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我們永遠都在:慈悲利他.慈濟醫療志工誌

我們永遠都在:慈悲利他.慈濟醫療志工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744677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時報出版
2023年11月21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6263744677
  • 叢書系列:人與土地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7 x 23 x 1.4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人與土地


  • 人文社科 > 社會學/社會工作 > 社會工作











    自一九八六年以來,愛的橋梁,

    慈濟醫療志工超過三分之一世紀的陪伴與關懷!



    我們一直都在,不僅在一如往常的平凡日子裡,也在最艱難的時刻中。



      在多年的奔走募款之後,慈濟醫院終於在花蓮的土地上昂然挺立,靠著青翠大山,頂著燦爛的陽光,敞開明亮的大門迎接著一個個抱著病痛前來尋求治療的病患,同時也溫柔的歡迎每一位歡喜回「家」的慈濟志工。



      啟業之後,醫院對醫療志工而言,是一個可以自由來去的「後頭厝」,無論是身心俱疲的時候,或是卸下一身疲憊,也無論心懷喜憂,或是歡悲,無須組隊,也不用報名,只要他們願意,隨時都能回「家」探望。



      每天回「家」的志工人數不拘,有時十人,有時達三十人,有些大家都不湊巧的日子裡,寥寥幾人也是有的。無論人多人寡,難得振翅飛返,他們就像急於撫育雛鳥的母親,急急的想奉獻所能。



      超過三分之一世紀以來,醫療志工們第一次離去,即使是二○○三年那一場來得令人措手不及又心驚膽戰的SARS,他們也未曾離開過醫院。



      整整三十五年來,每天一早,來自全省、上百人次的醫療志工井然有序的走進醫院來,他們睜大眼睛,張開耳朵,仔細觀看與聆聽每一個徬徨與需求,無論是無助的病患與家屬,或是忙不過來的醫療團隊,整整超過三分之一世紀的日子裡,無論窗外陰晴圓缺,日復一日,他們始終都在。



      COVID-19的來勢洶洶,無情的將始終陪伴在病房的志工推往房門之外,花蓮慈濟醫院的醫護團隊比以往更堅強,他們深知必須得挺過這一役,才能讓志工回到他們身邊,也才能迎來往日的歲月靜好。



      人們常說,慈濟醫院院址選得好,後有大山做背,然而之於慈濟醫院同仁而言,他們的依靠,不是那座看似雖近,實則遙遠,且難以在第一時間呼喊其名的綠山,而是在他們身邊那些來去匆忙三十五年的無數身影,他們有著溫暖和煦的笑容,穿著簡便的背心──迷你袈裟,還有個他們常呼喚著且再熟悉不過的稱號——醫療志工。



      本書述說,愛與善的成就,無數醫療志工愛與善的心血投注,用愛與關懷解除其苦,將慈悲化為有形的事業,成就了慈濟醫院!三十八年來的點滴歷程。



      三十八年前,師父只是提出「醫院志工」的概念,真正身體力行走出一條恢宏開?的志工大道,正是以靜曦為首,包括靜易、慮衡、慮熹、慈?、慈芬、惟銘、慮雯等以院為家的常住志工的努力,還有來自全臺連連接接的梯次志工,適切的扮演醫病間的橋樑,也改變無數病患、和病患家庭的命運。穿上這襲「迷你袈裟」的志工菩薩,不僅是醫院的亮點,也是醫護和病患的貴人。──釋證嚴



      醫療志工是從慈濟第一家醫院啟業開始,就出現的大助力,這群從地湧出的菩薩,以溫暖的笑容、謙卑的彎腰、堅定的腳步,關懷病人、安撫家屬、協助醫護與病人溝通。對於病人家屬來說,志工理解、陪伴他們化解家族心結、協助處理病後的種種困境,是讓病人能安心就醫的依靠。……醫療志工是慈濟醫院不可或缺的成員,是慈濟醫療軟體中的軟體,也是醫界最美的人文風景。──林俊龍(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



        「慈悲利他-我們永遠都在。」是醫療志工三十八年來恆持初發的那一念,以單純的心,信守對上人照顧醫院,自然連人一起照顧的承諾。因為從「利他無我」愛醫院與同仁,發展出有求必應全方位補位的後盾,如床邊照顧、助念、甚至幫忙送骨灰回鄉,勸捐器官與骨髓捐贈、捐大體、扮演良語良師,只要呼叫就全力以赴無一不包。這是慈濟醫療最重要的寶貝,任何一秒不能缺少他們,這也是全球各知名醫療,紛紛想要取經的慈濟醫療人文。──林靜憪(佛教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



      醫療志工就像地藏王菩薩,天天帶著我們行菩薩道,其中有數之不盡的志工更幾乎用了一輩子的青春歲月奉獻在此,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全年無休,守護著醫院,也守護著我們醫務同仁,是行走人間的菩薩。──林欣榮(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院長)



    專文推薦



      釋證嚴(佛教慈濟基金會創辦人)

      林靜憪(佛教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

      林俊龍(佛教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

      林欣榮(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院長)

    ?


     







    走上醫院志工的修行路�釋證嚴

    如風不可少──慈悲就是他的基因�佛教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 林靜憪

    感恩慈濟醫院軟體中的軟體──醫療志工�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 林俊龍

    看見人見菩薩的身影�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院長 林欣榮



    楔子 我們永遠都在



    輯一 信──當病人的守護者

    第一章 希望人人都有機會耕福田

    第二章 匯聚眾人的愛來成就

    第三章 有虔誠的信仰就能愛得透徹

    第四章 以付出為志

    第五章 只願病患得到最好

    第六章 徵求為眾生服務的人

    第七章 讓甘美的泉水源源不絕



    輯二 願──照顧院內,守護院外 ?

    第八章 以誠,以正

    第九章 願以病障取代事障

    第十章 但願眾生得離苦

    第十一章 熱心與恆心

    第十二章 用愛與關懷解除其苦

    第十三章 做人所無法做的事

    第十四章 將慈悲化為有形的事業

    第十五章 愈艱鉅,愈該堅持

    第十六章 集合力量扛起千斤萬擔



    輯三 行──擁抱國際

    第十七章 發善心,立大願

    第十八章 把擔心化為支持的力量

    第十九章 軟體中的軟體

    第二十章 守護生命的磐石

    第二十一章 止病才能防貧

    第二十二章 充分使用每一天的生命



    輯四 守護──成為最堅強的後盾 ?

    第二十三章 把寶貴的時間用來做好事

    第二十四章 願做良醫









    走上醫院志工的修行路�釋證嚴




      花蓮慈濟醫院啟業已逾三十八年了,感恩被譽為「軟體中的軟體」的志工菩薩,很稱職的承擔起連結醫護與病患間的角色;不僅是醫病之間的潤滑劑,也是醫護菩薩的好幫手。使得步調緊湊沉悶的醫院各角落,因為有志工菩薩的穿梭服務,就如同天空有了雲彩,乾旱的大地得到雨露滋潤一樣;因為志工熱情的諮詢指引,不僅醫護同仁可以稍微喘口氣,病患也不再徬徨無助了。



      其中被大家尊稱為「志工老兵」的顏惠美(法號:靜曦),原本是花道老師,也是一位精進的慈濟委員。為了師父要在花蓮啟建醫院,她發心到處募款,逢人就說慈濟。曾經進到臺北名剎善導寺,面對坐在觀眾席來自各道場的大法師,本來內心還有一點怯弱,但為了成就這座救人的醫院如願矗立在東部,立時勇氣倍增,大步向前,侃侃談起師父的建院理念。這分膽識和堅定不移的信念,正是成就花蓮慈院順利竣工啟業無數小水滴中一滴水的力量。



      更感恩的是,花蓮慈院竣工啟業後,她的目標很清楚,就是響應師父號召,要回來慈院擔任常住醫療志工。究竟醫療志工要扮演怎麼樣的角色才能恰如其分?先是觀摩臺大醫院行之有年的志工服務如何運作,邊作邊學習。慈院啟業一段時間後,她又東渡日本向當地的醫療院所取經,綜合所長,再內化成慈濟模式的志工服務。



      病患百百種,尤其經濟落後、青壯人口嚴重外流的後山花蓮,慈院收治的病患有不少是經濟弱勢的長者和身障者。醫護菩薩基於天職,一律施予無差別的醫療救治,目的是讓患者健康出院回家。此類病患或積習已久,或者家庭得不到支持,心態比較消極;其實「三分身病,七分是精神」,醫療和投藥只能療治他的身病,心病就有賴醫療志工發揮智慧,技巧的探索病患內心深處的需求,方能就病象提出解方。



      醫院會有醫療爭議,多數是醫病溝通不良。即便醫師站在病患立場,幫他找尋省錢又適當的醫療資源,才會開出轉院單;但病患不知其中原委,以為院方趕他出院而忿忿不平。靜曦服務久了,很清楚勞保局的規定,語氣溫和但立場十分堅定的說:「您若要持續作復健,就必須回到戶籍所在地,才能得到補助喔!」就在緊要時刻,及時平息病人的誤解與憤怒。



      醫院裡有很多悲歡離合,賺人熱淚的故事。癌末父親眼見時間在倒數,他最後的願望但求父子相會就心滿意足了;但因過去放蕩的人生,置家庭於不顧,使得孩子也複製他的錯誤,目前關押於某監獄。這群志工菩薩為了圓滿受刑人的願望,立時展開尋人的超級任務。當父子再見面時,面對孩子冷漠的面孔,父親就像得到救贖一樣很滿足,終於不用帶著遺憾離開世間了。只求孩子能叫他一聲「爸爸!」孩子很彆扭很不情願,靜曦及時扮演潤滑劑的角色,促成父子相會。既圓滿父親的願望;孩子的肢體表情儘管很不自在,將來也不會扼腕後悔了。



      很感恩我們志工菩薩的服務不僅限於院內,甚至走出院外,對出院病患進行居家關懷。若有醫護菩薩同行,還可以作簡單的檢查和衛教。靜曦看到病家環境髒亂,心生不忍,立時與同來的幾位志工捲起袖子開始打掃,接著牆壁門窗還要重新上漆,有時看到桌上的飯菜都發餿了,打開米甕,粒米全無,心中一陣酸楚;志工自掏腰包很快地為貧苦家庭送上白米青蔬。



      醫療有慈善作後盾,對病患,尤其經濟弱勢的病患;以靜曦為首的常住志工常常自掏腰包,及時提供病患需要的物資,或者幫助病患尋找其他資源。志工無所求的愛,病患是點滴在心。對於醫療束手的重症患者,志工試著與病患溝通身後的器官捐贈,或者成為大體老師;多數人初聞提議,震驚難免,但也不會當面排斥,沉澱一段時間後,靜曦手上又多了好幾張大體老師、器官捐贈的同意書。這些捨身菩薩的名字將永遠鏤刻在醫學院的紀念碑上。



      三十八年前,師父只是提出「醫院志工」的概念,真正身體力行走出一條恢宏開?的志工大道,正是以靜曦為首,包括靜易、慮衡、慮熹、慈?、慈芬、惟銘、慮雯等以院為家的常住志工的努力,還有來自全臺連連接接的梯次志工,適切的扮演醫病間的橋樑,也改變無數病患、和病患家庭的命運。穿上這襲「迷你袈裟」的志工菩薩,不僅是醫院的亮點,也是醫護和病患的貴人。



    ?




    其 他 著 作
    1. 透析護腎一日三餐健康蔬療飲食【最新修訂版】
    2. 24節氣 蔬素養生套書(共3本):24節氣輕蔬食+愛上美味養生素+打造50歲後的蔬療養生力
    3. 全植物飲食醫學與營養健康大關鍵【美味食譜篇】
    4. 24節氣輕蔬食【好評修訂版】
    5. 東方的一道光:花蓮慈濟醫學中心中西合療之路
    6. 打造50歲後的蔬療養生力:這樣吃素,健腦益智╳抗病慢老╳增肌保骨
    7. 遇見,在生命轉折處—從出生到臨終的護理陪伴
    8. 愛上美味養生素【暢銷珍藏版】
    9. 透析護腎一日三餐健康蔬療飲食
    10. 24節氣輕蔬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