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臺灣文化關鍵詞101[軟精裝]

臺灣文化關鍵詞101[軟精裝]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454163
丁鳳珍等54人
國立臺灣圖書館
2023年12月01日
217.00  元
HK$ 195.3  






ISBN:9786263454163
  • 叢書系列:文化藝術
  • 規格:軟精裝 / 552頁 / 19 x 26 x 2.76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文化藝術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博物館 > 歷史文物











      全書涵蓋10個領域、101則詞條,分別由54位各領域專家學者撰稿,全書共33萬多字。10個領域分別有「風土地理」17則詞條,介紹臺灣地貌與物種;「族群文化」8則詞條,介紹各時代背景下移民文化;「信仰年節」13則詞條,介紹不同信仰與風俗民情;「傳統戲曲」9則詞條,介紹各式戲曲種類;「文學」9則詞條,介紹不同文學之演變;「音樂」10則詞條,介紹不同時期不同族群特色;「視覺藝術」10則詞條,介紹不同時空背景裡的美術運動;「表演藝術」6則詞條,介紹精彩且饒富蘊味的表演;「空間映像」8則詞條,介紹人與空間相互依存的關係;「生活樣態」11則詞條,介紹各種生活與轉變的不同文化。


     





    部長序 008

    館長序 010

    總編輯序 012



    領域一 風土地理 014

    01 福爾摩沙 戴寶村 016

    02 臺灣海峽 戴寶村 021

    03 黑潮 戴寶村 025

    04 離島風情 戴寶村 031

    05 颱風 戴寶村 038

    06 地震 戴寶村 043

    07 玉山 戴寶村 049

    08 阿里山 戴寶村 055

    09 濁水溪 戴寶村 060

    10 淡水河 戴寶村 066

    11 日月潭 戴寶村 072

    12 臺灣鮭 戴寶村 077

    13 臺灣黑熊 戴寶村 082

    14 臺灣石虎 鍾榮富、林育安 088

    15 臺灣百合 陳麗華、彭增龍 092

    16 樟樹 戴寶村 098

    17 石滬 戴寶村 104



    領域二 族群文化 110

    18 史前文化 劉益昌 112

    19 原住民族 林修澈 116

    20 福建移民 戴寶村 122

    21 客家移民 鍾榮富 128

    22 荷西入臺 何信翰 132

    23 日本時代 林修澈 136

    24 轉型正義 廖健雄 141

    25 國家語言 林修澈 146



    領域三 信仰年節 150

    26 原住民祖靈信仰 伊萬•納威 152

    27 媽祖 林美容 156

    28 王爺 林美容 161

    29 土地公與伯公 林美容、鍾榮富 166

    30 魔神仔 林美容 172

    31 義民廟 鍾榮富 176

    32 基督宗教 盧啟明 179

    33 春節 林修澈 185

    34 元宵節 林茂賢 190

    35 端午節•五日節•五月節 林修澈 197

    36 中元節 林茂賢 202

    37 中秋節 何信翰 207

    38 生命禮俗 李川信 211



    領域四 傳統戲曲 216

    39 南管 黃瑤慧 218

    40 北管 顏綠芬 222

    41 布袋戲 陳龍廷 227

    42 歌仔戲 顏綠芬 232

    43 車鼓戲 黃玲玉 237

    44 藝陣 林茂賢 242

    45 客家戲曲 吳榮順 247

    46 臺灣唸歌 丁鳳珍 251

    47 歌仔冊 施炳華 256



    領域五 文學 262

    48 原住民族文學 黃季平 264

    49 傳統漢文學 黃美娥 269

    50 皇民文學 彭瑞金 273

    51 反共文學 彭瑞金 277

    52 現代文學 陳允元 281

    53 鄉土文學 林淇瀁 285

    54 報導文學 林淇瀁 289

    55 台語文學 何信翰 293

    56 客語文學 鍾榮富 299



    領域六 音樂 302

    57 原住民傳統歌謠 李秀琴 304

    58 台語民謠 顏綠芬 309

    59 客家歌謠 吳榮順 313

    60 流行歌 黃裕元 317

    61 日治時期新音樂 顏綠芬 322

    62 戰後民族主義音樂 顏綠芬 327

    63 禁歌 徐玫玲 333

    64 社運歌曲 徐玫玲 338

    65 70年代校園流行歌 徐玫玲 342

    66 臺灣意象的當代音樂 顏綠芬 347



    領域七 視覺藝術 352

    67 原住民工藝 江桂珍 354

    68 早期工藝 王?苡 358

    69 新美術運動 潘桂芳 364

    70 社會寫實 潘桂芳 370

    71 畫會時代 潘桂芳 375

    72 鄉土寫實 潘桂芳 380

    73 美術館時代 潘桂芳 385

    74 公共藝術 潘桂芳 391

    75 建築 張崑振 397

    76 攝影 陳佳琦 403



    領域八 表演藝術 410

    77 日治時期新劇 張啟豐 412

    78 戰後戲劇 張啟豐 417

    79 小劇場 張啟豐 422

    80 原住民族的現代樂舞 林亞婷 426

    81 現代舞 林亞婷 430

    82 電影 李泳泉435



    領域九 空間映像 440

    83 故宮博物院 蔡承豪 442

    84 臺灣博物館 林一宏 446

    85 老街風華 黃士娟 451

    86 自行車 陳麗華、郭瑞芬 456

    87 摩托車 戴寶村、林雨佑 462

    88 社區營造 王本壯 467

    89 地方創生 林承毅 471

    90 科學園區 張靜宜 477



    領域十 生活樣態 482

    91 棒球 謝士淵 484

    92 童玩 鍾榮富、吳聲淼 488

    93 漫畫 劉定綱 492

    94 辦桌 陳玉箴 498

    95 臺灣美食 曹銘宗 502

    96 臺灣飲品 何信翰 507

    97 臺灣茶 陳志豪 512

    98 臺灣酒 范雅鈞 516

    99 速食麵 王煥允 521

    100 便利商店 陳麗華、郭瑞芬 525

    101 美援 劉志偉 530



    附錄一 撰稿人簡介 536

    附錄二 詞條附圖資料來源 546

    版權頁









    一本兼容並蓄的文化寶典




      文化,是人類歷史的高度與底蘊,也是承先?後與繼往開來的關鍵,其包括語言、文字、工具、生活樣態、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不同的人群在不同地理環境下,自然形成不同文化。臺灣不僅地理位置特殊,加諸近400年的移民文化,多元族群在不同時代融合與孕育多面向且豐沛的文化厚度,乃發展出今日自由民主滋養的多元且包容並濟的開放社會。



      國立臺灣圖書館(以下簡稱本館)前身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圖書館」,自1914年成立至今百餘年,不只是藏書與閱讀空間,更是終身學習、社會教育、文化傳播與涵養美學的重要場域。因此,本館於2022年接下編印並出版「認識臺灣文化」補充教材重任,歷時近2年,終促成這本30餘萬字的《臺灣文化文化關鍵詞101》問世。



      本關鍵詞由顏綠芬總編輯率同「認識臺灣文化」補充教材編輯委員會,經多度反覆討論與推敲增補,終定出全書計10領域101則豐富內容的詞條架構:其中「風土地理」17則詞條,介紹臺灣地貌與物種(玉山、淡水河、臺灣鮭、石滬等);「族群文化」8則詞條,介紹各時代背景下移民文化(原住民族、客家移民、荷西入臺、轉型正義等);「信仰年節」13則詞條,介紹不同信仰與風俗民情(王爺、義民廟、基督宗教、中秋節等);「傳統戲曲」9則詞條,介紹各式戲曲種類(布袋戲、車鼓戲、藝陣、臺灣唸歌等);「文學」9則詞條,介紹不同文學之演變(皇民文學、反共文學、鄉土文學、客語文學等);「音樂」10則詞條,介紹不同時期不同族群特色(原住民傳統歌謠、日治時期新音樂、禁歌、70年代校園流行歌等);「視覺藝術」10則詞條,介紹不同時空背景裡的美術運動(社會寫實、畫會時代、美術館時代、攝影等);「表演藝術」6則詞條,介紹精彩且饒富蘊味的表演(戰後戲劇、小劇場、現代舞、電影等);「空間映象」8則詞條,介紹人與空間相互依存的關係(老街風華、摩托車、社區營造、科學園區等);以及「生活樣態」11則詞條,介紹各種生活與轉變的不同文化(棒球、辦桌、臺灣美食、便利商店等)。



      本書封面書名特別邀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杜正勝院士題字,用以展現臺灣文化豐厚的內涵,並以臺灣知名現代水彩畫家和美術教育家馬白水教授的畫作「玉山寫生」(現典藏於國立臺灣美術館)作為主視覺,藉以剖劃兼具地理風土與人文精神的意象,在讀者心中融合藝術與知識性,勾勒出臺灣豐富多元的文化樣貌。



      感謝教育部向來的支持,讓本館與編輯委員會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經歷並深刻體驗這場深具啟發的文化之旅。在此由衷感謝顏綠芬總編輯帶領的編輯委員會11位成員,分別為何信翰委員、李川信委員、林修澈委員、林淇瀁委員、郭瑞芬委員、陳麗華委員、張純寧委員、潘桂芳委員、戴寶村委員、鍾榮富委員,為本書貢獻智慧與心力;同時並藉此感謝本館由參考特藏組曾添福前主任、張燕琴主任、館員陳怡臻及陳雨彤組成的編輯工作小組,矢志完成方方面面行政與協調的任務,成就本書依限付梓。



      為讓更多國人、甚至是想認識臺灣文化的外國朋友有機會閱讀本書,繼而將臺灣文化發揚光大,亦製作電子書放置於本館與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的網站以供瀏覽。與其說《臺灣文化關鍵詞101》是一本提供學校教學使用的補充教材,倒不如說它更是一本薈萃臺灣人文歷史的文化寶典來得更貼切,歡迎諸位細細品味箇中蘊含的精華。


    國立臺灣圖書館長 曹翠英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