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一流管理者的圓心領導學:從領導特質的平衡點出發,迅速解決問題、建立靈活策略、極大化團隊戰力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0010987878
克里斯•路易斯,皮帕•馬爾姆格倫
吳書榆
商周出版
2024年5月04日
153.00  元
HK$ 153  






叢書系列:莫若以明書房
  • 規格:平裝 / 320頁 / 21 x 14.8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30歲~65歲
    莫若以明書房


  • 商業理財 > 管理與領導 > 領導/帶人











    想要解決任何問題,從中心點出發永遠是最短的距離!



    ────────────

    重視短期績效而忽略長期方針、

    重視數量而忽略品質、重視彈性而忽略規章……

    導正各項失衡的領導特質,

    是新一代管理者帶領企業脫穎而出的關鍵

    ────────────



    想像一位管理者所具備的領導能力,如一個圓一樣向四周的各個面向擴展,距離圓上每一個點最近的位置,就在圓心,也就是原點。從原點出發,平衡各項領導特質,才不會讓管理走向極端



    過於重視短期績效而忽略長期經營方針、過於重視數量而忽略品質、過於重視規劃而忽略執行、過於重視彈性而忽略規章……這些都是阻礙企業永續經營的現象。身為管理者,有責任在這些特質中找到平衡點讓策略運用更靈活,最佳化團隊的運作

    ?
    ====== 平衡的領導力 ======



    個人←─→團隊

    地區性←─→全球化

    大方向策略←─→局部性戰略

    維持緊密←─→保持距離

    述說←─→傾聽

    規劃←─→執行

    結構化體制←─→非固定結構

    專精←─→全能

    短期←─→長期

    重質←─→重量

    ?

    ────────────

    領導不是非黑即白

    管理者必須平衡各項特質,才能發揮最大的影響力


    ────────────





    【克里斯•路易斯和琵琶•瑪格倫向來對重要領導議題與當今趨勢有獨到且中肯的見解,本書也不例外,我大力推薦。】

    ── 羅勃特.赫柏德(Robert J Herbold)∣微軟公司前營運長



    【兩位作者帶領我們踏上一段旅程,挑戰我們的認知,啟發出想法並激盪出新概念,他們身體力行了他們在《一流管理者的圓心領導學》中倡導的理念。】

    ── 格雷格•克拉克(Rt Hon Greg Clark MP)∣英國國會議員



    【身為教育人員,讀了本書前幾頁就看到傳統商學院在處理領導議題上的限制暴露出來,真是讓人深感不安。兩位作者的命題極具說服力:二十一世紀的領導必須能帶領人們安度前所未見的複雜性與曖昧不明,需要具備「流暢掌握情境」的能力,以支持並激勵人們行動。】

    ── 大衛•布朗(Professor ?David ?Brown)∣蘭開斯特大學管理學院教授


     







    ▎第1章 盡頭

    我們在生活中每一個面向都看到領導的失敗,失敗的領導造成了長遠的傷害,進一步損害了人們對領導的信心。所有領導失敗中的共同因素,是以不道德行為具體表現出來的嚴重失衡,形式包括貪婪、短視近利與魯莽的過度自信。接下來,我們要把眼光放遠,檢視與探討無限挑戰的概念:在正向與負向的標準中都維持在零值,保持平衡。



    ▎第2章 圓與零

    幾世紀以來,平衡的觀念與追求平衡都是人類思維的核心,而和平衡有關的符號通常是圓形,圓形一直用來代表一體、無限、安歇、對稱、純粹和適度。顯然,我們一直以來都知道平衡很重要,人類的歷史就是在追求平衡。接下來,我們要檢視在領導時以追求更高的效率為重,以及我們所使用的分析、科學、化約等領導技巧。



    ▎第3章 現有的領導模型

    要讓領導更高效又更平衡是一大挑戰,遺憾的是,目前的作法全都把重點放在提出一套科學性、西方化約論者的模型來分析問題,卻不去處理整體的挑戰。各項研究的重點,一向都放在以明顯可見的成果作為衡量標準,設法提高領導的效率,領導有更多的面向。我們要理解意志力心理學,也要知道如何為領導帶來改變。這項任務很複雜,很有挑戰性,我們在下一章就要好好來探討。



    ▎第4章 「零」模型簡介

    人們尋求平衡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這是一種無窮盡的追求。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代表人類為了追求平衡的最出色嘗試,第一次是為了對抗信仰,端出了理性,到了二十世紀則有更多科學。我們取達文西的〈維特魯威人〉中的本質,化約成兩股互相交會且需要平衡的力量,作為平衡模型。



    ▎第5章 「零狀態」思維

    「零狀態」帶來了很多機會,讓我們能達成平衡,並理解存在於兩個極端間的閾限狀態很重要。我們在不同的領導階層要達成的平衡並不同,我們要追求的不僅是兩個坐標軸間的平衡,而是要考慮許多不同的軸,這是一個要放在多個軌道上的球,領導者要讓球從各方面來說都同時位於中間的位置。留在圓心的最大好處,是要走到任何極端點,這裡都是最近的距離,可以快速部署。



    ▎第6章 零經濟學

    平衡代表不要只往其中一邊靠,我們需要更善於把自己放在情勢中的任何位置,並善用我們在那裡找到的資源。平衡模型只會要求不同的商業模型之間、企業領導者之間,以及在經濟體中創造價值的各種不同取向之間要達成更平衡的狀態,也會探問以長期為動機的企業領導是否有助於抑制各種過度、失衡與自尊自大的行為。



    ▎第7章 零自我,零性別

    多數領導者都身在自己小宇宙的中心,也會堅持要成為他人宇宙的中心。營造出中心不是問題,但你不需要成為中心,應該位居中心的,是文化。如果你必須身處中心,你得用太陽系的思維來思考:太陽拉住所有的星球,提供溫暖與日常的韻律,以利成功運作。我們要找的不僅是能達成平衡的領導者,好的領導者更要把自己的需求放到後面,先考量如何平衡團隊和社群。



    ▎第8章 零教育

    教育系統助長了領導的問題,原因在於教育系統強調個人成就與評分,和學生畢業之後會遭遇的多數合作型職場環境相衝突。這套系統鼓動了自我中心,把智性上的能力與職場上的能力畫上等號。學生畢業之後,雇用他們的雇主常常會說他們缺乏職場上必備的基本技能,其中一項重點即是和年齡與文化上的多元群體共處合作的經驗。



    ▎第9章 這種思維會把我們帶往何處

    我們到處都可以看到,人們沒有能力體認到這個世界比過去更好、更富有、更快樂、更健康與更安全。如果在遭遇領導問題的條件下,我們都還可以做到這樣,那,未來我們還有多麼不可限量的潛力?要來到我們和領導者都能達成平衡的神奇之地,我們必須理解平衡的價值與特質、任何事都有可能的概念以及無限的未來正等著我們。



    ▎結論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