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心靈之眼【經典珍藏版】:布列松談攝影的決定性瞬間

心靈之眼【經典珍藏版】:布列松談攝影的決定性瞬間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338469
亨利•卡提耶-布列松
張禮豪,蘇威任
原點
2023年12月11日
153.00  元
HK$ 130.05  






ISBN:9786267338469
  • 叢書系列:On-artist
  • 規格:精裝 / 128頁 / 14 x 21 x 1.7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On-artist


  • 藝術設計 > 攝影 > 攝影家傳記/文集











    【攝影人經典珍藏】

    20世紀最偉大報導攝影師、

    馬格蘭創辦人、現代新聞攝影之父──

    布列松唯一攝影精華文字集結

    完整收錄20世紀報導攝影聖經「決定性瞬間」一文

    影響無數世代的觀念與法則



    攝影,意味著頭腦、眼睛與心靈都落在同一瞄準線上。

    全會華│林盟山│張照堂│郭力昕│簡永彬──推薦



      ●動盪時代的第一手採訪,見證中國、古巴、蘇聯,直抵20世紀重大新聞事件現場



      ●布列松基金會精選珍貴創作,特別收錄:經典攝影作品、致友人書信與評論、親筆信函及晚年素描繪畫



      ●忠於原著精神,繁體中文版應布列松基金會(Fondation Henri Cartier-Bresson)要求,翻譯自法國Fata Morgana出版社出版《Limaginaire dapres nature》(1996)一書,呈現最原味的布列松文字書寫。



      「有時候不盡滿意,我們便會動也不動,等待什麼事情發生;有時整個畫面都鬆散了,拍不到好照片幾已成為定局,突然有個人從眼前經過,我們透過觀景窗跟隨他的路徑,我們等待、再等待……然後按下快門,至此才帶著背包裡好像裝了一些東西的感覺離開。」——亨利•卡提耶-布列松



      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家之一,被譽為「現代新聞攝影之父」的亨利•卡提耶-布列松,他如詩歌般雋永的黑白攝影作品,一幕幕見證著時代重大變革的黃金比例構圖,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攝影人,直至今日。1947年,他與戰地攝影師羅伯·卡帕等人,共同創辦馬格蘭攝影通訊社,透過他最愛的萊卡135旁軸相機與50mm的標準鏡頭,我們跟隨著他的視角,直抵歷史上重大事件與人物現場——西班牙內戰、古巴的卡斯楚與切·格瓦拉、中國共產黨勝利前夕、甘地遇刺前的數個小時??他也是冷戰期間第一位進入蘇聯的西方攝影記者,奠定了這位攝影大師在攝影史上不可抹滅的地位。



      本書是布列松唯一且重要的攝影精華文字集結,完整收錄他在1952年寫下的經典〈決定性瞬間〉一文,此文當年出版後,儼然成為報導攝影界的BIBLE:從如何透過影像說故事、攝影主題、構圖、色彩、技術、客戶??等全面性思考,今日讀來依然深富?發性,是布列松留給後代攝影人最偉大的遺產。



      在書中,他也回顧了動盪時代的第一手採訪報導:1948年共產黨勝利前夕的中國、1963年第一手採訪古巴革命領袖切˙格瓦拉,以及1954年首度進入蘇聯等歷史片段。書中更收錄他寫給雕塑家賈克梅第、電影導演尚˙雷諾、攝影家安德烈˙科爾提茲、卡帕、恩斯特˙哈斯等友人的短信與評論,溫暖的筆調、機智的思考,是歷史雲煙和時代刻痕環繞下,以心靈之眼緩緩道來的洞見。



      【布列松談攝影】

      ─決定性瞬間─


      ●攝影,用視覺的方式發問,又同時做出決定。

      ●那些消失的,就是永遠消失了:而這也是攝影師這份工作的焦慮與主要原創性的來源。

      ●攝影,要屏氣凝神,把一切的感官都集中在稍縱即逝的現實前,若能成功掌握這瞬間的畫面,無論身心都會深感愉悅。

      ●攝影是一種由無止盡的視覺吸引力所觸動的自發性衝動,它既捕捉了瞬間,也留下永恆。

      ●我們會發現在快門擊發的這一刻,我們已經本能地將確切的幾何區域給固定下來,若沒有這些,照片將缺乏個性、沒有生命力。

      ●我的熱情,從來就不在「攝影」這件事本身,而是為了一種可能性,在忘卻自我的那幾分之一秒裡,因為記錄下某種主題以及形式之美所激盪出的情感,那是一種被眼前送上的東西所喚醒的幾何。

      ●為了給世界賦予意義,就必須先體驗到自己是置身在透過觀景窗所裁切出來的那個世界裡,這樣的態度需要專注力、心靈的鍛鍊、敏感度、以及幾何感。



      ─新聞報導攝影─

      ●從事新聞報導攝影,意味著用一連串的照片來述說一個故事。

      ●報導是頭腦、眼睛、內心的連續運作,為了表述一個問題,設定一個事件,賦予某些印象。

      ●有時候,我們認為自己拍了一張最有力量的照片,即使如此,還是會繼續拍下去,只因無法明確預知事件究竟會如何發展。

      ●要避免掃射似快速而機械的拍攝,才不至於負載太多無用的塗寫把記憶塞滿,妨礙了整體格局的清晰度。

      ●每張照片的記憶都與事件踩著同樣的步伐奔馳。

      ●攝影時,永遠要對拍攝對象與自己抱持著最高的敬意。

      ●在攝影時我們必須確定已經表述一切,沒有留下空缺,否則就會為時已晚,而人們無法逆轉事件或重新來過。

      ●最終,對攝影師來說最擔心的是,當翻閱雜誌的時候,竟然發現他的報導存而未用……

      ●照相機幫助人們取得某種視覺的編年史。我們這群人跟其他攝影記者,都在為這個運轉快速、俗務纏身、意見傾向分歧、亟需影像作伴的世界提供資訊。



      ─主題─

      ●主題並不在於蒐集事件,重要的是從中選擇,在深厚的現實中,掌握出真正的事實。

      ●從攝影來看,最微小的東西可能會成為偉大的主題,關於人類的枝微末節也可以成為樂章的主旋律。



      ─構圖─

      ●攝影對我而言,是從現實當中確認出一種表層的律動、線條的律動、以及價值的律動。

      ●看待一張照片,就像看待一幅畫,須在一瞬間看到整體;構圖在這邊同步完成,是視覺元素的有機協調。

      ●構圖不能毫無根據,必須出於必要性,且形式不可與內容分割。

      ●為了能取得黃金比例構圖,攝影師只能仰賴他眼中的羅盤。

      ●構圖必須是我們所關切的課題之一,但在拍照的當下它純粹出乎直覺,因為我們面臨的是一切都處於變動關係下稍縱即逝的瞬間。



      ─攝影與繪畫─

      ●攝影是立即的行動;繪畫則是默想的結果。

      ●我們攝影,出於對生命的一種預感。

      ●攝影也是一種大聲疾呼、追求解放的方法,目的並不在於證明,亦非肯定它獨有的原創性。

      ●攝影,是一種生活的方式。

      ●擊發快門,是我諸多素描簿裡的一種。



      ─技術─

      ●我們在相機的幫助下觀察現實,將之紀錄下來,不藉由取景方式誤導,或利用暗房裡的小撇步。這些把戲在明眼人面前無所遁形。

      ●相機對我們而言是一項工具,而不是一個可愛的機械玩具。只要能夠讓人舒服輕鬆地操作,達到我們想做的事就已經足夠。

      ●相機的持握、光圈、快門等等都必須變成反射動作,就像人們開車換檔變速一樣,所有的操作,即使是最複雜的部份,都不值得大驚小怪。

      ●某些人對於攝影技巧的看法,亦即毫無節制地去追求影像清晰度的偏好,總是逗得我很樂;這是一種對於精雕細琢的熱情,還是他們希望藉由逼真的錯覺好能更緊抓住現實一些?不管怎樣,這些人都遠離了真正問題的核心,如同另一世代的人嘗試用藝術的朦朧感來包裝自己的軼聞故事。


     





    Preface:

    最輕便的行囊──傑哈•馬賽



    Part One: 談攝影與繪畫

    寫實的幻景

    我的熱情

    決定性瞬間

    攝影與素描:比較

    辯證



    Part Two: 見證偉大的歷史

    歐洲人

    從一個中國到另一個中國

    莫斯科

    古巴



    Part Three : 談攝影家與友人

    當拍攝一幅肖像時

    給阿爾貝托•賈克梅第

    恩斯特•哈斯

    侯寐歐•馬丁內茲

    侯貝•杜瓦諾

    莎拉•莫恩

    安德烈•科爾提茲

    尚•雷諾

    我的朋友秦 [大衛•西蒙]

    安德烈•布賀東,太陽王

    羅伯•卡帕

    葛奧格•艾斯勒

    各位先生



    致謝與相關著作



    ?





    導讀



    最輕便的行囊

    傑哈•馬賽




      亨利•卡提耶-布列松不管到哪裡,總是一身簡便輕裝。



      這麼說並不是為了影射大名鼎鼎的萊卡相機──那台攜帶方便的神奇機具,讓他能在人群裡化身為隱形的一員,並遠遠逃開學習透視法而弄得師老兵疲的學院,在安德烈•畢耶荷•德•蒙地亞格陪同下,一路穿梭在歐洲的大街小巷;之後,在亞洲的路途上邂逅迎面襲來的種種事件,街頭的場景在他眼前一一展開,彷彿整個世界都成了他的露天工作室。



      當然,布列松之前的印象派,早已在落日時分被夕照染成一片玫瑰紅的河邊、原野上架好畫架,但他們的世界就像一成不變的星期天,而攝影,卻可展現平日工作生活的真實景況。此外,布列松儘管對繪畫懷抱熱情,但人們可能無法想像他守著畫架,耗費數個小時坐在風景前,並且忍受好奇的人們在其身後指指點點,擺出一個攝影師眼中太過陳腔濫調的姿勢。對一個動如脫兔的佛教徒而言,這姿態太過嚴肅,繪畫材料也太嫌笨重。



      最輕的行囊,這是無從學起的古老課題,然一旦人們理解了,就會伴隨我們行遍天涯;就是它,讓亨利•卡提耶-布列松能夠化於無形,抹去自己,只為能更完美地採擷瞬間,並且為快照賦予意義;得以窺見阿爾貝托•賈克梅第邁著與自己雕塑品相同的步伐行走,或身著襯衫的福克納正駕馭著想像世界;瞥見雲煙裡的印度,或開屏的孔雀現出命運之形……這是古代巨匠的教導,讓他得以把黃金分割納進暗房內,並在不知不覺中闡明了德拉克洛瓦所謂的「素描機器」,能夠同時矯正眼睛的錯誤以及教學上的缺陷:「銀版照相不只是再現而已,它是物體的鏡子;一些在寫生時幾乎總被忽略的細節,實際上卻深具特色,得以引領藝術家對布局結構產生通盤的瞭解:陰影和光線在銀版上再現原本的精確層次,或堅實,或柔和,如果沒有這些細膩的差異,作品將毫無立體感。」



      亨利•卡提耶-布列松近幾年回到繪畫,也就是,打破鏡子,親自用眼睛看,意即接受世界的錯誤,以及我們的不完美。



      與其繼續時而衝鋒陷陣的攝影,不如思索表象的紊亂,這又是,對性格叛逆的布列松來說,重獲自由的一種方式。



      亨利•卡提耶-布列松的風格在他的書寫中一覽無遺:見證、圖說或題詞,無一不講究簡潔,拜他幾無失誤的遣詞用字成就一段即興(舉例來說,關於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天外飛來這樣一個句子:「這是用來跳舞的音樂,在臨死之前。」)相同的品味,同樣分享於強調決定性瞬間的攝影,即便潤飾或修改多少有損這門手藝。



      多虧泰希亞德,這位《決定性瞬間》的傳奇編輯向亨利•卡提耶-布列松展示了書本的藝術,布列松才得以展露他額外的天分──他撰寫的前言,登即成為攝影師的重要經典,現在我們不妨用較不一板一眼的方式來讀它:這篇文章,本身就是一篇充滿詩意的作品。同樣地,在他談及尚•雷諾時,我們也該一讀再讀他活力十足的反應,含蓄而精確的回憶充滿了幽默與情感;還有像是對古巴不帶偏見的觀察,卡斯楚當政的初期,他比任何人、甚至許多被派駐在當地的作家,都看得更清楚。



      亨利•卡提耶-布列松用黑墨水書寫,無疑是因為黑墨水無法稀釋。而現在有了傳真機,對寫作而言就像是萊卡之於攝影。布列松並不排斥使用某些機械,前提是它們都一樣輕巧而且快捷,也就是說,有助他捕捉當下。



      而瞄準又是另一門功夫。光有眼睛不夠,有時還必須屏氣凝神。而我們都知道,布列松不僅幾何布局不循常規,也是獵景高手。




    其 他 著 作
    1. 心靈之眼:決定性瞬間,布列松談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