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醫道傳承:中國醫家及醫籍

醫道傳承:中國醫家及醫籍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88861170
周佳榮
中華
2024年5月02日
177.00  元
HK$ 159.3  






ISBN:9789888861170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 x 22 x 1.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 醫療保健 > 中醫醫學 > 總論/典籍











      中國醫藥文化源遠流長,理論與實踐並重,本書重點介紹歷代醫家、典籍及醫學發展的特色,輔以相關的醫學知識,自古及今,俾讀者對中醫文化有全盤的理解,適合一般對醫藥衛生有興趣的讀者,研習醫學的人士亦可用作參考。


     





    序 9



    第一章 考古與傳說:醫藥的起源和創始

    【年表】 遠古時期事項 12

    第一節 伏羲氏:針灸之術的濫觴 13

    第二節 神農氏:「農業之神」和「藥王」 16

    第三節 黃帝:中國醫藥學的創始人 17

    第四節 苗父和巫咸:遠古時期的巫醫 19



    第二章 先秦時期:醫學理論的萌芽

    【年表】 夏商及西周時期事項 23

    第一節 酒與湯劑:百藥之長和水藥 24

    第二節 周代四科:最早的醫學制度 26

    【年表】 春秋戰國時期事項 27

    第三節 醫緩與醫和:並稱「和緩」 28

    第四節 秦越人:世稱扁鵲的神醫 29

    第五節 《黃帝內經》:醫經名著 32

    第六節 《神農本草經》:藥物學經典 38

    第七節 《難經》:奠定脈學的基礎 40

    第八節 秦漢古墓出土醫藥文獻 41

    第九節 中國古代養生之道 48



    第三章 秦漢三國:醫學的奠基時期

    【年表】 秦朝、西漢及新朝時期事項 54

    第一節 淳于意:診籍(醫案)的創始者 55

    第二節 蘇耽:「橘井泉香」的由來 59

    第三節 義姁:中國史上最早的女侍醫 59

    【年表】 東漢及三國時期事項 61

    第四節 涪翁和郭玉:漢代的針灸學家 62

    第五節 壺翁與韓康:東漢的民間醫生 63

    第六節 華佗:後世尊奉為「外科始祖」 64

    第七節 張機(仲景):後世尊為「醫聖」 68

    第八節 董奉:「譽滿杏林」的由來 73

    第九節 秦漢時期的養生之道 74



    第四章 兩晉南北朝時期:醫學規模的宏備

    【年表】 西晉和東晉時期事項 78

    第一節 王叔和:奠定脈學診斷的基礎 78

    第二節 皇甫謐:促使針灸學理論系統化 80

    第三節 葛洪:道教名醫及煉丹家 82

    第四節 劉涓子:外科治療承先啟後 85

    【年表】 南北朝時期事項 86

    第五節 陶弘景:系統整理本草學 87

    第六節 秦承祖:醫學教育的創始者 89

    第七節 雷?:藥物炮炙學專家 90

    第八節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養生之道 91



    第五章 隋唐五代:醫學的輝煌時期

    【年表】 隋朝及唐代前期事項 94

    第一節 太醫署:政府醫藥機構 94

    第二節 巢元方:隋代太醫博士 96

    第三節 孫思邈:「大醫精誠」 98

    第四節 武則天時期的侍御醫 103

    【年表】 唐代後期及五代時期事項 105

    第五節 王燾:保存古代醫藥文獻 106

    第六節 鑑真:東渡日本講經和治病 108

    第七節 宇妥.元丹貢布:藏族醫學家 109

    第八節 藺道人:撰寫骨傷科專著 113

    第九節 隋唐時期的養生之道 114



    第六章 兩宋時期:醫學的普及發展

    【年表】 北宋時期事項 118

    第一節 設立校正醫書局和官辦藥局 120

    第二節 藥物學和方劑學的發展 123

    第三節 王惟一:鑄造兩座針灸銅人 128

    第四節 峨眉山人:最早發明種痘法 130

    第五節 錢乙:兒科之鼻祖 132

    第六節 唐慎微:總結藥物學成就 136

    【年表】 南宋時期事項 138

    第七節 宋慈:世界法醫學權威 139

    第八節 陳自明:奠定婦產科基礎 142

    第九節 兩宋時期的養生之道 144



    第七章 金元時期:醫學理論的創新

    【年表】 金朝時期事項 148

    第一節 劉完素(河間):首倡火熱論 148

    第二節 張元素:開創易水學派 151

    第三節 張從正:治病必須攻其邪 153

    第四節 李杲(東垣):脾胃學說的奠基者 156

    第五節 王好古:注重傷寒陰證研究 159

    【年表】 元朝時期事項 161

    第六節 朱震亨:丹溪學派的創始者 162

    第七節 元代各科醫家群像 166

    第八節 滑壽:著名的針灸家 170

    第九節 元代的養生之道 172



    第八章 明朝至清朝中葉:醫學的繁榮和穩定

    【年表】 明朝時期事項 176

    第一節 明代編修的醫學著作 178

    第二節 萬全(密齋):著名兒科醫學家 180

    第三節 明代溫補三大家 182

    第四節 李時珍:著《本草綱目》 186

    第五節 明末清初醫家群像 187

    【年表】 清朝前期至中葉事項 191

    第六節 明清外科三大學派 192

    第七節 清代著名醫家群像 195

    第八節 清代大型醫學叢書 202

    第九節 明清時期的養生之道 206



    第九章 近代以來:中醫的轉型和復興

    【年表】 近代時期事項 210

    第一節 孟河醫派與滬港名家 216

    第二節 中西醫匯通學派醫家 222

    第三節 醫校、醫學辭典和叢書 225

    第四節 近代中醫名家群像 231

    第五節 來華西教士與早期西醫 234

    【年表】 現代時期事項 237

    第六節 現代中醫名家群像 239

    第七節 現代中國的醫學發展 243

    第八節 近現代中醫史學家與醫史著作 245



    附錄一:中醫藥名數及集稱 256

    附錄二:中草藥的命名類別 258

    附錄三:數字命名中藥及方劑 260

    附錄四:歷代醫家字號及別稱 261

    附錄五:歷代醫籍簡稱及別稱 267

    主要參考書目 271









      中國醫學的發展與學術文化息息相關,是中國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史記》開始,歷代正史之中,都有醫家傳和醫籍介紹,保存了不少經驗心得和文獻材料。然而近代以來,由於學問分科,治史者往往忽略醫學知識,治醫者又不甚注重史學淵源,醫學與史學未能聯貫起來,以致中國醫學史研究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思想家、政論家指出:如欲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同樣道理,如欲滅人之醫,亦必先去其醫史,近代中醫就曾遭到巨大的打擊。事實證明,中國醫學對醫療衛生有重大貢獻,自古以來的中醫文化對人類生活起?積極作用,今後還可以發揮更大的影響。中西醫匯通也好,調和也好,結合也好,能夠各展所長,肯定對人類未來的前景是有益的;以研習歷史為職志的人,在醫學史探究方面必須有更多的參與,歷史學始能更見完善。



      大約在二十年前,筆者編寫了一冊《中國醫學史辭典》,在這方面尚屬草創;其後又從事幾項醫學史專題研究,包括《從常州到滬港:孟河醫派的興起與中西醫匯通》、《從西醫至中醫:近代中國留日醫科學生研究》,及撰寫論文〈中醫藥在香港早期醫院的應用──以東華三院為研究個案〉等。考慮到普及知識的重要性,近日寫成這冊闡述中國古今醫學的書,以介紹醫家和醫籍為主要內容,力求深入淺出,希望能夠在醫學與史學之間、學術與文化之間多建一道橋樑,盡點心力。治病救人是醫家的職志,治史者應致力繼承古來「正史」為醫家立傳的優良傳統。



      書中所涉及的藥物、處方和治療方法等,有的已年代久遠,不一定符合現代標準,僅供研讀醫史時參考,未經專業醫師鑑定,切勿用於臨床。中國醫學博大精深,筆者學識所限,論述如有未盡妥善之處,敬請專家學者見諒及不吝賜正。近來筆者對中外醫學文化交流興趣較大,期待他日或有所成。是為序。


    周佳榮謹識

    2023 年6 月12 日




    其 他 著 作
    1. 快讀古今日本一萬年
    2. 一本讀懂平成日本
    3. 階梯之階梯:呂思勉著作導讀
    4. 香港潮州商會百年發展史
    5. 從人物讀日本近代史(懷舊海報珍藏版)(全三冊)
    6. 一本讀懂昭和日本
    7. 錢穆在香港:人文.教育.新史學
    8. 一本讀懂大正日本
    9. 簡明香港古代史
    10. 大化革新前後的日本
    11. 公民修養讀本
    12. 香港紀要:近代文獻著作選
    13. 一本讀懂明治日本
    14. 瀛洲華聲:日本中文報刊一百五十年史
    15. 傳承與開拓︰香港潮屬社團總會發展史
    16. 公民教育讀本
    17. 中華國學讀本
    18. 細語和風:明治以來的日本
    19. 中華國學讀本
    20. 明清疑案新探:史學家的證言
    21. 香港報刊與大眾傳播
    22. 香港報刊與大眾傳播
    23. 明清疑案新探 -- 史學家的證言
    24.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25. 錢穆史學導論:兩岸三地傳承
    26. 錢穆史學導論──兩岸三地傳承
    27. 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28. 童蒙啟程:中華幼學經典精選導讀
    29. 明清小說:歷史與文學之間
    30. 香港浸會大學六十年發展史
    31. 童蒙啟程──中華幼學經典精選導讀
    32. 潮流兩岸:香港的人和事
    33. 明清小說歷史與文學之間
    34. 中國歷代史學名著快讀
    35. 中國歷代史學名著快讀
    36. 近代日本文化與思想
    37. 天下名士有部落:常州人物與文化群體
    38. 第二屆廿一世紀華人地區歷史教育論文集
    39. 香港潮州商會九十年發展史
    40. 百年傳承─香港學者論中華書局
    41. 丁日昌與近代中國
    42. 新世紀中國歷史 (第一冊)
    43. 新世紀中國歷史 (第二冊)
    44. 新世紀中國歷史 (第三冊)
    45. 新世紀中國歷史作業簿 1
    46. 新世紀中國歷史作業簿 2
    47. 新世紀中國歷史作業簿 3
    48. 中國女性史閱覽入門
    49. 連環圖畫與大眾閱讀:「公仔書」的文化史
    50. 中國文明──文化轉型的歷程
    51. 開明書店與五四新文化
    52. 新民與復興--近代中國思想論(第二版)
    53. 近代日人在華報業活動
    54. 從翰林到教育家--蔡元培及其事業
    55. 閱讀香港──新時代的文化穿梭
    56. 人物中國歷史 (第三版) 套裝
    57. 人物中國歷史1 (第三版)
    58. 人物中國歷史2 (第三版)
    59. 人物中國歷史3 (第三版)
    60. 言論界之驕子:梁啟超與新民叢報
    61. 數字世界歷史文化
    62. 歷史絮語-教與學的文化情懷
    63. 中國歷史文化速遞
    64. 人物中國歷史修訂版三輯套裝
    65. "中醫藥一二三﹕名數及集稱手冊 "" 開明"""
    66. 近代日本文化與思想
    67. 戰後香港軌跡--民生苦樂
    68. 戰後香港軌跡--社會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