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小怪獸備忘錄:你不知道的動物生存技

小怪獸備忘錄:你不知道的動物生存技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7519436
曾柏諺
徐維駿
國語日報
2023年12月28日
160.00  元
HK$ 128  






ISBN:9789577519436
  • 叢書系列:科普館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7 x 23 x 1.3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科普館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科普/百科 > 動植物











    所有動物都是獨一無二的「小怪獸」

    有著我們不知道的小祕密



      你以為只有人類社會才有假新聞嗎?只有人類才有投票行為嗎?

      那就大錯特錯啦!地球上生物的行為模式,絕對超出你的想像!



      收到「假消息」,土撥鼠學會「冷處理」;

      外出獵食,非洲野狗「打噴嚏」決定支不支持;

      不怕腦震盪,啄木鳥舌頭就是神奇安全帶;

      遇到敵人,短尾矮袋鼠丟包小孩當「獻禮」;

      對付老鳥搶食,年輕渡鴉也會團結反霸凌!



      陸海空動物大集合,60種超吸睛小怪獸五花八門生存技,

      讓大家輕鬆汲取跨界生物知識!



    本書特色



      1.從「人類行為」出發,看看動物絕處逢生的本事。

      2.網羅陸海空小怪獸,透過詼諧文字揭開怪獸們的神祕面紗。

      3.細膩的寫實畫風,將照片難以捕捉的一面,活靈活現帶到眼前。



    審訂專文推荐



      書中的小怪獸們,展現出千奇百怪的高招來適應環境挑戰,值得我們終其一生探索。──曾文宣 臺師大生態演化所碩士



      我們會說生物「奇怪」,是因為我們對大自然的了解有限,其實牠們的外表和拿手絕活只不過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林大利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



    各界好評推荐



      方慧詩 博物館助理研究員、ICOM NATHIST祕書、科普書籍譯者|李坤瑄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副研究員|阿鏘的動物日常 動物圖文創作家|胡妙芬 科普作家|張東君 科普作家|陳俊堯 慈濟大學醫工系助理教授、科普作家|陳勇輝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科學教育博士|陳國勤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顏聖紘 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這本書不僅適合學生閱讀,也非常適合大人一起從精美插畫與幽默標題裡探索神奇的動物世界!--博物館助理研究員、ICOM NATHIST祕書、科普書籍譯者 方慧詩



      藉由生動、精緻的圖片,搭配簡潔有趣的文字介紹,揭密陸、海、空動物們的求生、繁衍構造與技能,是一本適合提供親師教導孩子動物生存知識的好書。--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副研究員 李坤瑄



      小怪獸們可能不是最可愛的,但絕對是最特別的。明明和我們人類的基本零件一樣,怎麼就能組成這麼酷炫的外表,還能使用超多超威又有趣的能力呀!--動物圖文創作家 阿鏘的動物日常

      

      用人類貼身經驗帶出動物的特殊行為,例如啄木鳥啄樹幹等同於人類騎著腳踏車撞牆一萬次!誰能不為之莞爾呢?--科普作家 胡妙芬

      

      魔法師可以在讓你大笑時把高濃度的知識輕鬆灌入你腦。不信你讀讀這本。--慈濟大學醫工系助理教授、科普作家 陳俊堯



      以精緻優美的筆法, 搭配深入淺出的內容,展現出物種生命之美妙。--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科學教育博士 陳勇輝



      動物行為學是生態學中一門很重要的學門,生物為了適應不同的生態環境,會演化出不同的形態及行為以利生存及繁殖,相信這本書可以讓許多孩子對動物行為產生興趣,也為臺灣的生物多樣性科普教育貢獻不少!--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 陳國勤



      我們常常在面對一些常見動物時會刻板的把一些耳熟能詳特質對應到那些動物身上,但隨著科學的進展,我們對其他動物的結構與功能之關係的探索也越來越深入,這本書雖然只談論常見的動物,但內容中所涉及的科學新知一定可以讓許多小朋友與青少年耳目一新。--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顏聖紘


     





    推荐序 自然界有探究無盡的有趣祕密──曾文宣

    推荐序 認識小怪獸,也認識小小的自己──林大利

    好評推荐

    作者序 獸何以曰怪?世界如果只有人類就太無聊了!

    繪者序 捕捉科學與想像,踏上探索小怪獸的旅程



    CH1 一樣?不一樣?

    1號小怪獸 北美河狸:無所不能的「鐵齒」

    2號小怪獸 大斑啄木鳥:森林界的「饒舌」歌手

    3號小怪獸 瓶鼻海豚:靠「額頭」發聲來唱歌

    4號小怪獸 藍孔雀:「頭毛」也能當天線

    5號小怪獸 領角鴞:「耳朵」一高一低聽得更清楚

    6號小怪獸 牛蛙:陸上水下「視力」一級棒

    7號小怪獸 一角鯨:與眾不同的「犬齒」

    8號小怪獸 皇帶魚:在海底立著游的「身體」

    9號小怪獸 寬咽鰻:「嘴」大吃四方

    10號小怪獸 褐喉三趾樹懶:「身體」就是移動小森林



    CH2 社交行為

    11號小怪獸 絨毛鯊:用螢光講「悄悄話」

    12號小怪獸 雙線鉤蛾毛蟲:「和平」主義使者

    13號小怪獸 土撥鼠:有「誠信」才是好厝邊

    14號小怪獸 非洲野狗:「投票」透明公開

    15號小怪獸 金體美?:西瓜「偎大邊」

    16號小怪獸 藏酋猴:遞上寶寶求「和好」

    17號小怪獸 吸血蝙蝠:靠「友誼」撐過苦日子

    18號小怪獸 渡鴉:號召朋友「反霸凌」

    19號小怪獸 變色龍:「變裝派對」之王

    20號小怪獸 牡蠣:尋找在地「同鄉味」



    CH3 成家立業

    21號小怪獸 大冠鷲:「濃情蜜意」墜入愛河

    22號小怪獸 獅尾狒:斬不斷的「愛恨情仇」

    23號小怪獸 艾氏樹蛙:親自照料「餵小孩」

    24號小怪獸 海馬:「老爸育兒」有一套

    25號小怪獸 鱔魚:長大「變性」當爸爸

    26號小怪獸 七彩神仙魚:半夜「輪流餵奶」

    27號小怪獸 大紅鸛:「育兒」祕密武器

    28號小怪獸 大頭家蟻:暢飲「嬰兒副食品」

    29號小怪獸 泰塔蚓螈:靠寶寶「去角質」

    30號小怪獸 短尾矮袋鼠:遇到「危險」笑咪咪



    CH4 居家生活

    31號小怪獸 浣熊:「防疫」好榜樣

    32號小怪獸 呆頭伯勞:「串燒」小天才

    33號小怪獸 蜜罐蟻:天然「大冰箱」

    34號小怪獸 鸚哥魚:自製「蚊帳」好入眠

    35號小怪獸 虎斑頸槽蛇:「搶毒素」當傳家寶

    36號小怪獸 盲鰻:「保命」有絕招

    37號小怪獸 臺灣水鹿:尋找「好藥材」

    38號小怪獸 紅額狐猴:獨家「抗菌」藥方

    39號小怪獸 樹鼩:鼩體工學「馬桶」

    40號小怪獸 烏龜怪方蟹:夾縫中「求生存」



    CH5 休閒娛樂

    41號小怪獸 菲律賓鼯猴:「滑翔傘」高手

    42號小怪獸 天堂金花蛇:「特技」高手

    43號小怪獸 軍艦鳥:「飛行」高手

    44號小怪獸 砂魚蜥:「游沙」高手

    45號小怪獸 皇帝企鵝:「游泳」高手

    46號小怪獸 抹香鯨:「潛水」高手

    47號小怪獸 虱目魚:「護眼」高手

    48號小怪獸 駱馬:「登山」高手

    49號小怪獸 西方蜜蜂:「導航」高手

    50號小怪獸 鏟鼻蜥蜴:「跳舞」高手



    CH6 各行各業

    51號小怪獸 狀髮蛙:兵器不離身的「特技演員」

    52號小怪獸 長尾虎貓:自備變聲器的「配音員」

    53號小怪獸 胡桃天蛾毛蟲:震撼全場的「聲樂家」

    54號小怪獸 棕灶鳥:國家級的「建築師」

    55號小怪獸 雪人蟹:不需要陽光的「農夫」

    56號小怪獸 蛇鷲:使用下壓踢的「武術家」

    57號小怪獸 鋸翅天蛾毛蟲:奮不顧身的「摔跤選手」

    58號小怪獸 袋鼠:大秀肌肉的「健美先生」

    59號小怪獸 響尾蛇:夜間出擊的「特種部隊」

    60號小怪獸 馬塔貝勒蟻:努力搶救傷患的「護理師」



    ?





    推荐序



    自然界有探究無盡的有趣祕密

    曾文宣(臺師大生態演化所碩士)




      演化生物學家達爾文曾在《物種起源》一書寫下:「從一個無比簡單的起始,生命得以演化出無盡之形,暨絕美又奧妙,而且,仍在持續演化著。」跟著本書六十種小怪獸的故事篇章,你會發現,綜觀整個自然界,永遠都有挖不完的祕密在等著各位。



      從「把舌頭當成安全帶的啄木鳥」、「把同伴當成溫血果汁機的吸血蝙蝠(但需要付出勞力)」再到「把豬籠草當成馬桶的樹鼩」,書中的小怪獸們,展現出千奇百怪的特化構造、高操技能和有趣行為。無論是為自己添增裝備、與同類互惠及溝通、又或者是和他種動物建立起合作或軍備競賽的關係,其實都揭露出動物們如何應對這瞬息萬變的環境,並藉此安身立命、繁衍生息。



      有趣的是,這些淵遠流長、交織而成的多樣性,不只如達爾文所說美得令人屏息;同時,它也經常跌破眾人眼鏡,甚至令人啼笑皆非。例如中華鱉可以用嘴巴來尿尿、鯡魚群透過屁聲來溝通,前者可以應對高鹽度的水域,後者則能避開聽不到屁聲的掠食者,小怪獸們可謂無所不用其極適應身處的環境之中。



      透過《小怪獸備忘錄》輕鬆詼諧的文字,深刻體會動物們在絕處逢生的驚人本事。而在笑聲之餘,我們也得隨時留意自身的感官限制與知識邊界,所知所見都僅是大自然的一小部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每一個角落都是演化的舞臺,小怪獸們鞠躬盡瘁的演出,都值得我們終其一生不斷探索。



    認識小怪獸,也認識小小的自己

    林大利(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




      《小怪獸備忘錄》介紹了六十種生物的特色、行為與習性,以及牠們在人類文化與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許我們會對牠們的外表和拿手絕活嘖嘖稱奇,但是對這些生物來說,也不過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可見,我們之所以會覺得牠們「奇怪」、稱牠們為「怪獸」,是因為目前我們對大自然的了解還非常有限。



      人類只是生物多樣性中的其中一份子,每一種生物的形態與行為,都可能對其生存有所幫助,而且能生存於人類難以所及之天空、高山、沙漠、極區和深海。生物多樣性的概念不只闡述了生命世界的複雜與值得持續探索之處,更提醒人類也是生物多樣性的一員,並非高高在上的王者。你會發現,人類在沒有石油與電力的原野地時,汲汲營營求得的名和利都變得毫無用處。剩下的,只有跑不快、跳不高、無法爬樹、不善游泳、更遑論飛行的人類軀體。



      不可否認的,人類的能力有限,認知也有限。科學與科技的發展,讓我們踏上月球、泅潛深海,但是每個生命都會面臨死亡,每個物種也會有終點。演化是生命尋求生路的機制,會有物種的終結,也會有新的物種誕生。智人這個以智慧為學名的物種,應該認清自己在生命世界的定位,與芸芸眾生共存於地球。



    作者序?? ?



    獸何以曰怪?世界如果只有人類就太無聊了!

    曾柏諺




      說起「怪獸」,你的腦海中浮現什麼樣的畫面呢?是滿身鱗片、一口尖牙的飛龍,還是有著九條尾巴的毛絨猛獸?



      其實真實存在的怪獸,遠比書本、影視上記載的還要更多……牠們究竟都在哪裡呢?



      陸地、海洋,與天空,這些怪獸可說是無處不在。在水下,會用額頭聚集歌聲,透過聲音看見遠方的景物(書裡的三號小怪獸);在空中,談起戀愛時會飛到高處四爪緊扣,邊盤旋邊墜落(二十一號小怪獸);在沙裡,有獨家的呼吸之道(四十四號小怪獸);在樹梢上,學著獵物嬰孩的叫聲(五十二號小怪獸)。



      這些有趣的「怪獸」知識都在《小怪獸備忘錄》看的到,裡面集結了我在《國語日報》科學版「給小怪獸的怪獸備忘錄」連載長達五年多的精華, 有無數個我與「怪獸」相遇而感到「哇!」的時刻──原來世界上有這麼多不平凡的生物!原來這些看似普通的生物,有那麼多不尋常的特點!



      在連載的兩千多個日子裡,培養了自己寫文章、時時瀏覽論文的習慣,甚至因此在《國語日報》前科學版主編翟翱、燕樵和文化中心主任芝萱的拉拔下,踏進編輯這一行。在專欄告一段落後,多虧了出版中心編輯藝蓁的追殺和鞭策,終於以全新面貌誕生了!在此,還要特別感謝啟蒙我寫科普的前輩曾文宣老師和林大利老師抽空校正(送審訂的時候真有那種「啊∼作業要被看了」的感覺),讓怪獸們的身世可以更加明確、詳細與完整。



      最後,特別感謝這本書的繪者維駿,是他帶了一雙科學家的眼睛,嚴謹的從各項資料中琢磨出怪獸們的特徵與細節;是他用握著彩筆超過二十年的雙手,將怪獸們從山海荒野、從文字之間召喚出來,活靈活現的帶到我們面前。富有童心且永遠保持對自然好奇的他,更經常在第一時間直言許多建議──知識太難或太簡單、怪獸太無聊或太酷、故事太少或字太多……維駿是這本書字裡行間指路的光,要說這是一本搭配了數百字圖說的精美畫冊也是完全正確的。



      《小怪獸備忘錄》是一本我閱讀文獻的備忘錄,是一路有許多貴人幫忙的備忘錄,也是提醒自己保持著孩子般好奇心的備忘錄。現在,我也想跟你分享這些小怪獸的名字、家鄉、超能力,以及認識牠們的故事,希望這本書也能成為你的「備忘錄」。



    繪者序?? ?



    捕捉科學與想像,踏上探索小怪獸的旅程

    徐維駿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圖書館的每一本圖鑑都像是開啟新世界的神奇鑰匙。雖然我熱愛閱讀,但總是對那些長篇大論的文字望而卻步。我喜歡精煉簡短的文字,更愛那些豐富的插圖,它們往往在無聲中娓娓道來,讓故事有節奏的活躍起來,帶領讀者進入更具象的想像空間。



      我第一次收到柏諺的文章時,像是中了他施加的求知若飢魔法,讓人欲罷不能的一篇接著一篇讀下去,像是專為我這樣的讀者量身打造。他的語言清晰又充滿魅力,文字短小精悍又意味深長。不僅給我帶來滿滿的知識,還激發出我將這些文字轉化成插圖的靈感,這些詞句在我腦海裡化為生動的畫面,成就了這本書的誕生。



      這本書中的每一幅插圖,都是我對柏諺文章的視覺化回應。就像小時候我在圖書館的時光一樣,希望我創作出的圖畫能夠成為孩子探索自然科學的橋梁。每一個章節,每一種動物,都能成為他們課後或睡前故事的伴侶。



      也希望透過這些圖畫,讀者們能與我一同感受對這個奇妙世界的驚奇與好奇。一起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小祕密,一起踏上一場充滿未知和驚喜的探索。我們的旅程將不會是平凡的,因為每一次翻頁,都可能是一個新發現!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