匯入巨流,終將回饋至群體的進化、提昇。翻開這本書的同時,您也參與了群體意識的更新旅程,祝福您!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