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教育哲學:方法篇

教育哲學:方法篇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713874
學富文化
2024年1月26日
233.00  元
HK$ 221.35  






ISBN:9789865713874
  • 叢書系列:教育
  • 規格:平裝 / 608頁 / 17 x 23 x 3.0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教育


  • 人文社科 > 教育 > 教育研究











      本書全面而深入地介紹教育研究的哲學方法,取向多元,明確而清晰地呈現各種方法的哲學基礎、執行步驟和研究實例,可謂教育之哲學研究方法的實用寶典,同時也是臺灣教育學界首見之哲學研究方法大全。



      鉅觀方面,包括現象學、詮釋學、系譜學、傳記學、類型學、記號學、文化研究、藝術本位研究、意識形態批判、解構、論述分析、思想比較及敘事研究等十三種方法;微觀方面,包括邏輯分析、概念分析、問題意識、思辨、反思�反身、思維實驗、辯證、否證、否定辯證、二元調和及尼爾森式蘇格拉底對話等十一種方法。



      全書共計二十四種教育研究的哲學方法,若能通徹了解這些方法,將可順利獲取探索教育現象的哲學鎖鑰,使研究論文的撰寫具有概念的清晰性、方法的適切性、以及論述之理則性與反思性。

    ?


     





    1. 教育研究的哲學方法�歐陽教、洪仁進 1

    2. 教育研究的現象學方法�楊深坑 15

    3. 教育哲學研究之詮釋學方法�李奉儒 45

    4. 教育哲學研究與系譜學方法�劉育忠、馮朝霖、李東諺 77

    5. 傳記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梁福鎮 99

    6. 類型學──斯普朗格《人生之型式》方法論探究�方志華 123

    7. 教育研究的記號學方法──以教育美學為例�李 崗 143

    8. 文化研究的方法�楊洲松 165

    9. 藝術為本的研究方法──A/r/tography�周淑卿 183

    10. 意識型態批判在教育研究中的運用�蘇永明 201

    11. 解構在教育研究中的運用�蘇永明 225

    12. 論述分析方法與傅柯的論述分析研究�張鍠焜 247

    13. 思想比較法在教育研究中的應用�周愚文、方永泉 273

    14. 敘事式的教育哲學探究�陳延興 297

    15. 邏輯與教育哲學之研究�林玉体 319

    16. 教育哲學論文的重要條件──概念分析與邏輯推理�郭實渝 343

    17. 論教育哲學研究中的「問題意識」�簡成熙 359

    18. 教育研究的思辨法�彭孟堯 389

    19. 教育哲學研究的反思�反身方法──以「教育與社會正義」的解析為例�莊勝義 413

    20. 教育是哲學的實驗室──思維實驗�蔡如雅、李郁緻、但昭偉 447

    21. 在正反思維之間:辯證方法�王俊斌 467

    22. 巴柏的否證論及在教育實踐的運作�葉坤靈 485

    23. 教育研究的否定辯證方法�楊忠斌 521

    24. 二元調和:杜威的教育哲學研究方法�李玉馨 543

    25. 尼爾森式蘇格拉底對話法及其在教育上的運用�林逢祺、劉藍芳、洪仁進、葉坤靈 561



    ?









      教育哲學的學生多年來在研究與學習上,最常遇到的困難之一,乃在「研究方法」的確認和應用上,且其論文在這方面所遭遇的詰難也特別多。外行者往往認為除了常見的量化或質性研究方法之外,便無所謂的研究方法,這種觀點的弦外之音似乎是:哲學研究無方法。我們都見證到,許多教育哲學的學生鼓起勇氣想好好交代自己論文中所使用的哲學研究方法,但所能參考的文獻,卻大多是理論性的說明,並未明確闡釋具體的方法,也無適切的案例可佐證,到頭來,大多僅能因襲舊例,寫一些削足適履而不適用的內容。事實上,學生們所遭遇的研究方法之困難或詰難,從教學的立場來看,也是教師必須面對及正視的問題。



      本書的立意,在於結合當前臺灣教育哲學研究社群的整體力量,一起行動,透過論文撰作、會議對談及專書出版的方式,逐步建立較為明確可行的教育哲學研究方法。論文撰作時,著重方法之確實步驟的敘明,而不流於抽象理論的演繹界說,期能為教育哲學的研究,提供有效參考依據。每篇論文皆通過嚴謹雙審制度的學術要求,並在會議中發表及討論後,再行精煉修整,完成定稿,正式出版。



      本書的出版,主要目的有五:分析適用於教育議題之哲學研究方法、探討各種教育哲學研究方法的優點與限制、開展教育哲學研究方法的多元取徑及研討風氣、建立教育哲學研究方法的基礎文獻、提供教育研究之哲學方法課程的適用文本。如果這本書的出版,能達到前述五項目的之基本要求,則此番「勞師動眾」、「傾心費力」地張羅,或能為教育哲學的研究方法奠定後續精進的基石。



      感謝參與本書寫作的學者先進,同時也謝謝陳宛君、陳永昌與鄭柏廷三位研究生熱情無私而又充滿創意的協助,才能使邀稿、會議進行及編輯的相關作業,過程流暢且成果豐碩。臺師大教育學系及教育學院在經費與人力上的大方支持,讓我們在最優厚的條件下辦成一次成功而動人的學術饗宴,在此敬謝周愚文院長及許添明主任的指導與扶助。學富出版公司于雪祥先生近年來在教育學術出版業上,兢兢業業,默默打下了專業領航的地位,對於教育學術的貢獻,有目共睹。這本書的出版,若無于先生的豪情贊助,絕無可能,對他我們有著無限的尊敬與感激。但願本書真能對於教育哲學研究的未來發展,有所助益,以免辜負于先生殫精竭慮的付出與奉獻。

    ?
    林逢祺、洪仁進 謹誌於童心齋

    2013 年12 月




    其 他 著 作
    1. 教育哲學:方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