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文言經典與文化教學實踐新探

文言經典與文化教學實踐新探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88809813
中華
2024年7月01日
327.00  元
HK$ 294.3  






ISBN:9789888809813
  • 叢書系列:教育研究叢書
  • 規格:平裝 / 280頁 / 18.7 x 26 x 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教育研究叢書


  • 人文社科 > 教育 > 課程設計/教學法/實例











      文言經典語言簡煉,而且盛載古人的智慧和對世界的觀照,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隨?中國崛起和中華文明復興,不少地區的中文課程都加強文言文元素。學習文言文經典能提升語文水平,令學生深入認識中國人的思想和文化,亦有助培養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然而,不同的研究均指出學生普遍認為文言經典的文字古奧難懂,而且內容距離現代社會太遠。學生文言閱讀能力欠佳,也缺乏學習動機,以致文言教學成效未如理想。



      有見及此,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出版《文言經典與文化教學實踐新探》,共收錄了15 篇各地學者的研究成果,從不同方面探討文言經典的價值以及研究有效的施教方法。本書涵蓋層面廣闊,學者關懷的重點不同,卻各具灼見,對於推動文言經典的研究和教學不無裨益。



    ?


     





    從多元角度初探《中庸》對生命與價值觀教育的?示 1

    李子建



    語文教育與歷史教育的相互作用 27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梁佩雲



    研究與實踐:從詩詞欣賞到品德情意教育 43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 杜若鴻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施仲謀



    結合電子教學元素的語文情意學習:一個生命網課探究 60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何志恒



    古詩文教學策略新探:創意、調整、反思和成效 81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張凌



    語文課程文化理論建構與實踐創新 94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 董蓓菲



    普通高中起始階段語文審美進階教學研究——以統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古詩文學習為例 109

    南京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金星



    文言經典的價值觀教育實施芻議——以香港初中「建議篇章」為例 120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陳曙光



    利用字源系統識字法學習文言詞彙 138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羅燕玲



    動靜之間學習文言文——五德:唱、遊、畫、寫、道 156

    香港孝道文化聯合會 潘樹仁



    將 Moran 文化認知框架融入非華語學生中國傳統文化學習的構想:以農曆新年課堂為例 171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鄺曉穎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及中文教育研究中心 蔡沁希



    香港非華語小學生詩歌閱讀策略之探究:個案研究 191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蕭詠珍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林善敏



    何去何從——剖析近半世紀香港小學中國語文科文言閱讀教材的定位和發展 217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 張壽洪



    民國報刊中的香港傳統抒情文體作為教材之研究——以中國語文科「建議篇章」為構建框架 237

    香港都會大學教育及語文學院 張燕珠



    廣府文化資源融入大灣區語文教育路徑研究 256

    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 鄭冬瑜





    ?









      文言經典語言簡煉,而且盛載古人的智慧和對世界的觀照,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隨著祖國崛起和中華文明復興,中國人逐漸建立「民族自信」,不少地區的中文課程都加強文言文元素。2019年,中國內地教育部推出部編版教材,最大特色就是大量增加文言篇章。2021年,香港教育局推出93篇文言經典篇章,貫穿第一至第四學習階段。學習文言文經典不單能提升語文水平,更能令學生深入認識中國人的思想和文化。此外,文言經典多具有正面和積極的思想,是極佳的生命教育教材,有助培養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然而,不同的研究均指出學生普遍認為文言經典的文字古奧難懂,而且距離現代社會太遠,內容與生活脫節。學生文言閱讀能力欠佳,也缺乏學習動機,以致文言教學成效未如理想。



      有見及此,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出版《文言經典與文化教學實踐新探》,共收錄了15 篇各地學者的研究成果,從不同方面探討文言經典的價值以及研究有效的施教方法。例如李子建以現代學術的視角,以多元角度探討〈中庸〉對生命與價值觀教育啟示;杜若鴻、施仲謀分析詩詞學習與品德情意教育的關係,為文言經典教學增添現代教育意義。梁佩雲研究語文與歷史教育之間的關係,指出兩者有相輔相成的作用;張凌提出以創意、調整、反思和成效的策略教授古詩文,提供可行的教學策略和優秀的示例。羅燕玲和潘樹仁聚焦文言文教學,分別提出以「字源系統識字」和「唱遊劃寫道」等方法學習,值得前線教師借鑑。鄺曉穎、蔡沁希以及林善敏、蕭詠珍關注非華語的文言及文化教學,分別為非華語學生設計農曆新年和古典詩歌課堂,協助他們打破文化隔閡,了解和欣賞中華文化。亦有學者關注教材與文言教學的關係,張壽洪考察過去半世紀小學教材的演變,發現文言教材有增加趨勢;張燕珠以香港中文課程的建議篇章為框架,分析民國以來書寫香港的作品。本書涵蓋層面廣闊,所有稿件均經匿名評審,學者關懷的重點不同,卻各具灼見,對於推動文言經典的研究和教學不無裨益。



      本書得以順利付梓,實有賴各方協助,荷蒙陳國球教授、古川裕教授、劉樂寧教授、孟柱億教授、陶紅印教授、謝錫金教授、信世昌教授、袁博平教授、張洪明教授、鄭國民教授以及本校的李子建教授、鄭吉雄教授及朱慶之教授諸位飲譽國際的學者擔任學術顧問;施仲謀教授、何志恒博士、陳曙光博士擔任主編;復得梁佩雲教授、梁源博士、廖先博士、羅燕玲博士、文英玲博士、謝家浩博士、張連航博士、張壽洪博士諸位同仁評審文稿;李敬邦先生任編務助理,負責排版校對等工作,謹在此一併致謝。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