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掌握人心的MBTI職場溝通術:讓你開口說對話、提案一次過、贏得好人緣的16型人職場指南

掌握人心的MBTI職場溝通術:讓你開口說對話、提案一次過、贏得好人緣的16型人職場指南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357088
白種和
張雅眉
境好出版
2024年2月01日
127.00  元
HK$ 101.6  






ISBN:9786267357088
  • 叢書系列:self-help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x 1.36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self-help


  • 商業理財 > 職場工作術 > 溝通說話











    從韓國風靡到臺灣的MBTI,

    是全世界最廣泛使用的人格類型測驗之一,

    也是500強企業HR面試的首選,

    更是幫助你找出職場優勢、有效溝通的工具!



      「說服、談判、簡報……關鍵時刻怎麼說才能取得成果?」

      「跟老闆報告時,如何讓上司點頭買單?」

      「在工作中找不到想做的事,或是無法發揮自己的長處?」



      這些在職場卡住的關,MBTI有答案!



      ▋認識自己、理解他人,就能發揮優勢、獲取最佳成果!

      MBTI是以榮格理論為基礎,透過四組傾向,將人的性格分成十六種類型的測驗:



      *休息時你習慣與朋友相聚,還是在家獨處?→外向(E)�內向(I)

      *做筆記時你習慣一字不漏地照抄,還是會寫下自己的想法?→實感(S)�直覺(N)

      *傾聽別人抱怨時,你是先分析誰對誰錯,還是先同理對方的情緒?→思考(T)�情感(F)

      *旅行時,你是按著事先規劃的行程走,還是認為行程只是參考?→判斷(J)�感知(P)



      但MBTI並非唯一正解,有些人誤以為「因為我是內向型,所以我不適合當業務」,其實,內向型的優勢是「跟少數人建立深度關係、擅長文字溝通」,因此內向型業務的獨特策略就是「善於經營社群媒體、一對一服務VIP客戶」等等。



      也就是說,當你理解自己的類型,就能在職場上找出最不費力又有效的成功路徑!



      ▋從溝通表達到職涯規劃,從兩千人歸納出的「MBTI職場洞察學」

      韓國知名領導力專家、職場教練白種和,累積了超過900小時的指導、分析超過2000名上班族,整理歸納出「MBTI最強職場攻略」,包含:



      *詳述16型人的工作方式、優勢和弱勢,找到自己的職場定位

      *分析16型人的想法和行為,讓你更能理解主管、同事和下屬

      *給16型人的成長建議,幫助你發揮優勢、改善弱勢

      *透過MBTI找到與主管、同事、下屬的相處之道,讓溝通更順暢

      *剖析團隊、部門、企業體的MBTI,對症下藥,快速提升全體業績



      透過MBTI,我們發現每個人的內在運作模式和面對壓力的方式都不同,理解到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就能與同事和主管相處得更自在,並學習如何妥善利用彼此的不同,做出最佳成果!



    推薦人



      Alicia|自媒體頻道「外商獵頭的職場生存記」

      S姐|女力學院校長

      米鹿|感性系YouTuber

      ──好評推薦



      MBTI讓我理解了我的感性與溫柔,也讓我更了解自己該如何與他人共處,再來,讓我們一起找到屬於INFP的職場天賦!──米鹿(感性系YouTuber)

    ?


     





    序│認識人的強大工具──MBTI



    第一章│職場人為什麼要認識MBTI?

    理解自己天生的設定是成功的要素

    你的MBTI不只一個

    先採取行動的人vs. 重視思考規劃的人

    相信經驗的人 vs. 相信直覺的人

    提供解決方法的人vs. 具有同理心的人

    企圖掌控時間的人vs. 即興行動的人

    MBTI Q&A│MBTI是什麼的縮寫?



    第二章│為何瞭解MBTI,能提升工作效率?

    用來瞭解他人的黑盒子

    職場上的外向型和內向型

    外向型和內向型共事的方法

    職場上的實感型和直覺型

    實感型和直覺型共事的方法

    職場上的思考型和情感型

    思考型和情感型共事的方法

    職場上的判斷型和感知型

    判斷型和感知型共事的方法

    MBTI Q&A│做MBTI測驗時的注意事項?? ?



    第三章 如何在組織中使用MBTI?

    MBTI是讓人成長的工具

    為什麼要在組織內使用MBTI?

    知道主管的MBTI,就能預測他的行為嗎?

    用MBTI四分法來分析領導能力

    部門也有MBTI傾向?

    不同規模企業體的MBTI

    MBTI Q&A│透過MBTI,有辦法掌握到人的全貌嗎?



    第四章 量身打造的MBTI工作技巧

    職場的你,為何MBTI會改變?

    如何用MBTI自我覺察?

    16型人職場特質及策略

    掌握領導者的MBTI

    藉由MBTI瞭解團隊的優缺點

    用MBTI讓關係變得更好

    MBTI Q&A│MBTI指出的特質是絕對正確的嗎?



    後記│進階的MBTI用法

    參考資料



    ?









    認識人的強大工具──MBTI


      

      雖然有很多探討MBTI的書,但卻很少有討論如何在職場上運用MBTI的書籍。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有各種原因,但主要是因為大家誤以為MBTI只是一種簡單的娛樂性工具。



      我們將MBTI當作探索人際關係的工具,例如:「我是○型,我的朋友和家人是○型,所以我們很合(或不合)」,大多是從這樣的觀點切入去使用MBTI。不過,其實有一些方法可以發揮MBTI的實用性,對工作和生活帶來正向的影響。



      一、作為理解自己的工具。

      二、作為理解同事的工具。

      三、要與同事達成共同的目標時,可以用來找出活用彼此優勢和弱勢的方法。



      首先要向閱讀本書的讀者坦白一件事,那就是筆者並非傑出的「MBTI專家」。當然,我學習了MBTI專業課程,而且也取得了講師的證照,但我身邊就有許多比我更專業地使用MBTI的專家。如果是平常,我應該會以更輕鬆的態度來寫文章,不過我這次的心態稍微有些不同。「讀者會不會因為我的書對MBTI有錯誤的認知?我會不會無意中散播了偏見?」我一邊擔心著這些,用比平常慎重許多倍的心態撰寫這本書。



      那麼,自認為不是專家的人為什麼要寫這本書?雖然有很多從學術角度研究和學習MBTI的專家,但我具備了一項與他們不同的最大優勢,那就是「現場經驗」。我在第一個職場待了十六年,後來學習了MBTI招聘運用、MBTI領導力開發以及根據MBTI設計的成長方法,並且獲得了能夠實際運用的機會。於是我花了許多時間研究,在新創公司中不同MBTI類型的工作方式差異、活用MBTI的團隊和組織文化之開發以及職涯發展等內容,與各種類型的人見面,將理論套用到實戰當中。因此,關於MBTI運用在領導力、組織文化以及職場這一塊,我相當有自信。



      我人生的MBTI



      我也不是一開始就對MBTI很有興趣。許多人最初接觸到MBTI似乎都是透過學校的職涯探索課程。我第一次接觸到MBTI也是在大學的時候,當時我的MBTI類型是ESFJ。後來在大學畢業之前,我錄取E-LAND(衣戀集團)的實習課程,在課程中測出ESTJ,進入公司後又在新人培訓課程上測出ISTJ。人們通常都是在這類情況下接觸到MBTI,而且認知大多停留在:「喔,這個部分和我滿像的,這個部分好像不一樣耶?」



      不過,我後來獲得了能更深入使用MBTI的機會。2007年,我在人才開發組擔任新進人員培訓課程的組長之後,我正式在工作現場使用MBTI。雖然之前我作為一名講師,已經累積了觀察職員、舉辦工作坊的相關經驗,但很可惜的是當時的我尚未取得「MBTI國際認證講師」專業證照,而是向公司內部有MBTI講師證照的前輩學習,並根據學習的內容來舉辦工作坊的。因此,比起分享對MBTI的深刻理解,更多是停留在強調MBTI趣味的層面。那時期我的引導僅限於「每個人都非常不同」、「我們的主管是這個類型」。現在回想起來,對當時與我一起參與工作坊的新進人員非常抱歉。因為我作為一名講師,向他們傳達了自己對MBTI的錯誤理解。



      後來我正式接受專業的課程,MBTI成為了幫助我更深入理解人的工具。在E-LAND除了MBTI之外,還使用了名為「StrengthsFinder」的蓋洛普(Gallup)優勢測驗,以及分析溝通模式的「COMM.Style」和分析人類行動傾向的「DISC」等多樣化的工具,來分析個人的長處和弱點,並將分析數據作為基礎,投入在人力資源的使用上。我在這過程中得以對數千名職員跟數百名主管的特質,與他們所擔任職務之間的關聯性進行分析,並且也能將我的觀察投入到培訓中。在MBTI的專業使用者中,我擁有數不清的機會,可以在現場親身體驗無數多人的共同點及差異。



      這時,我感受到的是「每個人都非常不同」以及「那個不同中有模式可循」。許多人都以為MBTI只有十六種類型,但這是對MBTI的誤解。舉例來說,MBTI也有許多種測驗版本,一般最常使用的「MBTI Form M」是利用93個問題來獲取少數模式化的結果,但是如果用有144個問題的「MBTI Form Q」來測驗,我們能看到的就不只是十六種模式,而是超過五十億個關於個人特有行為的數據。MBTI Form Q有另一個名為「子維度」的概念,會再分析出每個維度中具體的五項行為表現,意即就算一樣是ISTJ,不同人測出來的各個子維度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我使用MBTI已經長達十五年以上,目前還未曾見過和我一模一樣MBTI類型的人,這就是證據之一──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從結論來看,如果使用能分析出個人特質的MBTI Form Q來進行測驗,就能像人物簡介那樣,將個人特質完整的呈現出來。



      從各式各樣的MBTI中發現「模式」



      再次強調,MBTI在許多不同結果中,依然能呈現出特定的模式。一旦理解了那個模式,就能主動調整自己的行為,取得自己想要的成果,也能自行調整自己成長的速度。



      我之所以使用MBTI,是因為這是最容易理解自己的工具,同時也是越思考就越能深入認識自己的工具。除此之外還有一項優點──MBTI是許多人都知道的工具,所以不僅是接受過專業教育的我,其他人也能用共同的語言來對話。舉例來說,像DISC或蓋洛普優勢測驗雖然都是很好的工具,知道的人卻不多,所以在和別人討論之前需要先花時間去瞭解,但是MBTI相當普遍,就連我唸國中的女兒都能馬上跟我聊。



      另外,目前仍有許多專門的研究機構和專家在進行MBTI的相關研究,因此往後將會有越來越深入的知識能跟大眾共享。自2020年起,我的女兒每年都會參加縱貫研究,研究內容主要是在追蹤孩子於成長過程中MBTI的變化。許多年之後在韓國,我們或許能藉由MBTI看見在美國或海外研究中那種長期的縱貫研究結果。



      然而,MBTI的普及也導致大眾對MBTI普遍有許多誤解,這一點我每次在舉辦MBTI的工作坊或是演講的時候都有所察覺。我撰寫本書的動機也是想要解開大眾對MBTI的誤會,同時也希望MBTI能跳脫單純的娛樂性質,成為在職場上能實際運用的工具。



      我在超過十五年的時間當中,學習了領導能力和組織文化,並且以此為業,同時也是一名幫助個人和組織成長的教練,MBTI是一個能教導我們如何理解人的強大工具,關於這項工具的活用方法,我堅信自己擁有其他專家沒體驗過的經驗。因此,本書的重點不在於傳達MBTI相關的深刻知識,而是在於「在職場中如何使用MBTI,才會對我、同事以及團隊有幫助?」我之所以像這樣使用MBTI將個人的長處、領導能力、組織文化以及職涯發展放在一起討論,是出於「如果我稍微多理解自己、理解與我共事的人,或許我就能變得更幸福」的想法。希望讀者在閱讀本書時,也能從「該如何利用MBTI來幫助我的職場和生活獲得更多成長」的角度切入,拿起筆來,與我一起記錄你自己和你的同事吧。


    白種和

    2022年冬天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