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行政法案例十講.卷一

行政法案例十講.卷一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691223
李建良
元照出版
2024年1月01日
167.00  元
HK$ 150.3  






ISBN:9786263691223
  • 叢書系列:行政法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7 x 23 x 1.4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行政法


  • 人文社科 > 法律 > 民事�刑事�行政法











      現代法治國家的行政法學所涉面向大抵涵蓋法概念、法規範、學說理論與司法實務,既要綜而覽之,又須區而辨之。本書嘗試藉由實際案例引導行政法爭點思考方法,解譯抽象生硬的法律概念,理析錯綜繁瑣的法律條文,培養從案例掌握行政法問題與尋究法理所以然之思維能力。



     





    序 言

    凡 例



    第一講 行政行為與行政爭訟的程序構造

    壹、問題提要�2

    ◎行政法學思維方法:學理概念、規範原則與法律問題�2

    貳、行政行為的程序構造�2

    一、基礎處分與執行行為�3

    二、行政處分概念與認定�5

    參、行政爭訟的程序構造�7

    一、思維取向:以行政訴訟為主軸�7

    二、本案訴訟與暫時權利保護程序�8

    三、撤銷訴訟與法定先行程序關聯�8

    四、行政處分效力消長與行政訴訟�10

    五、訴訟標的與訴訟判決的確定力�12

    肆、綜要題解�14



    第二講 行政法上之狀態責任與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

    壹、思維方法:學理概念、規範原則與法律問題�17

    貳、從案例出發:以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8條為例�18

    一、爭點整理與問題述要�19

    二、規範釋義與義務解構�20

    參、案例研究與相關裁判評析�26

    一、案例研究�26

    二、相關裁判簡析�31

    三、109年座談會結論分析�35

    肆、理論建構:行政法上責任與義務的關聯與體系�38

    一、行政法責任的觀念正解�38

    二、行政法上責任的類型與規範意涵�43

    三、示範領域:再以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為例�54

    伍、結語:法概念、法解釋與立法論的關聯�63



    第三講 行政處分的消滅、構成要件效力與行政爭訟

    壹、題旨述要:居家檢疫的法學思考實驗�65

    貳、思考起點:行政訴訟的層級管轄�68

    參、主題解析:行政處分的效力與行政爭訟的標的�68

    一、居家檢疫處分與罰鍰處分之關係�68

    二、居家檢疫處分的效力與行政爭訟�69

    三、以居家檢疫處分為標的之行政爭訟�72

    肆、比較案例:違法集會遊行之處罰問題�74

    一、爭點說明�74

    二、法院見解�75

    三、比較分析�76

    伍、結語:行政法課題的思考實驗�78



    第四講 對物之行政處分

    壹、題旨述要:法律概念與法律推理的辯證�82

    貳、概念釋義:對物與對人的效力之辨�83

    一、「對物」行政處分之對人效力�83

    二、對物處分與對物之「一般處分」�84

    三、建築執照與拆除處分之規制內涵�86

    參、規範推理:行政處分效力繼受之規範理據�87

    一、對物處分概念實益的思維基礎�88

    二、對物處分的相對人與效力繼受�88

    肆、案例簡析:違章建築拆除義務人的認定問題�92

    一、對物處分與相對人擇定的關聯問題�92

    二、對物處分違法確認訴訟的正當利益�95

    伍、法治反思:法概念、法解釋與法制定之關聯�97

    一、行政處分效力消滅的解釋論反思�97

    二、違章建築拆除法制的立法論反思�99

    三、概念法學與法治行政的法學反思�100



    第五講 交通標線的問題面向與思維層次

    壹、題旨述要:一般處分生效與效力的關聯課題�102

    一、共通爭點�102

    二、差異爭點�103

    貳、交通標線的法律性質與生效方式�103

    一、交通標線的法律性質�103

    二、交通標線的生效方式�104

    參、交通標線與行政爭訟的關聯問題�105

    一、交通標線的訴願期間�105

    二、訴願期間的起算時點�105

    肆、交通標線與行政處罰的關聯問題�106

    一、交通標線的生效時點�107

    二、行政處罰的主觀要件�107

    伍、交通標線與行政執行的關聯問題�107

    一、思維層次的推原建構�108

    二、執行費用的法律性質�109

    三、交通標線的執行效力�109

    四、執行名義的合法審查�110

    五、行政執行的合法審查�110

    陸、結語:一般處分效力的層次思維�114



    第六講 行政程序行為與行政救濟程序

    壹、題旨述要�116

    貳、內容解析�118

    一、行政機關要求人民提出身心健康證明之合法性�119

    二、行政機關要求人民提出身心健康證明之行政救濟�120

    三、行政機關廢止醫師執業執照之行政救濟�122

    四、行政機關否准醫師執業執照申請之行政救濟�123

    五、行政機關准予醫師執業執照申請後之行政救濟�124

    參、結 語�128



    第七講 行政法上之預防性不作為訴訟

    壹、題旨述要�129

    貳、預防性不作為訴訟序說�130

    一、制度旨趣與憲法基礎�130

    二、概念要素與案例類型�132

    三、訴訟類型與適用範疇�133

    參、權利保護必要性的判斷�135

    一、重複發生的可能性�136

    二、違法審查成熟性�137

    三、事後救濟的不可期待性�139

    肆、預防性訴訟與暫時權利保護�143

    伍、綜合論述�145

    一、前導案例解說與思考�145

    二、制度條件與相應機制�146



    第八講 行政法上之預防性確認訴訟

    壹、題旨述要�149

    貳、基本觀念:預防性訴訟�150

    參、預防性確認訴訟的制度要旨與光譜�152

    肆、預防性確認訴訟的要素與程序要件�155

    一、公法上法律關係的概念與類型�155

    二、預防性確認訴訟與確認利益�165

    三、預防性確認訴訟與備位性原則�173

    伍、預防性確認訴訟案型分析�182

    陸、前導案例解析與綜合論述�185

    一、預防性確認訴訟之本案訴訟�185

    二、預防性確認訴訟之暫時權利保護�188

    柒、結 語�190



    第九講 訴訟權能、訴訟實施權與本案適格的觀念辨正

    壹、問題意識�194

    貳、爭點提要�195

    參、基本觀念�197

    一、訴訟權能�197

    二、訴訟實施權�198

    三、本案適格�200

    四、當事人不適格?�201

    五、綜合分析?�202

    肆、案例解析�203

    一、不予許可長期居留之行政救濟�204

    二、廢止依親居留許可之行政救濟�206

    三、一年內不許可再申請之行政救濟�207

    四、限期出境之行政救濟�208

    五、暫時權利保護問題�208

    伍、結語:反思行政訴訟法之「當事人不適格」�209



    第十講 行政訴訟上「權利保護必要」的觀念與系譜

    壹、引 言�211

    一、何謂「權利保護必要」?�212

    二、概念用語與法律規範:從「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談起�213

    貳、超越概念的體系思維:行政訴訟與權利保護�214

    一、思考資源�214

    二、思維框架�215

    參、實體裁判要件與權利保護的規範關聯�217

    一、實體裁判要件的觀念與制度內涵�217

    二、訴訟類型與權利保護的關聯�219

    三、訴訟權能與權利保護的關聯�221

    四、確認利益與權利保護的關聯�222

    五、備位性原則與權利保護的關聯�222

    六、程序瑕疵與權利保護的關聯�223

    肆、行政訴訟上權利保護必要的系譜�224

    一、概 說�224

    二、系爭權利救濟是否無必要?�225

    三、系爭權利救濟是否無實益?�245

    四、系爭權利救濟是否不正當?�255

    五、系爭權利救濟的時間因素�259

    伍、餘論:制度理性與路徑依賴?�261



    事項索引�263

    裁判索引�265"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