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學著做菩薩:《瑜伽菩薩戒品》講記

學著做菩薩:《瑜伽菩薩戒品》講記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188693
濟群法師
商周出版
2023年12月07日
133.00  元
HK$ 113.05  






ISBN:9786263188693
  • 叢書系列:Open mind系列
  • 規格:平裝 / 288頁 / 23 x 17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Open mind系列


  • 宗教命理 > 佛教 > 佛教經典/解說

















    「發菩提心」就是開發覺醒的心


    「行菩薩行」就是把菩薩品質變成自身人格


    ?


    菩提心、菩薩行和空性見,是大乘菩薩道的三大內涵。其中,又以菩提心為核心,這是崇高的利他主義願望,是積極入世,幫助眾生解除輪迴痛苦,引導眾生走向覺醒的精神。


    ?


    發起願菩提心之後,接著是行菩薩行。如何使菩薩行更有效,使願心真正落到實處?就形成了菩薩戒,以戒律對菩薩的行為作出規定。


    ?


    「瑜伽菩薩戒」出自《瑜伽師地論》。按照漢傳佛教的觀點,作者是彌勒菩薩,因為這些內容是通過無著菩薩傳出的,根據藏傳佛教的觀點,就是無著菩薩所造。本論由玄奘三藏翻譯,共一百卷,介紹了菩薩的種種修行,如施品、戒品、忍品、精進品、靜慮品、慧品等,瑜伽菩薩戒就出自〈戒品〉。當年玄奘排除萬難西行前往印度求法,在那爛陀大學戒賢論師座下聞法。最主要目的,就是學習《瑜伽師地論》。


    ?


    佛學經論中講到戒律的不少,例如出自《梵網經》的「梵網菩薩戒」,是盧舍那佛為釋迦牟尼佛及諸大菩薩所說,其見地和要求很高,屬於大菩薩的境界,做起來自然也很難。相比之下,瑜伽菩薩戒是彌勒菩薩為娑婆世界的眾生所說,更為善巧,也更容易落實。本書引導我們完整學習〈戒品〉,可以使我們對瑜伽菩薩戒有深入了解,進而走向入世的大乘菩薩道。


     





     緒論


      一、菩提心和菩薩行


      二、瑜伽菩薩戒


      三、作者和譯者


    第一章 總頌


    第二章 自性戒


     第一節 自性略標


      一、功德數量


      二、功德所作


      三、此諸功德因果道理


      四、德數決定


     第二節 戒的殊勝


      一、妙善


      二、無量


      三、饒益


      四、大果勝利


    第三章 一切戒


     第一節 釋所受戒──三聚淨戒


      一、戒的差別


      二、戒的自性


       1.攝律儀戒


       2.攝善法戒


       3.饒益有情戒


      三、三聚淨戒的圓滿之因


       1.攝律儀戒圓滿之因


       2.攝善法戒圓滿之因十種


       3.饒益有情戒十一相


      四、攝義


     第二節 釋受戒法


      一、請白


      二、修集資糧


      三、勸速授戒


      四、修勝歡喜


      五、問障難


      六、正行法


      七、結行法


       1.請證


       2.讚揚勝利


       3.禮謝供養


       4.讚戒功德


       5.策勵修學


       6.選擇授者


       7.不應率爾宣說律儀


       8.率先了解戒法


     第三節 釋守護法──戒相差別


      一、四種他勝處法


       1.他勝處法──四重戒


       2.他勝所作或過患


       3.三纏差別


       4.可還淨之殊異


       5.捨戒因緣


      二、惡作類──四十三輕戒


       1.障布施


       2.違犯持戒


       3.違犯忍辱


       4.違犯精進


       5.違犯靜慮


       6.違犯般若


       7.違犯饒益有情


      三、從犯護心之法


      四、犯已還出之方便


      五、無師自受法


      六、佛說貪心罪輕之密意


      七、犯罪輕重之差別


      八、安樂住緣


    第四章 釋其差別


     第一節 難行戒


      一、第一難行


      二、第二難行


      三、第三難行


     第二節 一切門戒


     第三節 善士戒


     第四節 一切種戒


     第五節 遂求戒


     第六節 此世他世樂戒


     第七節 清淨戒


    第五章 尸羅勝利


    第六章 尸羅總攝


    第七章 尸羅所作


     受持瑜伽菩薩戒的意義


      一、請師


      二、唱爐香讚


      三、戒師開示


      四、請聖


      五、大乘皈依


      六、受持七支供


      七、發心乞戒


      八、審查受戒條件


       1.動機是否清淨


       2.對菩薩戒的認識


       3.審查發心


       4.是否發起願菩提心


       5.當下決定


      九、正行儀軌


      十、啟白請證


      十一、迴向




    其 他 著 作
    1. 怎麼過好這生活
    2. 有疑惑,才能開悟
    3. 禪語心燈
    4. 走出生命的迷霧
    5. 走出生命的迷霧
    6. 你也可以這樣活著
    7. 心,才是幸福的關鍵
    8. 真理與謬論:《辯中邊論》解讀
    9. 認識與存在:《唯識三十論》解讀
    10. 超越「二」的智慧:《心經》、《金剛經》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