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國家級基金操盤手選股教戰手冊:從基本面到大數據,暖神凱哥帶你避開投資魔障,建立長線布局、短線飆股都適用的操作思維

國家級基金操盤手選股教戰手冊:從基本面到大數據,暖神凱哥帶你避開投資魔障,建立長線布局、短線飆股都適用的操作思維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266434
黃豐凱
今周刊
2023年11月30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6267266434
  • 叢書系列:投資贏家系列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5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投資贏家系列


  • 商業理財 > 投資理財 > 股票/證券











      為什麼會被爛股票一騙再騙?要如何抓住隱形冠軍潛力股?



      暖神凱哥獨門選股心法不藏私傳授!

      20多年法人圈實戰濃縮精華,好讀易懂不求人,讓你也能比肩專業研究員。



      跟著凱哥沙盤推演,預判行情走勢,精準抓住起漲點,

      從此換思維,選好股,買對股票走對路。



      ◎「自己擁有正確的投資觀,比投顧老師的明牌更可靠。」

      本書結合作者法人圈豐富經歷,從「破除迷思」「投資心法」「市場實戰」「大數據分析」四大面向多方解密選股技巧,讓投資人揮別誤信明牌耳語、落入他人投資陷阱的肥羊歲月。



      ▍破除迷思

      ˙基本面固然重要,也別過度執著

      ˙從研究報告裡看門道,素人也能變神人

      ▍投資心法

      ˙操作波段或長線投資都適用的策略

      ˙學習產業、盤勢判斷,眼光更精準

      ▍市場實戰

      ˙掌握股票進出場點與停利停損點

      ˙檢視持股盲點,提升投資報酬率

      ▍大數據分析

      ˙擁有財報解析技巧,投資路上更順遂

      ˙用大數據配合股票型態,掌握選股方向



      別再癡癡等待別人分享飆股帶你飛!

      暖神凱哥帶你建立一套進可攻,退可守的操作思維,

      從短線操作到長線布局都能精準預判,甚至比法人更早進場,不再輕易被割韭菜。



    各界推薦



      專文推薦——

      林華明|國際扶輪3522地區前總監.艾福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儲祥生|華南永昌投顧董事長 



      誠摯推薦——

      游庭皓|財經直播主

      蕭非凡|「股海奇兵」版主



      「作者在投資圈耕耘甚深,以多年的實戰經驗與獨到見解,精煉成這本教戰手冊,讀者應能從中汲取養分,作為未來投資股票的指引。」——林華明,國際扶輪3522地區前總監 



      「最認真勤跑上市櫃公司的凱哥,掌握第一手資訊的必勝法則,值得推薦!」——蕭非凡,「股海奇兵」版主



      「本書實用性極高,不論是投資小白或資深股民,應該多少都能在書中各自找到能提升投資功力的指南。」——儲祥生,華南永昌投顧董事長


     





    推薦序 暖神凱哥守護愛人與財富的投資智慧�林華明

    推薦序 資深股民或小白都能依循的經驗法則�儲祥生

    序? 言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Part I 我們曾經陷入的基本面迷思

    第1章 「基本面決定股價」正確嗎?


    1-1 影響股價的因素

    ˙股價不是好公司唯一的評斷標準

    ˙從股價波動時的高層反應,判斷公司好壞

    ˙面對挑戰,台積電的策略布局

    ˙默默扎根基本面,台達電成功轉型

    ˙基本面穩健,股價卻受大環境影響

    ˙巴菲特對台積電的投資策略

    ˙公司發展策略不同,投資價值也不同

    1-2?? ?多方檢視基本面

    ˙良好基本面的三大條件

    ˙發展跨領域產品,讓基本面更穩健

    ˙擁有創新能力,才能為基本面加分

    ˙電動車革命,裕隆與鴻海面臨挑戰



    第2章 站在研究員的肩膀上

    2-1?? ?好公司不代表好股價

    ˙聽課程就能變成研究員?別鬧了!

    ˙從報告裡看門道,素人也能變神人

    ˙有時候,股價上漲就是硬道理

    ˙台灣券商的結構性轉變

    ˙從報告中洞見趨勢,掌握先機

    ˙方法因人而異,理性檢視投資組合

    ˙別執著於個股過往的基本面表現

    ˙股價反彈卻鎖不住漲停,危機浮現

    2-2 為什麼0050打不敗?



    第3章 磨練挑出好公司的眼光

    3-1?? ?好公司的願景

    ˙擁有執行力,是好公司的關鍵

    ˙先成為一方之霸,再躍入國際舞台

    3-2?? ?發掘隱形冠軍

    ˙隱形冠軍追求卓越,堅持不懈



    Part II 從實戰經驗中成長

    第4章? 回首投資來時路


    4-1 慎防基本面利多大餅

    4?? ?掛牌蜜月期後,才是真正的考驗

    5?? ?當心:基本面的過高期望拉抬股價

    4-2 如何避免在股海中反覆上當



    第5章? 股海中的地雷與魔障

    5-1 如何看出投資地雷

    ˙小心橫空出世的股票

    ˙別傻傻聽信名師的口號

    ˙發生爭議的公司,未必成為地雷股

    5-2?? ?如何辨識投資魔障

    ˙從籌碼面檢視股票是「神」是「鬼」

    ˙追高被套牢,才知遇上「魔神仔」

    ˙創新產品和訂單必有跡可循

    ˙不盡信公司說法,凡事保持懷疑



    第6章 凱哥投資心法

    6-1本益比到底如何評估

    6-2?? ?如何精準掌握進出場時機?

    ˙從經濟、產業結構觀察個股趨勢

    ˙當今正值大投資浪潮的產業

    ˙以股票「型態」架構,判斷進出場時機



    第7章 市場實戰策略

    7-1掌握時機抓到飆股

    ˙把握機運華麗轉身,雷虎的飆股故事

    ˙後疫情時代注重保健,葡萄王成夯股

    7-2?? ?投資上的長短電網

    ˙穎崴與嘉澤的長短電網小故事



    Part III 研究員養成計畫

    第8章 研究員成長之路


    8-1?? ?研究員的學經歷背景

    ˙本土與外資研究員是兩條平行線

    ˙研究員不看盤只寫基本面報告,行嗎?

    ˙提前累積經驗,積極展現即戰力

    ˙深入閱讀活用要訣,少年股神稱號不遠

    8-2 法人圈不能說的祕密

    ˙股市弊案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投信業人才流失影響市場走向

    ˙台灣資本市場的育才、留才困境

    ˙資深經理人的其他出路與挑戰

    ˙法人圈的亂象



    第9章 人人都有成為研究員的潛力

    9-1?? ?財報解析

    ˙解析財報準則:三率三升

    ˙致新、茂達及來頡的故事

    ˙解析財報準則:解構EPS來源

    9-2 鎖定產業趨勢,找出潛力股



    後記 人會欺騙背叛,大數據會說實話





    序言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這本股票教戰之書,雖不敢自誇「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卻是敝人過去在市場投資圈累積的親身經驗與know-how,放眼基金投資圈,應鮮少有人出版這樣的教戰手冊。



      這幾年我陸續開課教投資,也常演講,苦口婆心地傳達投資理念,但很多人都只想立刻問到明牌、求得股票代碼,寧可付出昂貴的投顧會員費用,有時甚至被誆騙,也不願好好學習真正的投資心法,實在可惜。

    ?? ?

      投資學本是一門專業學科,需要花一點時間累積,我自己從證券研究員到股票操作,進而學習期貨操作,經此過程,慢慢累積個人獨有的「投資觀」。對於人生所向,有人選擇找算命師父「摸骨論命」;對於投資,其實也能「摸股論勢」,只要掌握要訣勤勞學習,預測個股未來走勢,並非不可能。希望本書內容能對讀者有所啟發,未來也可以成為能夠摸股論勢的投資人。



      我曾應邀到證券商全台各大分點為營業員及客戶解析個股,從個人角度來看,此舉恰似「個股導讀」,即從累積多年形成的投資觀點,論斷一檔個股,這是學習投資較為直接的方式,而其缺點是過於片斷,沒能從大環境去分析。不過,從現實面來看,在現今的台股市場裡,只求個股漲跌,也是可被接受的。



      投資有很多面向,不純然只看個股,就像一個小孩長不高,有其父母親遺傳的先天因素影響,也如同作物需要有肥沃土地,才有辦法生長。前些年新冠疫情流行期間,觀光、旅遊、航空一片慘狀,這無關公司體質,只是大環境不佳所致。



      分析個股行情可以從諸多角度切入,除了上述「大環境」以外,公司的先天架構也很重要。公司經營管理績效也有良莠之分,公司成長軌道究竟是稍微偏頗,還是離正道很遠?略微走偏時,稍微矯正便能回復成長,若離正軌太遠,可能就一蹶不振。例如先前的大同公司,公司派並未認真經營,高層管理者只想運用資源來謀取個人利益,股價表現就大受影響。



      除上述切入觀點,分析個股也要注意主力大戶持股變動、是否長期持有,並從中判斷個股多空立足點,這本書裡有許多篇幅著墨於此,更是書中的重點之一。「與其給魚,不如教人釣魚」,如果書中內容能讓讀者具有掌握個股起漲點的能力,或是判斷個股是短線飆漲、還是中期或長期行情的預測力,那麼出版這本書就格外有意義。



      出版本書的日程略微延遲,不免留下一些遺憾,書裡章節中提到巨大、美利達面臨史上最大庫存的問題,新冠疫情造成兩家公司存貨大增,短期視之,看似嚴重,可是並非無法解決。因此,兩檔個股反應利空時,便該有不同於市場一般人的思考,即應可等待巨大、美利達站上低檔位置,也許此處正是多頭趨勢的開始,撰寫此書時,正是兩檔自行車股醞釀翻漲的時刻,可惜本書出版上市時,巨大、美利達遇到以阿戰爭再度回到此低檔價位。



      走過的路,都是成就的養分



      我投入市場多年,迄今有成,必須感謝許多人。我從工科轉到管理學院,再入職場,碰到首位貴人為富邦投顧總經理程定國。程總當時擔任亞洲證券研究部主管,錄用毫無經驗的我,自己能從事證券投資這一行,全拜他之賜。若無此機遇,我很可能會從事房地產投資買賣工作,畢竟研究所念的是都市計畫專業,學以致用進入相關行業,也是理所當然的職業發展。



      因為有機會在亞洲證券當研究員,累積不少基本面的知識與研究技能。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頂頭上司「阿國哥」常要求部門新進同事不要看股票行情,這種作法用心良苦,能讓旗下研究員專心產業調研,卻也可能限制部分研究員於基金投資行業的生涯發展。很多研究員信奉此原則,以致於空有一身產業知識,卻沒有股價敏感度,若想轉型為操盤人,必定要另外花費時間學習,重點是市場股價經常提前反應基本面,股價型態及趨勢與產業發展息息相關,研究員本職學能當然是鑽研產業,但若能讀懂股價變化,當可成為更優秀的操盤人。



      亞洲證券之後,我到德信投信公司工作,直屬主管是現任華南永昌證券投顧董事長儲祥生,我在那裡慢慢累積對股票的認知,但自覺仍然不夠,最後選擇離開德信投信與宏達電這檔昔日股后很有關係。我在德信時,太早看到趨勢而重押宏達電,而且部位全都買滿,當時宏達電每股價位不到100元,可惜還沒抱著等宏達電大漲,我自己就受不了而離職。



      而從投信業進到產業界,最大的感受是產業界脈動沒有資本市場來得快,在這個職涯階段,我跟一些上市櫃發言人、財務長成為好朋友,之後辭去上櫃公司發言人職務,再回到投資圈,又從研究人員做起。此時,我對資本市場有不同的領悟,應該到了「看山是山」的階段,操作敏感度比以前好,但無可諱言地,仍在摸索中。



      離開產業界後,再回資本市場,落腳凱基投信,遇見總經理周雷,他算是國內投信第一代基金經理人,當年頗有盛名,號稱為基金界四大天王之一。周總信奉「Buy & Hold」操作理念,當時我認為股票市場除此之外,還要trading,其實,股票最重要的是買對,不怕買貴,當然,如果買在好的、對的時間,比買到貴的、錯的時間,相對要好很多。



      在凱基投信之後,我被延攬回華南永昌投信公司任研究部主管。走過的路都不枉然,待過上櫃公司確實更能掌握產業發展方向,讓我更具能力帶領研究團隊並培養一些優秀研究員。此際,我的操盤績效比先前好很多,過去的我不管時勢,以為看對產業就要重押,後來的我較能審酌時事,不會過早進場買股,績效自然提升。



      接著我跳槽到日盛投信公司負責代操政府基金,此階段的我經常思考一件事,有一些操作政府基金的經理人都不看盤卻有好績效,理由為何?



      那時,我並不知道代操政府基金的經理人、負責基金管理的公務員居然涉與股市作手聯合炒作,以人為操縱股價,保其績效表現良好。因為身處「炒作圈外」令我突發奇想,報名上期貨操作課程,只為精進自己操盤功力。



      學成之後,我將期貨操作方法應用在股票市場,才有以「均價」邏輯來判斷個股多空走勢,這個邏輯在台灣投資圈應該是首創,也算是一方之獨學。



      融會貫通,絕無僅有的投資邏輯



      個人很自豪能創出這個邏輯方法。到現在為止,在授課的學生中能完全領會整套邏輯的人不多。學生們或許了解型態、均價的概念,可惜沒有產業的研究背景,要想精通,並不容易,需要配合天時、地利及人和,再加上型態、均價,整個連結起來,才能了解全套邏輯。不過,對一般比較缺乏總經、產業觀點的人來說,從籌碼型態、架構去判斷,還是夠用。這也是為什麼我想出版本書的原因。



      坊間關於產業的書不少,但產業有波段循環,說不準任何一波的好光景能持續多久,有限的生命中還能否見到每一波亮麗的景氣高峰表現。正由於股市裡的型態多空經常出現,這本書提到的投資心法,不致失掉時效。



      資本市場常會對應到型態多空,前面提到巨大、美利達大波段行情並不容易。不過,倒是可以從另種觀點來看巨大、美利達的波段行情,一般而言,個股的基本面若出現財務上的重大損失,股價不免遭受重擊,所幸巨大和美利達公司體質不錯,股價被打下去後,其實就該判斷轉折位置。



      我們以均價、籌碼型態邏輯開發XQ凱哥雷達、關鍵黃金K兩套軟體,應用在選股投資實戰,有助判斷個股股價轉折時間。近年有個實例——華星光(4979),這檔股票在2023年5月左右出現重要轉折價位45.3元,我跟學生們強調站上此轉折點,股價會有所表現,不到兩個月,股價便直往上衝突破百元,如果在轉折點買進,報酬翻倍。以這一套邏輯判斷個股多空架構,能不能讓獲利翻兩番?答案是絕對可以,過去選入的高端(6547)、台亞(2340),也是倍數獲利的案例。



      我離開國內投信圈前的東家日盛投信,讓我負責政府基金代操業務,但我在此任職的最後階段,心情有些變化,也萌生念想,希望教大家正確投資觀,以及正確投資方法,於是,2013年決定自立門戶,為的就是要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回顧過往在證券及投信公司的日子,曾跟隨過的主管,我都心存感激,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不少東西。

     

      像是被我們稱為「阿國哥」的程總,擅長操作景氣循環股。他抓住產業特性,尤其每一波航運股景氣翻揚,都能預先掌握,他很聰明地靜待每一波景氣循環的低谷才下手買股,每次都能獲取好幾倍的報酬。但此方式不適合於時時檢討操作績效的投信公司。同樣地,在市場震盪之時,Buy & Hold操作原則也無法奏效。



      另位帶過我的長官前日盛投信總經理張達文偏好價值型投資法,此法可能買到價位較高的個股,卻不容易選錯股,不買錯股可以避免基金績效大幅下跌的風險。投信圈最怕踩到地雷股,不踩雷就能求得安穩。除了價值投資,剩下的資金部位拿來trading,如此配置的基金績效可能不會很好,卻也不致太差。



      我記得曾經將代操基金持股與投信買賣超個股互做比對,也一併比對大戶買賣超個股,當時我還沒開發出以大數據做基礎的操盤軟體,我以人工方式整理比對,發現只要買進的個股遭逢投信法人及大戶接連賣超,這檔個股就不能再加碼;若是持股也有投信、主力大戶一起買進,或可視為搭上市場熱潮,與投信、主力同享股價上漲的贏局成果。



      也有一種情況是投信法人買超持股,主力卻賣超,此際要以型態強弱判斷個股走向。在日盛投信工作期間,我尚未納入均價概念,任職後期,到元大期貨投顧公司上課,從此才突破自我限制,脫離僵固的產業研究員思維。



      身為基金經理人上期貨課程,確實是少見之事。我並非要轉做期貨,而是要將期貨技術操作觀念融入股票投資,就像學武之人,師學其他門派功夫,融會貫通後,另創新門派。



      早期大數據不流行,大家不會想到運用大數據投資。如今可能有人會問,AI會不會取代大數據投資?我認為不會。AI只能判斷型態的多空,沒有產業的概念,我們的這一套選股投資邏輯並不會被取代。



      不過,這套選股投資邏輯仍會受制全球政經環境的變化,例如我們曾經從產業面及均價、籌碼型態挑選易華電(6552),這家公司本來拿到華為不少訂單,大有可為,卻因為美國抵制華為產品,即使價量及籌碼都很理想,也不敵大環境利空,股價下跌。本書第一章探討基本面是否決定股價,就是想提醒投資人必須注意國際情勢變化,尤其近幾年美中大國競爭賽局裡,即使是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都無法置身事外。國際社會發生的大事,很可能就是影響股價的因素,更是不能預測的重大變數。



      最後,謹以本書紀念我的太太,她對我極好,甚至連生命最後一刻,都還在為我著想。多年從事市場研究領域工作的我,每個股市開盤交易日傍晚都會寫投資日報,在醫院陪病的那一段日子,也一樣在老婆病榻前完成這項例行公事。太太在世的最後一個晚上,我在病房傍著她,在寫好投資日報後不久,她便離世。那一刻,時鐘定格,晚上20:25 分(愛你愛我),我永生懷念且摯愛的人與世長辭。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