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辛亥革命史論(二版)

辛亥革命史論(二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477879
張玉法
三民
2024年6月26日
227.00  元
HK$ 204.3  






ISBN:9789571477879
  • 規格:平裝 / 672頁 / 15 x 21 x 3.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 人文社科 > 歷史 > 中國歷史 >











      中國現代史大家——張玉法教授經典著作新校版重磅上市

      一場推翻中國兩千年帝制、牽動社會改革的開始



      【為何要了解辛亥革命?民主政體從來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辛亥革命絕非教科書簡單幾句話可以概括,它是十幾次武裝革命及革命宣傳所凝聚之結果,是革命志士傾盡所有、無懼於犧牲及挫敗的結果。如同打開潘朵拉的盒子,這場革命引領各地革命狂潮,從下到上,全面顛覆中國歷史兩千多年來的帝制,造就共和政體,推動中國展開全新的歷史進程。如此具有「革命性」且深具意義的革命,怎能不進一步認識?



      【從辛亥革命相關人事時地全面分析,建構辛亥革命之全貌】

      作者藉由探索辛亥革命的性質與意義,評價辛亥革命的歷史契機與影響,讓讀者重新認識參與革命的志士及其自我實現,透過解讀革命各時期理論宣傳論戰,了解知識份子的「救亡圖存」之道,並進一步深入探討西力入侵以來的南北問題,不再侷限於定義辛亥革命之成敗,全方面審視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之前眾多場武裝行動皆以失敗收場,何以辛亥革命可以成功?革命以地方武裝之力,點燃全國各地可燎原的星星之火,成為漸趨頹喪的清帝國最致命一擊。本書全面分析與辛亥革命相關人事時地等諸多原因,清晰勾勒出辛亥革命之全貌,至今仍為必讀經典之作。

    ?


     





    再版序

    自序



    第一篇總論

    ?一、辛亥革命的性質與意義

    ?二、大陸學者位辛亥革命的看法



    第二篇革命領袖

    ?一、孫中山在夏威夷

    ?二、孫中山的歐美經驗對中國革命的影響

    ?三、黃興與孫中山之關係



    第三篇革命參與

    ?一、學者對清季立憲運動的評估

    ?二、光復會與辛亥革命

    ?三、會黨與辛亥革命

    ?四、外人與辛亥革命



    第四篇革命理論

    ?一、興中會時期的理論與宣傳

    ?二、同盟會時期的理論與宣傳

    ?三、革命與立憲的論戰



    第五篇革命目標

    ?一、辛亥革命與中國民主制度的建立

    ?二、二十世紀初年的中國自由主義運動

    ?三、民國初年的中國社會黨



    第六篇二次革命

    ?一、辛亥革命時期的南北問題

    ?二、二次革命的根源

    ?三、二次革命:國民黨與袁世凱的軍事對抗





    ?





    自序



      最近五十年,學者對辛亥革命史的研究,有意無意地投下許多心力。對中國大陸地區的學者而言,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有資產階級革命而後有無產階級革命,故需對此第一階段的革命加以研究。對臺灣地區的學者而言,辛亥革命創建了中華民國,辛亥革命也是中國現代史的起點,研究中國現代史,了解中華民國的由來,自然從研究辛亥革命史開始。對外國學者而言,被中共逐出中國大陸的中國國民黨,其前身是辛亥革命的主導者,而辛亥革命又被大陸學者指為不徹底的革命,辛亥革命的性質與內涵如何,必然引起廣泛的關注。在這種情形下,關於辛亥革命的專書、論文、和史料的大量出版,以及學術會議的不斷舉行,一直是史學界的盛事。



      個人在此學術熱潮中,自一九五四年進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做研究工作,即以辛亥革命為主要研究範圍,先後完成《清季的立憲團體》、《清季的革命團體》和《民國初年的政黨》三本專書。在三書撰寫的過程中及其以後,陸續發表有關辛亥革命的論文約三十篇,除改寫成專書者外,尚有獨立發表價值之論文二十餘篇,本書選編十八篇,題名〈辛亥革命史論〉,以方便讀者閱讀。



      十八篇論文,彼此連貫,可以窺知辛亥革命的梗概。如能進一步閱讀前述三書,當不難對辛亥革命的性質和意義獲得更深入的了解。十八篇論文分為六篇,第一篇「總論」,選載論文兩篇,一篇是總結學者對辛亥革命的研究成果,論述辛亥革命的性質與意義;一篇是評介章開沅、林增平主編的〈辛亥革命史〉,藉以了解大陸學者研究辛亥革命的基本觀點。第二篇「革命領袖」,選載論文三篇,一篇探討孫中山在夏威夷,一篇探討孫中山的歐美經驗,一篇探討黃興與孫中山的關係。第四篇「革命理論」,選載論文三篇,分別論述興中會、同盟會時期的革命理論與宣傳,以及革命與立憲的論戰。第三篇「革命參與」,選載論文四篇,一篇有關立憲派,一篇有關光復會,一篇有關會黨,一篇有關外國人;革命參與尚有其他勢力,請參考《清季的革命團體》一書。第五篇「革命目標」,選載論文三篇,一篇有關民主主義,一篇有關自由主義,一篇有關社會主義,第四篇之「革命理論」論文三篇,可與此三篇論文相參證。第六篇「二次革命」,選載論文三篇,分別論述辛亥革命時期的南北問題、二次革命的根源,以及二次革命的經過。二次革命實為辛亥革命的餘波,故美國學者研究辛亥革命,如瑪麗.萊特(Mary C.Wright)、路康樂(Edward J. M. Rhoads) 等,均以一九一三年為辛亥革命的終點。



      十八篇論文中,八篇為會議論文,六篇為期刊論文,四篇已收入他人主編之專書。〈辛亥革命的性質與意義〉,原為會議論文,用英文撰寫,茲譯成中文。書籍編印期間,承韓靜蘭小姐協助,特致謝意。

    ?
    一九九二年十月十日

    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其 他 著 作
    1. 學海遊蹤:張玉法回憶錄
    2. 辛亥革命史論(精)(二版)
    3. 浮生日錄
    4. 課綱中的中國與東亞史:從國家社會、人群交流到邁向現代的歷程
    5. 中華通史 第4卷(下)
    6. 中華通史 第4卷(上)
    7. 中華通史 第3卷/共5卷
    8. 中華通史 第2卷/共5卷
    9. 紮根臺灣六十年(第四冊)
    10. 紮根臺灣六十年(第五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