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本質教養:22個親子練習,打造品格×心智×學習的全方位素養

本質教養:22個親子練習,打造品格×心智×學習的全方位素養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329702
池羅英
林育帆
大好書屋
2023年11月03日
133.00  元
HK$ 113.05  






ISBN:9786267329702
  • 叢書系列:高EQ父母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6.7 x 23 x 1.6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高EQ父母


  • 親子教養 > 生活教養












    YES24網路書店2022年度圖書,累積銷量突破83,000冊!

    預售空降韓國三大網路書店第一名,銷售排行Top 20蟬聯11週

    掀起亞洲教養新浪潮的暢銷必讀育兒聖經!



    「掌握核心本質,父母少操心,孩子的內心也會越來越強大!」



      ◎育兒不是加法,從「本質」出發,就是世上最簡單輕鬆的教養法!

      在教養的漫長過程中,你是否也感到無助、不安,明明想好好養育孩子,甚至不惜放棄自己的人生,卻像無頭蒼蠅般不知該將孩子帶往哪個方向?



      擔任兒童心智科醫師逾二十年的池羅英教授認為,父母應該摒棄爸媽比孩子懂得更多的思維,停止以過往經驗法則與現今的典範常規來養育下一代。育兒路上要做的,就是掌握教養的本質──發掘孩子的潛力、定位核心信念與正確心態,建立親子共好的價值追尋,如此,父母就會越來越輕鬆,孩子也會越來越強大!

     

      ◎兒童心智科醫師獨創「炊飯技巧」教養原則,一本解決品格×心智×學習的難題!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粒米,白米本身就是飽滿的,並帶有自己的風味。父母的職責是認識孩子這粒米,並以水──愛與呵護、火──價值與心態,協助孩子發揮潛力!」──池羅英



      許多父母誤以為教養跟包水餃一樣,只要盡最大的努力切好絞肉、放入青菜,包得越豐盛,水餃就會越飽滿──但父母犧牲自己來填補一切的結果,其實是煮壞了一鍋「飯」。育兒不是加法,別把孩子塞成不成形的水餃!跟著韓國人氣醫師池羅英掌握基本教養原則「米、水、火」,像炊飯般養育孩子,一同幸福抵達教養的目的地!



      ★米:發掘孩子的8種多元智能潛力

      ★水:運用擁抱20秒、附和、剝核桃等技巧,建立核心信念、提升自尊感

      ★火:帶領孩子實踐人生的4個價值、確立正向心態,擁有強大的自我修復力



      ◎20則心理學技巧&22則親子練習,提升孩子內在動力,建立嶄新的教養思維!

      池羅英認為,父母真正的任務是聚焦於孩子本身,激發孩子的興趣、好奇心與內在動機,因此她在書中提出許多實用的技巧,結合東西方文化和心理學知識,解決亞洲父母關於品格、心智、學習的教養難處。



      ★善用P.R.I.D.E技巧、放養技巧,把學習變成有趣的遊戲,培育孩子的4C能力

      ★透過感謝技巧、自我覺察、OT技巧、寄宿學生技巧,導正孩子的行為

      ★運用寧靜角落、氣球&彩虹呼吸法、燙手山芋技巧,培養自我調節能力



      我們不是為了好好養育孩子,才將他們帶來這個世界的;孩子也不可能樣樣都順父母的意。在這個變動快速的時代,只要忠於教養本質,培養並尊重孩子的自主權與獨特之處,就能創造出親子都幸福、和諧的家庭關係。



    本書特色



      1.收錄22則親子練習與豐富的對話實例,協助父母深度認識自己與孩子。

      2.最容易閱讀的教養聖經,讓人忍不住一再標重點!

      3.內容豐富多元,提供從學齡前到青少年父母都適合的教養實踐法。



    好讀推薦



      李崇義�薩提爾模式溝通引導師

      李家雯(海蒂)�諮商心理師

      林怡辰�閱讀推廣人、資深國小教師

      尚瑞君�暢銷作家、講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楊俐容�心理教育專家、CareMind耕心學院知識長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序)



      「對教養適度的焦慮是正常的,但過多的擔心是一種病。孩子是來幫父母人生加分的,因為當父母可以開發孩子的內在價值與動機,協助孩子完成良好的社會化和獨立,親子都會成為幸福的人。而這本書,有讓親子幸福的方法。」──尚瑞君�暢銷作家、講師



    3大網路書店評論逾600則!韓國讀者盛讚推薦



      「這本書就像是我心中的燈塔,指引我養育孩子的方向。」──讀者giy*****



      「這本書包含了最基本的育兒邏輯:只要有無條件的愛和價值,孩子就能快樂地成長,擁有高度的自尊。所有父母必讀!」──讀者blu*****



      「特別輕鬆有趣又實用易讀的育兒書籍,我想推薦給所有的父母,一起加入改變的浪潮!」──讀者m**********2



      「育兒沒有正確答案,但這本書讓我學到了很多,也反思了我的育兒方式。」──jur*****



      「池羅英教授以有趣的方式理解成人和兒童的想法,讓我非常感動,我在這本書畫滿了螢光筆線條!」──讀者k********2



      「非常希望所有父母都讀一讀的一本書。我細細地讀著每句話,貼滿了我用來註記的紅色書籤。讀完這本書後,我開始每天擁抱我的孩子20秒。」──讀者saturday*



      「我意識到,多解決一道數學題、領先別人一步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導孩子獨立和建立自尊的能力。這真是一本好書!」──讀者nose**bong



      「一本讓母親、孩子和整個家庭都開心的書!」──讀者cut*****


     





    序言�只要基礎教得好,孩子就會好好長大



    ◎Part 1 像炊飯般養育孩子

    ▍ 父母該提出的第一道問題:我是誰

    孩子當前,先關照自己�我想過怎樣的人生�教養,是陪孩子一起成長�成為孩子眼中的幸福大人

    │練習筆記│關注自己



    ▍ 教養的最終目的地

    直到孩子自行啟航時�孩子來自未來�我們的孩子將邁向世界�若是礙於不安而繼續維持現狀??�這是現實,還是父母的欲望?

    │練習筆記│關注孩子



    ▍ 教養的基本原則:炊飯技巧

    是否遵守基本原則?�是否保有孩子的原汁原味?�協助孩子發揮潛力

    │練習筆記│發掘孩子的潛力



    ▍ 米:如何發掘孩子的才能

    多元智能的世界�你是否也曾叫魚學爬樹?�讓孩子體驗各種事物�不當教練,而是成為好幫手

    │練習筆記│理解孩子



    ▍ 水:父母的話語能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無條件的愛與絕對存在價值的教導�愛與肯定的訊息:二十秒擁抱技巧�跟孩子產生共鳴的附和技巧

    │練習筆記│提升孩子的自尊心



    ▍ 水:克服缺點、提升自尊心的剝核桃技巧

    揭露自己的短處,缺點不再是缺點�我的核心信念將改變我的現實�自我的核心信念

    │練習筆記│陪孩子克服缺點



    ▍ 水:提升高敏感孩子自尊心的身價技巧

    任何個性都有優缺點�人們如何對待我,由我決定

    │練習筆記│提升高敏感孩子的自尊心



    ▍ 火:教導價值觀,不論遇到哪種情況,孩子都能守規矩

    一定要教孩子的四種價值�確實完成自己負責的事,信賴與責任感�成就大人物的貢獻與關懷�正向心態,支撐孩子的一輩子�請父母成為孩子的榜樣

    │練習筆記│教導四種價值



    ◎Part 2 瞭解推動孩子的力量

    ▍ 內在動機是比競爭強大的原動力

    推動孩子的力量,內在動機vs外在動機�內在動機更持久強大�成功人士的最佳原動力�「意義」帶給百歲時代的力量

    │練習筆記│尋找內在動機



    ▍ 外在動機的陷阱

    外在動機會削弱內在動機�孩子讀書就給予獎勵,讀書變相成為苦差事?�單憑外在動機,無法改變任何人

    │練習筆記│善用外在動機



    ▍ 成長中的孩子是否為未來所需的人才

    二十一世紀真正需要的才能4C�與未來人才背道而馳的教育文化�讓孩子盡情玩樂

    │練習筆記│會玩的孩子是幸福的孩子



    ▍ 遊戲要好玩,學習也要有意思

    讓孩子自主玩樂的方法:P.R.I.D.E�學習也要有意思才行�讓讀書變成玩遊戲

    │練習筆記│實踐由孩子主導的親子互動P.R.I.D.E技巧



    ▍ 如何養出不怕失敗的孩子

    失敗就說「這輩子毀了」的孩子�不曾跌倒,就不知如何站起來�鼓勵失敗�一口大小的失敗�養出經由失敗而成長的孩子

    │練習筆記│不怕失敗的孩子



    ▍▍ 學會感恩的孩子,更能戰勝挫折

    令人心累的孩子,改變思考迴路�積極之人與消極之人的差異�成功人士的感謝習慣�世上沒有理所當然的事�全家一起執行的感謝技巧�練習專注在好的一面

    │練習筆記│感謝技巧大挑戰



    ◎Part 3 小時候只要做到這件事,孩子就會順利長大

    ▍ 導正孩子行為的OT技巧

    孩子需要規則�沒有孩子能一次就上手�透過傾聽與討論來決定規則

    │練習筆記│跟孩子一起制定規則



    ▍ 避免孩子過度沉迷的方法

    孩子對電玩與智慧型手機成癮的原因�給孩子機會發掘有趣事物�不放任的放養技巧�透過自我覺察,培養自我調節能力�跟青少年子女溝通的寄宿學生技巧

    │練習筆記│如何預防電玩與智慧型手機成癮



    ▍ 教孩子培養自我調節能力

    自己感受得到約束力,孩子才會穩定�父母是否具備自我調節能力?�培養自我調節能力的基本條件

    │練習筆記│培養自我調節能力



    ▍ 培養自我調節能力的實戰教育法

    家裡設置寧靜角落�培養自我調節能力的呼吸法�處理不安情緒的燙手山芋技巧

    │練習筆記│陪孩子練習呼吸



    ▍ 影響一輩子的習慣,好好制訂常規

    制訂親子共同遵守的常規�民主型家庭也需要制訂常規

    │練習筆記│共同制訂常規



    ◎Part 4 孩子會吸收父母的心態

    ▍ 每個孩子都獨一無二

    孩子與眾不同是理所當然的事�每個人都會失誤�比起擅長每件事,專注在強項上更重要�面對特殊兒,父母的心態應如何調整?

    │練習筆記│理解自己的家人



    ▍ 如何養出心智堅定的孩子

    耐心是身為父母的必備品�該如何回饋孩子

    │練習筆記│心智堅定的孩子



    ▍ 有幸福的父母,才有幸福的孩子

    雖然無法人人都是贏家,但是人人都可以成長�比升學制度更需要優先改善的事

    │練習筆記│一起變幸福



    結尾�為了孩子與自己,請鼓起勇氣



    ?





    前言



    只要基礎教得好,孩子就會好好長大




      在亞洲,為什麼養小孩這麼辛苦?甚至辛苦到人們覺得不生小孩才是明智之舉的地步?



      孩子出生固然開心,但是另一方面,也有人覺得「如今我的人生徹底結束了」,就連帶孩子也帶得十分辛苦。負擔太過沉重,淡化了生下孩子後育兒的樂趣與幸福。



      不是只有爸媽辛苦,孩子也很辛苦,不但每天要依照安排好的行程度日,還得按成績排名,常常為此失去自我,根本無暇思考自己喜歡什麼、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假如無法達到父母的期望,便覺得自己毫無價值、得不到愛,為此感到惶恐不安。



      不少人長大成人後往往因失去目標而感到徬徨,對人生感到空虛,生活過得鬱鬱寡歡。父母含辛茹苦拉拔孩子長大,但不知為何,這些年輕人卻一點也不幸福。更棘手的問題是,那些負擔到最後又是由父母來承擔,許多年輕人既無法離開父母獨立生活,也當不了自己人生的主人,甚至把這種問題歸咎於父母,然後一直抱怨。



      大多數的父母用關愛與犧牲養育孩子,他們深信當下自己所遵循的育兒之路,對孩子而言是最理想的教養方式。然而,世界瞬息萬變,孩子們未來將會活在一個當今父母無法想像的嶄新世界,但父母卻根據自己從小到大的過往經驗法則與現今的典範規定來養育下一代,後果將造成孩子無法妥善替未來做好萬全準備。



      任職兒童心智科醫師將近二十年,為不少家庭看診過,可是我經常感到遺憾。所有人都想好好養育孩子,甚至不惜放棄自己的人生,全心全意照料孩子,卻依舊感到不安。即使覺得方向走偏了,但看到別人都在做某件事,嘴上說著自己無可奈何,也改變不了教養的方向。真正重要的沒教,反而執著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一旦孩子沒有如願成為自己期望的樣子,這才感到難受,覺得天好像要塌下來一般。



      此刻,是改變教養文化的時候了!



      每位父母都必須鼓起勇氣,轉變想法及改變行為。秉持這樣的念頭,我開始以一般父母為對象授課。從某個角度來看,我教的內容真的十分簡易。只要瞭解育兒方面真正重要的事,然後確實落實,其餘的事就算稍微放水,孩子依舊也能順利長大。忠於本質吧──我想宣揚這個單純的真理。



      事實上,教養書與教養資訊當今相當氾濫,然而,諸多資訊依然要求父母做更多的事;父母本來負擔就已經相當沉重,現在壓力又更大了。反之,我所主張的不是對孩子費盡更多心思,父母少操心才是正解。我想宣揚的是,扶養孩子不會成為父母的負擔,反而會讓父母感到無比快樂,而且孩子也會幸福萬分,長大後將成為幸福的年輕人。



      令人遺憾的是,如此辛苦地扶養孩子,卻跟理想的教育完全扯不上關係。根據韓國育兒政策研究所發行的二○一九年育兒幸福國際比較研究顯示,相較於歐洲國家,韓國教育品質排名墊底,而且整體來說,父母對於韓國教育制度的信賴度也不高。過度競爭導致補習費飆漲、無法突顯子女專長以及無法適性發展,是令家長感到最不安的部分。



      作者們表示,韓國的大學升學率過高也是有待改善的課題,韓國的私立教育文化正是起因於大學升學壓力過大。以瑞士作為參考對象,該國的大學升學率大約是百分之二十九。



      全球(2022 List by the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出生率倒數第一,也跟扶養負擔太重、升學考試競爭激烈有密切關係。此外,多數人認同當前教養與教育的方向有諸多問題,同時也有人大聲疾呼該矯正這些問題,並且有必要修改升學制度。然而,為了我們的孩子,首先需要改變的是我們的想法。



      上完我的課後,許多父母改變了他們的思考和行為,不僅開始尊重孩子的多元面貌,他們也會支持孩子,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專長與優點,並加以發揮。因為父母有所轉變,孩子也跟著改變,不但表情逐漸開朗起來,同時也修復了親子之間的矛盾關係。看到自己的孩子越來越幸福,父母們都對我說:「如果沒有認識您,後果不堪設想。」擔任醫師時,許多家庭找我看病;擔任講師時,許多父母接受我的建言。他們一點一滴改變自我,看著這些父母,我感到相當欣慰,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可是,面臨這種變化的父母也表明了他們的不安,「萬一日後課業跟不上怎麼辦?」



      這全都要歸咎於身邊的人不斷搧風點火,「起碼要叫孩子讀到這個程度吧!」該如何解決這種同儕壓力所造成的不安呢?倒是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我們每個人都要一起改變。只要每個人手牽手,一起搭上改革教養與教育文化的浪潮就行了。



      所以,為了讓每位家長在聽完本質教養的資訊後能共同參與新文化浪潮,我努力嘗試各種方法,而無數講座、YouTube影片和這本書都是我努力的一環。



      這本書中除了有改變各位家長想法的新觀點,同時收錄實用又簡單的具體教養法,任何人都做得到。孩子當前,我最重視的是父母。孩子誕生後,不是「我的人生就此結束,孩子的人生就此開始」,而是要先審視自己,然後不斷學習與成長。再怎麼說,我的人生起碼還有五十到六十年之多!透過這本書,父母不只能學習教養孩子的方法,同時也能學習認真過好自己的人生,如此一來,一家人便能和樂融融。



      讀完這本書後,請好好落實教養的本質,其餘的事稍微放水也無妨。還有別忘了推薦給身邊的其他家長。我們的孩子活在百歲時代,成年離開父母身邊後,少說也要再活八十年,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真正要教孩子的不是數學,而是價值;父母真正要在乎的不是孩子的身高,而是自尊心,請將這些觀念傳達給孩子。即使現實是殘酷的,但是身為父母仍要為了孩子改革教育的文化,並將更美好的未來留給下一代。只要每個人願意改變,那麼當抱持嶄新育兒觀的人們成為一種趨勢時,不僅教養文化會隨之改變,孩子會脫胎換骨,我們的未來也會有所轉變。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