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踐阿育吠陀的生活:在日常添加般若儀式,實現身心靈的平衡, 即可獲得健康與幸福的人生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9786263208551 | |
|
|
|
米拉.馬內克 | |
|
|
|
郭珍琪 | |
|
|
|
晨星 | |
|
|
|
2024年6月12日
| |
|
|
|
133.00 元
| |
|
|
|
HK$ 113.05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ISBN:9786263208551叢書系列:健康與飲食規格:平裝 / 240頁 / 16.5 x 22.5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出版地:台灣 健康與飲食
|
|
分 類
|
醫療保健 > 自然療法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內 容 簡 介
|
阿育吠陀是生活中的健康與幸福的工具箱,
能為我們的身體進行排毒和淨化。
代表著古老智慧的阿育吠陀,你可以從中找到如何保養消化功能、各種疾病的療法、針對身體體質的飲食和邁向幸福的訣竅。
透過日常的實踐,好好地善待自己,遵循書中早晨、午間到晚上的各種儀式,提升自我健康外,也讓心靈獲得久違的平靜。
早晨
.用阿育吠陀調息法和晨間瑜伽迎接一天的開始
.消化之火虛弱時刻,要吃易於消化的食物,不讓身體產生負擔
.使用印度線香和阿塔淨化空間
午間
.配合午餐的消化之火,不宜匆忙進食,佛寶餐是你最佳選擇
.以敲擊療法或是EFT( 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 )應對工作繁忙的壓力
.善用正念技巧
夜間
.提早時間進食,不讓未消化的食物殘留產生毒素
.靜心、唱誦和祈禱等儀式,能療癒疲憊的心靈
.按摩和夜間瑜伽放鬆身體,讓你有個好眠
本書特色
◎溫暖與正念的氛圍,是以古老印度儀式「阿育吠陀」為基底的療癒之書。
◎指引讀者觀照自己的生活。若想要了解阿育吠陀這種古老療法,是入門的首選,以簡簡單單的儀式:不同的瑜伽姿勢、冥想練習和飲食食譜等方面的實踐。就能夠創造出「知足」的幸福感。
◎跟隨阿育吠陀飲食能確保消化功能良好,也能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組成。
◎附錄有各種阿育吠陀草藥的療效與介紹,這些草藥有不同的妙用,像是增強認知能力、消化、失眠、調節血糖、關節等,使人一窺印度草藥學的奧妙。
誠摯推薦
島嶼芳療師 Fanna(專業推薦序)
�閱讀這本書時,我腦海裡不斷跳出生活的美麗畫面,就在緩慢而規律的過程中逐漸呈現。
Origin Yoga & Wellness 起源瑜伽創辦人 Lydia Chang (專業推薦序)
�阿育吠陀書籍通常會有深奧理論和難以理解的術語,但是這本書不一樣,作者Mira的寫作風格清晰簡單,她摘下了阿育吠陀的神秘面紗,使其原則和實踐對所有人都易於理解。
晶荷花精創辦人 Sunny蔡桑妮
一心學院創辦人 彭芷雯 老師
|
|
目 錄
|
推薦序•阿育吠陀的生活美學�島嶼芳療師Fanna
推薦序•生命是一種神聖的儀式�Lydia Chang
簡介
我的旅程
般若(Prajn?)
阿育吠陀
印度的生活和儀式
Part 1 晨間
一天的開始
阿育吠陀調息法
晨間瑜伽
晨間冥想
慢活的早晨
淨化特調飲品
簡單的早餐
總結
Part 2 午間
午餐「阿耆尼」
飲食儀式
準備午餐和食譜
健康的工作習慣
下午的能量
應對壓力
正念:活在當下
總結
Part 3 夜間
放鬆的空間
吃飯的時間
晚餐食譜
溫暖人心的飲品和甜食
按摩和另類療法
夜間瑜伽
準備入睡
靜心、唱頌和祈禱
總結
生活即是解脫
附錄
資源和建議
特別感謝
|
|
序
|
推薦序
阿育吠陀的生活美學
文◎�島嶼芳療師? Fanna
在閱讀本書不久前,本巫才觀賞了一部名為《我的完美日常》的電影,電影內容主要敘述主角每天規律看似無聊的生活習慣,卻在生活的細節中處處顯見恬淡細膩的質感,讓生活在心中變得美麗起來。
這也許是宇宙的共時性吧!閱讀這本書時,我腦海裡不斷跳出生活的美麗畫面,就在緩慢而規律的過程中逐漸呈現。是的,瑜伽生活的實踐就是這麼簡單純粹又樸實無華,日復一日規律的練習之下,讓時間在我們的心中緩慢下來,使得我們能好整以暇的看見生命在前進中的變化,生活的溫潤及美於焉現形,這不僅僅是一本分享如何邁向身心健康的書籍,它更是能引導我們如何建立生活美學的基本態度。
此外,本巫想和大家分享的一個概念就是,阿育吠陀和瑜伽嚴格而言是屬於不同縱向發展的知識系統,儘管這兩部知識系統的基礎哲學都源自吠陀哲學Veda,記得本巫2013 年夏天在Banaras Hindu University 參加一個短期的阿育吠陀研習班,當時一位教授就對著一群老外闡明瑜伽和阿育吠陀之間的關聯:「阿育吠陀是生命的科學,瑜伽是生命科學的實踐」。兩者之間有著必然的關聯。起源於吠陀知識中的一部分。瑜伽起源於《夜柔吠陀》,而阿育吠陀則起源於《阿闥婆吠陀》。
多數人注重養生,因此,常常關注怎麼維持健康,但有系統地學習嚴謹的自然醫學(包含中醫或阿育吠陀),其專業性及複雜性,對多數人而言是沉重的,因為多數時候個人片段雜亂的學習方式,很難精準掌握自己的體質判斷。而現代越來越多人喜愛瑜伽,因為它更容易練習。由於阿育吠陀和瑜伽是相互關聯的,兩者有共同的身體知識。阿育吠陀更著重在疾病的治療,使身體恢復健康(這意味對藥草知識、病理、生理得更專業的看待);瑜伽注重身心靈和意識的覺察及成長,更著重在健康習慣的養成。因此,這兩個體系在印度被視為姊妹科學,兩者相輔相成。
然而這個兩個體系的基本的認識,因在現在主流醫學倍受重視,就連現在多數的印度年輕人也很難分辨清楚兩者之間的差別。所以這本名為《實踐阿育吠陀的生活》其本質上應該稱為《瑜伽的完美日常》更為貼切,希望現在生活日常正擁抱瑜伽的「伽人」,或是正徘徊於是否下定決心改變生活方式的人,請您放心收下這本書;展開雙臂、敞開身心,放鬆地體驗您的完美日常。
生命是一種神聖的儀式
文◎�起源瑜伽創辦人�阿育吠陀療程師 Lydia Chang
我的阿育吠陀之旅始於一次意外的印度之行,當時我生病了,並與一位阿育吠陀醫生有了一次改變命運的相遇。與我以往看西醫的經驗截然不同,這位特別的阿育吠陀醫生,花了將近一小時深入了解我的身心狀態──從我脈搏、日常作息、飲食習慣、壓力反應、情緒狀態、甚是晚上的夢境他都一一細心分析。最後他開出了一個獨特的 「太陽浴」療法:穿著白色衣服,赤腳觸碰泥土,並背曬太陽直到開始流汗。他請我做完太陽浴後再來回診,在這期間他會從自己的花園裡採集和製作屬於我的草藥藥物。
第二天,我不僅收到了新鮮熬煮的草藥,醫生還給了我瑜伽動作的指導、冥想技巧,以及一個加速康復的咒語 Mantra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對阿育吠陀的整合療法開始感到好奇,更下定決心要深入了解這門古老智慧。
時光飛逝,過去十年我不斷在研習阿育吠陀,並也成為了阿育吠陀療癒師開始分享我的經驗。阿育吠陀不僅幫助我治愈了許多身體的問題,更引導我走上了一條靈性之路──在這條路上,我不是與大自然分離,而是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所有生物深深地相互關聯。
遵循自然的節奏生活,正如Mira 在這本書中美麗地展示的那樣,讓我們的細胞變得聰明;讓我們的身體得以康復;讓我們的靈魂得以茁壯。
在這本書中,作者 Mira 邀請我們進入她的世界,分享她生活方式的親密細節,並提供實用的建議──從她最愛的美食到音樂播放清單,感覺就像是與一位親密的朋友談心。
阿育吠陀書籍通常會有深奧理論和難以理解的術語,但是這本書不一樣,作者Mira 的寫作風格清晰簡單,她摘下了阿育吠陀的神秘面紗,使其原則和實踐對所有人都易於理解。我特別喜歡書中作者Mira 分享她童年的故事,她生動地描繪了靈性智慧在印度是如何被融入日常生活和文化中。透過她的故事,我們被帶到她家鄉充滿活力的街道,那裡大自然的節奏和人們的正念讓生活每一刻都充滿了魔力和意義。
我由衷地贊同Mira 的說法,生命是一種神聖的儀式。在一個經常在義務和分心中匆忙過去的世界裡,阿育吠陀成為了一個錨,讓我們扎根於當下,讓我們的日子充滿了意義和目的。
《實踐阿育吠陀的生活》不僅僅是一本書──它也是一本日記,是一本指南,教導我們過上一種光輝健康、無盡喜悅和深刻滿足的生活。願它激勵你愛上阿育吠陀,開始你自己的通往真正幸福的旅程。
|
|
|
書 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