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日本語3:敬語、人物對話、書信書寫、文化歷史……學會連日本人都會對你說「讚」的正確日語
定價87.00元
8
折優惠:
HK$69.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地緣詩學:瀕危世界的多變特質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329778
派屈克.佛洛雷斯,金聖淵,謝佩君
國立臺灣美術館
2023年12月01日
267.00 元
HK$ 240.3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5329778
叢書系列:
文化藝術
規格:平裝 / 136頁 / 24 x 17 x 1.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文化藝術
分
類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文化/藝術
>
藝術欣賞
同
類
書
推
薦
傳藝季刊第143期(111/12):奔跑吧!傳藝
拾鱗:廢棄魚鱗×生質材料×工藝新用
木工基本機具操作工具書
循絲:臺灣蠶絲材料工藝探索
藝脈相傳:林瑞華陶藝創作展
內
容
簡
介
詩人吳晟在《我不和你談論》一詩中以三個否定句開啟詩、每日生活經驗與現代社會的政治潛能。詩人提醒我們,當暫停斗室中的空口談論、詮釋,而開始臨近田野萬物與生產場址,嘗試以感官擴延物與人的時態與空間時,我們同時也更接近了詩學。本展覽「地緣詩學:瀕危世界的多變特質」,以詩作為再理想不過、私人與公眾、內省與外揚的會面點為靈感,提倡以一場詩性的踏查,重新丈量東亞與東南亞自二戰後地緣政治的物質情狀,並爬梳當代藝術的批判性視野如何浮現於反詩學的地景之中。奠基於地緣政治的概念,「地緣詩性」一詞進一步強調地理空間分佈與詩學形塑的相似性——造型(form-making),以擴延我們對東亞與東南亞國族、區域、中心與邊陲等國際政經關係下的關懷。當我們以詩學暗示製造世界地域(world-making)與造型的相似性時,我們將會發現藝術創造仿若重組空間地理,而自然/人造的地形景觀一如美學主張(aesthetic proposition)。而過於武斷的亞洲地緣政經情狀與意識形態,似乎也在詩學的實踐下解套,進而讓藝術創造擁有另類的政治潛能。
目
錄
館長序Directors Foreword………………………………………………………..004
展覽總論 Introduction of the Exhibition-------------------------------------------------008
策展專文Curatorial Essays………………………………………………………..016
不安時代的藝術與連帶 Art and Solidarity in Age of Instability / 金聖淵 Kim Seong-Youn
造型:另一種世界的政治與詩意 Form Making: The Politics and Poetics of an Alternative World / 謝佩君Hsieh Pei-Chun
孕育詩學的處所 The Place of a Possible Poetics / 派屈克.佛洛雷斯 Patrick Flores
藝術家作品圖版與簡歷Artist Statement and Plates……………………………043
(依英文姓氏字母順序排列 In alphabetical order by English Surname)
感謝誌Acknowledgements……………………………………………………….132
序
序
綜觀人類社會發展史,戰爭與衝突佔了莫大的篇幅,人存在的地方,即免不了資源的重整及分配、地域的劃分與勢力的消長。上世紀先後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戰爭的遺緒及陰影仍隱隱存在著;而本館在籌備「地緣詩學:瀕危世界的多變特質」展覽期間,俄烏戰事尚未停歇,開展前兩個月(2023年10月)又爆發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大規模的武裝衝突。世界並不總是安和的狀態,媒體疲勞轟炸式的傳輸遠處的戰地畫面,各國遍地開花的反戰、反衝突遊行,充滿張力的攝影畫面激發起人的情緒反應,卻也讓我們的感官產生疲勞與厭倦感,在同情受難者並且批判加害者暴行的同時,或許我們已無法冷靜思考衝突事件的本質與根本原因。
我們該如何以個體為出發點去凝視歷史的脈絡與地域中,國與國之間牽縈的關係,並理解錯綜複雜的發展之下,這個世界的運行方式?這次本館邀請的三位策展人派屈克˙佛洛雷斯、金聖淵以及謝佩君,共同提出了「地緣詩學」之展覽主題,探討地理空間分佈與詩學形塑的相似性,並以「信號」、「世界」、「深時」、「歷史」四個子題,呈現當代藝術對於「溝通」、「移動」、「生態」、「政治」…等議題的表現與探索。其中,派屈克˙佛洛雷斯提出「地緣詩學」相對於「地緣政治」既有剛硬的意識形態之外,我們可以從藝術的角度去回應政治跟社會經濟層面對人類社會的干預;金聖淵則關懷並呼籲人類本為生命的共同體,若不連結彼此,如何能應對現世的擾動與不安?謝佩君則思考著隨時在直面歷史的我們,能否藉由新的思維跳脫現有地理限制,來探究自然元素可以如何延展以創造世界的多變性。藉由三位策展人既理性又感性的觀點,這個展覽將引導我們以多元的角度來理解當代世界。
除此之外,「地緣詩學:瀕危世界的多變特質」更意圖創造一個公共空間,讓藝術串聯起多種議題的交會討論。參展的15組藝術家來自不同的亞洲國家,他們以自身所處的地域曾發生、正在發生的事件,或個人對於生活、社會的觀察、理解,帶領觀者認識不同的國度,並體悟到這些事件無不一一扣合著人類命運發展的環節,同時也讓我們思考在瀕危的多變世界之下,什麼可以成為全人類的心靈依歸?在這幽微且混沌不明的此刻,願我們都能保持明亮的心眼,不被他者煽動,成為那個看見來路、挺身帶領群體往前的引路人。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