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生存、戰鬥、活下來!:我曾是亞速旅狙擊教官,這是我在烏克蘭海軍陸戰隊作戰、被俘、酷刑與掙到活著回家的親歷。

生存、戰鬥、活下來!:我曾是亞速旅狙擊教官,這是我在烏克蘭海軍陸戰隊作戰、被俘、酷刑與掙到活著回家的親歷。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448632
肖恩.平納
黃妤萱
大是文化
2024年7月30日
173.00  元
HK$ 147.05  






ISBN:9786267448632
  • 叢書系列:TELL
  • 規格:平裝 / 416頁 / 14.8 x 21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TELL


  • 人文社科 > 國際關係/外交 > 地緣政治�外交











      英國、烏克蘭合資電影公司United Heroes

      即將把本書翻拍成電影!



      「激烈、堅定、非凡的描寫。」──《英國陸軍評論》(British Army Review)

      「令人不寒而慄。」──《太陽報》(The Sun)

      「一本非凡的著作。」──英國著名記者安德魯•瑪爾



      ◎煙霧會露行蹤──生火,會被敵人殺死。不生火,會凍死。怎麼做不會死?

      ◎認罪,就順了普丁的意;堅持不從,就是死刑,俘虜酷刑室怎麼熬才能活?

      ◎烏克蘭部隊亞速旅,本是民兵組織,為何能成為強悍部隊,抗俄達三個月?

      ◎作者駐守的邊境前線工業城馬立波,到底有多重要?普丁連打三個月也要拿下。



      作者肖恩.平納,曾於英國皇家盎格魯軍團服役,

      在南斯拉夫等地執行維和任務,也曾到中東對抗伊斯蘭國等恐怖分子。



      他2018年移居烏克蘭,加入並訓練駐防於馬立波市的亞速旅

      ──這支隊伍最早是民兵,接著編入國民警衛隊。

      怎麼成了普丁和俄軍聲稱的極右翼組織、新納粹?



      烏國軍方擔心普丁會在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後再次進攻,

      決定向西方取經,聘請肖恩教導狙擊、野戰、監視及偵查技巧。

      讓亞速旅在戰爭期間,成功拖延俄軍南線的進攻速度,守衛了亞速鋼鐵廠,

      成為全球知名的善戰勁旅。



      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馬立波時,

      肖恩被派到烏克蘭海軍陸戰隊的前線陣地。

      同年4月,他在一場任務中不幸被俘,不但被關進黑牢,

      更受到刀捅、電刑等待遇,接受拷問成了他的日常。



      之後,他在俄國扶持的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最高法院上,

      被冠上「右翼極端分子」、「納粹法西斯傭兵」、「邪惡的俄羅斯敵人」等惡名,

      最後遭判處死刑,所幸,同年9月,在囚犯交換中獲得釋放。

      肖恩因此被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授予三級勇氣勳章。



      ◎俄國大軍壓境,戰火中我如何生存、戰鬥、活下去?



      .一小隊分食一盒軍糧、冷到槍身起霜卻不能生火(因為煙幕會洩漏行蹤)。



      •突然撿到的一包菸、歷經轟炸竟尚稱完好的鋼琴、突然出現的網路收訊訊號,

      這都足以讓人開心整天──這就是戰場,生死一瞬間,

      但你總得想辦法保持希望,不然很快就崩潰。



      .烏軍從馬立波市撤離時遭敵襲,為了不連累一般人民被攻擊,

      肖恩獨自逃離,結果5分鐘後就被俄軍小混混逮著,

      身為烏克蘭亞速旅最強狙擊手,肖恩被逮到的下場不難想像,

      他為何不對抗,反而選擇被俘?



      ◎投降可保命?被俘後,生存之戰真正開始



      成為戰俘後,肖恩遭毆打、電刑、刀刺……他只得以情報換取生命。

      情報該怎麼說,可以讓自己暫時換得性命、同時不會害到任何戰友?



      他還努力保持神祕,讓俄軍覺得,他可能還有某些重要資訊尚未供出。

      因為對敵人(俄羅斯人)來說,殺掉毫無價值的戰俘,比留活口省事多了。



      ◎就算被判死刑,還是要掙到生機

     

      成為死囚的肖恩,唯一活路就是換囚。他和戰友擬訂計畫:

      上法庭後不管被扣上任何罪名都要大聲喊冤、說自己是被逼供的。

      死囚這麼做,並無法改變判決,為什麼能得到活命機會?

      肖恩後來在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的斡旋下換囚獲釋。



      肖恩的經歷不僅幫助我們了解現代戰爭的慘烈,

      戰士應該接受哪些訓練,上了戰場如何作為,方得以求生、求勝。

      也能一窺敵方(俄軍)偵訊室的歹毒暴行,

      生存權被人掌握宰制的情況下,怎麼爭取生機,撐到活著回家那一天。



    名人推薦

    ?? ?

      烏克蘭國際志願軍�陳晞

      「James的軍事寰宇」粉絲頁主編�黃竣民

      大英帝國司令勳章(CBE)、皇家盎格魯軍團第一營前營長�理查.坎普(Richard Kemp)上校

      「激烈、堅定、非凡的描寫。」──《英國陸軍評論》(British Army Review)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場地圖

    推薦序一 在煙硝和黑暗中,展現不同人性的真實故事�陳晞

    推薦序二 戰場上每一位士兵都有著獨特的故事�黃竣民

    推薦序三 致我英勇的夥伴�理查.坎普



    序章:這裡讓你吃不少苦



    第1部:戰士何去何從

    第1章:瓦特福來的老傢伙

    第2章:我們收到的命令,是不要反擊

    第3章:這個戰壕被幹翻了

    第4章:我們英靈殿見

    第5章:廢墟裡的鋼琴

    第6章:他們炸爛了我家

    第7章:肖恩,我很遺憾……

    第8章:生存,戰鬥,活下去

    第9章:別開槍,我是英國人

    第10章:你在網路上已經死了



    第2部:重擔

    第11章:歡迎光臨俄羅斯

    第12章:不管發生什麼事,不要拖累戰友

    第13章:先動手,俄國人就沒戲唱了

    第14章:我是你的辯護律師

    第15章:新室友,新局勢

    第16章:請問我能和首相通話嗎?

    第17章:用麵包、香菸挑撥離間

    第18章:給普丁的侵略一個正當理由

    第19章:以俘虜身分重遊家園



    第3部:我們總有希望

    第20章:頓內茨克「最佳監獄」

    第21章:你們要上法庭了

    第22章:好,我們認罪

    第23章:拖延、拖延、再拖延

    第24章:關鍵字:交換

    第25章:最後的俄式驚喜

    第26章:沒有人能傷害你了



    後記:逃出生天之後

    致謝





    ?





    序言?? ?



    這地方讓你吃不少苦




      日期:2022年4月13日

      地點:俄羅斯聯邦安全局黑牢,俄占頓內茨克市



      施刑者頭上的面罩令人憂心不已。



      那是個輕薄的巴拉克拉瓦頭套(balaclava),也就是老派銀行劫匪會戴的那種款式,上頭有兩個眼孔和一個留給嘴巴的洞。我在受俄羅斯特種部隊數小時的凌虐後,被推進了疑似審訊室的地方。雖然我被蒙著頭、幾近昏厥,但還是短暫注意到了那副面罩。



      佩戴它的人猶如一頭野獸:這傢伙看起來很嚇人,一副住在健身房、平常只以生肉和類固醇為食的模樣。就我的觀察,這人膚色蒼白,棕色的雙眼布滿血絲。我透過面具的輪廓,注意到他有個寬鼻子和窄小的下巴。



      此外,我只知道他身邊的人似乎全急著巴結他,其餘的都是謎,這也側面說明了一件事:那王八蛋要不是祕密警察,就八成是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ederal Security Service,簡稱FSB)的人。普丁手下的FSB,其實就是改了名字的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KGB)。這群人是酷刑、恐嚇和冷血謀殺的專家。



      我心想,太棒了,我小命不保了。



      被俘虜這12個小時以來發生的一切,都讓我知道自己麻煩大了。俄羅斯軍方根本他媽的不甩《日內瓦公約》(Geneva Convention),這些人毆打我、刺傷我的腿,還用電刑虐待我。而我已經供出了一些生活上的基本細節,只求能讓對方停手──這些資訊無關緊要,凡是有手機的人都能在社群媒體上找到。



      首先我交代了自己的身分:我是個48歲的前英國軍人,來自瓦特福(Watford),曾在北愛爾蘭和波士尼亞服役。再來,我小小透露了自己當時在做什麼:幫助烏克蘭第36海軍陸戰旅第一營,保衛其東南部的馬立波市。



      最後,我解釋自己這麼做的原因:我和妻子在馬立波住了近三年,已經愛上了這個地方。烏克蘭是我的家,我決心要保護其國土,不讓俄羅斯掠奪。那時我希望這些資訊能讓我不再受折磨,但顯然事與願違。



      「偉大祖國」俄羅斯僱了一些老練的暴徒來負責審訊,在他們的毒打下,我們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這種場合由不得你保持安靜,俘虜終究得交出一些訊息才能保命:自己的身分、來自哪裡,以及為何而戰。迴避問題或擺臉色,只會招來毆打或極不人道的凌虐,最後讓你留下深深的心理創傷。



      在此有個小技巧,就是適度交出情報,但不要一下子全盤托出。就我而言,我並不打算透露任何能找出我夥伴身分的消息,我這一排有許多人仍在逃亡,而我也絕不能供出他們此行的目的地。



      有陣子我還對自己的表現相當滿意,但現在,卻有個疑似FSB來的傢伙正在確認我的話是否屬實,讓我得好好思考自己是不是大難臨頭了。對俄羅斯人來說,殺掉一個沒用處的囚犯可能還比監禁他們要來得方便,而頭套先生的出現,顯然表示他們重視我這個俘虜──敵人肯定認為我有重要情報可以分享,這可由不得我選擇。



      不只這樣,他們還把我帶到這處「黑牢」(一處與外界隔絕的審訊設施,裡頭大概發生過一堆爛事),這就表示,我接下來要吞的苦頭和壓力可多了。我低下頭、渾身發抖。透過頭罩的縫隙,我發現自己坐在一架醫療推車上。



      我心想,完蛋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承受即將到來的酷刑,想到這實在令人想吐。



      我想像著頭套先生在房間裡踱步,前後左右繞著我打量,彷彿在尋找出手時機。我不時會聽見皮鞋摩擦的嘎吱聲,並以為自己要捱揍了,而猛地扭動我的頭、縮起身體。但什麼事也沒發生。我身旁有幾人一邊大聲笑著,一邊用俄語咒罵。



      我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下一次呼吸。就算我看得見,也無力自衛。我的手腕被一圈圈紙膠帶緊緊纏住,對方也可能從任何方位出手攻擊(紙膠帶便宜又隨處可得,用這東西以八字形綁住囚犯的四肢效果相當好,讓人痛不堪言)。



      我還發現我的大腦正在嚇唬自己。有一瞬間,我頸後的汗毛都豎了起來。我敢發誓,頭套先生就在左近呼吸,很難不讓人胡思亂想。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最可怕的情節正在即刻上演。我想像有條繩子勒緊我的喉嚨,接著一排牙齒如被打碎的鋼琴鍵散落在地板上。天哪,他們要對我施水刑嗎?我的思緒飛馳,而我體內的每一束肌肉、每一根骨頭、每一條韌帶都繃緊著準備承受痛苦。



      接著頭套先生開口了,他講的是英語。



      「別擔心,肖恩•平納。」他說道:「這地方會讓你吃不少苦,但你不會有事的……。」



      該死!他是在安慰我嗎?應該不是吧,因為對俄羅斯來說,我打的這場仗可不是我該插手的,這就讓他們有了折磨我的理由。接著我才發現這人的聲音為什麼這麼讓人膽戰心驚──他的聲音中聽不到絲毫情緒。



      不僅毫無怒意,「別擔心,肖恩……。」



      也毫不沮喪、不緊張、不焦慮,「這地方會讓你吃不少苦……。」



      他的嗓音低沉,幾乎像在安慰人似的,彷彿牙醫跟準備接受根管治療的緊張患者聊天:「但你不會有事的……。」



      我恍然大悟。頭套先生講起話來之所以像沒有七情六慾的僧人,是因為他把全局掌控在手掌心中。而我呢?我只是被關在籠裡的實驗老鼠,毫無招架之力,還很可能遭到折磨。要是我說錯話就更慘了。不久後,也許我會開始覺得死亡反而是種仁慈的解脫。



      折磨我的人再次開口,他這時靠得更近了。



      他說道:「想當年我的先人膽敢進犯『祖國』,俄羅斯人便打斷了他們的手腳……。」



      老天哪,我只想退到桌緣護住手腳,卻毫無辦法掙脫。什麼先人?這傢伙到底是誰?我想像頭套先生手裡晃著根鐵棍或球棒,他大概正打量我的雙腿,思考該先往哪個膝蓋砸下去。左邊還是右邊?我只想知道自己之後還有沒有那個運氣可以繼續走路。



      「但你在這不必忍受這些。」



      我感到天旋地轉。我現在該作何反應?我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冷靜,但要將理論付諸實踐比想像中要難得多。另一方面,反抗或回應對方的挑釁,都只會讓我更可能受重傷或死亡。我接下來說的話將會是一大關鍵。



      「聽我說,我——」



      「你知道你在哪嗎?」頭套先生突然問道。



      我搖搖頭,一點頭緒也沒有。



      「你在頓內茨克市。」



      我心裡一沉,這下真的是栽入虎穴了。這些人把我帶到了俄國占領的烏克蘭深處。



      「那麼,接下來,」他繼續說道:「我們會給你一些食物,但首先,請讓我們為你縫合傷口。」



      我感覺到有另一個人,或許是名醫生(希望如此)在戳我腿上的刺傷。每一次刺入和推揉都讓我如臨地獄。



      「我們也會為你注射。」



      「不,我不要——」



      「不用擔心,那是減痛用的。」



      哀求根本沒有意義,因為接下來不管發生什麼事,都並非我所能控制。有根針刺進了我的脖子,我的意識開始模糊起來,在黑暗中分崩離析。隨著我漸漸暈厥,頭套先生也哄著我入睡。



      「肖恩,今天辛苦了,」他平靜的說道,我的眼皮重重垂下:「但現在你可以稍作休息了……。」



      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再次張開眼睛。



    推薦序一



    在煙硝和黑暗中,展現不同人性的真實故事

    烏克蘭國際志願軍�陳晞




      作者肖恩是一名踏足無數戰場的英國老兵,為了保衛自己在烏克蘭的家園和愛人,毅然決然投入對抗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



      本書中,肖恩清楚的還原戰場最真實的樣貌,不論是戰場上的生離死別,還是烽火圍城下惶恐不安的士兵,將現代戰場的慘烈和殘酷呈現在我們眼前。



      而我在烏克蘭戰場的經歷,也同樣揭示了即使差距南北數百里,與俄軍交戰時一樣令人心驚膽戰。我也分享幾段自己和俄軍交戰的過程:



      天剛破曉,微微的天光自林間滲入,經過一整晚正襟危坐,只感到全身僵硬。我起身動一動,走到凱(筆者的臺籍同袍)所在的機槍陣地,打算找他聊天,坐下沒多久,我瞥到樹林外,有幾個鬼鬼祟祟的身影正沿著林線摸過來,我小聲跟凱說:「有敵人。」便拿起身旁的槍,示意凱等敵人靠近一些再一起開火。那些滲透過來的俄軍絲毫未察覺林中已有槍口正對準他們,正一步步的踏向鬼門。



      可惜另一個隊友沉不住氣,一看到敵人就急忙大喊開槍,嚇得這幾個俄軍立刻臥倒躲藏。錯失最佳良機,凱只能架起機槍跟著隊友一起開火。



      由於敵人又鑽進茂密的向日葵花叢,看不到目標的隊友們只能朝著大概的方向射擊,找好掩蔽的俄軍也不甘示弱的反擊起來,但無法確定我們精確的位置,子彈如密集的雨點般穿過樹葉。



      見此情形,我決定再補幾發槍榴彈轟炸,由於距離太近(榴彈有保險,距離太短不會爆炸),加上前方都是茂密的樹林,我不斷轉換適合的位置發射榴彈,甚至冒險探出樹林外開槍。



      一發子彈打在我的腳邊,差幾公分就擊中我。跟我一樣大膽探出去開槍的隊友與我相視一眼後,我倆吐了吐舌頭便縮回林中陣地,此時對方的火力也停了下來,看來是被我們給擊退。



      ──《我不做英雄:一個台灣人在烏克蘭的戰爭洗禮》



      我幸運的擊退了敵人,但本書作者就沒有這種好運。



      肖恩不幸被敵方俘虜,後面成為階下囚的日子,更為我們揭露,在俄羅斯總統──普丁統治下的親俄政權跟武裝部隊的醜陋和暴行,無視於國際遵循的《日內瓦公約》,以各種殘忍歹毒的方式關押和虐待戰俘。



      雖然在如此艱困和絕望的環境下受盡拷問和侮辱,肖恩這位堅毅的老兵,依然透過過往的訓練與敵人周旋,縱使身處不知盡頭的絕望之中,仍不放棄生存下去的希望,更不忘激勵一同身陷牢獄的戰友們。後來終於在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的斡旋下換囚獲釋。



      漫漫長夜終有天明之時,作者透過他的親身經歷,為我們帶來這本記載俄軍血腥、醜陋不堪之暴行,但又足以激勵人心的故事,讓我們見識到戰爭的真實面貌之餘,也能反思生命和生存的意義。



    推薦序二



    戰場上每一位士兵都有著獨特的故事

    「James的軍事寰宇」粉絲頁主編�黃竣民




      對於戰爭,讀者在書本或文獻中見到的,都是指揮官如何擘劃戰場、部署制敵,一般層級也不會是戰術層級以下。但戰場上每一位士兵都有著獨特的故事,誠如本書作者,只是大多數的人都忽略了他們!



      說得直白一些,士兵們在戰場上的死傷,對於軍事高層或政客而言,充其量只是個「數字」,不然也不會有「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感慨。以當前全球關注的俄烏戰爭而言,烏克蘭人應該最有感受吧!2022年2月下旬,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所謂「特殊軍事行動」。許多國際志願兵投入這一場反侵略的戰事中,其中也不乏有臺灣人參與,並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本書的作者肖恩•平納也是其中的一員。他娶了一位烏克蘭女性,並視烏克蘭為第二家鄉。他從英軍退役後加入僱傭兵組織,並參與反恐行動,後來更直接在烏克蘭軍隊中服役。



      當克里米亞遭到俄羅斯巧妙的併吞後,頓巴斯地區的戰事也就沒有停過。



      作者服役的單位被部署在馬立波的外圍陣地。儘管該城市在戰事期間都是烏克蘭與親俄勢力爭奪的要點,但至少都還在烏克蘭的掌握下。直到俄羅斯全面入侵之後,歷經三個月的激烈戰鬥,俄羅斯攻占了該城。當時,作者所處的防線早就遭攻破,他也在4月被抓入俄軍戰俘營。



      之後,歷經多次不人道的敵俘審訊以及死刑的判決,作者幸運的在行刑前成為換俘人員,讀者才有機會讀到這一本來自參戰基層官兵的烏克蘭戰場日記。



      戰場上的士兵所能做的只有戰鬥,腦子想的就是要如何活下去。



      在本書中,作者提及淪為戰俘的日子是多麼煎熬。不管是在心理上還是生理上,外人都很難想像他們所受的折磨。



      其實,所有直接參與戰鬥的人員必須有一種覺悟:在戰場上必須有成王敗寇的認知。士兵不能期待參戰雙方都會遵守《日內瓦公約》、《武裝衝突法》等人權法案,那其實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千萬別淪落到戰俘的身分時,才有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覺醒!



      目前,烏克蘭的和平尚未見到曙光,而臺灣同樣面對著越來越不對稱的強勁對手。與其奢望國際戰士在戰爭中挺身相助,我們更應該認真的檢視自身在戰備訓練上的努力,並且讓人民知道實戰與一般打遊戲根本就是兩回事。重蹈覆轍別人用生命與血所換得的經驗與教訓,實在是不智之舉!




    其 他 著 作