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完全解析肺癌診治照護全書【最新增訂版】

完全解析肺癌診治照護全書【最新增訂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268629
余忠仁,34位臺大醫院肺癌多專科醫療團隊
原水
2023年11月18日
183.00  元
HK$ 146.4  






ISBN:9786267268629
  • 叢書系列:Dr.Me
  • 規格:平裝 / 288頁 / 23 x 17 x 1.7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8歲~99歲
    Dr.Me


  • 醫療保健 > 疾病百科 > 癌症專科 >











    肺癌已進入精準醫療時代,治療團隊除了透過多項檢查確診分期,



    更會針對不同期別及完整基因檢測,評估病友的體能狀態與共病,



    不論早期診斷根治疾病,或晚期積極治療、延長壽命與生活品質提升,



    都能協助病友制定適合的個人化治療計畫與目標,以期達到最佳療效!




    ?


    總策畫◎余忠仁(臺大醫院新竹臺大分院院長)

    作者群◎34位臺大醫院肺癌多專科診療團隊


    ?


    本書是由臺大胸腔內外科、腫瘤醫學部、癌症防治中心、檢驗醫學部、影像醫學部、核子醫學部、皮膚部、復健部、家庭醫學部、營養室、社會工作室、癌症個案管理室及臺大醫學院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等十餘個部門和數百位專業人員所組成,堪稱臺灣最強肺癌治療團隊。

    ??? 〔隨書加贈〕臺大醫師精心設計「秒懂肺癌治療 SOP療程圖」



    國人對肺癌的印象總還是停留在「肺癌是一種死亡率非常高的癌症」。近年來,不論男性或女性的癌症發生率,肺癌都位列第3位,男性僅次於大腸癌和肝癌,女性僅次於乳癌和大腸癌。但在癌症死亡率排行榜中,肺癌長年高居第 1 位。由此可見,肺癌對國人健康的威脅是遠高於其他癌症,一旦罹患肺癌,即刻讓病友和家屬都籠罩在巨大的死亡恐懼陰影下。

    在臺灣,剛診斷出肺癌的平均年齡是 65 歲,但是從 55 歲開始發生率就有快速升高的趨勢,肺癌多年來已經成為所謂的「新國病」,而其病情變化多端,非常複雜。肺癌一般分為兩大類: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又可分為兩種:肺腺癌和鱗狀細胞肺癌)。

    肺癌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治療方針是進行手術;第三期則比較複雜,除了手術,尚有放射線和化學同步治療加上免疫治療;而第四期的病友占所有肺癌病友的一半左右,治療選擇有標靶治療、化學治療和免疫治療,如何依據病友身體狀況與原有的疾病,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與後續評估,是建立肺癌治療計畫當中很重要的一環。

    晚期癌症的醫療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同時治療的選擇也日漸增多,因此現在的醫療重視與病友「共享醫療決策」,將臨床試驗的相關訊息披露,進而讓病友有機會參與各項臨床試驗,幫助病友了解病情,進而參與治療過程,是現代化癌症醫療的重大進步。

    肺癌的治療不只非常多樣化,從檢驗、手術,到各式各樣新的治療方法,這些年來不斷推陳出新。這些肺癌新趨勢都代表了新的希望,對病友和家屬來說自然都是好事。本書能讓讀者對肺癌有正確認知,說明不同期別肺癌的治療方式,尤其是目前治療中常見的標靶治療,以及不同期別都可能會使用到的化學治療,讓讀者能在翻開本書時先有概念後,在細讀書中各個章節時,更能吸收和了解,進而建立良好的醫病溝通關係。


    ?? 最強臺大醫療團隊完整解析癌友最關心最擔憂的肺癌大小事


    ?沒有轉移的第一期肺癌和有轉移的第四期肺癌治療大不同,確診及正確分期、是否有轉移?轉移到哪裡?這些判斷對後續治療都非常重要。

    ?肺癌手術已由傳統開胸手術演進到「單孔胸腔鏡」的微創精準手術。傷口不僅美觀,同時病人恢復更快,治療效果更好。

    ?肺癌是非常容易復發的癌症,第三期復發率超過八成,第二期也超過一半;但如果第一期早期發現,治癒率則高達九成。

    ?晚期肺癌治療所採取的精準治療,為各種癌症治療中的領先者。診療後依據腫瘤組織型態、基因突變型、PD - L1 表現而選擇適合的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化學治療,以達到最有效的治療反應、最佳的生活品質。


    ???〔強力推薦〕


    陳建仁/前副總統

    陳文茜/資深媒體人

    陳佩琪/小兒科醫師

    星希亞/抗癌部落客


    ?? 本書章節


    --------------------------------------------------------------------------------------------------

    前 言 ?精準判斷分期,才能有效制定治療方針

    PART1 ?確診肺癌該怎麼辦?

    PART2 ?坦然面對肺癌──就醫前的心理準備

    PART3 ?肺癌分期與治療──分期不同,選項也不同

    PART4 ?有效預防復發及轉移──早期肺癌的治療

    PART5 ?有助提升生活品質及延長壽命──晚期肺癌的治療

    PART6 ?維持良好生活品質──改善皮膚副作用、飲食照顧與運動建議

    附錄1 用愛彌補醫療的極限:癌末安寧緩和醫療的照護

    附錄2 當癌末治療遇上嗎啡用藥的迷思

    附錄3 社工室:病友及家屬可以找得到的協助資源

    --------------------------------------------------------------------------------------------------


    ?? 特別增訂:肺癌臨床精準醫療,最新突破6大趨勢


    1.肺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LDCT)

    ■ 張允中教授(臺大醫院影像醫學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放射線科教授)

    2.沒有傷口的微創手術—影像導引腫瘤消融術?

    ■ 簡寧(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影像醫學部主治醫師)、林孟暐(臺大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臨床教授)

    3.放射治療新技術—粒子放射治療

    ■ 許?銘(臺大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臨床副教授)

    4.抗體藥物複合體:令人期待的新治療方式

    ■ 李日翔(臺大醫院新竹臺大分院腫瘤醫學部主任)

    5.標靶藥物新夥伴

    ■ 施金元(臺大醫院胸腔內科主任)、 吳尚俊(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綜合內科部副主任)

    6.免疫治療新進展

    ■ 楊景堯(臺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臨床副教授)

    --------------------------------------------------------------------------------------------------


    本書總策畫:余忠仁(臺大醫院新竹臺大分院院長)

    作者群:34位臺大醫院肺癌專科醫療團隊


    ?胸腔外科:陳晉興(臺大醫院外科部主任)、徐紹勛(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林孟暐教授、蔡東明醫師、郭順文醫師、陳沛興醫師

    ?胸腔內科:施金元主任、王鶴健(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何肇基(臺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楊景堯副教授、廖唯昱副教授、林敬凱(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綜合內科部主治醫師)、吳尚俊醫師(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綜合內科部副主任)、李日翔醫師(臺大醫院新竹臺大分院腫瘤醫學部主任)

    ?腫瘤醫學部:楊志新(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院長)

    ?皮膚部:朱家瑜教授

    ?家庭醫學部:蔡兆勳教授

    ?核子醫學部:顏若芳兼任主治醫師、黃潔宜醫師

    ?放射腫瘤科:許?銘副教授

    ?影像醫學部:張允中教授、簡寧主任

    ?檢驗醫學部:詹一秀醫師、蘇剛毅副教授

    ?物理治療技術科:蕭淑芳治療師

    ?營養室:陳珮蓉主任、馮馨醇營養師

    ?社會工作室:黃佳琦管理師

    ?癌症防治中心(腫瘤個案管理小組)個管師:柯虹如、黃?珍、王宜茹、徐昕妤、武芮竹




     





    【前言】


    ◎精準判斷分期,才能有效制定治療方針


    ■ 楊志新(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院長)

    ◎肺癌的4大特色

    ◎肺癌的第四期治療是關鍵


    ˙確認轉移部位很重要

    ˙小細胞肺癌的治療

    ˙鱗狀細胞肺癌的治療

    ˙肺腺癌的治療

    ◎肺癌治療基本SOP流程圖


    ■?? ?楊志新(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院長)、楊景堯(臺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臨床副教授)

    PART1 確診肺癌該怎麼辦?


    ◎人體重要的器官:肺與呼吸系統


    ■ 徐紹勛(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沛興(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

    (1)呼吸作用──人類得以存活的重要宣示

    (2)呼吸系統──無聲的交響樂團

    (3)肺──人體的守門員

    ◎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的差異


    ■ 郭順文(臺大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

    (1)惡性與良性腫瘤交互存在,變化多端

    (2)由醫師專業判斷,訂出最佳治療計畫

    ◎認識肺癌


    ■ 余忠仁(臺大醫院新竹臺大分院院長)

    (1)早期症狀

    (2)致病原因

    (3)肺癌的分類

    (4)基因突變或其他疾病的影響

    ◎肺癌的篩檢及預防


    ■ 陳晉興(臺大醫院外科部主任)

    (1)肺癌是花費最多的癌症

    (2)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是肺癌篩檢最佳利器

    (3)空氣污染不只是造成肺癌的元兇

    (4)防治空氣汙染,你我都做得到

    ◎是否該徵詢第二意見?如何告知家人與調整生活模式?


    ■ 柯虹如、黃鳳珍、王茹宜、徐昕妤、武芮竹(臺大醫院護理部腫瘤個案管理小組胸腔腫瘤個案管理師)

    (1)是否需要徵詢第二意見?

    (2)如何告知家人?

    (3)如何調整工作及生活模式?

    ◎肺癌的臨床研究


    ■ 楊志新(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院長)

    (1)臨床試驗的定義

    (2)臨床試驗的歷史

    (3)臨床試驗的程序

    (4)臨床試驗的期別

    PART2 坦然面對肺癌──就醫前的心理準備


    ◎肺癌的檢查與診斷

    ◎認識肺癌專業醫療團隊


    (1)痰液檢查

    ■ 詹一秀(臺大醫院檢驗醫學部主治醫師)、林敬凱(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綜合內科部主治醫師)

    (2)胸部X光檢查

    ■ 張允中醫師(臺大醫院影像醫學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放射線科教授)

    (3)電腦斷層掃?描

    ■ 張允中醫師(臺大醫院影像醫學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放射線科教授)

    (4)正子掃描與骨骼掃描

    ■ 顏若芳(臺大醫院核子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黃潔宜(臺大醫院核子醫學部主治醫師)

    (5)胸腔超音波導引穿刺術

    ■ 王鶴健(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

    (6)支氣管鏡檢查&支氣管鏡超音波

    ■ 何肇基(臺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

    (7)切片檢查

    ■ 何肇基(臺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

    (8)分子病理基因檢測

    ■ 蘇剛毅(臺大醫學院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副教授)

    (9) 液態切片(Liquid biopsy)

    ■ 廖唯昱(臺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

    ◎如何與醫師討論治療計畫?


    ■ 柯虹如、黃?珍、王茹宜、徐昕妤、武芮竹(臺大醫院護理部腫瘤個案管理小組胸腔腫瘤個案管理師)

    (1)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2)循序漸進,漸入佳境

    (3)突破重圍,勝利在望

    ◎肺癌復發與轉移&治癒及預後


    ■ 何肇基(臺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

    (1)治癒及預後

    (2)肺癌的復發

    (3)肺癌的轉移

    (4)如何區分轉移、復發,還是新癌症?

    PART3 肺癌分期與治療──分期不同,選項也不同




    ◎肺癌的分期


    ■ 林孟暐(臺大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臨床教授) ?

    (1)肺癌的分類

    (2)肺癌的分期

    ◎治療的選項


    (1)治療方法的新進展

    (2)分期治療的選項

    ◎認識肺癌治療新趨勢


    ■ 施金元(臺大醫院胸腔內科主任)

    (1)檢驗新趨勢:磁導航

    (2)手術新趨勢:單孔無管微創胸腔鏡手術

    (3)治療新趨勢一:手術前化療加免疫治療

    (4)治療新趨勢二:立體定位放射線治療

    (5)治療新趨勢三:腫瘤消融術

    (6)治療新趨勢四:電場療法

    (7)治療新趨勢五:免疫治療擴大運用

    PART4 有效預防復發及轉移──早期肺癌的治療




    ◎手術治療?


    ■ 陳晉興(臺大醫院外科部主任)、蔡東明(臺大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

    (1)術前評估

    (2)手術方式

    (3)術後照護

    ◎局部肺癌的放射治療


    ■ 許?銘(臺大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臨床副教授)

    (1)什麼是放射治療?

    (2)放射治療在肺癌的角色定位

    (3)早期肺癌放療的條件

    (4)早期肺癌的放療:立體定位消融性放射治療

    (5)早期放射治療的效果參考

    ◎肺癌術前或術後的治療評估


    ■ 何肇基(臺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

    (1)術前治療

    (2)術後治療

    ◎肺癌預後追蹤與常見檢查項目


    ■ 郭順文(臺大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

    (1)電腦斷層掃描

    (2)核磁共振

    (3)正子造影&骨骼掃描

    (4)長期觀察腫瘤指數異動

    PART5 有助提升生活品質及延長壽命──晚期肺癌的治療


    ◎同時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局部轉移無法開刀的治療首選


    ■ 何肇基(臺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

    (1)同時放化療,以放療為主、化療為輔

    (2)新舊藥副作用不同,病友注意選擇

    (3)放療加化療,再加免疫治療效果更好

    (4)同時放化療,副作用大,要注意病友身體狀況

    ◎化學治療:副作用大幅降低的傳統新療法


    ■ 楊景堯(臺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臨床副教授)

    (1)哪些人可以進行化療?

    (2)分好幾線藥物

    (3)化療的副作用有哪些?可以避免嗎?

    ◎標靶治療:晚期肺癌最佳療法


    ■ 施金元(臺大醫院胸腔內科主任)

    (1)基因檢測

    (2)標靶治療

    (3)抗藥性問題

    ◎免疫治療:延長存活的新治療方式


    ■ 廖唯昱(臺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

    (1)癌症免疫療法的演進

    (2)免疫療法的種類與原理

    (3)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於臨床治療

    (4)預防復發

    ◎晚期肺癌的放射治療


    ■ 許?銘(臺大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臨床副教授)

    (1)晚期放射治療的目標與策略

    (2)可長期控制的晚期肺癌放療

    (3)多處轉移的晚期肺癌放療

    (4)腦轉移的放療

    (5)副作用的緩解

    (6)未來的展望

    ◎晚期肺癌的手術治療


    ■ 徐紹勛(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沛興(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

    (1)什麼是晚期肺癌?

    (2)術前評估:我的身體能夠承受開刀嗎?

    (3)淺談晚期肺癌手術:我的腫瘤能夠拿乾淨嗎?

    (4)除了開刀,還有沒有需要接受其他治療?

    (5)肺部以外的腫瘤轉移,該怎麼辦?

    (6)肺癌晚期≠肺癌末期

    PART6 維持良好生活品質──改善皮膚副作用、飲食照顧與運動建議




    ◎克服標靶治療中的皮膚副作用


    ■ 朱家瑜(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皮膚科教授)

    (1)案例

    (2)標靶治療到底是什麼?

    (3)肺癌最常使用的標靶治療有哪些?

    (4)標靶治療常見的四大皮膚副作用

    (5)常見皮膚副作用Q&A

    ◎肺癌治療期間的飲食照顧


    ■ 陳珮蓉(臺大醫院營養室主任)、馮馨醇(臺大醫院營養室營養師)

    (1)利用營養門診,打造個人營養建議

    (2)特別注意癌症惡病質的發生

    (3)肺癌治療期間的飲食原則

    (4)肺癌治療期間的飲食規畫

    (5)肺癌病友一星期食譜建議表

    ◎預防復發及保健期間的飲食營養照顧


    ■ 陳珮蓉(臺大醫院營養室主任)、馮馨醇(臺大醫院營養室營養師)

    (1)預防保健期間的九大生活飲食須知

    (2)對超級食物的幾項迷思

    ◎正確提升免疫力以對抗癌細胞


    ■ 何肇基(臺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

    (1)單純免疫力無法防癌、抗癌

    (2)能辨認癌細胞的免疫系統才能抵抗癌細胞

    ◎調整作息、省力運動以克服癌疲憊


    (1)調整生活作息,降低疲憊感

    (2)用運動克服癌疲憊

    ◎肺癌治療前後的運動建議


    ■ 蕭淑芳(臺大醫院復健部物理治療師)

    (1)運動的禁忌症

    (2)手術前的運動鍛鍊

    (3)手術後住院的運動鍛鍊

    (4)手術出院後的運動鍛鍊

    (5)不開刀的治療後的運動鍛鍊

    附錄1用愛彌補醫療的極限:癌末安寧緩和醫療的照護?


    ■ 蔡兆勳(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臨床教授)

    (1)用同理心建立信任關係?

    (2)肯定自己,化解衝突,心願完成,使其圓滿

    附錄2當癌末治療遇上嗎啡用藥的迷思?


    ■ 蔡兆勳(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臨床教授)

    (1)迷思一:害怕成癮?

    (2)迷思二:抑制呼吸、加速死亡??

    附錄3社工室:病友及家屬可以找得到的協助資源


    ■ 黃佳琦(臺大醫院社工室管理師)

    特別增訂:肺癌臨床精準醫療,最新突破6大趨勢




    1.肺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LDCT)


    ■ 張允中教授(臺大醫院影像醫學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放射線科教授)

    2.沒有傷口的微創手術—影像導引腫瘤消融術?


    ■ 簡寧(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影像醫學部主治醫師)、林孟暐(臺大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臨床教授)

    3.放射治療新技術—粒子放射治療


    ■ 許?銘(臺大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臨床副教授)

    4.抗體藥物複合體:令人期待的新治療方式


    ■ 李日翔(臺大醫院新竹臺大分院腫瘤醫學部主任)

    5.標靶藥物新夥伴


    ■ 施金元(臺大醫院胸腔內科主任)、 吳尚俊(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綜合內科部副主任)

    6.免疫治療新進展


    ■ 楊景堯(臺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臨床副教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